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997778881294
读者须知:此套装包括卷、第三卷、第四卷、第八卷、第九卷。
其他几本编号的书籍并未出版。
卷《俄国革命》
内容提要:
1917年的二月人民革命推翻了旧制度,使俄国成为“世界上自由的国家”。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与苏维埃谈判达成的政权问题解决方式,既反映了主要社会政治力量相对平衡的状态,也成为二月革命后混乱局势的重要原因。二月后国内的布尔什维克组织曾主张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框架内的合法反对派之路,而侨居瑞士的列宁提出并论证了由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列宁取道德国返回俄国,领导布尔什维克走上了夺权的道路。俄国革命从二月走向十月并非必然性作用下的平坦大道,而是充满复杂斗争的曲折过程。列宁认为,俄国的落后与战争的影响相结合所造成的非常局面,提供了走一条超越一般规律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可能性。但布尔什维克以十月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后,首先还要为巩固政权而战。
本书根据大量俄文文献档案并吸收国外研究成果,揭示了以往鲜有涉及的诸多事实,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革命的面貌,回答有关俄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为理解革命及其特殊性对此后苏联发展道路的影响提供依据。
第三卷《新经济政策的俄国》
内容提要:
本书涵盖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即1921—1929年的苏联历史。内战结束之际,农民起义、兵变迫使布尔什维克党结束军事共产主义的实验,改行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对农民作出重大让步。但是在政治领域,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反而加强党对社会的控制,对宗教、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政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党)实施镇压。虽然列宁在后时日曾建议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但其继任者利用党内斗争的步步胜利,逐步集大权于ー身,个人专权。在文化领域,20年代相对宽松,因而产生一些传世作品,但书报检查制度不断加强,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经济改革缺乏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得不到政治体制的保护,遂导致新经济政策的天折。
本书依据档案资料、党的各种会议的速记记录,对新经济政策的成就和问题作了如实的阐述,详细介绍了决定苏联命运的20年代的党内斗争,深入揭示了20年代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及其致命后果。
第四卷《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内容提要:
本书阐述了苏联历史中一个承上启下阶段的时期——20世纪30年代苏联人民创建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剖析了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历史。本书依据确凿的历史事实,对苏联这段历史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研究,注意考察这种体制是在什么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起步的,又是如何发展演进的。评述斯大林一方面受客观条件限制,另一方面又利用客观形势有计划有谋略地推行自己方针政策的错综复杂进程。
本书依据解密的档案资料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苏联农业的全盘集体化、工业化和军事工业化、大饥荒、大清洗及其严重后果,以及对外政策作了如实的记叙,以丰富的材料说明斯大林体制是如何形成的,同时介绍并评述了各派学者的观点。本书既抓住这段历史的社会主义基本,又写出它的时代特色、俄国特色和斯大林的个人特色。
第八卷《勃列日涅夫的十八年》
内容提要:
勃列日涅夫执政十八年是苏联历史上相对平稳的、进入停滞的时期。在执政初期,他继续进行改革,设法修补斯大林体制中的某些缺陷,如健全社会法治秩序,推进苏联农村的现代化,关注各边远民族共和国的整体发展等等,使政治权力结构调整趋于常态化、均衡化、人性化。但他没有抓住历史机遇,争取实现苏联社会体制转型,反而刻意维护斯大林模式。因循守旧,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以致苏联社会从信仰危机演化为意识形态迷茫;扼杀新经济体制改革,把苏联经济体制钉死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上,既限制了苏联经济的内在活力,也使苏联经济游离于世界市场;领导职务终身制凝固化,使政治和社会生活丧失活力,趋于濒死状态;穷兵黩武,耗竭国力,出兵阿富汗镇压“布拉格之春”,终也把苏联推向绝路
本书立足于历史事实,根据解密档案,全面客观地描述了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苏联历史,着力描写了各个领域里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活动,展现了这一时期真实的苏联历史。
第九卷《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内容提要:
本书采用历史学“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按照事实发展的顺序与逻辑,研究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来龙去脉、苏联社会的发展变化、苏联经济从困境到危机的过程、苏联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民族分离主义的发展、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的起因与影响等等。
本书旨在剖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历程的来龙去脉,分析戈尔巴乔夫所采取的各项政策出台过程、实践效果,研究当时苏联社会和苏共党内的状况及其对政策选择的影响。尝试解答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如:戈尔巴乔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为什么没成功?苏联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为什么没有得到控制?在苏联解体的进程中,“8·19”事变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起了什么作用?苏联后是怎样解体的?
本书依据解密档案、各种文献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和访谈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这一时期的历史问题作出了实事求是的阐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