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042386丛书名: 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中公版·2022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学科专业知识中学政治》(一)本书是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图书研发团队在深入研究各地历年真题及考试要求的基础上,紧随考试形式变化,分析命题规律,优化图书内容,将真题和考点紧密结合起来。
(二)本书对重要内容进行了曲线标注,重点难点突出,利于考生迅速掌握重要知识点。
(三)整体使用双色设计,详细讲解重难点,层次分明。并在正文部分穿插考题再现、知识拓展、易错易混点辨析等板块,利于考生巩固知识。
(四)本书中设置了备考指导、强化练习等板块,学练结合,有效提升考生的应考能力。
《中公版·2022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学科专业知识中学政治》本书结合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真题及考试要求,构架起以中学政治学科知识、与中学政治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知识、中学政治课程与教学论三大部分有机结合的知识体系,并在书中设置考题再现、知识拓展等板块,是一本专门针对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学科的教材。本教材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从重要和常考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使考生能透彻地理解知识点,帮助考生查缺补漏。
目录
部分中学政治学科知识
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2)
第二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4)
第三节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7)
第四节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
强化练习(16)
第二章经济与社会(19)
节生活与消费(19)
第二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31)
第三节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4)
第四节我国的经济发展(38)
第五节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42)
强化练习(47)
第三章政治与法治(52)
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2)
第二节人民当家作主(55)
第三节为人民服务的政府(69)
第四节全面依法治国(72)
第五节国际与外交(79)
强化练习(83)
第四章哲学与文化(87)
节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87)
第二节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00)
第三节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109)
强化练习(121)
第五章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补充内容(127)
节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内容(127)
第二节法律与生活的相关内容(132)
第三节逻辑与思维的重点内容(138)
强化练习(152)
第二部分与中学政治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知识
章马克思主义哲学(156)
节唯物论(156)
第二节辩证法(164)
第三节认识论(174)
第四节社会历史观(181)
强化练习(185)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90)
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190)
第二节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191)
第三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资本运行(197)
强化练习(210)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214)
节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概述(214)
第二节思想概论(215)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22)
强化练习(227)
第四章法学概论(230)
节法理学的基本内容(230)
第二节宪法的基本知识(234)
第三节民法的基本知识(239)
第四节刑法的基本知识(262)
强化练习(267)
第五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70)
节公民道德概述(270)
第二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271)
第三节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275)
强化练习(277)
第三部分中学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章思想政治(品德)学科的课程标准(280)
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280)
第二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305)
强化练习(311)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312)
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基础知识(312)
第二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设计(319)
第三节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331)
第四节教学评价与反思(339)
第五节教师素养与观念(344)
强化练习(34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50)
部分中学政治学科知识
中学政治学科知识主要介绍了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这部分知识在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能反映一名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本部分共分五章内容,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以及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补充内容,同时这部分知识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专业性较强。
从历年考试真题来看,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形式灵活多样,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考试题型以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为主。考生在复习时,要对其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考点1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①空想性。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无效性。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考点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实践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理论意义: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②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考点1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表1-1-1是二者的对比。
表1-1-1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对比
(续表)
项目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项目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形成 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内容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重要性 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考点2《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对《共产党宣言》的评价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共产党宣言》是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
《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崇高理想、国际主义精神,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1)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2)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3)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4)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正是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3.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知识拓展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分:马克思主义包含科学社会主义,它比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更广。①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理论组成。②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也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2020·陕西·单选】1848年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神圣家族》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答案】C。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考点1十月革命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考点2多国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1.严重曲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2.中国亮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考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现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单选】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
A.民主同盟、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B.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D.民主同盟、国共合作、经济建设
【答案】C。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步骤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衔接。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考点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如表1-1-2所示。
表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各个方面 具体意义
新旧社会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发展方向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发展道路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世界影响 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考点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