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227932
☆ 罢工、对种族歧视以血还血、种菜、祭祀,展示前所未有的铁路华工形象,展现了历史阴影中铁路华工的勇气与梦想。
☆ “没有华工,铁路不可能提前7年建成”,施工中,华工们常以惊人的智慧攻克难关。太平洋铁路对于美国的意义,不亚于万里长城对中国、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修筑长城的民族,用自己的勤劳、智慧、血肉之躯,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奠起了西方文明进步的基石。
☆ 太平洋铁路修建成功后美国国会出台排斥华工的法案,这是因为美国人惧怕华人。
☆ 两百年前华工能绝地求生,现在怎么会惧怕任何外部势力的 制裁、恐吓和威胁 ?
“如果对中国人的虐待不停止的话,中美之间的条约就应该废止。所有美国人都应该离开中国,而所有中国人也应该离开美国。”
“爱尔兰人用铁镐和炸药袭击铁路华工,造成多人严重受伤……但是他们发现,中国人很难对付。铁路华工用泥块和岩石回击爱尔兰人……异常猛烈,而且准确率高得惊人。”
“在铁路修筑的季节,也就是公司希望取得快速进展的时候,3000名铁路华工在充分协调和相互告知之后,集体放下手中的工具,举行罢工。”
华工不是逆来顺受的奴隶,也不是麻木不仁的工具,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历史,勇敢顽强,不仅征服了加利福尼亚的崇山峻岭,也在与种族主义的对抗中,写下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史诗。他们敬天祭祖,重视宗族和家庭,为更好的生活背井离乡,拜关公和观音,凑钱将遇难同胞的遗体运回故乡,爱吃大米、鱼干、墨鱼、鲨鱼的鱼鳍、蜜饯、咸瓜子、烤鸭、精选的鸭蛋、咸菜芽、甘甜的香橼、枣、橙子、姜、熏制的牡蛎,用酱油、酒、醋、盐豆、药草和香草调味,烧开山泉水泡茶,种植卷心菜、芜菁、胡萝卜、豆芽菜和西红柿。今天的中国人依然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一部开创性的、激动人心的中国工人修建横贯大陆铁路的历史,华工帮助打造了现代美国,但直到现在才从历史的阴影中现身。
成千上万的华工从大洋彼岸来到美国寻找他们的财富。他们聚集在横贯大陆铁路的西部工地上,花了数年时间在内华达山脉积雪的悬崖上炸开隧道,在炽热的犹他州沙漠上铺设铁轨。他们的汗水和鲜血将美国的东西部连接起来。但是,那些在这些危险的工作中幸存下来的人将遭受另一种死亡:一种历史性的死亡,他们首先被推到美国社会的边缘,然后又被推到公众记忆的边缘。
在这部开创性的作品中,获奖学者张少书利用前所未有的研究来重现中国铁路工人的故事,肯定他们在重建美国中发挥的作用。本书是对历史不公的一次宝贵纠正,将这些“沉默的钢钉”重新放回他们在美国奇迹中应有的位置。
前 言
章 广东
第二章 金山
第三章 中央太平洋铁路
第四章 山麓地带
第五章 高耸入云的塞拉岭
第六章 峰顶
第七章 罢工
第八章 特拉基
第九章 金色钢钉
第十章 普罗蒙特里峰之外
结 语
致 谢
……
作为一名美籍华人,我从小就想了解这群修筑横贯北美大陆铁路线的华工们,但是直到近,我才有机会去了解这段历史。我在斯坦福大学开启了一项国际研究项目,决定共同迎接这些挑战。6年多来,我们对在北美生活的铁路华工进行了比较彻底的研究。这些学者来自亚洲和美洲,所涉及的学科包括历史学、美国史研究、考古学、人类学以及文化学,他们竭尽所能地搜集用各国文字,尤其是中英文记录的文献档案、商业文件、考古报告、官方记录以及家传收藏品、纪念品、案卷等,以便限度地找到相关资料。我们还对在世的铁路华工的后代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祖辈的故事以及整个家族对他们的记忆。可以说,这部书凝聚了世界各地众多学者、学生以及研究人员的艰辛努力和心血。
虽然困难重重,但如果对现存的丰富而广泛的历史资料进行细致的挖掘,复原这段被遗忘的历史还是有可能的。 19世纪的作家从各个视角描写了生活在北美的中国人,他们的观察和描述使铁路华工从新闻报道的对象变成了故事中栩栩如生的角色。经过多年的细致研究,我们还在图书馆和档案室新发现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中一些文献资料因被认为无关紧要而遭到忽视,还有一些因为研究起来太过费力而有意被弃用。以前描写铁路华工的作者们一点都不了解这些在美华工的生活背景和经历,更没有对其他在美华人的生活经历进行广泛的了解,而了解这些华人的生活对研究铁路华工的生活经历至关重要。我们搜集了中美两国有关铁路华工的中文资料,这是其他在美出版的有关这条铁路的书籍中从未涉及的,比如描写他们希望、灾难、恐惧、梦想以及洞察他们情感的诗歌和民谣。 在加利福尼亚州, 铁路华工与描写他们生活的华人往来密切,这些材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寻铁路华工的生活经历及背景。在美国生活的华人普遍了解铁路华工的艰难困苦,这些故事经过人们口口相传,一直流传到今天。
这部书里包含大量商业文件,比如工资簿、铁路巨头的私人信件和日记等,我们从中知道了铁路华工的名字,了解到他们的工资水平、工作类别、劳工组织以及他们与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关系。随着铁路线的推进,我们对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我们搜集到了一些关于这条铁路的照片,可以看到有关铁路华工的真实影像。此外,近年来,专业的考古学家研究了这些华工遗留下来的大量物质文化资料,这为研究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有趣的视角,拓宽了他们的生活网络,这一网络将他们、他们的故乡以及遍布美国各地的华人密切联系起来。
……
然而,数以千计的铁路华工坚持了下来,虽然绝大多数人没有实现发财致富的梦想,但还是有一小部分人在美国过上了富裕而有意义的生活。一些人像英雄一样衣锦还乡,比如创造了“铁路华工”这个词的莉莉的曾祖父,他还从美国带回了一个外国媳妇。莉莉的家人一直称美国为故乡,三代人之后,混血儿莉莉又移民回美国。其他在美国站稳脚跟的成功人士则奠定了美籍华人的基础,他们的成就应该得到认可,他们的遗产应该得到尊重,他们的精神应该得到抚慰。虽然这是关于逝去的人的故事,但他们的经历也能引发生者的共鸣。这个故事关乎勇气、 梦想、成就、灾难和非凡的决心。
扣人心弦……作者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他笔下铁路华工故事非常丰富、人性化和引人注目。
——《华尔街日报》,彼得·科曾斯
铁路华工的生活经历一直是一团迷雾……这本书以感人的努力恢复他们的故事,并纪念他们对建设现代美国不可或缺的贡献。
——《纽约时报》
叙述富有启示性……全面而又详尽……作者着手纠正想象基本的错误——那是一种偏见和短视的历史创造模式,通过健忘症、侮辱和省略将铁路华工边缘化,有效地将他们从美国历史中抹去……作者坚定的叙述富有想象力,脚踏实地又充满敬意,终对金山的鬼魂给予了应有的尊重,让我们看到并欣赏他们的生活。
——《美国历史评论》
对北美华人历史的宝贵贡献。
——《柯克斯书评》
野心勃勃……写作充满活力和激情。
——《出版商周刊》
这篇史诗般的报道将成为一部权威的历史,讲述包括我自己家庭成员在内的中国劳动者如何在一些可以想象的困难的物质条件下,为一个终将改变我们国家的项目做了不朽的工作。引人入胜,令人心碎,之作。——邝丽莎,《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雪花秘扇》作者
在张少书的灵感之笔下,中国劳工对建造美国条横贯大陆铁路的默默无闻的贡献,像一辆从山区隧道里冲出来的强大火车头一样迸发出光芒。这些“铁路华工”在整个美国西部留下了丰富的建设遗产,通过巧妙地筛选经常难以捉摸的资料,张博士讲述的他们的个人故事和文化富有启发性。
——《铁马:美国把铁路带到西部的竞赛》作者沃尔特·R.博恩曼
美国永远感激建造横贯大陆铁路西段的大约两万名中国工人。然而,他们的重大旅程、他们的梦想和艰辛、他们所忍受的种族主义以及他们终的胜利和悲剧,直到现在都只是模糊地被理解和认可。作者终以生动、深刻和人性化的方式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另一种奴役》作者安德烈斯·雷斯德斯
这本书是一个故事宝库,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学术宝库,它回答了我们许多人几十年来一直提出的问题。在这本深刻而鼓舞人心的书中,作者终揭示了西方是如何真正取得胜利的:是铁路华工把美国这些州团结起来的。
——黄哲伦,托尼奖获奖剧《蝴蝶君》作者
张少书不放过任何一块巨石,也不放过任何一条隧道,他为中国铁路工人的生活带来了至关重要的细节——由于他细致的研究,“鬼魂”不再在历史上隐身。150年后,这本书澄清了事实。”
——海伦·齐亚,《离开上海的后一艘船》作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