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3103608
本书是完整讲述周恩来一生的权威著作。中央文献研究室陈扬勇、杨明伟两位研究员作为周恩来研究的权威专家,精心梳理周恩来生平事迹,用艰苦卓绝、开国总理、砥柱中流三个主题词,精确概括了周恩来的一生。
作品描述的周恩来生平事迹是我们认识周恩来,学习周恩来,纪念周恩来为重要的文献。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周恩来坚忍不拔、无私奉献、政治智慧、开阔胸怀的伟人风采。
《周恩来生平》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共有三册,即《艰苦卓绝周恩来1898—1949》《开国总理周恩来1949—1965》《砥柱中流周恩来1966—1976》。全书以历史的眼光,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了周恩来的一生。全书从中央文献研究室及红墙摄影家杜修贤海量的历史照片中甄选出200余幅图片,再现了一代伟人的真情与风采。
《艰苦卓绝周恩来(1898-1949)》是《周恩来生平》系列的本,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全书以历史的眼光,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了周恩来求学与投身中国革命,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不懈奋斗的历史。全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淮安少年 大鸾翔宇
(1898—1924)
一、万苦千难求学路
1 童年 2
2 东北三年 13
3 求学南开 22
二、东渡西行认真理
4 东渡日本 36
5 投身五四爱国运动 54
6 旅欧认主义 65
艰苦卓绝 投身革命
(1924—1936)
三、惊涛骇浪大革命
7 就职黄埔军官学校 94
8 主政东江 120
9 领导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 128
四、白色恐怖见胆略
10 领导南昌起义 139
11 出席中共六大 155
12 整顿各地党组织 169
13 从六届三中全会到四中全会 181
14 在白色恐怖中 192
五、革命意志坚如钢
15 伍豪事件真相 208
16 在中央苏区 215
17 长征途中 232
六、西安事变功千古
18 肤施秘密会少帅 247
19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255
团结抗战 功在民族
(1937—1945)
七、国共合作奔走忙
20 战斗在谈判线 274
21 营救西路军 285
22 劳山遇险 297
23 推动阎锡山抗战 307
24 投身武汉抗日洪流中 316
25 延河坠马终身残臂 327
八、龙潭虎穴显胆识
26 为新四军呕心沥血 342
27 冲破皖南事变的黑暗 354
28 战斗在虎穴龙潭 361
29 只身巧破“鸿门宴” 369
致力和平 重写春秋
(1945—1949)
九、奔走谈判为和平
30 重庆谈判——对手蒋介石 374
31 周马会谈——对手马歇尔 387
十、难忘的一九四六
32 上海:周恩来将军官邸 398
33 重庆:痛悼冼星海 411
34 秦岭遇险 420
35 宣化店解围与黄河复堤 430
十一、扭转乾坤大决战
36 转战陕北从容不迫 439
37 解放战争第二年 457
38 伟大的战略决战 470
十二、众望所归奠基人
39 米高扬来华探秘 484
40 谈判桌上的较量 496
41 筹备新政协 510
附 注 536
1.权威再现。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扬勇、杨明伟撰写,精确陈述。
2.向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献礼。
3.丰富的历史图片。从中央文献研究室及红墙摄影家杜修贤海量的历史照片中甄选出数十幅图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2 东北三年
“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
初登新学堂
1910年春天,周恩来告别两个弟弟和其他亲友,随堂伯父周贻谦出发北上。这时他正好12岁。他们取道山东、天津,经过长途旅行,终于来到奉天省。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这个淮安少年面前。
当时的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腐败的清政府对外丧权辱国、屈膝投降,对内欺压百姓、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列强恣意蹂躏中国的土地,瓜分中国的版图。东北是当时帝国主义在华争夺的重点,是民族危机格外深重的地方。1904年至1905年,日本和沙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在华势力范围,在东北进行了一年半之久的日俄战争,使数十万无辜的中国人惨遭战争劫难。1910年,也就是周恩来来到东北这一年,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吞并了与东北仅一水之隔的朝鲜。朝鲜人民遭受的惨祸,也使东北人民感到惊心动魄,寝食难安。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正在为拯救中国进行着殊死的斗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周恩来开始了他在辽东的求学生涯。
从江淮平原的故乡,来到白山黑水的东北,这是周恩来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正如他后来说过的:“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周恩来随三堂伯周贻谦初到东北时,奉天府(今辽宁沈阳)一时还没有合适的学校可读,所以又随三堂伯转赴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县),进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
伯父周贻赓为了让周恩来接受更好的教育,学得“新知识”,1910年秋天,将周恩来接到奉天府自己家里,并把他送入新建的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丁班学习。这所学校位于奉天古城大东门外。它是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刚刚开办的比较新式的学校,既教中国的经书,也介绍一些西方的新学,开设了修身、图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等十门课程。
入这样的学校,周恩来耳目一新,感到这里的教学与老家的私塾完全不同。在学校里,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国难当头的年代里,周恩来那颗富有感情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他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养成了坚持读报的习惯。他自己订了当时出版的《盛京时报》,“关于人生生活、时事政务要项,必标点特记,持久不懈”。有一天,在报上看到殖民主义者贩卖黑奴的消息,他义愤填膺地说:“黑奴总有一天要解放!”
1911年10月,在湖北武昌爆发了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消息很快传到了沈阳,周恩来闻讯后非常振奋,在革命浪潮的鼓舞下,他毅然带头剪去了自己头上的长辫子。他还劝告老师和同学也剪掉辫子,鼓动大家学习国外先进生活方式,穿短服,不要被长袍马褂缠着身子。
辛亥革命的浪潮,激发了年少的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的政治热情。他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新文化。他撰写文章,参加讲演。有一次在学校组织的讲演会上,他目睹中国人吸鸦片烟的严重后果,发表了禁烟救国的演说。他说:“某些人每日烟钎子、烟板儿不离手,烟枪烟炮不离口,自己对自己开火,如此,国焉能富,民焉能强,不禁毒焉能救国?”
少年周恩来喜欢与师长同学谈论国家大事。有一次小学的魏校长谈起非洲的小国克兰斯法尔办学救国的故事时,周恩来被这个故事所吸引,他高兴地说:“中国图强,就得想救国的办法,就得把教育办好。”
周恩来在东北读小学的那几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革,清王朝被推翻,宣统皇帝(溥仪)退位,民国刚刚兴起。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主张。周恩来常与伯父和同学们谈论着政局的变化,伯父是爱国和赞成变革的。在那政治形势瞬息万变的日子里,沈阳也和全国一样,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各种反清言论和革命活动,蓬勃兴起。在这样的环境下,周恩来很受启发。
当时,学校里有一个叫高亦吾(字盘之)的史地老师,是一位山东汉子,富于正义感,学识渊博。他常常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宣传爱国思想,生动形象地讲述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英勇牺牲的悲壮史实。周恩来和同学们都听得热血沸腾,有时甚至泪痕满面。他非常尊敬和亲近高老师,高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位英姿勃发的少年,经常和他谈心,并介绍各种进步书籍给周恩来阅读。在高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周恩来阅读了《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扬州十日记》等革命书籍,从中了解到许多关于民族危机的情况和反清革命的道理,使他的朴素的爱国救民的感情不断得以升华。
走上革命道路以至后来成为国家总理的周恩来,始终念念不忘高盘之老师的恩情。延安时期,周恩来有一次接见外宾并答外国记者问时,曾有这么一段谈话:“周恩来阁下,以您的出身情况是如何走向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记者问。回答是:“少年时代在沈阳读书时,得山东高盘之先生的栽培,可以说,没有高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1951年12月3日,周恩来在中南海总理办公室专门接见高盘之先生的儿子高肇甫,意味深长地谈起他对高盘之先生的敬重怀念之情:“我13岁在奉天(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各方面都亏了令尊的关怀。他向我介绍了许多好书,其中年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写的《革命军》,对我影响很大。这是一本宣传革命的书,其中提到‘革命是天演之公例,世界之公理’,号召四万万同胞要‘掷尔头颅,暴尔肝脑,同封建统治者决一死战’。”“高老师常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宣传革命思想,多次声泪俱下地讲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悲壮事迹,同学们听了大都义愤填膺、潸然泪下。……记得一次老师带我去外国租界地,他告诉我就是这些蓝眼黄发的外国洋人,依仗他们的船坚炮利,把我们的大好河山瓜分为他们的殖民地……后来我去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令尊随即到北京京兆尹公署任职。在此期间,我去看过他两次。其中一次他对我讲:‘你们在天津办的《觉悟》社刊已轰动京畿上下官府,你的名字据说业已在册。当局严令取缔觉悟社,并逮捕其一切成员,你要当心。’京兆尹公署当时在地安门……”
高肇甫的一个叔伯大爷高敬之,当年曾与高盘之同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任教,对少年周恩来印象颇深。老人存有周恩来当总理后写的一封字迹刚健的毛笔信:“……忆昔受教于盘之先生,获益匪浅,迄今尤甚感念!……周恩来”。
为了中华之崛起
到了沈阳,周恩来求知若渴,读书期间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各科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尤其作文、书法和英文,每学期总是全班。他写的文章,气魄大,志向远大,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当时学校每周一两次作文,他的文章常常被批上“传观”字样,贴在学校“成绩展览处”,供大家观看。国文老师姓赵,叫赵希文,每当看到周恩来的作文中流露出一些特别之处或奇光异彩时,常常情不自禁地拍案叫好,还经常感慨地对住在同一宿舍的张镜玄老师说:
“我教了几十年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我得多花点心血,就是呕心沥血也心甘情愿。”
国文老师常把周恩来叫到宿舍,给以精心指点和培养。其他各科老师也都十分喜爱这位成绩优秀的好学生。
1912年10月,全校师生隆重集会,纪念东关模范学校建校两周年。年仅14岁的周恩来以《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为题写了一篇作文。这篇文章立意新颖,言简意赅,论说精辟,语重心长,并以新思想贯穿其间。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必须从教育这一根本抓起。文中写道:
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师之口讲指画,友之朝观夕摩,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劘?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
对校长和教师,他恳切要求道:
吾校司教育之诸公乎。诸公为国家造人才,当殚其聪明,尽其才力。求整顿宜重实际,务外观先察内容。勿自堕行检,以失人则放;勿铺张粉饰,以博我名誉;更勿投身政界党会,谋利营私,以纷扰其心志,而日事敷衍。校长为学生择良教材,教习为学生谋深造就。守师严道尊之旨,除嚣张浮躁之习。注重道德教育,而辅之以实利美感。更振之以军国民之精神。教育美满,校风纯正,则此纪念日乃可因之而永久。
对于同学,他在《感言》中提出对“各种学科”必须“深究而悉讨”,不能“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躐等以求进”,要“慎思而明辨”。这就是说,在学习上决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要深入研究,要有恒心,有毅力,循序渐进,认真思考,明辨是非,掌握各种学科知识。
在这篇作文中,周恩来对教育的目的和师生的责任都作了比较好的阐述。
他当时虽然只有14岁,却已表现出高尚的志向和引人注目的才能。这篇作文得到了教师的夸奖。国文教师看到这篇作文后,十分高兴,在卷末批写道:“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心长语重,机畅神流。”
这篇文章被评为甲等作文,在第二年奉天省教育品展览会上展出,并作为范文先后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等书中。
一种心系国家、民族未来的崇高责任感,已深深地植根于少年周恩来的心中。
有一次,兼教修身课的魏校长在课堂向同学们提出了“读书是为了什么”的问题。
有的学生回答:“是为了家父而读书。”
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
也有的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当魏校长问到周恩来时,他庄重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
由于周恩来的南方口音,魏校长一时没听清楚,于是他又沉重、大声地重复了一遍: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年少的周恩来有如此之志向,震惊了校长和同学们!
还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以历史上“赵苞弃母全城”的故事为题,要求学生作文。赵苞是东汉末年的辽西郡守,当时居于北方的部族鲜卑人入寨掠夺,在途中夺走了赵苞的老母和妻子,便用以为质,要挟赵苞投诚。赵苞不为所动,明确表示为了国家不能顾私情的决心,并忍痛出兵进击,拼死战斗。结果大败鲜卑军,保住了辽西郡城,但赵苞的母亲和妻子也因此被鲜卑人杀害。
对于这个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各说不一。有的同学认为,赵苞弃母就是“不孝”,并说“城失犹可得,母死不能复生”。
周恩来在作文中,从另外一个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热情赞扬了赵苞反对掠夺,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的战斗精神。他认为赵苞弃母不是“不孝”,而是“大孝”。文中表现他雄辩有力的见解,充分表达了年少的周恩来把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视为高于一切的崇高思想境界,也充分表现了他自幼就“慎思而明辨”,善于独立思考的学习精神。
周恩来在东关模范学校的三年中,正是循着他在《感言》中提出的目标奋勉做人做事的。他热烈追求新思想,时刻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特别注意国内形势和社会问题。他自己订有一份当时沈阳出版的《盛京时报》,每天,一张不缺。“关于人生生活、时事政务要项,必标点特记,持久不懈。”他还经常从老师和同学家里借阅孙中山、章太炎办的《民报》。
初到东北时,由于周恩来性情温和,文弱瘦小,再加上说话带有浓厚的淮安口音,因此一些调皮的大同学曾骂他是“小蛮子”,经常欺侮他。但周恩来在读书期间,非常谦虚朴实,尊敬老师,善于团结同学,热情待人,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广交朋友,他出入时与一批志趣相投的伙伴一起走,这样人多势众,再也没人敢欺侮他。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同学常请他答疑解难,他总是热情帮助,从不傲慢。当时,他的一位同班同学,腿有残疾,他就经常主动帮助这位同学。因此,同学们都很亲近他,尊敬他。而对于那些官僚世家的阔少爷的蛮不讲理,破坏纪律,仗势欺人的恶劣行为,他总是挺身而出,联合弱小同学,与之斗争。
以“中华崛起”为己任的周恩来,在刻苦读书的同时,还十分注意了解社会实际,接近普通老百姓。在沈阳读书的三年中,他常利用寒暑假到家住农村的同学那里去访问,了解他们的疾苦,这使他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11年暑假,周恩来首次到沈阳郊区魏家楼参观,这是个刚刚从战争废墟上重建起来的村庄。村里的老人给他讲述了1904年到1905年间,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强盗,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在这里进行的一场残酷的战争。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置国家主权和人民生死于不顾,竟然宣布“中立”,把辽河以东划为战区,让大好河山任人蹂躏。1904年10月,日、俄两军在魏家楼相遇,村东的烟龙山成为日军临时指挥部。村里的房屋被沙俄军放火烧成一片灰烬。全村男女老少,无家可归,外出逃难,不少无辜的村民死于战火之中。有些村民奋起反抗,割断侵略军的电线,杀死零散的强盗士兵,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牺牲精神。
听到村民讲起这些血泪斑斑的往事,踏在这混着斑斑血迹的旧战场的泥土上,周恩来满腔悲愤,不由自主地唱起了当时学校里流行的谴责日俄战争的歌曲:俄国“克查克(哥萨克)队肆蹂躏”,使我东北“户无鸡犬宁”。他大声疾呼:
“俄败何喜?日胜何欣?吾党何日醒?”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