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96174
本书为实现城市公共物品的韧性新功能提供了行动指南,理论上丰富了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建设体系的新视角和分析思路,对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与韧性功能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书通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详细界定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边界,探究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生成路径,探索由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内容结构、供需视域特征、功能影响因素、功能开发障碍、建设路径等构成的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建设体系,建构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推展框架和治理策略。本书为实现城市公共物品的韧性新功能提供了行动指南,理论上丰富了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建设体系的新视角和分析思路,对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与韧性功能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供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城乡社区及相关管理单位从业人员参阅,也可供高等学校公共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第 1 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
1.2.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理论综述 4
1.2.2 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理论综述 9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15
1.3.1 研究内容 15
1.3.2 研究方法 19
1.3.3 研究创新点 20
1.3.4 研究技术路线 21
第 2 章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属性与边界分析 23
2.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内涵界定 23
2.1.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概念提出背景 23
2.1.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概念内涵释义 25
2.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本质属性及特征 27
2.2.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的本质属性 27
2.2.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的特征 30
2.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边界分析 33
2.3.1 显性风险与隐性风险 34
2.3.2 安全风险的显性边界与隐性边界 35
2.3.3 两种边界之间的互动关系 36
2.3.4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边界解构 37
2.3.5 治理主体的职能优化 44
第 3 章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生成与识别 49
3.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关联主体和生成过程 49
3.1.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关联主体及关系 49
3.1.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生成过程 50
3.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工作风险分解法(WBS-RBS)分解分析 51
3.2.1 工作风险分解法(WBS-RBS)及适用性 51
3.2.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 WBS 分解 52
3.2.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 RBS 分解 53
3.2.4 WBS-RBS 的城市公共物品风险矩阵模型 55
3.3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生成因素分析 57
3.3.1 问卷调查及信度效度检验 57
3.3.2 因子分析及结论 60
3.4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识别 66
3.4.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识别理论 67
3.4.2 城市公共物品内部安全风险识别 68
3.4.3 城市公共物品外部安全风险识别 71
3.5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分析 73
3.5.1 城市公共物品多维安全风险解释结构模型构建 74
3.5.2 城市公共物品多维安全风险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78
第 4 章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创新体系 80
4.1 基于韧性和脆弱性的城市公共物品风险治理能力基础 80
4.1.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的韧性治理能力 80
4.1.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的脆弱性治理能力 81
4.1.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的韧性和脆弱性协同共进治理能力 82
4.2 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建设格局 83
4.2.1 彰显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创新范式 83
4.2.2 明晰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链韧性治理新功能定位 86
4.2.3 构建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协同新机制 88
4.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链与“脆弱性-韧性”共进治理 89
4.3.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链实践样态及“阻塞”表现 89
4.3.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链“脆弱性-韧性”共进治理格局构建 92
4.4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形式 93
4.4.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管理利益相关主体的互动关系 96
4.4.2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动态影响机制 99
4.4.3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机制构建 101
第 5 章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含义与基本原理 108
5.1 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含义 108
5.1.1 城市基层社区安全韧性含义和特征 109
5.1.2 韧性城市规划理论 112
5.1.3 灾害治理理论 112
5.1.4 风险脆弱性理论 113
5.1.5 其他相关理论 113
5.2 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基本原理 113
5.2.1 趋优循环原理 113
5.2.2 风险调控原理 114
5.2.3 路径调适原理 116
5.2.4 技术保障原理 117
5.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功能价值与内容结构 118
5.3.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功能 118
5.3.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内容结构 122
5.4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现状与影响因素 126
5.4.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27
5.4.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供需现状 129
5.4.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影响因素 139
第 6 章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推展框架 144
6.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背景与模式演变 144
6.1.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背景 144
6.1.2 风险治理视角下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演变 145
6.2 需求侧到供给侧: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属性 146
6.2.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需求侧属性 147
6.2.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供给侧属性 149
6.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推展框架及核心机制 151
6.3.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推展的分析框架 151
6.3.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推展的核心机制 155
6.4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推展路径 157
6.4.1 理念嵌入:以韧性思维嵌入供给链 158
6.4.2 能力形塑:以风险干预规避能力为目标提升韧性绩效 158
6.4.3 手段多元:以立体格局打造软硬复合矩阵 159
6.4.4 管理协同:以主体关系整合为中心重构运作模式 159
6.4.5 平台融合:以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主体无缝对接 160
6.4.6 制度保障:以防灾减灾为核心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160
第 7 章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策略 162
7.1 建立城市公共物品风险识别体系 162
7.1.1 构建公共物品风险对象识别体系 162
7.1.2 提高公共物品脆弱性致因分析能力 163
7.2 设计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规划 164
7.2.1 增强城市公共物品总体规划的形态韧性 164
7.2.2 强化城市公共物品总体规划的控制韧性 164
7.2.3 培育城市公共物品总体规划的发展韧性 165
7.3 明确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核心任务 165
7.3.1 提升城市公共物品建设冗余度与模块化 165
7.3.2 促成城市公共物品建设多尺度与连通性 166
7.3.3 打造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建设示范试点 166
7.4 推进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主体协同共进 167
7.4.1 打造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多主体共治格局 167
7.4.2 构建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智慧化平台 167
7.4.3 拓宽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多元融资渠道 168
7.5 完善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体制机制 168
7.5.1 完善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运行机制 168
7.5.2 推进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考评制度 169
7.5.3 健全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法律法规 170
7.6 增进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韧性文化建设 171
7.6.1 明晰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本位属性及目标 171
7.6.2 转变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理念 171
7.6.3 开展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韧性文化教育 172
7.7 完善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制度保障 172
7.7.1 城市公共物品招投标制度 172
7.7.2 公共物品韧性治理与安全产业结合制度 173
7.7.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补偿制度 174
7.7.4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开放性释放制度 174
7.7.5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终身责任追溯制度 175
参考文献 176
城市公共物品是城市以实现其发展为目标,保证居民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为前提,为城市化社会进步和发展所提供的诸如公安、消防、公路、桥梁、供水供电网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现阶段,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问题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背景下逐渐增多,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有所欠缺,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与韧性治理不仅成了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核心议题,更是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关键引擎。在风险社会中,基于应对安全风险的城市公共物品功能建设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有效规避城市公共物品风险的不稳定性、偶发性、动态性和复杂性,重塑城市公共物品协同供给体系,创新公共物品风险韧性治理功能开发路径及策略,促进城市公共物品脆弱性功能建设向韧性功能建设转型,传统的城市公共物品风险治理难以提供系统化、多维化、全面化的理论阐述和配套策略,传统的治理模式往往治标不治本,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与韧性治理因此应运而生。
学界针对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语境下公共物品制度涉及与建构方法等已经做了较为详尽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这为本书提供了核心基础和前提条件。然而,在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和韧性治理领域仍有着潜在的拓展建设空间和功能效应的深入挖掘,对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与韧性治理内容结构、分析框架及开发策略等系统性研究还不充分,如何从实存样态、特征差异、功能布局和情境实践等多维角度入手,借助整体性思维分析“韧性纽带”下的公共物品治理,深度剖析公共物品安全风险问题,建构城市公共物品全周期防控风险韧性治理体系,真正消解我国现阶段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与韧性治理难点,创新性地提出一条特色化公共物品安全风险与韧性治理建设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是一部研究和探讨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与韧性治理的著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韧性城市规划理论、灾害治理理论、安全风险治理理论、脆弱性理论、韧性治理理论以及相关利益者理论等为支撑,立足城市公共物品风险属性、韧性功能和治理条件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与韧性治理模式开展深层次研究,整体性地响应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与韧性治理理论与现实基础、功能实践情境、治理内在规律、相关利益主体互动关系、现实逻辑机理、因素与模式、推展框架与治理策略等问题。
本书的研究和写作汇聚了著者的勤奋努力和汗水,是在著者指导的研究生以及作为课题组成员韩艳秋和荆小莹同学开展的硕士论文和共同合作发表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深化,共同写作完成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天津城建大学十三五综投资助”的支持。在写作过程中,著者曾与校内的诸多同事和校外的同行及政府管理者、社会实践工作者就书中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探讨、交流和印证,收益颇丰。本书以前人研究为基础条件,参阅和借鉴了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的观点和思想。很多硕士生帮助查阅、收集、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在此,谨向上述专家学者的鼎力协助、社会实践工作者的倾心支持、研究生同学们的辛勤努力以及学校资助致以诚挚的谢意!
限于研究对象的动态复杂性和著者研究水平,书中所涉观点、内容、考量问题的角度以及一些研究结论等难免存在不足和不当之处,恳切希望各位读者对本书可能存在的不足与疏漏给予批评指正。
著者
2021年5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