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盒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9285404
1. 经久流传,经典珍藏。本书选篇经编委会与汪曾祺家人、汪曾祺纪念馆、汪曾祺研究专家共同商定,收录了汪曾祺各时期经典的代表性小说、散文作品,以及作者家书!
2. 半个文化圈鼎力推崇的现象之作。贾平凹、莫言、冯唐、苏童、沈从文、张兆和、黄永玉、王安忆、铁凝、毕飞宇、苏童、曹文轩等文学名家倾情推荐。
3. 全书均以初版本或初刊本为底本,参校各种文集及作者部分手稿、手校本,终经由汪曾祺的女儿汪朝校正和审定,汪曾祺的儿子汪朗亲笔做序。
4. 入选汪曾祺纪念馆推荐的典藏书系。
布面精装,典雅精致,特别赠送《汪曾祺家宴菜》和汪曾祺绘画作品藏书票六枚(每册一枚)。
“典藏汪曾祺”系列,经编委会与汪曾祺家人、汪曾祺纪念馆、汪曾祺研究专家共同选目,并商定此系列作品共六部,包括小说集两部:《八宝辣酱》《岁寒三友》;散文集三部:《在西南联大》《故人往事》《吃食和文学》;书信集一部:《汪曾祺家书》。全书均以初版本或初刊本为底本,参校各种文集及作者部分手稿、手校本,终经由汪朝校正和审定,汪朗亲笔做序,历时一年多得以出版。
“典藏汪曾祺”系列图书还收录了汪曾祺的部分书信影印图片和汪曾祺生活照片,并附赠精美的风琴折页《汪曾祺家宴菜》,以及以汪曾祺绘画作品设计的精美藏书票。“典藏汪曾祺”入选汪曾祺纪念馆推荐的典藏书系,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典藏汪曾祺”系列图书采用布面装帧形式,雅致、雅致、大气,手感舒适,适于阅读和收藏,可以说得上是汪曾祺文集中独一无二的版本。
《八宝辣酱》是从汪曾祺的全部小说创作中甄选出28部脍炙人口的作品结集成册。在汪曾祺小说中,高邮、西南联大、农科所、京剧院,是经常出现的四大背景。他心怀悲悯与敬意,将温润仁爱、自然通脱的人性优美的光辉,暖暖地弥散于小说中。汪曾祺是写中短篇小说的高手,名篇颇多,曲高韵雅,别有格调,其散文化的小说创作,温文尔雅,情趣盎然;他的艺术修养极为全面深厚,既传统又现代,中西合璧,雅俗共赏,有人说他是中国当代具名士气质的文人。
《岁寒三友》精选了汪曾祺先生代表性的经典小说作品结集成册,囊括了汪曾祺先生广为人知的小说代表作品——《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等,并附上汪朗写的关于汪曾祺的文章《60岁写了个小和尚谈恋爱》。
汪曾祺的小说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充溢着“中国味儿”,洋溢着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在这些小说中,汪曾祺先生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小人物,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情,文风朴实自然,让读者重新发现了民族心灵、性灵以及传统美德。
《在西南联大》记录了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生活,和同学师长之间的故事。汪曾祺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在西南联大读过书,也在昆明教过书,除家乡高邮和北京外,这是他一生待得长的地方。这七年,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说:“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在此后的人生中,他时常深情回望这七年联大时光。翠湖、晚翠园、凤翥街、观音寺、白马庙,泡茶馆、跑警报、逛书摊,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金岳霖、吴雨僧、唐立厂,种种人事,在他笔下娓娓道来,饱含深情,蕴藉弥远,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故人往事》收录了汪曾祺怀人忆旧系列散文。在书中,我们将认识到作者的祖父母、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以及故乡的街巷店铺和坊间奇人等。文中关于回忆老师沈从文的文章,就多达八九篇,从中可以窥见20世纪中国两位文学大师之间深挚动人的情谊……
汪曾祺的散文,能够把知识、趣味、感怀和思想,很自然地融入到笔下,亲切自然,舒展流畅,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经过精心的规划布局,透露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和迷人风姿。
《吃食和文学》收录了汪曾祺关于美食的经典散文集,包括家乡的食物、地方风味、家常小菜、民间特色美食等内容,无论是谈萝卜、豆腐、野菜,还是谈鳜鱼、羊肉、手把肉……在汪曾祺的描述之下,所有吃过的和没有吃过的食物,全部都是美食。这些都是汪曾祺崇尚恬淡自然的精神境界的体现。
汪曾祺谈美食,朴素而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间至性至情的热爱和对旧日快乐生活情景的缅怀和深深眷恋之情。
《汪曾祺家书》精选了汪曾祺写给夫人施松卿、弟弟、妹妹、妹夫,以及师友沈从文、巴金、朱德熙、朱奎元等的书信作品大约80多封。并配有书信的影印件作为插页,尤为珍贵。这些书信,不仅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深入理解汪老和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当代文学史的史料。
八宝辣酱的味道
汪 朗
八宝辣酱是沪上的一道家常菜,如今不少上海馆子里也能吃到,做法也更精致。
中国的菜品点心中,凡带有八宝两字,内里总会有许多零碎,要凑成八样或是更多。比如八宝饭,主料糯米之外,要添加葡萄干、莲子、红枣、豆沙、松仁、核桃仁、花生仁、白果、果脯、瓜条、枸杞、桂圆肉、青红丝和白糖等配料,还要用大量猪油拌入糯米,如此蒸出的八宝饭,香甜,软糯,吃了一口还想第二口。如今有人为了健康,将猪油换成了植物油,那就没什么吃头了。
八宝辣酱的配料也挺多,有瘦猪肉、鸡胸肉、鸭胗、猪肚、海米、豆腐干、冬菇、冬笋、茭白、花生米等,将这些原料切成细丁,放入甜面酱和少量辣椒酱,同炒。讲究的,还要将少量鲜虾仁和豌豆粒另外用温油滑熟,待辣酱炒好之后,铺在表面,白绿相间,好看又好吃。上海人管后一道工序叫盖帽子,盖上帽子,八宝辣酱才够档次。
在喜辣者看来,八宝辣酱实在不够劲儿,甜了吧唧的,只有一点儿辣味,叫个八宝甜酱还差不多,但在上海人嘴里,这点辣味已经蛮“结棍”了,再辣就吃勿消了。说甜也罢,道辣也罢,八宝辣酱总归是道菜,用料讲究,制作精细,这就行了。这和衡文的标准差不多。
汪曾祺写过一篇小说,名字就叫《八宝辣酱》,说的是“文化大革命”时剧团里的一些人和事,带些荒诞色彩。其中有个姓丁的工宣队员,上海人。上班天天吃的菜都是自制的八宝辣酱,装在一个玻璃瓶里。别人看着奇怪,于是老丁把玻璃瓶举起来,晃了晃说:“迪只(这件)物件(东西)勿便宜。”这篇小说关于八宝辣酱的内容只有这么多。老头儿的文章,一向不在题目上故弄玄虚,既然要起这个名字,八宝辣酱就该在小说中占有更重的分量,然而没有。这篇东西他
写完就塞到抽屉里了,没有发表,有可能还想充实一下。这篇《八宝辣酱》,家里人总觉得不够完整,因此多年来一直搁在那里,北师大版的《汪曾祺全集》也没收进去。直到几年前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编《汪曾祺全集》,主编提出老头儿的作品要能收尽收,我妹妹这才把《八宝辣酱》又拿了出来,看了看,觉得还凑合,于是找了家杂志发表了一下。那已经是2015年的事了。因此,《八宝辣酱》如果要非找点说道,可以说是汪曾祺发表时间晚的
小说,另外比较另类。
这一次,文化发展出版社在选编汪曾祺作品集时,看上了《八宝辣酱》,还将其名作为其中一本书的书名,类似内容的作品还选了几篇。这真是应了一句俗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种人弃我取的做法似乎有点剑走偏锋,但细想起来,也不无道理。汪曾祺的作品,有着各种味道,酸甜苦辣都沾点边儿。尽管他将自己创作的主旨概括为“人间送小温”,有意识地向读者呈现世间的美好事物,描述生活中好玩儿的一面,但是这个老头儿毕竟生活在当下,经历过不少运动,也受过一些揉搓,有着各种感受。因此他的一些作品,在看似平淡的叙说中,也会带点寒凉,存些棘刺,让人有所触动。他多次说过作家要有社会责任感,对于社会上的丑恶事情和荒诞现象,也会在作品中给予抨击。这种抨击可能不那么激烈,但确乎存在。就像八宝辣酱,除了制作精致外,终归要带些辣味,不能光是甜乎乎的。这类文章数量不算多,但也是汪曾祺作品的一个门类,要想全面了解这个老头儿,不妨读一读。
如今,汪曾祺的读者比他在世时多出了很多,男女老幼都有,市面上的老头儿作品选集也是花样迭出,特别是他写的有关吃吃喝喝、花花草草、游山玩水之类的文章,入选率相当高,卖得也都还好。对此,我们家里人有点无奈。这些作品确实出自汪曾祺之手,写得也有味道,如今人们的工作生活都挺紧张,看看这类轻松闲适的文章,有利于舒缓压力,刺激食欲,外带睡个好觉。但是这类作品毕竟不是汪曾祺的全貌,市面上若全是这类书,老头儿岂不成了“鸡汤”作家?所幸,还有一些出版人有着不太一样的眼光,选编了一些反映老头儿不同创作风格的集子,让读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这套书应该也能归入其中。
文化发展出版社的这套汪曾祺作品集,计有小说两本,散文三本,外带一本书信。其中的一本散文集,叫作《在西南联大》,书名平实,毫无噱头,但所选文章皆可读,如《泡茶馆》《跑警报》《七载云烟》《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金岳霖先生》《昆明的雨》等。汪曾祺在昆明一共待了七年,其中五年在西南联大读书,两年教中学混饭吃,这段经历对于他走上文学之路有着直接影响。关于昆明七年,他写过许多回忆文章,有怀人的,有叙事的,体裁众多,风格各异。这些人和事在他心里滋养了几十年,成文后自然厚实有味儿。后来一些“到此一游”的作品,虽然文字也纯熟,但毕竟是急就章,不那么耐看。从这本书书名和篇目的选定上,也可看出选编者的眼光确实有些独特。
听说,出版社正在和高邮市的汪曾祺纪念馆商谈,将这套书作为纪念馆推荐的典藏书。从分量上看,这套书作为典藏书倒还压得住,只是中正严肃的篇目稍多了些,要得到读者认可,恐怕还要多做些推广工作。
汪曾祺在家做过八宝辣酱吗?偶尔做过,味道还行,不过没盖过帽子,可能也不太懂这些规矩。老头儿虽然被称为美食家,但只是作家中的厨子,主业还是文学创作。他写的吃喝,只可咂摸其中的文学意味,依样画葫芦准得砸锅。
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沈从文
像曾祺这样下笔如有神的作家,今天是没有了。他的语言炉火纯青,已臻化境。
——张兆和
他是我认为全中国文章写得□好的,一直到今天都这样认为。
——黄永玉
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贾平凹
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焦躁不安的世界。
——铁凝
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
——冯唐
就像一碗白粥,熬得刚刚好。
——梁文道
汪先生是短篇小说大师,遍视当时文坛,能具汪先生那般散淡心态者,确也寥寥无几。
——莫言
汪先生让我学习民间的北方语言,因为民间生活□是生动活泼。
——王安忆
读大陆的作品,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
——金庸
(汪曾祺) 呈现出大家的风范,其风格似九曲流水,空谷清音,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块闪亮的瑰宝。
——苏童
每次到北京作协开会,内中有一双眼睛□聪明,那便是汪曾祺。
——顾城
好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腔调。汪曾褀的腔调就是业已灭绝的文人气,就是业已灭绝的士大夫气,这种气息在当今的中国极为稀有。汪曾褀的背后站立着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陶渊明。
——毕飞宇
汪曾祺的白话句子,成精了,随手便是。
——阿城
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史航
我特别推崇汪先生的胸中之气,不会因为雕琢而伤了文气。
——双雪涛
汪先生的好,是如今大多数中国作家身上没有的好。他那种夫子气,文士气,率性而真切,冲淡而平和,有大学而平易,阅人阅世深厚而待人待物随意。
——何立伟
这么多年,从他生前的为人处世和文学作品中,我感受□深的其实就是两个字:从容。
——赵本夫
汪曾祺的作品自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并未达到振聋发聩、令人心情激荡的程度,但却会使人在心灵深处持久地颤动。
——曹文轩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使读者也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中国作家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