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76999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司法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功,不但极大地提高了诉讼效率,而且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被告人也获得了相应的从宽处理,一种多赢的格局似乎正在形成;然而认罪认罚从宽司法实践由于缺乏更高理念的指导,忽视被追诉人和被害人的主体性,轻忽正义与效率的位阶关系,反而容易导致刑罚功能的紊乱,极大地削弱刑法作为行为导向的功能,亟需进行规范化研究。本书以主体性理论为视角,在总结前期司法改革典型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位、运行样态和域外模式,结合主体性哲学和刑事法原理创新提出刑事诉讼程序中人的主体性理论,并同刑事实体法中的主体性理论完成一体化论证。程序上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主体性参与论、主体性选择论和主体性保障论,以此为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完善了认罪认罚从宽的主体性协商制度、主体性撤回及其司法处置制度、主体性视野中的单位犯罪以及不起诉制度和被害人的主体性参与制度等。
目录
导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改革实践与存在问题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的过程与研究现状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规范化研究的重点与创新
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概念解析
一、“认罪”的概念与内涵
二、“认罚”的概念与内涵
三、“从宽”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性质定位
一、认罪认罚从宽的本质与定位
(一)认罪认罚从宽的性质界定
(二)认罪认罚从宽的诉讼经济原则
(三)认罪认罚从宽的正当性根据
二、认罪认罚从宽的具体刑罚分配
(一)认罪认罚从宽之刑罚分配
(二)认罪认罚从宽之刑罚该当
(三)认罪认罚从宽之标准与幅度
三、认罪认罚从宽与自首坦白从宽的关系
(一)认罪认罚从宽与自首从宽的关系
(二)认罪认罚从宽与坦白从宽的关系
第三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样态
一、认罪认罚从宽的历史脉络与时代背景
(一)认罪认罚从宽的历史脉络
(二)认罪认罚从宽的时代背景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运行的诉讼模式
(一)认罪认罚从宽的主体性协商模式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运行中的自愿性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运行的检察主导与审判中心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检察主导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审判中心
第四章域外相关制度模式比较分析
一、英美法系的辩诉交易制度模式
(一)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模式
(二)英国的认罪协商模式
二、大陆法系的控辩协商制度模式
(一)德国的刑事协商制度
(二)法国的庭前认罪程序
三、域外相关制度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一)域外相关制度模式的共同点
(二)域外相关制度模式的差异
(三)域外相关制度模式对完善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启示
第五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人格尊严与主体性理论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主体性的缺失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主体性的彰显
第六章认罪认罚从宽主体性协商的制度构建
一、刑事诉讼模式价值多元与主体性协商的需求
(一)刑事诉讼模式的价值多元
(二)认罪认罚从宽主体性协商的需求
二、认罪认罚从宽主体性协商的具体制度
(一)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的参与主体
(二)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的程序启动
(三)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的具体内容
三、认罪认罚从宽主体性协商的机制保障
(一)协商当事人的平等武装与能力保障
(二)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的司法审查
第七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主体性撤回
一、认罪认罚撤回的正当性根据
(一)认罪认罚撤回的哲学根据
(二)认罪认罚撤回的主体性表达
二、认罪认罚撤回的具体事由与司法处置
(一)认罪认罚撤回的具体事由
(二)认罪认罚撤回的司法处置
三、认罪认罚撤回的具体处置与制度构建
(一)认罪认罚撤回在实体上的司法处置
(二)认罪认罚撤回在程序上的司法处置
第八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单位犯罪
一、主体性视野中的单位犯罪
(一)作为法律拟制人格的法人与单位
(二)单位犯罪及其主体性人格
二、单位犯罪治理刑事政策分析
(一)单位犯罪治理的目标与方法
(二)美国法人犯罪暂缓起诉和不起诉制度
三、我国的单位犯罪不起诉制度及其完善
(一)我国单位犯罪不起诉制度的现状
(二)我国单位犯罪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第九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被害人参与
一、被害人教义学与被害人权利运动发展
(一)被害人教义学完善了犯罪论体系
(二)被害人权利运动对于刑事司法改革的影响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害人参与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地位的演变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害人参与存在的问题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害人参与的制度完善
(一)被害人权利宣言与刑事被害人保护法
(二)认罪认罚从宽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完善建议
参考文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