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5242632
让哲学回到世间人际的情感中来,让哲学回到日常生活中来。本书凸显思想线索与思想观点,意在以转换性创造,融中国传统、康德、马克思于一炉,使哲学从西方主流中脱身出来,走出语言,走向心理。
李泽厚先生这本耐人寻味的哲学谈话录,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是举重若轻的,常常几句话就点到要穴,尤其适合对哲学和人生意义感兴趣的年轻人阅读。
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者,李泽厚始终没有关闭思考与对话的大门。这本与刘绪源先生的谈话录以哲学问题为中心,站在今日时代高度,话题延伸至经济、政治、文化、科学诸领域,集中呈现了李泽厚一生之哲学成果,尤其对中国哲学能否登场世界作了深层的探讨与展望,旨意在“走出语言”,指向历史建构之心理,即“情本体”是也。
我觉得在二十世纪这么多思想文化人士里面,有自己思想的人并不太多,而李泽厚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他一系列的著作一一相继问世,几乎是独领风骚,风靡了神州大陆。任何人大概都无法否认他的著作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大价值、影响和意义。
——何兆武
读李泽厚、刘绪源两位先生的谈话文章,是一种令我心存感激的享受,同时还有一种语言表达的享受,就是“恳切”二字。语言的恳切是大学者和仁人君子的美德。什么是“恳切”?“恳”就是真诚,“切”就是渗透。没有真学问的假学者,往往没有与人为善的好心肠,他们的语言表达里就没有这种宝贵的“恳切”之美与“恳切”之情。
——周汝昌
回过头看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历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能影响思想文化界全局的,我们现在能举出来的就是李泽厚,有全局性影响的就这一个。我们需要李泽厚式的思想家,李泽厚式的哲学家,这可能是当下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很迫切的问题。
——钱理群
从80年代至今,40年来,有一个人的书出一本我买一本,目录也不看。只有一个人,就是李泽厚。
——黄子平
李泽厚是中国近四十年来有影响、受关注的哲学家。在这部对谈录中,李泽厚集中谈了他自己的哲学要点,对中国哲学对当代世界哲学的可能参与,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我很赞赏这些对话,既欣赏这种谈哲学的形式,也欣赏李泽厚谈哲学的态度,欣赏他的哲学观,虽然我并不都赞成他主张的情本体哲学。他晚年的这部哲学访谈,摆脱了世俗哲学写作的繁琐无谓的论证和舞文弄墨的铺陈,以简白直接的方式,陈述其哲学要义,对中国哲学的当代建构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和主张。
——陈来
李泽厚:新编版后记
《中国哲学如何登场》的对话者刘绪源先生比我小二十余岁。他当时正开始研究儿童审美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并从婴儿出生到四岁的精确仔细观察记录中,形成关于人性情感源于动物性情绪渗入想象—认识等初步结论,与我提倡的实践美学极为契合。我曾说,期待二十年后出现一个在儿童情感心理学领域的中国的皮亚杰(Jean Piaget,主要是在儿童认识心理学领域),他却不幸于2017年突发肺癌,三个月后去世。这对我不啻惊雷乍响,而无可如何。如今重编旧文,更不胜伤感。壮者行矣,老者何堪,谨记于此,以作怀念。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