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564587
新高度:结合学术研究成果,从地缘政治、全球化视角下,看待明朝大历史。将明朝置于全球化的格局下,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横向对比,加深了对明朝的认识。
新视角:作者根据学界研究成果,审视明王朝的“性格”,提出了“内敛性”这一概念,以此解读整个明朝历史。
新观点:在14世界世界全球化的竞争中,明朝表现如何?郑和下西洋的局限性、明代政治架构、长城的意义——通过内敛性的视角和全球化的视野,对公众熟知的明代历史进行剖析,得出了新的结论。
新思考:以史为鉴:重读明史有何意义?21世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可从明代历史借鉴到什么?
决定明朝历史发展方向的因素是什么?
放眼14世纪的世界,明朝为何做出一个与其他文明不同的选择?
在早期全球化历史潮流中,明朝为何错失了历史机遇?
14世纪中期,蒙古帝国开始瓦解,拉开了世界历史新序幕。1368年,在东亚大陆上,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大明王朝建立;与此同时,西欧迎来了“文艺复兴”和此后的新航路开辟;阿拉伯文明在亚欧大陆扩张势力,充当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中介;莫斯科公国在蒙古帝国疆域的基础上,整合罗斯部落,建立起俄罗斯文明。蒙古帝国瓦解后留下的一片权力空间,四种文明开始竞逐其间,勾勒未来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推动世界近代史大幕的开启。
与其他三种文明相比,孤处东亚的明朝在疆域政策上采取“内敛”取向。明朝在大体收复元朝旧疆之后,并未利用强大的国力,追随蒙古帝国的世界扩张脚步,而是重回亚洲,建立起传统的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中华亚洲秩序”。在世界走进近代的十字路口之时,明朝的这种选择错失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其他三种文明的扩张提供了历史空间,令人扼腕叹息。但是置身于历史中,便会发现明朝的选择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是地缘政治、文明传统、王朝性格综合而成的必然结果。
作者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选取了明代历史中17个典型人物和事件,以明朝的“内敛”取向为线索,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诸层面,生动讲述了明代纷繁复杂的人与事,深刻揭示了这种繁杂图景背后的深层内涵,并指出这些人与事对明代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
引言 //001
一 贫寒天子与明朝“国运” //011
二 后的丞相 //025
三 朱棣的“盛世” //039
四 郑和的“绝唱” //053
五 内阁的崛起 //067
六 多面的宦官 //081
七 未再重演的南迁 //099
八 从“土木”到“夺门” //113
九 河套危机与长城时代 //129
十 王阳明与马丁·路德 //149
十一 “大礼议”中的君臣角力 //163
十二 “倭寇”与“板升” //185
十三 不上朝的皇帝 //199
十四 “三案”与党争 //213
十五 繁荣中的困境 //231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