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719422
- 一万句说教,不如一句点醒!
- 二十年研究成果,上万个家庭案例
- 帮助家长破解青少年厌学、早恋、网瘾、逆反、人际障碍、抑郁、焦虑、危机干预等问题
- 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钱志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凯,长沙市 “十佳校长”陈银芝等 联袂推荐
孩子出现厌学、逆反、网瘾、早恋等问题,家长常见的沟通方式是说教、指责、讨好,或者忽视孩子,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恶性循环。有智慧的家长从来不讲大道理,因为有道理不如有效果。每个孩子都不喜欢被说教,一万次说教,不如一次点醒。
有智慧的家长能够深度倾听、洞察孩子内心的盲点(没有觉察的部分),痛点,卡点(内心卡住的部分),笑点(需求点、利益点、兴趣点、好处、价值),共鸣点,卓越点(真我天赋潜能)……
本书从“状态唤醒内心”“系统感化内心”“沟通点醒内心”三部分讲解如何点醒孩子内心。家长点醒孩子,不是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给到孩子,而是将智慧和能力从孩子的内心激活,因为孩子的内心本来就有无限的潜能。
目录
部分 状态唤醒内心
章 父母状态
父母状态影响孩子状态 / 4
状态重于技巧 / 5
父母状态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 6
内心平静的家长才有智慧 / 7
内心平静的孩子才能安心学习 / 8
家长情绪管理的方法 / 10
无条件的爱 / 15
期待管理 / 20
第二章 接纳
接纳有利于身心健康 / 26
接纳孩子,孩子自己会变好 / 27
接纳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 28
家长不接纳孩子是因为不接纳自己 / 30
接纳不是纵容 / 31
接纳是不急于拉孩子、“救”孩子 / 32
接纳是不评判、不对抗 / 34
接纳是对发生的所有事情说“是的” / 35
接纳孩子的“缺点”才是真正的接纳 / 37
第三章 理解
误解产生亲子矛盾 / 40
家长为什么会误解孩子 / 41
家长的不理解会伤害孩子的内心 / 43
理解是改变的基础 / 45
理解孩子,才能引导孩子 / 47
理解孩子的意图 / 50
家长要学会共情 / 52
理解孩子,把话说对 / 54
换位思考,理解孩子 / 55
多角度看问题 / 56
第四章 尊重和信任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 / 60
尊重界限 / 61
为什么要信任孩子 / 62
信任孩子就是祝福孩子 / 63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变好的前提 / 65
第二部分 系统感化内心
第五章 家庭系统
和谐的父母关系是送给孩子好的礼物 / 74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幸福的基础 / 76
家长爱自己多少分,就会爱孩子多少分 / 78
家长改变,孩子改变 / 79
家庭教育的六大目标 / 81
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 85
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爱孩子 / 88
家长要有原则,给孩子界限 / 90
家长“五不说”,不给孩子学习压力 / 91
孩子犯错的时候是改善亲子关系的契机 / 93
第六章 内心系统
冰山:读懂内心的地图 / 96
倾听自我还是倾听真我 / 99
读懂自己的内心 / 100
如何倾听孩子 / 102
发现真我,连接真我 / 103
读懂孩子的内心,发现孩子的真我 / 107
透过孩子的行为,看到孩子的真我 / 110
第三部分 沟通点醒内心
第七章 亲子沟通19条
觉察19种亲子沟通误区 / 116
觉察是改变的开始 / 116
应用“19条”改善亲子沟通 / 117
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 118
什么是爱,什么不是爱 / 120
家长真爱孩子,孩子自己变好 / 121
在孩子中考或高考之前,家长要慎重说话 / 122
指责型沟通 / 123
指责纠错 / 123
强迫 / 125
控制 / 126
惩罚 / 128
催孩子 / 129
说负面的语言 / 130
刺激孩子 / 131
否定孩子 / 132
质问孩子 / 133
超理智型沟通 / 134
超理智 / 134
讲学习大道理 / 135
给建议 / 135
带着评判沟通 / 137
争辩 / 137
唠叨 / 138
干扰孩子 / 139
讨好型沟通 / 140
打岔型沟通 / 142
第八章 分享:如何身心一致沟通
身心一致沟通是“三个分享” / 146
身心一致沟通的五个步骤 / 151
真诚 / 156
家长要做平面镜 / 157
沟通的效果要看孩子的反馈 / 159
核对 / 160
第九章 肯定:如何肯定孩子的内心
为什么要经常肯定孩子 / 164
忽视孩子的“缺点”,关注孩子的优点 / 165
如何肯定孩子 / 167
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肯定孩子 / 171
肯定孩子的真我,管理孩子的行为 / 174
第十章 引导:如何引导孩子的内心
冰山引导法 / 178
如何引导孩子觉察自己的“冰山” / 178
如何引导孩子修复与妈妈的关系 / 182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如何引导孩子 / 186
孩子沉默不语,如何引导 / 189
应用“冰山”,改善父母关系 / 191
教练引导法 / 194
孩子有情绪,如何引导 / 195
孩子爱玩手游,如何引导 / 197
如何引导后进生成为学霸 / 199
如何引导学霸走向卓越 / 200
孩子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如何引导 / 203
如何训练孩子轻松提分 / 208
孩子考前焦虑、失去自信,如何引导 / 212
用“六个关键词”引导孩子脱离自杀危险 / 217
顺势引导法 / 226
为什么要顺势引导 / 226
什么是顺势引导 / 230
如何顺势引导 / 233
第十一章 点醒:如何点醒孩子的内心
点醒内心的地图——情境评估与心理评估 / 238
点醒内心的步骤——四步法 / 242
点醒内心的法则——四让 / 245
点醒内心的语言——说洞见 / 255
点醒内心的状态——状态重于技巧 / 261
点醒内心就是转化——化问题为成长 / 262
点醒内心的技巧——转化技巧 / 268
附 录 以专业的精神传播爱 / 273
序言:每个孩子都喜欢被点醒
家长的状态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的状态有两种:低能量和高能量。
低能量:固态,像冰一样,僵硬的,执着的,不变的,挑剔的,阻抗的,控制的。
高能量:液态,像水一样,温柔的,流动的,灵活的,接纳的,包容的,允许的。
低能量的家长喜欢执着于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试图控制孩子。结果是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往往出现逆反、厌学、网瘾等各种心理行为问题。
很多低能量状态的家长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孩子的观点是错的,只想改变孩子,不想改变自己。
比如,一个家长对孩子说:“你就是喜欢偷懒,不努力学习。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孩子说:“我看见你吃了苦中苦,为什么没看见你成为人上人啊?”家长听后更生气了。亲子关系之间隔着一座大山,彼此的观点坚硬且对立。
如何改善亲子关系呢?首先家长要接纳孩子的观点,而不是否定孩子的观点。
观点没有对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孩子的观点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吃苦的人,成功的人都是热爱自己事业的人。如果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天天吃苦,他就会厌学。感到痛苦的、被迫去做的事情,终将被放弃;热爱的、感到开心的事情,才能持续做下去。
高能量的家长,喜欢用心感受孩子的感受,能够同理孩子的内心,接纳孩子这个独一无二的的人,欣赏孩子的观点。结果是亲子关系和谐,孩子充满自信和动力,身心健康,自主,负责。
家长是水,孩子是船,家长的能量高,孩子的能量就高,因为水涨船高。
家长改变状态,增加自己的能量,是点醒孩子内心的前提。做家长有三个境界,只有不断学习,达到第三境界的家长才能点醒孩子,唤醒孩子的内在智慧。
境界一:家长不倾听、不接纳、不理解孩子。
境界二:家长假装倾听、接纳、理解孩子。
境界三:家长深度倾听,真正地接纳孩子,真正地读懂孩子的内心,点醒孩子。
当家长修炼到第三境界的时候,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就能点醒孩子的内心,激活孩子的内在动力。
孩子出现厌学、逆反、网瘾、早恋等问题,家长常见的沟通方式是说教、指责、讨好,或者忽视孩子,其结果只能是恶性循环,让问题恶化。有智慧的家长从来不讲大道理,因为,有道理不如有效果。
本书的内容从三个部分讲解如何点醒孩子内心。
家长要从状态、系统、沟通三方面修炼,才能逐步达到第三境界。
拥有父母状态的家长,他的状态和能量能唤醒孩子的内心。
有智慧的家长能够深度倾听,洞察孩子内心的盲点(没有觉察的部分),痛点,‘卡点’(内心卡住的部分),‘笑点’(需求点、利益点、兴趣点、好处、价值),共鸣点,卓越点(天赋潜能)……真正有智慧的家长甚至不用开口,就能点醒孩子的内心。
家长点醒孩子,不是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给孩子,而是激活孩子内心的智慧和能力,因为孩子本来就有无限的潜能。
每个孩子都不喜欢被说教,每个孩子都喜欢被点醒,一万次说教,不如一次点醒。
部分
状态唤醒内心
父母状态
章
父母状态是家长的真我状态,包括平静喜悦、无条件的爱、接纳、理解、尊重、信任。
家长的内心有什么,就会无意识地送给孩子什么。家长有爱,就送给孩子爱;家长有担心,就送给孩子担心。
父母状态影响孩子状态
父母状态是家长的真我状态,包括平静喜悦、无条件的爱、接纳、理解、尊重、信任。
家长的内心有什么,就会无意识地送给孩子什么。家长有爱,就送给孩子爱;家长有担心,就送给孩子担心。
如果家长的状态不好、能量低,每天愁眉苦脸,孩子见到家长就会烦躁不安,感觉活着太苦了。如果家长的生命状态是平静喜悦的,孩子也会逐步和家长共鸣,变得平静喜悦,感觉生活充满了希望。
孩子的状态好了,学习、考试和人生的状态自然会变好。生命状态好的孩子是和平的、喜悦的、健康的、富足的,他有能力应对人生的一切挑战。
在中考前,一个初三孩子的家长去参加家长会,他感觉整个会场都弥漫着焦虑的情绪,让人无法呼吸,他说:“没想到做家长这么难、这么痛苦!”
如果你教育孩子很辛苦,那就说明你做错了。如果你很享受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就做对了。保持父母状态,做家长就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状态重于技巧
父母状态是唤醒孩子的前提。
有一个上了初中的孩子感觉学习没意思,不想去学校,让家长跟班主任请假。结果家长陷入了两难,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孩子。如果不帮孩子请假,孩子就会发脾气;如果帮孩子请假,这算不算溺爱?家长来找我咨询。
家长说:“我现在跟孩子说话总是小心翼翼的,怕说错了对孩子有消极影响,我要不就讨好孩子,要不就指责孩子,怎么办?”
我告诉他,如果家长的内心保持父母状态——平静喜悦、无条件的爱、接纳、理解、尊重、信任,他给孩子请假或者不请假都是对的。如果家长的内心是恐惧、担心、无奈、怀疑的状态,请假或者不请假都是错的,都不会有好结果。
家长的状态对了,一切都对;家长的状态错了,怎么做都是错的。
父母状态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打开孩子的心门,沟通才有效,家长说的话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
家长根据真我的意图——无条件地爱孩子——来行动就会有能量。孩子想念父母、爱父母,并不是因为父母为他赚了多少钱,而是因为父母无条件地爱他。当父母无条件爱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提高自我价值感,更自信、自尊、自律。
真我是我们内在的中心,是内在真正的自己,拥有无限的创造力。真我的意图永远是积极正向的,出于无条件的爱。真我的感受是和平喜悦、宁静,有无限的能量和力量。
自我是我们出于恐惧所创造出来的。自我喜欢关注黑暗和负面,出于求生存的目的。自我的感受是恐惧、担心、愤怒、混乱、焦虑、不安全、匮乏。
家长的真我状态可以唤醒孩子的真我状态,家长的自我状态则会刺激孩子的自我状态。
人性具有两面性:“神性”和“兽性”。“神性”是人性中真我的部分,是神圣的存在,是光与爱。“兽性”是人性中自我的部分,是求生存的本能,是对抗与逃避。
家长用心才能唤醒孩子的内心,才能感化孩子的内心。家长不要刺激孩子的“兽性”,要唤醒孩子的“神性”。
父母状态胜过一切说教。父母什么都不用说,自身的状态就能给孩子增加能量,让孩子充满自信和能量。
内心平静的家长才有智慧
有个孩子回到家,对家长说:“我明天不去上学了!”然后,一直伤心地哭。有的家长会用这样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家长:为什么哭啊?
孩子:明天我不想去上学了!
家长:你为什么不想上学?
孩子:就是不想去了。
家长:不能平白无故地旷课,到底是什么原因?
孩子:我心情不好,今天上课有同学嘲笑我了,所以不想去了。
家长: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孩子:不跟你说了,说了你也不懂!
如果是内心平静的家长,遇到上述情况,会怎么处理呢?
家长会停下手中的家务,坐在孩子的旁边,拉着孩子的手,只是陪伴他、倾听他,感受他的内心有很多的委屈和气愤等情绪。过了几分钟,孩子的情绪平静了,也不哭了。
这时家长对孩子说:“如果需要我的帮助,可以告诉我。”
孩子告诉家长:“没事了,我自己知道如何处理问题了。”
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后,孩子的内心就会平静下来。家长保持“无为”、不说教,孩子自己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内心平静的家长能够激活孩子内在的智慧。
内心平静的孩子才能安心学习
家长带着情绪说话,就像把石子扔进湖中,会不断地刺激和干扰孩子,让孩子的“心湖”久久不能平静。孩子的内心平静了,才能专心学习。
高三刚开学一周,一个孩子就不去学校了,他妈妈来找我咨询。这个妈妈问我,孩子想逃避学习,她该怎么办?我问她孩子近是不是发生过什么事情。
孩子的妈妈说,两个月前孩子在操场上高强度跑步后,感觉头晕、心跳加快、很难受。我听了之后推测这个孩子可能是有低血糖的情况,这个妈妈马上就接过话来说道:“是的,他现在就是装病,高三压力一大,他就以身体不好为借口,不去上学。”
我问她:“你是怎么做的?”这个妈妈说:“我们告诉他,马上要高考了,时间紧,让他赶紧回学校上学,结果越给他压力,他越不愿意去学校。”
我告诉她:“你们强迫他,他就逃避了。家长着急,孩子逃避;家长平静,孩子平静。”
这位妈妈回家之后,不再对孩子说学习的事情。一个月后,她给我留言:“孩子现在自己决定去上学了。”
孩子去学校之后,情绪经常不稳定,这导致他的学习状态不稳定,考试成绩经常是一次好、一次差,分数就像过山车,起伏不定。妈妈又受不了了,每天焦虑不安,导致免疫力下降,经常生病。
妈妈又来找我咨询。我教了她静心的方法,她每天站桩15分钟。1个月后,她的状态调整好了,身体也完全恢复了健康。家长有了定力,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行为,考试结果如何,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家长平静、喜悦地去面对高考,孩子的状态也慢慢稳定了,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技术易学,状态难修,平静的状态是需要每天修炼的。
家长情绪管理的方法
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因为情绪会传染,情绪污染和雾霾一样有害。家长骂孩子,孩子骂猫,猫打翻碗,这就是“踢猫效应”。
一个妈妈带着孩子来找我咨询,孩子连续三年高考都没考上大学。见到我,孩子还没哭,妈妈先哭个不停。妈妈每天心情焦虑,天天让孩子努力学习,结果孩子心情烦躁,感觉自卑,也没心情学习,导致学习效率非常低下。
我首先辅导的不是孩子,而是教给妈妈情绪管理的方法——静心的方法。妈妈的心态逐步调整平和了,变得喜悦了,孩子的心态也好了。孩子第四年参加高考,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情绪是什么
1?情绪是能量,不会因压抑而消失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对错。没有不好的情绪,只有不被尊重的情绪;没有可怕的情绪,只有不被理解的情绪。如果情绪被压抑,会从意识压抑到潜意识里,继续影响我们。
2?情绪在身体里
感受和情绪存在于我们身体内,我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拥有它。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会出现脸红脖子粗、血液流动加速、呼吸急促等生理症状;当我们恐惧的时候,我们会出现身体紧缩、肌肉紧绷的情况,变得异常敏感。“喜”会使人手舞足蹈,“怒”会使人咬牙切齿,“忧”会使人茶饭不思。
3?情绪是提醒,背后是成长的机会
情绪提醒我们要觉察起来,探索自己的内心,看看内在发生了什么。情绪正是开悟成长的机会。
家长管理情绪的3个方法
1?我的情绪我负责
自己的情绪与他人无关,成人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家长:一个朋友跟我借钱之后就不还了,我非常生气!
我:你生气是谁导致的?
家长:就是这个不讲信用的朋友导致的。
我:你生气是你的选择,你要自己负责,你也可以选择高兴。
家长:我不可能高兴啊!
我:把钱借给她是谁的行为,是谁的选择?
家长:我的。
我:那谁来负责?
家长:只能我来负责吧。
我:如果你借钱给别人,不管对方还钱还是不还钱,你都要负责,因为是你的选择。
家长:再遇到借钱的情况,我要提前考虑好,如果这个人不还钱,我会不会高兴?如果我不高兴,那么我就不借;如果他就算不还钱我也乐意,我就借给他。
我:是的,自己的行为自己负责,自己的情绪自己负责,所以,选择之前要考虑清楚后果,再做决策,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2?一念之转:用积极想法替代消极想法
一个孩子考试得了30分,家长很生气。在工作坊里,我拿着这个案例问了很多家长,是谁导致家长生气?大家都回答是孩子导致的。其实,家长生气和孩子无关,是家长自己的选择。孩子考试得了30分,家长可以选择开心,选择鼓励孩子、肯定孩子。
如果孩子只考了30分,家长如何做到不生气呢?家长可以这样想:对于孩子来说“早失败比晚失败好”。这个分数能够让孩子好好地自我反思,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后学习就更有针对性了。老师批评孩子,对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也是一种锻炼。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家长接纳孩子,还能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应该感到开心啊!
孩子和小朋友玩游戏,突然孩子的玩具被一个大孩子抢走了,但是孩子并没有不高兴,转身又拿了一个玩具,依然玩得很开心。
孩子不生气,因为他的想法是:还有别的玩具,我再选一个就是了。
妈妈很生气,甚至有些焦虑,因为妈妈的想法是:“我的孩子怎么这么懦弱,被欺负了也不知反抗,以后可怎么办?会不会总是吃亏呀?”
这位妈妈其实可以换一种角度思考:我的孩子宽容、豁达,不拘小节。而且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他要学会自己处理问题,这是他自己的事情。再看看自己的孩子,他并没有因为玩具被抢而产生挫败感。如果妈妈的想法改变了,情绪也会随之改变,由生气变得欣慰,由焦虑变得平静。
我认识一个家长,他在北京有13套房,但是他和孩子都体会不到幸福,感到不开心。一天晚上12点了,这个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说他想抱着孩子跳楼。
这样的情况在两年内发生过好多次。他一直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没有的东西上面,一直消极思考,所以他是无法幸福的。他的消极想法使他在看待事物时只聚焦在消极的事情上,从而患上了抑郁症。
我开始辅导他练习静心,练习用积极的想法来代替消极的想法,他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彻底走出黑暗,孩子的心态也开始变得积极了。
3?情绪管理三步法:觉察、接纳、体验
觉察:觉察情绪是关键的步,能够让自己在反应之前暂停片刻,在情绪发作之前停下来。
接纳:情绪与感受就像酸甜苦辣一样,只是一种体验,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感受和情绪永远都不是问题,是送给你的礼物,接纳就好。
体验:生命的本质就是一种体验,当你拒绝体验的时候,身心的能量就会被冻结,充分体验才能活在当下,“拒绝感受”就是拒绝人生,逃避痛苦等于逃避快乐。我们习惯于忽略、逃避、压抑自己的感受,尤其是产生痛苦的或让自己不舒服的感受的时候,我们应该停下来,待在当下体验自己的感受。
例如,我充满热心地和一个家长打招呼,他冷漠的态度让我感觉不太舒服,我立即觉察到了自己的不舒服,于是马上停止思考,去接纳、去体验,美好平静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又充盈在心间。
情绪来源于你头脑的思考,停止思考,情绪就消失了。让所有的感受自由地来,自由地去,与感受在一起,就是与自己在一起。
家长情绪管理的四个境界
以孩子不写作业为例。
1?家长:你让我生气
这是指责。家长不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想让孩子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潜台词是“都是你的错”。家长这样做,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力量。
2?家长:我生气
只看见了“我生气”,所以和真我失去了连接,进入了小我状态,没有力量,是不负责的。
3?家长:我感觉生气
能够区分自己与生气,将自己与生气的情绪分开,保持距离。
4?家长:我选择感觉生气
生气是我的选择,我决定生气。我还有其他的选择,我也可以选择心平气和。我选择,我负责。
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交给别人,是对自己的背叛,成熟的人要承担自己的选择和情绪。我是情绪的主人,将管理心情的权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管别人做什么,都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无条件的爱
如果你的父母总是想改变你,你会有什么感觉?是不是会感觉自卑、痛苦、压抑、不自由、不安全等?
如果你的父母无条件地爱你、支持你,即使你犯了错误,也不会指责你,让你做自己,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会感觉自信、被爱,自己是安全的、有能力的……
每个家长本质上都是无条件地爱孩子的,比如,孩子在马路中间走,突然身后冲过来一辆汽车,家长会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救孩子。
家长回归本心,就能连接到无条件的爱。然而,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学业时,在各种社会压力之下,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就变成了有条件的爱。
在学习方面,如果家长经常和孩子谈条件,孩子学习的动力就不是来源于学习本身,而是来源于外在的物质奖励,孩子会认为是为了家长学习的,是为了礼物而学习的,他早晚会失去学习动力。
如果父母的期待过高,孩子就容易自暴自弃,迫使父母放弃他。我辅导过一个初中生,对他来说手机就像他的命,他每天手机不离手,整天玩游戏。这个孩子智商很高,小学的时候成绩特别好。
家长要求这个孩子考到班级前三名才行。他很努力,终于进了班级前三名。结果,家长又要求他考进年级前三名才可以。他很努力,也考进了年级前三名。家长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要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比,考进区里面的前三名才行。”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许下降,只许上升。
孩子跟我说:“我烦死了,我的成绩越好,家长的期待越大,我再也不为他们学习了。”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位家长的功利心和对孩子不断提出的要求、期待就像这颗老鼠屎。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爱,才会给孩子前进的力量。
你爱孩子,和孩子能否接收到你的爱是两回事。
一个大学生上了重点大学之后感到很开心,因为他觉得终于可以放松地玩游戏了。他上了大学之后,由于玩游戏上瘾,一刻也离不开手机,成了手机的奴隶,视力也迅速下降,每天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玩游戏上,考试不及格,如果补考再不通过,就要被学校开除了。后来,一家三口来找我咨询。
孩子:都是父母的错,过去他们总是强迫我学习,所以,我现在厌学了,逆反了!中学的时候,我考试得了99分,全班。我妈妈质问:“那1分去哪儿了,是不是又马虎了,你应该考100分。”现在我不为他们学了。
妈妈:你考不好,如果我接纳你,你就会不思进取,我必须要告诉你错在哪里,这样才能让你变得越来越好,这是家长的责任。
爸爸: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所以我要告诉他哪里不好。
我:这样做有用吗?结果是什么?
爸爸:没用,结果就是孩子彻底不上进了。
我:孩子得到的爱越是有条件,越是严苛,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越低,无条件爱孩子,孩子才会有变好的动力。
一个中学生上网成瘾,孩子的爸爸说教也不管用,孩子的妈妈说:“要打就狠狠地打!”
在家长的棍棒教育下,孩子离家出走了,到社会上混,帮助高利贷债主要债,即使睡马路也不回家。后,家长没办法了,把孩子骗到了戒网瘾的学校。
家长对孩子说:“你不求上进,在社会上鬼混,你早晚要进监狱,全家人的脸都被你丢尽了。你要好好改造,如果再敢玩游戏,教官会狠狠地教育你的!”
听到家长这样说,孩子会改变吗?不会!孩子的内心充满仇恨——对家长、对老师的仇恨!他的问题更严重了,因为的痛苦不是身体的痛苦,而是被父母抛弃。
在戒网瘾学校关了4个月后,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越来越严重,家长带着孩子来找我做家庭治疗。
步:家长先改变,学习无条件地爱孩子,学习身心合一地沟通,修复亲子关系。
后来这位妈妈跟孩子说:“以前我们都不理解你,做了伤害你的事情,我们感觉很难过。我们全家人都爱你,你永远都是爸爸妈妈爱的孩子。”
当孩子有了安全感,他感觉到被父母无条件爱的时候,他就会下定决心,要做更好的自己。
孩子为什么会对游戏上瘾?因为他内心空虚,有匮乏感,所以就没有成长的力量。孩子在现实的世界找不到成就感,就会去虚拟世界里面找。游戏世界是虚拟的,是脱离现实世界的,永远不会让人真正满足。比如,你饿了,不给你饭吃,天天让你看一堆美食的菜单和照片,你能满足吗?你会更饿,因为菜单和照片是虚拟的,不是现实。
孩子对游戏上瘾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如果在现实世界里,比如在学校和家庭里,有父母的爱,有老师的肯定,就好像有真实的美食,孩子就不需要在虚拟世界里面“吃菜单”了。
内心富足的人对游戏不会上瘾。你让他玩游戏他也不喜欢玩,因为他活在真相里,他内心是满足的,不需要游戏里的虚拟刺激。
第二步:激活孩子的内在动力,激发孩子去行动,在现实世界找到成就感、价值感。
要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焦点要聚焦于行动,引导孩子确立自己的目标,制订小步走的计划,每天前进一小步。比如,孩子喜欢写作,就激励孩子去写,去行动。
这对父母用无条件的爱唤醒了孩子的真我,孩子后来考上了大学,在大学里面还获得了奖学金。
家长不要试图以爱为条件来要挟孩子改变,只有无条件的爱才能唤醒孩子的真我。
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指接纳孩子所有的行为,行为是有界限的。无条件的爱是指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都接纳他这个人,都爱这个人,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给孩子恰到好处的支持。一个孩子小时候能够无条件地被爱,这将是他一辈子的铠甲。
家长无条件地爱孩子,孩子的心里就有父母,这样的教育就成功了。
期待管理
家长经常误把期待当作爱,而真爱其实是给孩子选择的自由,“你可以学,也可以不学,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往往更愿意学习。
家长过高的期待会给孩子很多无形的压力,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导致考试失利。
一个大学生找我咨询。她说:“我特别恨我的父母。我妈妈虽然经常说‘学习成绩好坏都没关系,只要你高兴,我就高兴’。但是,我是一个敏感的人,我觉得她的潜台词是,她不高兴都是我的错,都是因为我现在学习不好。我爸爸喜欢发脾气,而且挺吓人,我和他的关系一直不亲近,我不愿意见他。每次我妈妈跟我说爸爸对我多么好,我有多么不孝的时候,我就会特别内疚。高中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很优秀,但自从上了高三,我爸爸就经常跟我说:‘你要努力学习,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每次一听他这样说,我就很烦。后来,他说得更多了,我就更厌学了,结果我高考失利,考上了很一般的大学。现在,在大学里,我也感觉学习没意思。”
家长管理期待有以下4种方法。
1、分享期待
家长首先要评估自己的期待是否合理,如果觉得合理,就与孩子一起约定,选择一个合适的情境,互相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期待。期待越具体越好,比如“孩子要早睡”这个期待就不具体,应该是“期待孩子每天10:30睡觉”,越具体的期待越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执行。双方可以互相表达自己的期待,也可以同意或不同意对方的期待。期待没有对和错,只有愿意和不愿意。
家长告诉孩子自己的期待是什么,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如果孩子不愿意满足家长的期待,家长不要感到不开心。家长要为自己的期待负责,不评判、不建议,并且还要倾听孩子的反馈。
2、放下期待
如果你的孩子是桃树,就不要期待他结出樱桃。
孩子接收不到家长的爱,很多时候是因为你的期待阻挡了你的爱。家长只有放下期待,才能真爱孩子。家长不为自己的期待负责,是亲子关系紧张、家庭不幸福的重要原因。当你的期待是让孩子负责,你就放下了自己内心的力量,如果能有“我的期待我负责”的心态,你就拿回了内心的力量。
放下期待,你什么都不会失去,可能失去的只是你的苦恼。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放下期待,无欲则刚!
3、给“梯子”
家长的期待太高,孩子就够不到。家长要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对孩子的期待要客观,除了看孩子主观上是否愿意,家长还要给孩子实现期待的“梯子”,亲子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期待。
比如,你期待孩子早上起床自己做饭,可是孩子不会做饭,怎么办?可以给孩子一把“梯子”,你可以买一个定时煮粥的锅,也可以买一个定时蒸面包的机器,晚上睡觉前让孩子学着简单操作一下,第二天早上孩子起床后,早餐已自动做好,这样孩子就很容易自己准备早饭了。
对于客观合理的期待,家长要用心给孩子准备好实现目标的“梯子”,及时给孩子当下需要的支持。
4、变期待为礼物
将期待变成礼物,因为给予等于接收。你渴望什么就先送给别人什么,比如,你渴望别人爱你,你就先把爱作为礼物送给别人。当你敞开心扉把爱给予别人的时候,个收到爱的其实是你自己。
期待高的家长非常容易和孩子产生矛盾,让自己生气,也让孩子痛苦。但是,任何痛苦和冲突都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因为一些家长在某些方面做得非常好,所以他们也希望孩子能像自己一样。他们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同样地,他们对孩子也寄予了同样的高标准。
比如,家长的期待是孩子回到家先写作业,而孩子的期待是先看一会儿动画片。这样矛盾就产生了。家长可以先陪孩子看一会儿动画片,然后告诉孩子:“你在爸爸心中是重要的,爸爸的原则是‘要事优先’,所以爸爸先陪你,等会儿爸爸再做其他的事情。”
家长改指责为尊重、理解,与孩子的冲突化解了,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地体验到“要事优先”原则。
家长有自己的期待和优点,孩子有他的期待和优点。家长要尊重孩子,把自己的期待变为礼物送给孩子。家长变了,孩子就变了。
第二章 接纳
对于发生的事情,你只能接纳,对抗只会让自己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健康。很多人不接纳自己,比如不接纳自己的身体。
接纳有利于身心健康
对于发生的事情,你只能接纳,对抗只会让自己产生情绪,影响健康。很多人不接纳自己,比如不接纳自己的身体。我有一个来访者每天要照镜子4个小时,对自己的外貌总是不满意,要不觉得自己太胖,要不觉得太瘦,总之是不好看。
我们不能控制、压抑自己的情绪,要转化自己的情绪,否则,累积的情绪会因为某件小事爆发,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接纳自己能提高身体的能量,让自己健康。一个癌症患者,自从她生病后,老公就变心了,要跟她离婚,后来让她净身出户。她没了房子,人财两空,除了病痛,一无所有。她化疗之后躺在病床上开始思索人生,突然理解了心理咨询师跟她说的话:“要治病,先认命,要接纳一切。”这时候一切都无所谓了,她放下了一切,她接纳了一切,当她的内心真正地接纳了之后,身体竟然也逐步康复了。现在,她已经出院10多年了,她跟我说:“病房中的十几个病友,只有她和另外一个心灵成长了的人还开心地活着。”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大家放弃科学的治疗,恢复健康好的方法是身体治疗和心灵的成长。
接纳孩子,孩子自己会变好
一位家长参加我的工作坊后,给我留言:
马老师好!自从孩子开始厌学、逆反后,这两年我是流着眼泪走过来的。我次参加工作坊的时候,您对我说:“接纳孩子,孩子自己会变好。”我当时很生气,不认同您的说法,我认为您这样的答案太简单了,是在敷衍我。
没想到的是,后来按照您说的方法试着去接纳孩子,真的能让孩子改变,也没想到我真的能突破自己!您真了不起!非常感恩您的引导!
我在思考两年前孩子为什么坐不住,为什么心静不下来,现在有了答案。
我学着渐渐地接纳孩子,今天上午陪孩子上两个小时课,然后带孩子去公园活动。我不再要求孩子和我一样。其实孩子身上的优点很多。现在,想起来很惭愧,是自己以前没有发现。孩子不停地和我说着他感兴趣的事情,以前我从来不听,总是执着于自己的想法。自从我真正地接纳了孩子,孩子的内心有了温暖,也慢慢地变得平静了。
一个高三的女生住校,她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她经常跟老师说:“我想回家。”老师说:“你都这么大了,还想家啊,你可以给妈妈打电话啊。”她一打电话,妈妈就生气地对她说:“高三了,你要抓紧时间学习,总想回家干什么。”
原来自从她妈妈生了一个弟弟,每天都全身心地照顾弟弟后,她感觉妈妈不爱她了,自己被冷落了,内心无法安定,所以也无心学习。妈妈越是拒绝她,她越是无法专注学习,成绩不断下降。
女儿反复给妈妈打电话,其实是想确认妈妈是否还爱自己。
妈妈带着孩子来做心理咨询,我让妈妈对女儿用心地说:“妈妈是爱你的,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女儿开始抱着妈妈哭。
当这个孩子感受到妈妈无条件接纳的时候,她的心情稳定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家长永远都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接纳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家长不接纳孩子,就没有权力教育孩子。不被家长接纳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内心会关闭起来,不会听家长说的话。
家长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自己,孩子才会有能量自我改变。
一个6岁的孩子经常咬指甲。妈妈对他说:“这样不卫生,很难看!”但是说教不管用,于是妈妈开始打骂孩子,甚至威胁他:“如果你再咬指甲,就不给你饭吃了。”
当天,孩子就不咬指甲了,但是第二天孩子趁着家长不在旁边,又开始加倍地咬起来。
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里面,都有积极的一面。孩子咬指甲是为了消除压力,如果家长打骂他,他的压力更大、更焦虑,孩子就会咬得更厉害了,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如果家长不接纳孩子,就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让孩子的问题更严重。
那应该怎么办呢?家长先接纳孩子,不要过度关注他咬指甲的行为,甚至可以“奖励”孩子:“小宝过来咬给妈妈看,妈妈给你糖吃。”他得到了妈妈的接纳和理解,内心的情绪化解了,咬指甲的行为就自然会消失。
家长不要盯着行为问题的表面,咬指甲背后的问题是孩子的内心有焦虑、有情绪。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也许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遇到了一些困难,要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处理好人际关系,孩子自然就不咬指甲了。
有智慧的家长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有智慧的人能够接纳一切。
家长不接纳孩子是因为不接纳自己
一个妈妈辞了大企业的高薪工作,全职带孩子。女儿10岁的时候开始逆反,并且有了强迫症倾向,做事要求完美。一张纸上写错一个字或某行字写歪了,这张纸就不要了。
一天,女儿对妈妈说:“你要陪着我写作业。”妈妈说:“我累了,我要休息一会儿。”女儿抱着妈妈的腿不放手。
过了几天,女儿又让妈妈陪着她写作业。妈妈说:“我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会儿。”女儿冲过去抓住妈妈的头发,猛地拉扯,要把妈妈从床上拉起来。妈妈要反抗,女儿却连打带咬。爸爸看到这一幕后非常生气,对孩子说:“我们不要你了,你滚出去!”她真的跑出去,离家出走了。
为什么10岁的女儿会这样对妈妈呢?原来妈妈以前经常打骂、批评女儿,有一次女儿不听话,她也是抓住女儿的头发,直接把孩子从地上提了起来。
为什么妈妈不接纳孩子?因为她在孩子身上经常看到自己的影子。她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喜欢较真,追求完美,为了防止孩子跟自己一样走弯路,所以她对孩子要求严格。
当孩子做一些事情表现得不够优秀的时候,妈妈感觉自己面上无光,孩子的爸爸也会说她:“你看看,这点事你都做不好!你平时也不上班,连孩子都带不好!”她就会更觉得没有价值感。
家长不接纳孩子,本质上是因为不接纳自己。家长接纳自己的不足,才能接纳孩子的不足。
我们是神圣的,同时也是渺小的;我们是有智慧的,同时也是无知的。我们两者都是,这才是真相。家长必须完整地接纳自己,才能完整地接纳孩子。
接纳不是纵容
接纳不是纵容,不是讨好,不是委屈自己。无条件的接纳是接纳孩子这个人,而不是他的行为,行为是有界限的。我不喜欢你的行为,但是我接纳你这个人。
接纳是保持中正,接纳不等于认同,也不等于反对。比如,孩子的观点和我的观点不同,我不认同他的观点,也不反对他的观点,但是我接纳和尊重他的观点,我允许他的观点与我不同。
接纳是柔,界限是刚,家长要刚柔相济。家长无条件地爱孩子、接纳孩子,建立了和谐信任的亲子关系之后,家长才有权利给孩子设立不能触碰的界限、原则、规则。
接纳是不急于拉孩子、“救”孩子
家长不要急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高一期末考试的时候,一个男生数学考了满分,全班只有他一个人考了满分。高二刚开学他被选进了实验班,他遇到了学校严厉的数学老师。一天,他上数学课正在打盹,老师喊他回答问题,他站起来不知所措。老师说:“你(这样)还考过满分呢,你的分数是抄的吧?”他又生气又委屈,感觉自尊心受到了羞辱,从此再也不学数学了,数学成绩一落千丈。慢慢地,对于其他学科他也不想学了。高三次模拟考试,他的总分全班倒数。
妈妈看到分数很焦虑,来找我咨询:“如何救孩子,让他赶紧行动?”我说:“要学做‘不负责任’的家长,不要总想着‘救’孩子。”
回去之后,妈妈心平气和地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倒数也没有关系,这不是坏事,你肯定会变好,妈妈信任你!”妈妈不着急,看似不拉他、不救他。孩子反而开始着急了,从此拼命地学习,后考入了重点大学。家长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激活了孩子自救的动力。
很多家长总想托举孩子,生拉硬拽,替孩子想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这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你负责,孩子就不负责。真正的爱,是把解决问题的权力交给孩子,把责任交给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成长。
痛苦是改变的动力,要允许孩子痛苦,家长要用无条件的接纳来护佑孩子,孩子掉到谷底才会反弹。
接纳是不评判、不对抗
接纳是给就收。一个乞丐去要饭,有人给100块钱,他说:“谢谢!”有人给10块钱,他说:“谢谢。”有一个小朋友,很淘气,往他的碗里面放了一小块石头,他还说:“谢谢。”这就是接纳,顺势而为,欲给就收,不评判、不对抗。
接纳是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去面对、去接受,不对抗、不挣扎。刚学游泳的人习惯对抗和挣扎,所以就会沉入水底,当他放松下来,放下对抗,慢慢地就会浮出水面了。
当你身陷流沙中的时候,越挣扎就越容易下沉。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不挣扎,不对抗,顺其自然,一切都会是好的安排。
比如,单位领导突然找我谈话,通知我“你被开除了”,谁遇到这种事都会不开心。但是,当我接纳的时候,我发现发生的一切都是我的利益,因为我可以有一段自由的时间去参加很多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在培训教室,我可能会遇到一所学校的校长,然后这位校长可能邀请我去新的学校开展心理工作。
舍己从人是接纳。家长不让孩子来适应自己,而是改变自己去适应孩子,这才是接纳。
接纳不是委屈自己,接纳是身心一致,是中正的状态。内心圆满的人才能真正地接纳他人。
接纳是对发生的所有事情说“是的”
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都是应该发生的,如果你接纳,一切都是你的利益。
一位40岁的男老师来找我做心理咨询,因为学校领导找他谈话,说他讲课时,学生纪律差,成绩也差,并且他已经40岁了,还没找到对象,心情抑郁。我告诉他:“如果你愿意接纳,去面对,一切发生都是你的利益。”
第二天他就开始联系新学校去面试。他刚到一所学校门口的传达室,传达室的阿姨问他:“你是来做什么的?”他说:“我是来面试的新老师。”
阿姨问他:“你是单身吗?”他说:“是啊!”阿姨告诉他:“我们单位正好有一位女老师也是单身,帮你们介绍一下吧!”
一周之后,他就去了新单位工作。一个月之后,他给我微信留言说:“我要结婚了,谢谢马老师。”
接纳不等于喜欢,接纳是承认事实。比如,当你闯红灯,被警察罚了很多钱,虽然你不开心,但是你接纳它,承认了这个事实。当你说“是的”的时候,你就开悟了,正因为有好心的警察,所以你可能避免了一场车祸,不开心的事就变成了开心和感恩的事。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你都要说“是的”,这样你才会看到真相,下一步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你对发生的事情说“no”,你就是在评判、在对抗,你就看不到真相。
要想改变一个东西,好的办法是不去改变它,而是接纳它,化问题为资源,障碍越大,价值越大。一个孩子的问题越严重,越不要试图改变这个问题,否则它会产生一种很大的反作用力,而是要接纳它,要透过问题的表面,找到孩子内在的资源。
家长可以多想想孩子小的时候,自己是怎么无条件地接纳他的。
接纳孩子的“缺点”才是真正的接纳
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的缺点,往往也是我们内在的缺点,只不过我们隐藏得更深。孩子就是家长的镜子,家长不能砸了这面“镜子”。
孩子的缺点背后隐藏着他的优点,万物皆有裂痕,缺点就是“光的通道”。当家长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优点上面时,孩子的优点才会越来越多。发现优点是家长的能力。
比如,大众认为性格内向不好。实际上,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内向的人。内向的人细心、谨慎,能深入研究事物、看到本质。很多科学家也都是内向的性格。
一个缺点背后往往有一万个优点。就好像一张白纸上面有一个黑点,你的注意力是放在黑点上面,还是放在白纸上面?
第三章 理解
误解是人生常态,理解是奢侈品。
误解产生亲子矛盾
误解是人生常态,理解是奢侈品。家长经常误解孩子,因为大人和孩子的视角不同。当然,孩子也经常误解家长。
晚上12点,一位妈妈发现孩子还在学习,非常生气,从桌上拿起一个水杯就摔在了地上。孩子被刺激了,也拿起了一个水杯,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孩子说:“摔杯子谁不会,谁怕谁!”
他们找我做家庭辅导的时候,我问孩子:“你为什么摔杯子啊?”
孩子说:“我妈妈不就是想让我努力学习吗,我已经拼命学习了,她还不满意。”
我问妈妈:“你为什么摔杯子啊?”
妈妈:“我不想让他拼命学习,我是想让他早睡觉,学习到很晚对他的健康不好。”
由此可见,妈妈和孩子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我的一个朋友老郑,从小失去了母亲,父亲含辛茹苦地把他和弟弟抚养成人,一家人在一所老房子里面过着平静的生活。父亲经常对他说:“你是哥哥,有好吃的东西,你要让弟弟先挑。”从小他就感觉父亲偏心。
在老郑50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因病去世了,他把存款都留给了弟弟。老郑感觉父亲偏心,于是再也不回老房子了,每年的清明节也不去给父亲上坟。
老郑80岁的时候,他已经恨父亲30年了。收到老房子要拆迁的消息后,老郑和弟弟一起回老房子收拾旧东西,突然,弟弟在父亲的老柜子里面发现了一封信,看了一眼,就递给了他,老郑只看了一眼,就泪如雨下。原来是一份遗嘱,上面写着“钱给弟弟,房子给哥哥”,还有父亲的签名。
原来他误解了父亲,父亲对兄弟两个人是公平的,父亲的心中也是想着自己的,老郑既内疚又后悔,恨自己为什么这么自私狭隘。他终于体会到父亲的爱了,他在父亲的坟前长跪不起,忏悔自己的过失。
误解让爱冰冻,理解让爱流动。
家长为什么会误解孩子
家长经常带着评判的眼光看孩子,这样就会看不到真相而误解孩子。
我认识的一个妈妈,她孩子的班主任跟她说:“你女儿早恋了!”
妈妈吓坏了,来问我:“孩子早恋怎么办?”我让这个妈妈说说具体情况。
妈妈说:“班主任说我女儿和一个男生在教室里面打闹,推推搡搡的。”
我对她说:“你女儿的性格就是外向的,她和所有的同学都喜欢打打闹闹,不能因此就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班主任之后又调查了情况,确实就是同学之间的打闹。老师和家长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带着评判的眼光看孩子就会误解孩子。
有些人非常喜欢评判别人,如果某个人发生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消息传到网络上,会有上万条评论。其实,我们都没有资格评判别人,因为你不了解真相,只是道听途说,了解了一点碎片信息而已。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个人,当别人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更要尊重对方。
亲子沟通的一个问题是:孩子说话,家长不听,因为家长喜欢带着评判沟通。
有一个孩子考了59分。爸爸对这个孩子说:“你总是不及格,你总是这么笨,你太懒了,你和你妈妈一样,你怎么不学学我呢?”爸爸说的这些话都是评判。
孩子这次考试得了59分,这是事实。事实是客观的,没有好坏对错。家长一定要学会区分事实与评判。有评判就会产生情绪,带着情绪跟孩子沟通,就很难有好结果。
什么是评判?评判是指对一件事的对错好坏的判断。消极的评判产生消极的情绪,积极的评判产生积极的情绪。不管消极的评判还是积极的评判,都不是事实,只是自己的看法,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比如,劫富济贫好不好?如果你回答“好”,说明你站在穷人的立场;如果你回答“不好”,可能你站在富人的立场。每个人的评判都是出于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是客观真理。
世界是一面镜子,评判别人就是评判自己,你所看到的优点、缺点都是你内在具有的。观点没有对错,只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
家长的不理解会伤害孩子的内心
很多家长喜欢寻找孩子身上的问题。孩子厌学,往往是因为孩子失去了自信心,家长要帮助孩子恢复自信才行,但是很多家长常见的做法是落井下石。
莹莹数学考了59分,妈妈说:“你看看,数学每次都考50多分,说明你物理也不好,你只学会了静止,不懂运动,你的优点就是稳定,你的缺点就是太稳定。”家长的挖苦就像子弹一样,摧毁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早恋,是因为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提醒家长要从内心理解和关爱孩子,修复亲子关系。可是,很多家长的做法不是修复亲子关系,而是破坏亲子关系,就好像孩子的伤口在流血,家长不是给孩子止血,而是再补上一刀。
初三的时候,莹莹与一个男生交往很密切,家长知道了,直接找到对方的家长,要求把他们拆散。家长这样做,失去了孩子的信任,把孩子的心也推走了。
莹莹在家里面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在学校也得不到老师的认可。遇到这种情况,通常,孩子的种选择是我不学了,专攻手机游戏,做“啃老族”;第二种选择是忍气吞声,每天心情不好,带着不良情绪去学校,恶性循环,终患上抑郁症。
莹莹做出了第三种选择,她离家出走了,还在外面交了一个小混混男友。
除了上面常见的三种选择,实际上还有第四种选择——父母先改变,理解孩子。莹莹的父母一起来我的工作坊学习亲子沟通,修炼父母状态。家长一开始不愿意改变,认为莹莹的行为是错的,打算继续改变莹莹。我问他们一个问题:“你们控制孩子的方法有用吗?”他们说:“没用。”我说:“既然没用,那就别再犯相同的错误了,换一种尊重、理解孩子的方法吧。”他们同意了。通过学习,莹莹的父母学会了身心一致的亲子沟通方法,学会了“走冰山”,理解了孩子的内心。
一段时间后,莹莹就回学校安心上学了,她给我留言:“马老师,我的父母现在越来越理解我了,我数学成绩已经达到60多分了,我感觉自己越学越有后劲!”
理解是改变的基础
爱是理解一切。真正地理解孩子,才能够帮助孩子。
孩子所有的行为和想法都是有用的,即使是问题也有积极的一面,如果直接改变孩子的行为、想法或问题,有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危害。
有一个高二的女生有严重的拖延习惯,她经常不完成作业,考试成绩排在倒数几名,老师批评她没有效果,叫家长也没用,她自己也非常自责、内疚。她来找我咨询,问我如何克服拖延症,提高学习效率?
我:你应该感谢拖延。
(她一下子就愣住了。)
我:幸亏有拖延,否则你就垮掉了,你太疲惫了。
(她的眼泪唰地就出来了。)
她:我想玩命学习,但是太累了,晚上睡不着,白天也没有精神,每天很困,心口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有时候呼吸都困难,感觉自己高考没有希望了。
我:你虽然想努力学习,完成作业,但是你的潜意识反映出你的身体不堪重负了。你想学习,而你的潜意识想休息,意识和潜意识是矛盾的,所以,造成了拖延、低效率的学习状态。
家长和老师批评她后,她的拖延情况反而变得更严重了。如果她强迫自己不拖延,她的身体可能就垮掉了,有可能大病一场。
为了帮助她,我先帮她进行催眠训练,解决她的失眠;然后帮她做好自我管理,调整营养、运动、心态;后帮她开发潜能,调整到学习状态。后来,她的学习越来越高效了。
这个孩子的状态恢复了,拖延症不用特意去管就自然消失了,后她顺利地考入了重点大学。
理解孩子,才能引导孩子
“理解孩子”需要家长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去理解,而不是家长自己去理解。
只有准确地理解了孩子的内心,才能够因材施教,引导孩子成长。比如,同样是厌学,但是每个孩子厌学的原因不同,所以引导孩子、帮助孩子的方法也不同。
有一个初一的孩子,近半年以来英语考试成绩每次都在50分左右,她说:“英语很无聊,没意思。”我跟她深入沟通后发现,她讨厌学英语的根本原因,不是英语无聊,而是她努力学习英语,但是看不到进步,一考试还是不及格,找不到成就感,所以对学习英语失去了信心。
针对她的情况,我为她量身打造,制定出适合她的小步子学习策略。每天吃透一道题,吃透这道题背后的语法和单词,每天背一道错题,积小胜为大胜。一个月之后,她的英语成绩就及格了。几个月之后,她的英语成绩已经能达到80多分了。
骂孩子笨,批评孩子不努力,给孩子提要求,这些谁都会,但是没有用。如果家长真想帮助孩子,应该先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内心,真正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和困难,然后有针对性地支持孩子,因材施教。只有读懂孩子的内心,才会发现教育之道。
引导孩子的步就是理解孩子。
一天晚上,一位焦虑的妈妈带着读初三的女儿来找我咨询。孩子的左手手腕缠着白色的绷带,面带泪痕。
妈妈: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她这是第三次被班主任抓住了,今天班主任把她的手机没收了,还要给她处分,并且要在全校进行通报,所以她就用椅子把自己砸骨折了。
孩子(伤心地哭着):不给我手机,我就不活了!
妈妈:我批评她也没用,在家里我给她断网,她就自残,上次她把自己的脚砸伤了!
我(对孩子):你上学必须带着手机,我相信你一定有非常好的理由,能说出来吗?
孩子:我和三个外校的好朋友有一个微信群,每天要和她们在群里交流,这样我才能放松心情。
我:这是你减压的方式。
孩子:是的,我每天必须在群里交流30分钟,这一天才会感觉开心,否则,这一天的心情都是黑色的。
我:在学校你有好朋友吗?
孩子:没有。
我:在学校,同学和老师都不理解你。回到家,父母也不理解你,你内心感觉非常压抑。
(孩子的眼泪一直流。)
孩子:如果不能用手机和朋友交流,我就会崩溃,她们是我内心的支柱。
我:她们能够无条件地理解你,认可你吧。
孩子:是的。我现在没有活下去的力量,需要这三个朋友给我力量。如果不让我带手机,我也活不下去了。
我:我知道你有很多委屈,但是伤害自己的人都是语言无能的人,你可以通过沟通赢得老师的理解和支持。
孩子:我不敢面对老师,也不知道说什么。
我:你愿意为自己说句公道话吗?告诉老师,为什么你必须每天带着手机。
孩子:愿意。
我:好,下面我就教你如何进行身心合一的沟通。简单地说,就是三个分享:分享自己的内心,肯定老师的内心,还要考虑情境。(详见第三部分 沟通点醒内心)
第二天她去找班主任进行了身心合一的沟通,分享自己的困难、情境、感受、意图,她通过沟通赢得了老师的理解。
通过这次危机,家长理解了孩子内心的痛苦,不再批评她,亲子关系也逐步修复了。孩子的内心变得强大了,也学会了善待自己,通过沟通化解矛盾。
理解孩子的意图
孩子所有行为的背后,都有积极正向的意图,有智慧的家长能够理解孩子的意图。
我在“强内心”夏令营给孩子们讲课,一个孩子迟到了,他一进教室马上就跟我解释了迟到的原因。
下课后,他问我:“马老师,我刚才跟您解释迟到的原因,是不是因为我不自信啊?”
我告诉他:“不是,是因为你尊重我,你尊师重道。”
他非常开心,因为我替他说出了内心的深层意图,他知道我理解了他。
有一位参加过我的工作坊的爸爸,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的孩子非常生气地质问他:“谁吃了我的蛋糕?是你吧,我还不够吃呢!不许别人动我的东西!”
爸爸确实吃了一小块,听到孩子的话,他有些生气,心里想:这个孩子真不懂事,平时总是给他买好吃的,我就吃了一点点,他都不愿意,真是个没良心的孩子!他越想越生气,为了避免和孩子争吵,他转身离开了。
这位爸爸之前参加过亲子沟通工作坊,他先深呼吸三次试着让自己静下心来。他打开工作坊的笔记,页写着:“存在即合理,孩子所有的言行背后都有积极正向的意图。”他开始觉察孩子的内心。
当孩子生气地说“不许别人动我的东西”,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意图是被尊重,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
当爸爸觉察到孩子内心真正的意图后,他的内心立即恢复了平静,因为他也希望孩子是一个被尊重、高自我价值感的人,这是他和孩子之间共同的意图。
爸爸拿起笔,在笔记本上面写道:“要过滤掉孩子和自己的情绪,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真实意图,才能读懂孩子的心。孩子又给我上了一课,感谢孩子。”
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积极正向的意图,家长要用心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理解孩子的意图。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如厌学、拖延、玩手机时间过长等,便会批评孩子,可批评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让孩子的问题更严重了。只有当家长理解了孩子深层的意图,才能接纳孩子、引导孩子。
孩子身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而是提醒家长的一个信号:要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孩子所有行为问题背后的声音都只有一个:理解我吧,爱我吧!
通过孩子表层的行为,看到孩子内在深层的意图
1?早恋:说明孩子内心匮乏,家庭缺少爱和温暖,积极正向的意图是爱与被爱。
2?一位中学老师跟我说:“早晨8点上课,一个学生经常9点才到学校。”我告诉这位老师:“这个孩子的意图很好,是希望为自己负责任,否则,他就不来了。”
3?一个妈妈跟我咨询,抱怨她的孩子晚上作业都没写完,9点就睡觉了。我说:“孩子的意图很好,是希望自己健康。”
家长要学会共情
一个孩子信心满满地去参加作文比赛,但是他被淘汰了,哭得很伤心。
家长对孩子说:“没关系,没必要伤心,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有潜力,你将来一定会成功。”
家长这样安慰孩子,孩子会感觉家长没有同理心,不理解他,亲子之间的内心距离就会更远。
有一个高二的男生,在某省好的中学的实验班就读。期中考试他考了全校第二名,但是后来他突然就不去上学了。
原来,他暗恋一个女同学,这个女生无意间对他说:“我看到你就烦!”他说:“既然你看到我就烦,那我就不让你看到!”
家长劝他去学校,不管用;家长批评他,他就不理家长。他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
一个月过去了,家长非常着急,找我咨询后才明白,孩子早恋是因为在家庭里面得不到爱和温暖。
理解就是高品质的爱,家长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理解之后,孩子内心的黑洞开始有了阳光,孩子主动回学校了。
同理心练习
家长要学会用心感受孩子的感受,21天后你会慢慢地理解孩子,孩子也会愿意和你说话,愿意对你敞开心扉,亲子关系也会变好。
理解孩子,把话说对
家长要把话说对,让孩子的潜意识“点头”说“是的”,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你是真正地理解他了。
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讲道理。比如,孩子说:“英语老师出题太难了。”家长却说:“这次题不难啊,老师出一些难题,能够提高学生的水平。”
这样交流的话,孩子可能就不愿意再跟家长沟通了。
为了更好地理解孩子,提高沟通水平,你还可以模仿孩子的状态,与孩子“同频”。在线下沟通工作坊中,有很多专门的训练。比如,家长模仿孩子的姿态、语气、语调、呼吸等,先跟随孩子,再达到同频共振,这样就可以更深层、更准确地理解孩子的状态、感受、想法,然后更容易引导孩子。
换位思考,理解孩子
有一个姐姐从小到大有什么好处都让着弟弟,比如,有好吃的让弟弟多吃。吃饭的时候,如果有四个烙饼,给弟弟吃三个,姐姐只吃一个,所以姐姐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姐姐。
有一天,弟弟对姐姐说:“你对我很不好,你吃的那个也应该给我吃。”姐姐突然就愣住了,她不明白弟弟为什么会这么想,感觉有些气愤。
我问这个姐姐:“你现在理解弟弟了吗?”她说:“我现在理解了,这不怨弟弟。”
我问她是怎么理解的,她是这样说的:“我现在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我总对孩子说老大应该让着老二。结果,老二认为好吃的、好玩的都要让自己先挑,这是理所当然的。换位思考很难,当年弟弟也这样对我,不怨他,这是家庭模式造成的。”有了体验,才能理解。
理解别人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每个人都不愿意放下自己的观点,进入对方的情境中,以对方的视角看问题。如果真的想去理解另外一个人,就会被那种理解改变。
有智慧的家长能放下自己的执念,做到换位思考。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多家长会指责、批评孩子,但是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如果家长和孩子的角色对换一下,就能够理解孩子了。
为了更好地理解孩子,家长可以思考几个问题:“孩子的情境是什么?孩子的困难是什么?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孩子这样做的正向意图是什么?”
多角度看问题
家长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
有一个孩子考了70分。孩子认为自己近非常努力,成绩进步了10多分,自己感觉很好,非常满意。家长却认为孩子考得太差了,比平均分还低10分,对孩子的不思进取感到着急。结果,孩子得不到家长积极的肯定,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受到了打击。
如果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就会理解孩子、肯定孩子,孩子得到了肯定,就会有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形成良性循环。
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看事情,所以看到的都是局部,每个人都是盲人摸象,但每个人都坚持己见,这样就产生了分歧与矛盾。
化解矛盾的一个好方法就是理解沟通的本质,沟通不是为了说服对方听自己的,而是为了相互理解。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观点,让许多不同的观点碰撞,才能接近事情的真相。
多角度看问题就是智慧。每个人都掌握一个真相的碎片,多角度看问题才能够拼凑碎片,才能更接近真相。
第四章 尊重和信任
家长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尊重自己,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会高。
孩子和家长的内心是不同的,要尊重孩子与我们的差异,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允许他们与我们不同。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
家长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尊重自己,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会高。
孩子和家长的内心是不同的,要尊重孩子与我们的差异,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允许他们与我们不同。
一个家长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有话不跟我们说?”
我告诉这个家长,是因为他不尊重孩子的想法,总是管他、说他。这个家长也同意我的分析。
要允许孩子走自己的路,即使错了,也要陪着孩子走一程,让孩子自己体验,自己学会选择,这才是尊重。
我非常感激我妈妈,因为她从来不管我的学习,百分百尊重我的意愿。记得读高三的时候,只要一下雨,我就不去上学,因为在农村,一下雨路上都是泥。只要我不去学校,妈妈就给我做好吃的,从来不问我学习的事情。妈妈越是无条件地尊重我、信任我,我的学习动力就越强,我会在家里面自学,终高考的时候我也是超水平发挥,后来居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