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751439丛书名: YH0123456789
关于《李淼罪案故事:如坠深渊》,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淼叔为何要写罪案?
恶魔通常毫不起眼,他们就在你我身边。在一切还都没有发生之前,从罪犯尚未染指犯罪开始,从被害人尚未陷入不幸开始,从冰山尚未浮出水面开始,明白悲剧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一个普通人又是在怎样的情绪、社会环境和精神状态下,在哪一个瞬间突然堕落成恶人的。这样做特别耗费精力,但值得。
◎同一个罪案,为什么淼叔写的与其他人很不一样?
同样的罪案,如果用终结果来反推案情,结论将会缺乏大量细节,甚至永远无法得到真相。不幸的是,现在这样解读罪案故事的大有人在。淼叔所做的努力,就是尝试用更全面的信息,还原案件的本来面貌。
◎为什么淼叔的案子篇幅都特别长?
“假如你分析资料都是假的,分析的结果也没意义。”动辄几万字的罪案并非一蹴而就,淼叔长的罪案写了14万字,差不多用了100小时。他会去专门了解一艘船的制造、一个组织的往事、一栋建筑的构造乃至罪犯早上吃了什么。从不太起眼的资料,到关于事件的采访、相关的电视节目、影像资料、当时的报纸杂志、案件的庭审记录……没有详尽的资料没法分析好案子。
◎书与连载故事的区别是什么?
相比连载版,书中的罪案均经过多轮大幅修订,重新梳理罪案线索,精简旁支细节,丰富主线故事,文章更连贯更紧凑。案件涉及的数据、年代、人物关系、庭审文字、媒体报道等信息也经过仔细核对,减少疏漏错讹。
◎如何看待这些丧心病狂的恶人?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对他们的态度,那就是理解。理解不是原谅,也不是接受,更不意味着赞同与效仿。理解仅仅是理解。了解整个过程,明白杀人犯形成的原因,反思家庭、社会等因素如何起作用,如果一切能重新来过,我们又能否扭转这一切?这才是理解的意义。
一个人走向邪恶不是因为向往,而是错把邪恶当做幸福。
一级大案,一流罪犯,一手资料,一等文章!
300万读者深夜追更,那个传说中专写“杀人放火”故事的罪案作家李淼(李三水),终于推出了罪案故事集,揭秘日本十大臭名昭著的传奇杀人犯。
驱魔复生、食尸无罪、易容逃亡、暗网杀人……真实的罪案远比小说更加触目惊心。淼叔旅居日本多年,搜集大量一手资料,从庭审记录、罪犯自述、媒体报道,再到鲜为人知的珍贵信息,巨细无遗,而又严谨考据,巧妙编排成一篇篇悬念不断的精彩罪案故事,读前兴奋,读时过瘾,读完沉默。
卷《如坠深渊》收录十起震惊世界的真实罪案,十个令世人毛骨悚然的真凶。有引起上百万读者激烈讨论的奇女子:福田和子、木嶋佳苗、江藤幸子;众多影视剧争先翻拍的真实原型:“精神控制狂”松永太,吃人却终无罪的佐川一政,灭人满门的少年关光彦;位列日本三大连环杀人犯的胜田清孝与大久保清;以及首次公开、聚焦未成年人犯罪的名古屋情侣被害事件主谋。
◎本书罪案梗概
〇《松永太·北九州监禁案》
他和她可以是兄妹、情人,也可以是夫妻。他没有动手杀过一个人,却让一家七口自愿互相残杀。
〇《江藤幸子·福岛驱魔案》
在那间再平常不过的房子里,有六具等待复苏的尸体。
〇《大久保清·群马少女失踪案》
我恨女人,也恨警察。我恨警察,他们从不理会我的解释。我恨女人,明明你情我愿的通奸,她们却诬告我强奸。
〇《佐川一政·无罪恶魔》
这个瘦小的日本男人准备吃掉少女的尸体,因为他相信自己是无罪的。
〇《木岛佳苗·新世纪魔女审判》
八个月内,六个富有的独居男人全部打算跟木嶋佳苗结婚,却相继烧炭自杀。
〇《小岛茂夫·名古屋情侣被害事件》
曾经,未成年人干什么都不会受死刑,即便他们轮奸、活埋了一个少女,勒死她的男友。
〇《胜田清孝·优秀杀人消防员》
早上,他是好丈夫、好父亲。白天,他是优秀的消防员。深夜,他亲手杀死了二十二人。
〇《福田和子·逃亡的一生》
逃亡十四年,整容变脸五次,世上再没人知晓谁是杀人者福田和子……
〇《神田司·暗网杀人案》
起初他们只想做点来钱快的事,终却动了杀心,而这一切都源于暗网上的一条信息。
〇《关光彦·市川一家灭门始末》
昨天还坐在一起的亲人,先后惨死在十五岁的柳泽翼眼前,而那把带血尖刀,此刻正不停刺在她身上。
1.消失的家族: 北九州监禁案
2.等待复苏的尸体: 福岛驱魔案
3.在冥海中沉浮: 杀人消防员胜田清孝
4.伸向黑夜的毒手: 暗网杀人案
5.逃亡的一生: 福田和子变身记
6.新世纪魔女审判: 木岛佳苗的东京梦
7.诀别之章: 群马少女失踪案
8.十九岁的少年: 关光彦市川灭门始末
9.无罪恶魔: 佐川一政食人录
10.绝望的一天: 名古屋情侣被害事件
等了许久,终于等到这本书出版。
身为作者,我有一些话想在这里说。
一
以往我们了解杀人案,往往关心三个问题:谁杀的?杀了谁?什么时候执行死刑?这个思路很常见,却并不全面。许多年前,当我次接触到“案情分析”时,一扇大门向我打开了,我开始问自己:“他为什么要杀人?”
从此,我对罪犯的犯罪动机产生了兴趣,每当看到一桩杀人案,就会竭力挖掘,是一时行为过激,是为情、财所困,是为了报复社会无差别杀人,是为了满足异常控制欲,还是由于人格、精神层面出了问题?我在仔细收集、阅读、分析资料后发现,每一桩杀人案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自己从未想象过的世界。
上述类型的案子本书都有涉及,例如,“消失的家族:北九州监禁案”,主犯松永太是一个自始至终手上没沾过血的人,因而在庭审中也主张自己“无罪”。然而,在同案犯、幸存者的供述之下,这名充满控制欲、以自我为中心、善于营造虚假身份的罪犯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与他类似的还有著名的“日本黑寡妇”木岛佳苗,外表并不出众的她在十几年时间里让身边多名中老年单身男性神秘死亡,并从中获得了多笔巨额遗产。他们大概可算是控制欲极强、隐藏能力极高的典型罪犯。
还有一类罪案容易让读者误解,这便是连环杀人。连环杀人犯的作案动机,往往并非传言中的“为邪教血祭”或“报复社会”,而是受自身异常的性欲、强烈的性癖和暴力倾向所致。本书提到的日本昭和时代著名连环杀人狂胜田清孝和大久保清,基本上符合这些特征——如果放眼全世界,无论是美国的泰德• 邦迪、约翰• 加西,还是苏联的安德烈• 奇卡提罗,他们犯下连环杀人罪行的背后动机都可以用这个路数切入分析。
金钱与感情是大多数罪犯杀人的诱因。然而,如果你了解了足够多的罪案就会发现,罪犯之所以杀人,其根源往往可以追溯至童年、少年时的经历。在“十九岁的少年:关光彦市川灭门始末”这桩案件中,你可以看到一个犯下灭门罪行的十九岁少年关光彦劣迹斑斑的成长故事。
二
很多读者会问,同一个罪案故事,为什么我写的与大家在网上搜到的区别很大。我的解释是这样的:同样的罪案,如果用终结果来反推案情,那我们得到的结论将会缺乏大量细节,甚至永远无法得到真相。比如,罪犯为何会选择这样的作案手段?他如何选择特定作案地点与作案方式?究竟是怎样的遭遇让他走上不可挽回的道路?在未成为罪犯前,是怎样的经历塑造了他的人格?被害人又是如何遇到罪犯的?
不幸的是,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用这种方法解读罪案故事的大有人在。他们并未用心挖掘案件的真实面貌,反而用大量残忍描写、耸人听闻的死状、猎奇的笔触,将一件件不幸案件娱乐化,甚至不惜用灵异、巫术、非自然现象加以包装。依靠通灵、扶乩、千里眼等方式解读案件,十分可悲;满足于猎奇、夸大风格文章的读者,同样愚昧。
所以,我尝试用更全面的信息,还原案件的本来面貌——从一切还都没有发生开始,从罪犯尚未染指犯罪开始,从被害人尚未陷入不幸开始,从冰山尚未浮出水面开始,让大家明白悲剧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一个普通人又是在怎样的情绪、社会环境和精神状态下,在哪一个瞬间突然堕落成恶魔的。
这样做特别耗费精力,但值得。
在写作过程中,我逐渐能够尝试着变换立场,用事件中每个参与者的眼睛看待事态演变,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想象,下一步该怎么办。在某一刻,我就是你读到的某个人物,我在替他思考,也在替他说话。
三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我对案件和案犯的态度,那就是理解。理解不意味着原谅,也不意味着接受,更不意味着赞同与效仿。理解仅仅是理解,通过整个过程明白这些人变成杀人犯的原因,反思家庭教育、社会压力等因素如何起作用;如果一切能重新来过,我们又能否扭转这一切。
这才是理解的意义。
我并不确切地知道,我对罪犯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心理状况的解读与分析,究竟能给读者带来什么帮助。我只希望读者看完本书,可以增强识别危险的能力,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规避隐藏在表象背后的风险,生活得更安心。
毕竟,有些事既然已经发生,知道总比不知道强。
二〇二〇年三月 北京
◎魔宙·徐浪
真正好的罪案写作,要像非虚构罪案故事盖世之作,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一样客观、详尽。读者可以自行思考,而不被引导至某条固定道路上去。在我心里,淼叔是全中国罪案故事写得好的人,他就是中国的卡波特。他的冒险精神无需怀疑,总是一个人去世界各地探险。这样的人写起罪案故事来,一定比只坐在家里查资料的人更值得信任和尊重。”
◎江宁婆婆:
日本是一个四面皆有出路,而四面又都有围墙的古怪社会。三水叔讲的这些故事,是我们了解这个社会的天窗。
◎《日谈公园》主创·李叔/小伙子/金承志/金世佳……
我们爱淼叔!我们想听淼叔讲案件!我们天天都要听淼叔讲案件!我们只想听淼叔讲案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