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214185
我经常期待中国家教有更多的好书问世,而不是单纯引用西方的视角分析中国问题;我也经常期待中国有更多的专家讲述自己的家教故事,而不仅仅是那些理论不靠谱的“成功学”家教叙事。非常高兴的是,钱雨老师的这本书同时满足了我的两个期待,体现了一种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新视野,提出了“抗挫力教育”这样一个面向未来、应对挑战的家教概念。她用深厚的学前教育专业功底、平实优美的文笔和生动丰富的案例,为我们阐释了“教育全在细节中”的道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
拥有独立的思想、良好的思辨能力,无论对一位学者还是一位妈妈都至关重要。钱雨是一位兼具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教育学博士,她始终保持独立的思考,将中西方教育学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并使之落地,科学地运用到教育三个孩子的细节中——本书是钱雨老师教育孩子的实录,有独到的见解,也有良好的示范,值得被更多的家长看到。
——著名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尹建莉
钱雨老师的家教书跨越了理论和实践,既将早教选择、亲子游戏、入园适应、幼小衔接等科学原则有机渗透,又体现了一位母亲的视角,将抚养三个幼小孩子的酸甜苦辣娓娓道来。她本人结合了教育理论者、幼儿老师和家长的三重角色,将育儿心得和中外教育理念融为一体,这本书值得所有的家长和老师一读。
著名学前教育专家——虞永平
本书用教育叙事的视角,讲述哈佛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妈妈陪伴三个孩子的家教心得。作者从幼儿教师到大学教授,深谙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记录了孩子0-12岁成长中的尊重、回应、弹性陪伴原则,让人对当前焦虑的中国式亲子关系有了反思。
好的亲子陪伴是爱心与理性的并存,教育全在细节中。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大人和孩子都在不断成长,领悟生命的意义。
目录
CONTENTS
序言:家家有本育儿经 …001
前言:3个孩子12年陪伴 …001
章 起跑线在哪里?
我家3个娃 …003
一切从“零”开始 …015
胎教:真正的起跑线 …020
母乳和科学喂养 …034
把握语言关键期 …045
第二章 早教的那些误区
早教课有用吗? …058
兴趣班怎么选择? …064
幼儿园怎么选? …074
入园准备123 …082
越玩越聪明 …093
第三章 不完美的小孩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105
孩子叛逆怎么办 …115
孩子要离家出走 …125
接纳不完美的爸爸 …130
这样做,才有幸福感 …139
第四章 又一个不完美小孩
怎样让老大接受二宝 …151
三孩陪伴诀窍 …155
混龄阅读的乐趣 …167
孩子生病怎么办 …177
不完美的器官们:牙齿和鼻子 …187
网络时代,保护好孩子的眼睛 …193
第五章 重要的入学季
入学准备不等于知识准备 …202
陪作业的伤害 …212
惩罚可以这样做 …226
去美国上学记 …234
第六章 抗挫力教育
应对未来的挑战 …242
抗挫力步:温柔回应 …248
抗挫力第二步:弹性管理 …254
抗挫力第三步:韧性处理 …259
结语: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我知道你会找到幸福 …268
序言:
家家有本育儿经
缪建东
钱雨博士的大作《教育全在细节中》终于出版了,我有幸成为本书的读者,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我和钱雨博士相识多年,见证了她的成长,看着她一步步在专业上完成一个又一个的跨越。她从幼儿师范学校学习开始,步入高校学前专业,又去华东师大攻读博士,之后,又去哈佛大学深造,现在是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十分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学者。
纵览全书,受益良多。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儿童立场。该书中字里行间均是从儿童的角度在思考问题。在认识儿童的道路上,她又一次给我们引领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帮助我们完成了又一个飞跃。自近代社会以来,人类在发现儿童、认识儿童、教育儿童的道路上付出了众多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了诸多瞩目的成就,很多名家大师都在自己的学术著作中阐述自己的儿童观,而钱雨博士的儿童观是鲜活的、生长的、立体的、丰实的,给人以充分的启迪。
二是母亲的角色。今天到底应如何扮演好母亲角色?对这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像钱雨博士这样且行且思,有丰实生活经验的教育思考,有细心观察的、完整的实践过程的教育探索并不多见。她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视角——细节。家庭教育就是在一个一个的生活细节中完成自己的使命的。往往是这些毫不起眼的细节,决定着一个家长教育的行为,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因此,母亲的选择行为、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全面成长至关重要。正如她在书中所言:“做父母难,不过是难在‘好’字。”一个好家长,除了爱孩子之外还应了解自己的孩子。就如同一个真心的好老师,除了吃透所教专业的内容,还得对学业的特点有充分的把握,才能游刃有余,因材施教。现今年轻母亲的育儿焦虑也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缓解她们的焦虑,如何解释日常的育儿现象,如何引领家庭教育实践,钱雨博士做了很好的思考与探索。
三是家庭教育文化创新。我欣喜地看到,钱雨博士对当代家庭教育文化创新面临的挑战、机遇所做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家庭教育的美好追求所做的理性探究。本书为我们描绘了家庭教育独一无二的精彩世界;帮助我们认识家庭教育的烦恼,领略家庭教育的奥秘,欣赏家庭教育的成果——家庭教育完全可以描绘出美的画卷。就像她将家庭教育的奥秘解读成一颗种子的成长,只要有合适的阳光、营养的土壤,家庭教育一定会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一定会为全社会造就一片绿荫。现代家庭孕育现代儿童,为未来社会培养现代人;同时,现代家庭也呼唤现代家长的诞生。与孩子共同成长是每位家长必须经历的一个人生过程,但理性的家庭教育文化如何来营造,需要我们每一位现代社会成员做出自己的努力。
衷心期待本书的一些观点能对家长们创新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迪与帮助。
(缪建东,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言:
3个孩子12年陪伴
正是一年中冷的时候。虽然是美国南部地区,气温也是忽高忽低。一群野鸭从北方飞来这里,它们慵懒地停留,在湖边栖息。有人往湖里撒面包屑时,它们就大大咧咧地迎上前来,毫无异乡客的不自在。它们甚至在湖边下蛋,把蛋产在湿地中央的沼泽里。几周后,随着气温持续下降——一股寒流袭击了全美——野鸭不见了踪迹。我想,它们一定在某个晴朗的日子里继续南下,去寻找温暖的阳光。但——等一下,在冰冷的湖面上,我看见几只落单的野鸭。一、二、三、四!居然有四只大傻鸭,还停留在这寒风凛冽、树木凋零的湖边。我带着孩子们来给它们喂食,并猜测它们为什么掉队。
它们从冰冷的湖水中游过来啄食面包。就在这时,大鸭子的身后突然出现了小小的身影,两只比手掌略大一些的小鸭。一只是灰色的,有白色的羽毛,另一只头顶上有绿油油的羽冠,活泼地打着水。原来,这是两个野鸭家庭,它们分别迎来了各自的家庭新成员:一只可爱的小鸭宝宝。
鸭宝宝还小,翅膀无力承受长途飞行的艰辛。于是,鸭爸爸和鸭妈妈心甘情愿地和同伴告别,留在寒冷的湖畔陪伴孩子,耐心地等它们羽翼丰满。刺骨的风刮过湖畔,卷起一片落叶飘落水面。我觉得内心又酸又甜,感动又惭愧。我以为,陪伴孩子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其实这不过是所有动物代代相传的本能,是父母为了保护脆弱的孩子,义无反顾的决定。
我有3个孩子。回首亲子陪伴路,我失去了很多个人发展的机会。那个曾在学生舞台上光辉耀眼的青春少女,一座座奖杯落满尘土;昔日鲜衣怒马的女子,今日沦为白发丛生的老母亲。12年前,我作为中国公派赴哈佛大学联合培养的批教育学博士,带着海归的光环和中美导师的期许,却把生儿育女、陪伴孩子看作人生重要的事业。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我只是尽力完成一个母亲的义务,应当问心无愧。可午夜梦回,我时常纠结于自己的失落,高度焦虑,不断质疑自己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当我和孩子在一起时,生活就好像变成了热带雨林之旅。每天都有五彩斑斓的花盛开,每天都有椰子从树上“嘭——”的一声落下来,砸在我的脚旁,有时砸得我晕头转向。每天都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每天都有喜怒哀乐。每一个晴朗的夜晚,月亮在不同的树梢冉冉升起,提醒我这一天是多么与众不同。12年来,我疲累不堪,又似乎获得了新生。这些年的亲子陪伴,是孩子成长的旅程,更是我作为一个知识女性丢失自我又重新发现自我的旅程。
《中国青年报》曾转载一位家长的“自述”:“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这位家长用满纸的惶恐写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怀着满腔热情把这样一个小小的孩子送到了学校,我期望学校能比我做得更好,让这么一个小小的孩子沿着她特有的生命轨迹长大,长高。再过一个6年,我会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她以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可惜,这些怀有远大抱负的父母却不断地失望。
我为当前的教育质量和孩子的明天而忧心。我深信中国教育界有许多好老师,但更多的是令人失望的教育现状、令人疲惫的亲子陪伴。作为一个儿童教育研究者,我一边从事儿童教育理论研究,一边试图影响我的学生和家长,劝说他们尽量成为一个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的好老师、好家长,关注教育中的细节——有些细节必须重视,有些细节必须放手。
我铆足了劲把自己家打造成一个童年的热带雨林,全心全意守望儿女的童年,只求他们在受到更多负面或消极影响之前,掌握辨别是非的能力,用自己独立、自信的人格,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女儿心童3岁时,我拿起笔开始记录亲子陪伴的苦与乐。12年过去了,心童进入加拿大的高中学习,大儿子笑笑已经小学毕业,小儿子雨果也结束了幼儿园生活。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好孩子。当然,什么是中国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值得写另外一本书继续探讨。
12年的陪伴,有困惑、有彷徨、有眼泪,但我没有放弃,每一天都在努力。英国著名的纪录片《人生七年》的导演迈克尔·艾普特说:56岁时,对于那些将精力投入家庭的人来说,收获很多。所以,多陪陪孩子吧,关注教育的细微之处,建立尊重、回应和弹性的亲子关系。
教育孩子,越早越好。好的时机就在当下,紧要的细节就是用心。亲子陪伴是童年的陪伴,守望童年的时候,我们大人也在重获新生。
钱 雨
华东师范大学田家炳书院
2021年春
结语:
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
但我知道你会找到幸福
有一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的募捐演讲。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准备多捐点钱;10分钟后,牧师还在不停地讲,他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不捐钱了。牧师终于结束冗长的演讲,马克·吐温不仅没捐钱,反而拿走了两块钱。
鉴于这个教训,所有父母对孩子的说教不能长篇大论,本书也一样。
记得我当年参加博士面试的时候,一位老师问我:“你怎么看待裴斯泰洛齐?”我认真地回答:裴斯泰洛齐是瑞士教育家,他提出了“种子论”,认为孩子就像一颗种子,这种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种子论”说明,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顺其自然。这和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里说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一个道理。
关于种子论的想法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孩子,是一颗怎样的种子?
前几天,我的同事发了一条微信,大意是说:“要耐心等待花开。有的种子开花早,有的开花迟。而有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只因为他注定要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这一类的话很美,很能打动人。但对于我这样一个既从事理论培育研究,又参与实践养育孩子的人来说,似乎还不够。只要是玫瑰,就一定会开花吗?难道,只要有耐心,所有的种子就不需要额外的呵护了吗?只要等待,无需充分条件如阳光、雨水、营养,种子就会自然成长吗?他们会不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他们能否撑起自己那片天空?
家庭教育的真理,如果有,会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家教之“道”,是种子自己的奥秘。父母和教师必须去解读种子的奥秘。也许它是花,是草,是参天大树,但父母如果知道什么样的土壤、空气、营养会有助于这颗种子的成长,给小种子适宜的支持,无论是园丁还是种子自己,都会松一口气吧。毕竟,成长的路上艰难险阻,困难重重。
“父母”是终身头衔,一旦生育就自然获得、光荣加冕,没有下岗的风险。做父母难,不过是难在那个“好”字。好的家长,除了爱孩子之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就如同一个真正的好老师,除了吃透所教专业的内容,还得对学生的特点有充分把握,才能够游刃有余,因材施教。
我是个粗心的人,但也许称得上是个细心的家长。其实,细心的父母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用心体会不同种子的需求,该放手时就放手。有些细节必须做好,有些细节无关紧要。做了这么多年教师和妈妈,琢磨每一款种子的特征、习性、发展倾向是我的爱好。我乐此不疲,并收获颇丰。
我的小小种子正在发芽,虽然不知他们会开怎样的花,结哪样的果,但我知道他们都需要水、空气和一定的自由空间,需要阳光的温暖,需要春风的亲吻,需要冰霜的洗礼。尊重他们,回应他们,用柔软但坚定的态度陪伴他们。于是,春华秋实,岁月静好。
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孩子,在大人的悉心呵护与陪伴下,你有能力成为你自己,找到适合你的位置和属于你的幸福!
我家3个娃
认识你自己
——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箴言
每个孩子大不同呀。女儿心童14岁时已经和我一样高了。看着镜子里的母女,我满怀伤感和甜蜜,期待地说:“再过10来年你就会有自己的宝宝了。”她耸耸肩:“不可能,我已经决定了,我要去加拿大读大学,研究法医,解剖尸体……反正我是不会生孩子的。”
什么?我跳了起来。
她赶紧说:“没关系啊,笑笑和雨果会给你生很多小宝宝的。”
我瞪大眼睛:“那怎么一样?我只能做奶奶,做不了外婆啦!”
“呃——”心童再次耸耸肩,“那……好吧,我可以收养一个孩子。”
那也行,退而求其次……我叹了口气,心里想的却是:那怎么能一样呢?收养的孩子就不会有我们的遗传基因。
奇怪,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过去12年里一直折磨我的事实:心童并不是我的亲生孩子。她是林博士和前妻的女儿。作为继女,她本来就没有我的血液和基因。
林博士是我先生,理工科博士,典型的直男,既不会甜言蜜语,也不会烧饭做菜。我们家一共有3个孩子:大女儿心童现在加拿大读高中,大儿子笑笑马上小学毕业,小儿子雨果即将入读小学。他们之间各差4岁,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大致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儿童教育者,我经常想:真遗憾,没有一本家教书适用于所有孩子。家教到底有普遍规律吗?家庭教育困难的地方,不就是一个家庭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日常流程,可能在另一个家庭完全行不通吗?
比如,有的家长苦恼孩子天天赖床,总是不吃早餐。有的家长却担心孩子喜欢熬夜,睡眠不足。有的家长责备孩子“胆子太大,都不知道‘怕’字怎么写”!有的家长又操心孩子太内向、胆小,未来得受多少欺负……哪怕是同一对父母,生的孩子也可能个性截然不同、发展水平迥异,大宝的才艺秀也许会成为二宝的滑铁卢。这真让人伤脑筋啊。
我的大儿子笑笑9个月还不出颗牙。他迟迟不出牙时,我着急上火,到处咨询医生,担心他缺钙。小儿子雨果却4个多月就开始长牙,4岁半就开始换牙,一个月内就掉了4颗乳牙,出了2颗新牙。小弟弟这么抓紧时间,我高兴吗?
不——我每天都祈祷下一颗牙千万稳住,别再掉了。每次雨果偷偷摇晃第五颗松动的牙齿时,我的心都会提到嗓子眼儿,克制着不发火,用哀求的语气和他好生商量:“别摇了,宝贝,让它自己掉(再长两天)不好吗?”
我的确分不清,兄弟俩谁的出牙速度更让我担忧。是那个慢的,还是那个快的?
是啊,每个家庭的问题都不同。但把所有家长的困惑写下来,又会引起许多共鸣:“哦,你家孩子也是这样啊!不是我们一家有这样的毛病……那我就放心了。”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家庭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的普遍发展规律,观察每一个孩子独一无二的地方——独特的个性气质,终总结出他们的“?identity(身份)?”。好莱坞电影《谍影重重》的英文名字就是用了这个词,讲述一个失忆的特工,忘记了自己的姓名和一切,终重新找回自己的真实身份。
尊重你的孩子,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很有可能,你也顺便找到你自己,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好的教育首先基于我们对孩子的观察。在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墙上,刻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然而,认识自己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我把这个现象称为“童年健忘症”。从某种意义上说,成长的过程是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陪伴童年、观察孩子的过程,如卡夫卡所说:“垂下眼睛熄了灯,回望这一段人生”,本身就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在孩子小的时候(12岁之前),我会尽力抽出时间照料和陪伴他们。因为,这是儿童一生发育的关键期,许多性格、习惯和特点都在这个时候初露端倪。细心的妈妈如果及时发现孩子的特点,就可以做出相应的回应或调整,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作为家长,我们要尊重和发现孩子的特点: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有怎样的兴趣和爱好?他需要什么样有意义的生活?
有的宝宝易照料,有的宝宝难抚养;有的宝宝爱生气,有的宝宝易兴奋;有的宝宝比较专注,有的宝宝容易分心;有的孩子特别活泼,比如女儿心童——人来疯、派对女王……有的孩子特别文静,比如大儿子笑笑,标准宅男一枚。教育笑笑的方法用在心童身上,效果几乎是零;教育心童的那些方法,在笑笑身上又一点都用不上。等我摩拳擦掌,把心童和笑笑的命门都摸清楚了,雨果却从来不犯同样的错误,让我憋了十年暗劲,一拳打在棉花上,差点整出内伤。
鉴于孩子有不同特点,一位温和、随性、佛系的母亲可能是位成功的母亲,也可能是失败的代名词。这也就是“虎妈”之类的专制型家长有人拥护、有人批判的原因。
你的孩子是难抚养型还是易抚养型?是听觉学习者还是视觉学习者?遇到挫折会崩溃还是愈战愈勇?孩子的天赋首先掌握在家长手中,因为只有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天下的好家长数不清,好得各有千秋,好得千姿百态。不过,他们都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理解。
如果父母能够确定孩子的气质特征与学习类型,就可以寻求更加合适的方法对孩子加以培养。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即便是动物也会养育自己的后代。但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说,只有“适宜”的爱,才能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地发展。养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并非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家长主动学习,需要对孩子进行细微观察与深入了解。
我曾经是一名幼儿老师,在幼儿园工作了7年。教过的孩子有的调皮,有的乖巧。但做了妈妈之后才真切感受到,孩子的个性差别是如此之大,做父母真心不容易。
心童上小学的时候,她的聪明只有一小半用在学习上,成绩还算凑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稍微下点力气,她的数学和语文也能考90多分。问题是,大家都是90多分,个别尖子生门门100分。用这个标准来看,心童的成绩不算理想。但如果和她自己投入学习以及家长辅导学习的时间相比,我认为她的学习回报率还挺高的。
学期结束时,林博士总担心老师会把我们(其实是我)叫去训话。他担心了很久也没有等到老师通知,颇为意外。事实上,心童的成绩在中上游,应该还不到老师谈话这么严重。
令老师不满的,是心童的数学口算。数学口算要求一年级学生在5分钟时间内,算出40道100以内的加减法。错5道就不及格,超过5分钟还没做完的也算错。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数学宝宝,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那时,禁止家长批改作业的规定还没有发布。许多数学老师可聪明了,速算作业由家长先批改,在每页作业下面标明孩子做对了几题,用时几分几秒。这样,家长就必须陪着孩子做作业,并且辅导孩子速算。这导致了家庭矛盾激增。
每天,心童把作业拿给我时,速算至少3页纸,每页40题的话,一共就是120道题。这120道两位数加减法改得我头晕眼花。好笑吗?不好笑,我曾经在朋友开车时把这些口算题报给他们回答,事实上,成年人一边开车,也很难立刻答出来“94-58”等于多少。
现在虽然开始禁止老师命令家长批改作业了,不过,我担心个别老师肯定会想到其他方法折腾家长。我觉得,把中国一年级的口算题拿给美国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正确率也没有我们高。
笑笑四年级时随我去美国,上了6个月的美国小学。在国内,他经常被数学老师留下个别辅导,差不多等同于班里的数学“学渣”。没想到在美国重拾了自信心,成为大家眼里的“数学小王子”。
天去美国小学上课,班主任是一位胖胖的黑人女老师,发了一张数学卷子,上面有20道100以内的加减法。诸位,这是上海小学的一年级家庭作业啊。我认为,这种题目明显是对四年级中国小学生的人格和智商双重侮辱。但笑笑毫不介意。
其他美国孩子还在写名字或托腮若有所思的时候,笑笑举手说“做完了”。全班发出了“哇哦——”的惊叹声。笑笑在洋洋得意中回家,向我吹嘘今天的荣耀——吃午饭时,一堆美国小孩用崇拜的眼光看着他,问他为什么数学这么强大?大家纷纷要和他做朋友,数学自信在瞬间膨胀。
简单的数学题经过反复强化训练是可以提高正确率的,这种分数没什么好夸耀的。所以改数学题时,我不看重正确率,着重分析的是孩子的思路。比如,孩子为什么做错?经常出错的地方在哪里?可能导致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