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2120121
一种幸福生活的能力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路上。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父母牵挂。等我们有了孩子,我们也会像父母牵挂我们一样,为自己的孩子而牵肠挂肚。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会明白,身为孩子,照顾好自己,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就是好的让父母安心的方法。
身为父母,面向未知和未来,我们又不免为孩子而担忧。近在眼前的,比如孩子到了入园的年龄,我们会担心他/她在幼儿园开不开心,是不是安全,吃的好不好;再比如,要升小学了,我们会担心他/她能不能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课堂上老师讲的他/她是否都听得明白。
要操心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再过几年,又要考虑怎样能考入一所好的中学,怎样能考进一所好的大学,报考什么专业将来好就业,要选哪座城市的大学,要不要出国留学以及什么时候去留学。再比如,终于毕业了,找到工作了,工作辛苦吗,同事和上司好相处吗,生活都安顿的好吗,什么时候谈对象,要不要买房。
追根究底,所有的这些未雨绸缪,都是出自父母对孩子深切的爱。我们走过的弯路,我们吃过的苦,我们不希望这样的辛苦、劳顿,再在下一代身上重演。我们希望孩子的路走得稳一点,顺一点,开心多一点,幸福多一点。追根究底,我们希望孩子拥有一种幸福生活的能力。
所以,我们竭尽全力地把孩子往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中学送;所以,我们下班回到家,还会陪着写作业,送孩子去补习班、兴趣班;所以,我们会因为学业、成绩,跟孩子吵吵嚷嚷。因为,这是我们眼前能做的,能尽力把握的。
至于未来,当孩子像离弦的箭一样射向远方时,无论我们与孩子是否已经做好了百分百的准备,都只能交给孩子自己了。这个时候,孩子在家时积蓄的能量就开始发挥作用。显而易见,学习成绩、工作岗位、做人做事,这些都是影响孩子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并非的决定因素。
从世俗和现实的角度来看,《没有人拥有月亮》的两位主角狐狸克莱夫和驴汉弗瑞都并非在远方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那样的人。狐狸所谓的“成功”,也不过是机械地在流水线上打工,住在一个小开间里(未知是租还是拥有产权),工作之余的消遣也只是在街头晃悠。相比之下,驴更失意落魄一点,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固定的住所,打短工,流落街头。
如果我们是他们的父母,我们一定会认定他们的生活不幸福,恨不得立马要召他们回到身边,不要在大城市里漂着了,赶快回家吧。但人生就是这样,没有谁可以养谁一辈子,没有谁可以替谁过好下半生。幸福,是非常个人的体验;幸福,是一种需要习得的能力。
退一步讲,狐狸的生活,或者象征着一种相对幸福的形式——有工作,有房,有闲,但我们从书中又看不到太多幸福的迹象。而驴的生活,则象征着一种失败者的形式,甚至是沦落到食不果腹的地步,但我们也没有看到太多痛苦的迹象。
是他们对生活麻木了吗?这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书中藏着一些魔鬼细节,比如狐狸房间的墙壁上挂着梵高的名画《麦田里的丝柏树》,他的脚边摆着高高的一摞书。比如驴都露宿公园了,手中却捧着惠特曼的《草叶集》,他极有限的随身家当中还有一个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投影照相机玩具。这些细节有意无意地说明了,无论物质生活如何,他们都还没有让精神的院落荒芜。
故事的高潮是两张意外得来的剧院门票,让他们破天荒地体会了一把城市中精神生活带来的满足感。这种超越物质的享受,不仅仅是走进富丽堂皇的剧院,坐在华丽又舒适的座椅里观看舞台剧表演,也包括在金碧辉煌的进门大厅和餐厅享用美味的点心。由精神层面的满足感,进而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这是为什么故事的结尾,他们会不由感叹,这是他们的城市。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逃离北上广”的话题年年会被翻出来,但依然挡不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哪怕蜗居,哪怕每天挤地铁,哪怕相当时间的未来还看不到安家乐业的希望,他们依然选择城市。城市提供的不止是物质的回报,还有追寻理想,找到认同和归属的更多机遇。
所以,我们做父母,在能尽力做的阶段,提供相应的条件,让孩子为未来的单飞做好学业和职业的准备之时,也要给他们一种精神上追求幸福和满足的能力,这样他们不至止步于物质享受,在他们遭逢挫折困难时,仍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途径和方向,仍能汲取能量、继续前行。
内卷时代的一则现代寓言。故事的主人公狐狸和驴像人类一样,工作和生活在一座城市里。狐狸相当成功,他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有房子住。驴则有点失败,打零工维生,露宿街头。两者之间像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对比,但狐狸的“成功”也并非光鲜亮丽。他只是类似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所塑造的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每天机械地组装着自己都不知道为何物的产品。并且,他也没有太多的娱乐生活,工作之余只是在街上闲逛。
两张意外捡来的剧院门票,给这两个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波澜。看完演出,走出剧院的时候,他们两个不约而同地感叹:这是我们的城市。为什么观看了一场舞台剧,他们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或许是,纯粹疲于应付的物质生活让他们找不到在这座城市的归属感,更感受不到幸福。而超越物质满足的精神享受,让他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愉悦。
联系到历年来的择校热、名校热、学区房,还有陪写作业鸡飞狗跳的段子,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家长爱子心切,希望通过学业上的努力,换取未来待遇优厚的工作,保证孩子的幸福未来。但金字塔尖永远都只容得下少数人。当清华教授、海归博士都说自己的孩子正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的时候,当海内外名校硕士纷纷被录取到卷烟厂一线岗位卷烟的时候,我们确实有必要思考下,如果我们的孩子终将平凡,怎样可以做个内心平和、富足、幸福的普通人?
《没有人拥有月亮》是一个关于友谊和尊严的精彩故事,一部出彩的经典作品,适合所有年龄段的读者。它所传达的情感跨越物种,适用于人类、狐狸又或者是驴。
——陈志勇
《没有人拥有月亮》被认为是过去10年澳大利亚出版的重要的儿童绘本之一,时间的流逝也日渐确定了它当代经典绘本的地位。
——亚历山德拉·弥富-克拉克 澳大利亚贝比出版社总经理
这本书触及的话题包括友谊、归属、差异和接纳,以尊重儿童的姿态,挑起孩子们的进一步思索。一个柔和、平和的故事,引发读者的思考。
——科克斯书评
绘本这种形式可以多么聪明和艺术性地传递让人心满意足的信息,这本书是绝佳范例。
——《世纪报》(The Age)
读者心声:
我跟女儿一起共读了很多童书。有些书会一遍一遍反复读,但能获得这种待遇的书不多。《没有人拥有月亮》这本书,每读一遍都有更好的体验。讨人喜欢的人物,美妙的插画,很适合儿童,同时也面向成人。我向所有年龄段的人推荐这本书。
——劳伦·麦克劳林 亚马逊用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