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418009
1. 承上启下,传统家教的集大成者,现代家教的开启者。从内容丰富度、系统完整性、可读性上看,《曾国藩家书》既吸收了《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传统家教名作的精华,又受晚清西风东渐的影响,所讲内容、方法注重实效,文字的表达与字里行间浓浓的亲情,更是开启了现代家教平等沟通之先河,更容易被现代人所理解与接受。
2.好读实用,一本讲透中国人的家庭之道、学习之道、立身之道、事业之道,被近代名人亲证有效。《曾国藩家书》被梁启超、、蒋介石诸多近代名人奉为家教圭臬,且用自己的经历证明,曾国藩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3.底本可靠,精选506封家书,以收信人为纬,以时间顺序为经,同时参考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曾氏新的研究成果。本书以20 世纪30 年代上海世界书局印行的仿古字版《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从家教家风、读书治学、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角度,以禀祖父母、禀父母、禀叔父母、致诸弟及与二子书为篇章主题,以写信的时间先后为序,精选506封家书,共计40万字。对于有据可查的疏漏错误进行了校勘订正,对于不可考据的疑问则遵照原文收录,同时参考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曾氏新的研究成果。
4.精注精解,注文以小字形式紧随原文,既保证读者感受原汁原味的曾氏文字风貌,又方便读者快速便捷理解文字。此外,从方便读者角度出发,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典故、典章制度做了精练注解,对信中涉及的人物、地名做了简要介绍,对生僻字做了注音。在为读者展示原汁原味的曾氏文字风貌的同时,方便读者更快速便捷地深入曾国藩的内心世界,破译其实现功成名就、家族长盛不衰的精神密码。
5.图文并茂,精选15幅曾氏家族成员画像、往来书信,曾国藩手书家训及部分家族成员的书画作品。不啻一场小型的曾国藩家教家风成果展,读者可借此一览百年曾氏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6.32开精装双封,厚达42毫米,绿色印刷,用纸装帧考究典雅,版式设计舒适不伤眼。可读宜藏。
本书从曾国藩授翰林院检讨(1840)到去世前一年(1871)所写1000多封家书中精选506封,分为《禀祖父母》《禀父母》《禀叔父母》《致诸弟》和《与二子书》五部分,展示了曾国藩在修身、处世、齐家、治学、交友、教子、识人、用人等方方面面的实战经验与心得体会,可谓“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出之有本,言必由衷,如揭肺腑以相告语”,是现代人教育子女、建设家风、读书治学、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绝佳指南。
本书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世界书局印行的仿古字版《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对有据可查的疏漏错误进行了校勘订正,对不可考据的疑问则遵照原文收录,原书中的夹注、旁注也予以保留,并采用中国传统的“子注合本”方式,注文以小字形式紧随原文,这样既方便阅读,又不至于打断文气。此外,从方便读者角度出发,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典故、典章制度等文史知识做了精练注释,对信中涉及的人物、地名做了简要介绍,对生僻字做了注音,读者可以随心所欲畅快阅读。只为读者能够领略原汁原味的曾氏家书风貌,进而深入曾国藩的内心世界,破译其实现个人功成名就、家族长盛不衰的精神密码。
本书还精选15幅曾氏家族成员画像、往来书信,曾国藩手书家训及部分家族成员的书画作品,不啻一场小型的曾国藩家教家风成果展,读者可借此一览百年曾氏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禀祖父母
禀祖父·请救济族人 2
禀祖父·告一家病况及同乡病故事 3
禀祖父·告在京中窘状及孙妇等病情 5
禀祖父母·告生一女 7
禀祖父母·请漆寿具及告英军占宁波 7
禀祖父母·告九弟已归家 9
禀祖父母·论高丽参之功用及与英国议和 12
禀祖父母·告升翰林院侍讲 14
禀祖父母·报告考差 16
禀祖父母·请将银馈赠戚族 17
禀祖父母·告送率五回家及生女 18
禀祖父母·告曾孙爱习字及晒皮衣之法 19
禀祖父母·报告补侍读及皇上求雪 21
禀祖父·欲另寻祖母坟地 22
禀父母
禀父母·述到京后之状况 24
禀父·谨守保身之训 26
禀父·筹划归还借款 27
禀父母·借银寄回家用 30
禀父母·九弟急欲南归 31
禀父母·九弟暂不归家 33
禀父母·在外借债过年 35
禀父·便附家中茶叶及大布 36
禀父母·九弟择日南归 37
禀父母·九弟习字长进 39
禀父母·告孙女种牛痘及经济状况 40
禀父母·两弟患业不精 41
禀父母·九弟路上安否 43
禀父母·痛改过失 44
禀父母·年漆寿材一次 44
禀父母·促四弟季弟师觉庵。六弟九弟下省读书 46
禀父母·顺四弟六弟之意任其来京读书 47
禀父母·盘查国库巨案 49
禀父母·暂缓儿女联姻 50
禀父母·无法位置妹夫 51
禀父母·劝弟除骄傲气 53
禀父母·教弟注重看书 54
禀父母·京寓庆祝寿辰 55
禀父母·寄书物等回家 56
禀父母·不可入署说公事或与人构讼 57
禀父母·专人去取借款 58
禀父母·诸弟愿意来否 59
禀父母·身上热毒未好 60
禀父母·请祖父换蓝顶 62
禀父母·拟为六弟纳监 63
禀父母·报告两次兼职 64
禀父母·病在肝虚 66
禀父母·请勿悬望得差 67
禀父母·附呈考差诗文 68
禀父母·六弟成就功名 69
禀父母·请敬接诰封轴 70
禀父母·毋以男不得差及六弟不中为虑 71
禀父母·四弟送归诰轴 72
禀父母·男在京事事省俭及告对九弟等之期望 73
禀父母·遵命一意服官 75
禀父母·询问托人寄上之物及告勿因家务过劳 76
禀父母·当归蒸鸡治失眠 77
禀父母·好地气必团聚 78
禀父母·述纪泽姻事 79
禀父母·具折奏请日讲 80
禀父·述办水战之法 81
禀父·军中要务数条 83
禀父·在省中修理战船 84
禀叔父母
禀叔父·请再代办寿材 88
禀叔父母·移寓吕祖阁 89
禀叔父·侠士料理友丧 90
禀叔父母·报告升翰林院侍读学士 91
禀叔父母·寄银五十两回家并述其用途 93
禀叔父母·勿劳力过甚 93
禀叔父母·托人带归银 95
致诸弟
致诸弟·述修业以卫身 98
致诸弟·勿屈于小试。大学之纲领。应用日课册 102
致诸弟·述近况并对待童仆之态度 106
致诸弟·己巳戒烟。欲作曾氏家训。勉励自立课程 109
致诸弟·讲读经史之法及求师友之注意点 113
致诸弟·喜述大考升官 120
致六弟·学诗习字之法 121
致四弟、九弟、季弟·论孝弟之道 123
致诸弟·述求师友宜专 125
致诸弟·告身健及纪泽婚事 126
致六弟、九弟·述济戚族之故 128
致诸弟·喜得会试房差 138
致诸弟·托友带归各物 139
致诸弟·告应酬太忙及勿为时文所误 140
致诸弟·论进德修业 143
致诸弟·须立志猛进 145
致诸弟·戒勿恃才傲物 146
致诸弟·看书须有恒 147
致诸弟·诗之命意。结亲之注意点。
劝勿管家中事 149
致诸弟·无师无友亦可成等人物 152
致诸弟·论中表为婚之不当 153
致诸弟·带物归家 156
致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 157
致诸弟·述现服清凉药 158
致九弟、季弟·评论文章及书法 160
致四弟、九弟、季弟·不可与人太疏。
许配二女事 162
致四弟、九弟、季弟·升内阁学士 164
致四弟、九弟、季弟·勿占人便宜。
儿女姻事勿太急 166
致四弟、九弟、季弟·述大女儿订姻 168
致四弟、九弟、季弟·欣闻两次喜信 169
致四弟、九弟、季弟·温弟馆事。述思归省亲之计 172
致四弟、九弟、季弟·指导考试。劝勿告官 174
致诸弟·述改屋之意见。留心办贼之态度 176
致诸弟·喜述补侍郎缺 178
致诸弟·寄归银两物品 179
致诸弟·不必重价买地 180
致诸弟·癣疾愈见大好 184
致诸弟·托查遗失家信 185
致诸弟·述修改长郡馆 187
致诸弟·计划设置义田 188
致诸弟·述派较射大臣 190
致诸弟·寄物。告在闱较射。述江岷樵家遭难事 192
致诸弟·迎养父母叔父 193
致六弟、九弟、季弟·四弟已经出京 195
致诸弟·具奏言兵饷事 196
致诸弟·折奏直谏 197
致诸弟·拟为纪泽定婚 200
致诸弟·成就纪泽亲事 202
致诸弟·详述办理巨盗及公议粮饷事 203
致诸弟·劝除牢骚及论邑中劝捐事 206
致诸弟·暂缓纪泽亲事 208
致诸弟·决定纪泽亲事 211
致四弟、六弟、九弟·遣归长夫多名 213
致诸弟·付回奏折底稿 213
致诸弟·尽可不必来营 215
致诸弟·广东水师已到 216
致四弟、九弟、季弟·不能威猛,由于不精明 216
致四弟、六弟、季弟·鄂兵久无饷银 217
致诸弟·长夫皆令回里 218
致诸弟·广西水勇到省 218
致诸弟·湖北业已失守 219
致诸弟·令子侄见军旅 220
致诸弟·述贼人数更多 221
致诸弟·述陆路大胜 222
致诸弟·即日移营前进 223
致诸弟·述贼不能水战 224
致诸弟·宜注重勤敬和更宜注意清洁。戒怠惰 226
致诸弟·自述不愿受官。注意勿使子侄骄佚 227
致诸弟·告战事情况及聘请明师 228
致诸弟·带归卒岁之资及告军中声名极好 230
致诸弟·军事愈办愈难 231
致诸弟·水师陷入内河 233
致诸弟·至江西整顿战船 234
致诸弟·认真操练水师 236
致诸弟·读书不必求熟 237
致诸弟·营中需才孔亟 238
致诸弟·打单眼充数竿 240
致诸弟·难以打出湖口 241
致诸弟·调彭雪琴来江 243
致诸弟·陆军势已不支 244
致诸弟·喜九弟得优贡 246
致诸弟·拟添募五百人 248
致诸弟·监务筹饷有二 248
致诸弟·细述鄂赣军情 250
致诸弟·述吉安府失守 251
致四弟、九弟、季弟·瑞州屡获大胜 253
致四弟·自谓宦途风波。思抽身免咎 254
致九弟·催周凤山速来 255
致四弟·宜常在家侍父并延师事 256
致九弟·不可久顿城下 257
致九弟·急来瑞州更替 258
致四弟·不宜常常出门。联姻不必富室名门 259
致九弟·军饷可望充裕 260
致四弟·看书不必一一求熟 261
致九弟·恐哨勇不老练 262
致九弟·军事尚隐尚诡 263
致九弟·宜全神注陆路 264
致九弟·劝宜息心忍耐为要 264
致九弟·戒浪战 266
致九弟·必须细侦贼情 266
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 267
致九弟·训练注重讲辨 269
致九弟·述无恒的弊病及带勇之法 270
致九弟·惭对江西绅士 272
致九弟·公文不可疏懒 274
致九弟·待人注意真意与文饰。顺便周济百姓 275
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 276
致九弟·勉其带勇须耐烦 277
致九弟·论长傲多言为凶德致败者 278
致九弟·愿共鉴诫长傲、多言二弊 279
致九弟·注重平和二字 280
致九弟·宜以求才为急 282
致九弟·述凭濠对击之法及捐银作祭费 284
致九弟·劝捐银修祠堂 286
致九弟·喜保同知花翎 287
致九弟·克终为贵 288
致九弟·赴浙办理军务 290
致九弟·述自长沙启行 291
致九弟·述寓武昌抚署 292
致九弟·过浔祭塔公祠 292
致四弟、季弟·注重种蔬养鱼猪等事 293
致九弟·拟优保李次青 294
致九弟·望来帮办一切 295
致九弟·述捐饷增学额 296
致九弟·喜闻克吉安信 297
致九弟·望即来营小住 298
致四弟、季弟·述零匪难奏功 299
致九弟·当报近日军情 300
致四弟、九弟、季弟·宜兄弟和睦,贵行孝道,
又实行勤俭二字 301
致四弟、九弟、季弟·温甫尸无下落 302
致四弟、九弟、季弟·述温弟事变及
家庭不可说利害话 303
致四弟、九弟、季弟·述六弟遗骸未寻得 304
致四弟、九弟、季弟·述起屋造祠堂及改葬之注意点。
又述写字之法 305
致四弟、九弟、季弟·奏温甫殉难事 307
致四弟、九弟、季弟·寻获温甫弟遗骸 308
致四弟、九弟、季弟·邑中须有团练 309
致四弟、九弟、季弟·湖南协饷停解 310
致四弟·述近况 311
致四弟·以寿序作格言 311
致四弟·责晏起 312
致四弟·述奉防蜀之旨 313
致四弟、九弟·必须略置墓田 313
致四弟·述楚军难北征及湖南樊镇一案 315
致四弟、九弟·述捻匪之猖獗 315
致四弟、九弟·颇虑统将乏人 316
致四弟、九弟·问新屋形状及述贼包围鲍营 317
致四弟、九弟·述克复太湖县 318
致四弟、九弟·痛悉叔父去世 319
致四弟、九弟·闻克复杭城信及嘱不必添营 320
致四弟、九弟·论进补药及必须起早 320
致四弟、九弟·寻地必求愜意 321
致四弟·治家八字诀 322
致四弟·述苏锡失守信 322
致四弟·嘱纪泽来省觐 324
致四弟·述营中诸务业集 325
致九弟、季弟·述杨光宗不驯 325
致季弟·讲求将略品行学术 326
致九弟、季弟·嘱文辅卿二语 327
致九弟、季弟·随时推荐正人 328
致九弟、季弟·以勤字报君,以爱民二字报亲 329
致九弟、季弟·问军中柴米足否 330
致九弟·北援不必多兵 330
致九弟·告战事为天雨所阻 331
致九弟、季弟·戒傲惰二字 332
致九弟、季弟·谢给纪泽途费 333
致九弟、季弟·告军事失利 333
致四弟·述剿贼情形及忧心子弟骄奢逸 334
致四弟·述战事并教子侄以谦勤 335
致四弟·不信医药僧巫和地师 336
致四弟·教去骄惰 337
致四弟·戒不轻非笑人 337
致九弟、季弟·宜以静字胜贼 338
致四弟·教子弟以三不信及八本 339
致九弟·陆路万难多运 341
致四弟·述安庆之得失 342
致九弟·论人力与天事 342
致四弟·洋船济贼油盐 344
致九弟、季弟·须将外濠加挖 344
致九弟·宜作坚守之计 345
致九弟·暂缓奏祀望溪 346
致九弟·述贼万难持久 347
致九弟·闻安庆克复 348
致九弟·述挽胡润帅联 348
致九弟·今专守庐江无为 349
致四弟、九弟·望来共商大计 349
致四弟、九弟·但求保全上海 351
致九弟·注意训练新军及戒用人太滥 351
致季弟·慰丧弟妇 352
致九弟、季弟·筹办粤省厘金 353
致九弟·咨鄂协解火药 354
致九弟·办事好手不多 354
致九弟·抽本省之厘税 356
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356
致四弟·纪鸿幸取县首 357
致九弟、季弟·注意清慎勤 358
致九弟、季弟·刚柔互用 360
致九弟、季弟·述负李次青实甚 361
致九弟、季弟·须惜士卒精力 362
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见,注意外间指摘 362
致四弟·开用总督关防及监政之印信 363
致九弟、季弟·不服药之利 364
致九弟、季弟·不可服药 365
致九弟、季弟·金陵似可克复 366
致九弟·述保举人为难 367
致九弟·述查参金眉生 368
致四弟·告军中病疫 369
致四弟·对本县父母官之态度 370
致九弟·兵贵机局灵活 371
致九弟·述器重杜小舫 372
致九弟·切忌全作呆兵 373
致九弟·拟接季弟灵柩 374
致九弟·述季柩已到此 375
致九弟·作季弟挽联一副 376
致九弟·派送季柩归里 376
致四弟·述为季弟治丧并家中来接柩事 377
致九弟·述为季弟请谥 378
致九弟·整顿陈栋之勇 379
致九弟·申请辞退一席 380
致九弟·述彼此意趣之不同 381
致九弟·述纪梁宜承荫 382
致九弟·论恬淡冲融之襟怀 383
致九弟·尽可随时陈奏 384
致九弟·不必再行辞谢 384
致九弟·当大事宜明强 385
致九弟·欣悉家庭和睦 386
致九弟·战事宜自具奏 387
致九弟·在积劳二字上着力 388
致四弟·注意俭字 389
致四弟·勤俭首要 390
致四弟·宜劝诸侄勤读 390
致九弟·毋恼毋怒以养肝疾 391
致九弟·心肝之病以自养自医为主 392
致九弟·郁怒易伤人 393
致四弟·教家中以勤俭为主 393
致四弟、九弟·述浚秦淮河及书信往来论文事 394
致九弟·讲求奏议不迟 395
致四弟、九弟·述军情 396
致四弟、九弟·寄银与亲族三党 397
致四弟·述养身五事 397
致九弟·宜在自修处求强 399
致四弟·送银共患难者及述星冈公之家规 400
致九弟·一悔字诀 401
致九弟·必须逆来顺受 403
致四弟、九弟·谕旨饬沅陛见 404
致四弟·念及丁口繁盛 405
致四弟、九弟·述为学四要 405
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 406
与二子书
与纪泽书·闻母大故,料理奔丧事宜 410
与纪泽书·料理奔丧事宜 415
与纪泽书·知长沙被围 419
与纪泽书·绕道回乡 420
与纪泽书·至家料理母亲后事 420
与纪泽书·出殡之事一切从俭 421
与纪鸿书·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423
与纪泽书·劝儿勤学,不可浪掷光阴 424
与纪泽书·教子读《汉书》 425
与纪泽书·教子读书习字及做人之道 427
与纪泽书·读书当循“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之法 429
与纪泽书·作诗宜讲究声调 430
与纪泽书·教子读十三经 432
与纪泽书·教子作字及学作赋 433
与纪泽书·劝儿学天文历法 435
与纪泽书·常慰岳母,答《诗经》疑 437
与纪泽书·教子作文习字 437
与纪泽书·敬爱长辈,为后辈立榜样 438
与纪泽书·习字作文皆可摹古人间架 440
与纪泽书·习字宜下苦功 441
与纪泽书·看书不可无恒 442
与纪泽书·读书不求记忆,但求明白 443
与纪泽书·整理文稿 444
与纪泽书·习字当学大家 445
与纪泽书·族中红白喜事当不失礼 445
与纪泽书·明春办大女儿嫁事 446
与纪泽书·教儿早起、有恒、举止厚重 447
与纪泽书·嘱儿服侍叔父 448
与纪泽书·读书不必强记,但求识其意味 448
与纪泽书·治家八法与读《文选》之道 449
与纪泽书·嘱儿研习小学 451
与纪泽书·纪泽觐见途中 452
与纪泽书·至齐云山一游 452
与二子书·不积田产。嘱儿读书 453
与二子书·告之近况 454
与纪泽书·不可轻信医药 455
与纪泽书·文章雄奇之道 456
与纪泽书·痛补所短,发扬所长 457
与纪泽书·告之近日战况 458
与二子书·嘱儿买茶及种竹 460
与二子书·嘱儿不可从军,不必做官 460
与纪泽书·告之近期战事 462
与纪泽书·种菜之法及写匾与子侄 463
与纪泽书·择定大女儿嫁期 465
与纪泽书·论述《尔雅》 466
与纪泽书·寄银为大女儿于归之用 468
与纪泽书·贼氛环逼,忧闷之至 469
与纪泽书·论读诗与作诗 470
与纪泽书·述战事之艰,询问县考事宜 471
与纪泽书·论古今文人琐事之劳,述其母病况 472
与纪泽书·论纪泽之优缺点,述军事近况 473
与二子书·劝儿立志 475
与纪泽书·论读书与作文之法 475
与纪泽书·嘱其厚待袁婿 477
与纪鸿书·劝儿常守俭朴之风 478
与纪泽书·劝儿多读古书,法王羲之、陶渊明,
不法嵇、阮 479
与纪泽书·论《汉书》之训诂、《庄子》之诙诡 480
与纪泽书·述军中士卒多病 481
与纪泽书·述战事之艰辛 482
与纪泽书·分析军事 483
与纪泽书·论训诂之学 484
与二子书·述军事劳烦,牙疼殊甚 485
与纪泽书·论四言诗 486
与纪泽书·练字应从刚字、厚字用功 487
与纪泽书·论韩愈五言诗 488
与纪泽书·述军事近况 489
与纪泽书·劝女顺从女婿 490
与纪泽书·处乱世而得宽闲之岁月 491
与纪泽书·论古茂之文章,劝儿背诵经典 492
与纪泽书·述军事近况 494
与纪鸿书·论科考 495
与纪鸿书·安排子女来皖相见 496
与纪泽书·劝儿以勤谦二字为主 497
与纪泽书·悯将士之辛苦 498
与纪泽书·述军中之苦 498
与纪泽书·述军营近况 499
与纪泽书·安排各项事宜 499
与纪泽书·述军中近况 500
与纪泽书·述军营发生疾病 501
与纪泽书·告知朝廷封赏 501
与纪鸿书·勉励家中子弟去傲惰二弊 502
与纪泽书·请其详查封赏之事例 502
与纪泽书·告知封赏之事 503
与纪泽书·告知近况 503
与纪泽书·催刻李秀成供 504
与纪泽书·述近日之劳乏 505
与纪泽书·请抄写《轮舟行江浅深说》 505
与纪泽书·告知欲登舟回安庆 506
与纪泽书·述回皖所经之地,称愧受恩典 507
与纪泽书·告知行程 507
与纪鸿书·劝儿以谦敬保家门之盛美 508
与纪泽书·告知行程 509
与纪泽书·告知行程 509
与二子书·谕儿谦慎勤俭 510
与二子书·询及家事,简述近况 510
与纪泽书·述近况并指定二子阅习书目 511
与二子书·述战事并指点二子功课 512
与二子书·举例亲授二子作文 513
与纪泽书·示儿应读书有恒 515
与二子书·商议四女婚事 516
与纪泽书·安顿友人葬事及家事 518
与纪泽书·交代藏书读书事宜 519
与纪泽书·示儿养生之道 520
与二子书·述近况,问寒衣 521
与纪泽书·嘱家事数条 521
与纪泽书·私助幕友银钱 522
与纪泽书·述军情近况 523
与纪泽书·交代琐事数条 524
与纪泽书·寄书命二子细览 525
与二子书·为子择良师 525
与纪泽书·谕纪泽来营过年 526
与二子书·交代家事若干并命纪泽代为查寄典籍 527
与纪泽书·交代琐事若干 529
与纪泽书·问妻病,嘱纪泽添寒衣 530
与纪鸿书·细教纪鸿习文练字 530
与二子书·教子以眠食二功养生 532
与纪泽书·安排二子行程 533
与二子书·教二子多用浑、勤之功 534
与二子书·述军情,斥长婿 535
与二子书·训导二子当应科场 536
与二子书·治病忌屡改方剂,忌轻服药 536
与二子书·嘱纪泽协修县志 538
与二子书·曾家女子须擅纺织酒食 539
与二子书·嘱儿要习勤有恒,半月一禀 540
与二子书·指点二子作文读史要义 541
与二子书·勿轻服药,重在眠食 542
与二子书·得孙大喜 543
与二子书·家事数条,心得若干 544
与二子书·拟奏请开缺 545
与纪泽书·读诗文当先认其貌,后观其神 546
与纪泽书·止纪泽来周家口营 547
与纪泽书·述近况 548
与纪泽书·述军情近况。嘱儿善待新邻 549
与纪泽书·须作代代做士民之想 550
与纪泽书·家信每月三封,不可再少 552
与纪泽书·不积银钱留与儿孙 553
与纪泽书·为后辈读书事忧虑 554
与纪泽书·纪鸿抱病 555
与纪泽书·点评纪泽新诗 556
与纪泽书·读书须具大量,不宜妄生意气 557
与纪泽书·纪泽痘症渐愈 559
与纪泽书·数地大旱 559
与二子书·嘱家事数条 560
与纪泽书·交代私银取用事宜 561
与纪泽书·述因深感报销批旨,故恐难请开缺 562
与纪泽书·制造船炮为自强之本 563
与纪泽书·发妻目疾加剧 564
与纪泽书·述新年近况并议若干家事 565
与纪泽书·安排家眷来保定事宜 567
与纪泽书·视儿女勿过于娇贵 568
与纪泽书·议家眷北来行程并拟买一侍妾 570
与纪泽书·诸事从简从省 571
与纪泽书·述近况及心境 572
与二子书·托人进京买茸 573
与二子书·建议热水洗脚 574
与二子书·通报归期 574
与纪泽书·述身体近况 575
与纪泽书·述晕症未痊愈 575
与纪泽书·通报近况 576
与纪泽书·天津缉凶事务缠身,并示儿养身之道 577
与纪泽书·外务目疾弥深焦灼 578
与二子书·述目疾之苦 579
与纪泽书·外务目疾日益烦心 579
与纪泽书·悔疚与外国公使交涉失败 580
与纪泽书·身体病恙。困惫不堪。时事熬煎 581
与纪泽书·与外国公使再次照会 582
与纪泽书·与外国公使交涉 583
与纪泽书·知老境之难 584
与纪泽书·告知近况 584
与纪泽书·拟赴江南履任 585
与纪泽书·目疾偏方 586
与纪泽书·被逼缉拿天津之事案犯 587
与纪泽书·竭力缉拿天津案犯 588
与纪泽书·调任两江总督 588
与纪泽书·天津教案徘徊不决 589
与纪泽书·天津教案奏结,拟归南 590
与纪泽书·拟由水路南下 592
与纪泽书·做进京准备 593
与二子书·不欲在京庆生 594
与二子书·述近况 595
与二子书·示儿张弛之道 596
与二子书·抵扬州 596
与二子书·扬州应酬,体力不支 597
与二子书·教子养生之道 598
与纪泽书·报近况 599
与纪泽书·嘱子五十岁之前读书 600
与纪泽书·抵清江,买川笋,读《通鉴》 600
与二子书·告知近况 601
与纪泽书·抵苏会客戏酒 602
与纪泽书·起行赴金陵 603
出版说明
一、此次出版的《曾国藩家书》为简体、横排、标点本。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世界书局印行的仿古字版《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同时参考近年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成果,编辑整理而成。
二、本书包括《禀祖父母》《禀父母》《禀叔父母》《致诸弟》《与二子书》等五部分。
三、原书中的夹注、旁注予以保留,在编排上采用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加以区别,以便于读者阅读、理解。
四、此次编辑出版以忠于原作为原则,对有据可查的疏漏错误进行了校勘订正,对不可考据的疑问则遵照原文收录。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典故、典章制度等文史知识做了精练注解,对信中涉及的人物、地名做了简要介绍,对生僻字做了注音。
前 言
梁启超曾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中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是中国历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也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一尊偶像”。他的人生、他的智慧和思想,以及他的人格修炼,深深影响了近现代乃至当代中国人。
曾国藩二十八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检讨,之后在京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先后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工、刑、吏等部侍郎;四十三岁,组建湘军;五十岁,出任两江总督;五十四岁,平复天京叛乱,受封一等伯爵;五十五岁,创建江南制造总局;六十岁,处理天津教案;六十二岁,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被誉为“一代通才”“千古完人”。
然而,这样一位侍奉了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君王,历时三十四年恩宠不衰、德高望重的官场大人,对自己、对家人却极其严格自律。曾国藩自为官之初便勤通家书,虽然他本人著述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但是仅一部皇皇家书(以及一部《求阙斋日记》),便记录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包括修身、齐家、治学、交友、用人、从政等在每个人生关口思索与自省的细节,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智慧和修养。
曾国藩对于家人、兄弟、子女的叮嘱和教诲是巨细靡遗的,大到汇报家国大事、嘱托家人“持盈保泰”的人生哲理,小到药方、食谱、教子习字的笔画、笔法,无一不娓娓道来。
《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曾国藩以他的执着、克己、勤勉、远见,成就了一生不朽的功德。他留下的《曾文正公家书》,成为伟人的“咏芝珍藏”。蒋介石也曾说:“曾文正家书及书札,为任何政治家所。”梁启超更推崇他的著作,称“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曾国藩在家书中曾提及成事准则:“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这简单朴素的一句话,也值得我们在今天甚嚣尘上的名利欲望之世界中深思。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左宗棠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李鸿章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信否尽人皆可学焉而至,吾不敢言;若曾文正之尽人皆可学焉而至,吾所敢言也。
—— 梁启超
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
——
吾姑不问其当时应变之手段,思想之新旧,成败之过程如何,而其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盖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
——蒋介石
人物简介
祖父,曾玉屏(1774—1849)
号星冈,是对曾国藩一生影响的人。曾国藩曾形容祖父“声如洪钟,见者惮慑,而温良博爱,物无不尽之情”。曾玉屏年少失学,游手好闲,被村中长辈讥笑,他闻之自责不已,卖掉骑行的马匹,从此徒步而行,日出而作,勤俭务农,家族也越来越兴旺。他对子孙要求严格,修建祖祠、讲求礼仪、敬老扶贫。他教导家人不信巫医僧徒,要求子女好学不倦,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才。他订立的四字家训“书、蔬、鱼、猪”,被曾国藩继承和发扬。曾玉屏逝世于道光二十九年,享年七十六岁。
祖母,王氏(1767—1846)
“孝恭雍穆,娣姒钦其所为,自酒浆缝纫以至礼宾承祭,经纪百端,曲有仪法。”王氏到老年仍亲自检点家政,勤俭持家,对晚辈慈爱宽厚。王氏逝世于道光二十六年,享年八十岁。
父亲,曾麟书(1790—1857)
字竹亭,一生困于科场。曾麟书自幼接受父亲的严格要求,父亲指望他通过读书获取功名,但他天资愚钝,平生虽勤于学,考过十次童试,但都名落孙山,直到四十三岁第十七次参加乡试才考中生员,成为曾氏家族几百年来个秀才,但已仕途无望。曾麟书教子有方,重视家庭教育,创办了家塾“利见斋”,教导子女勤勉苦读,不重在求速成效,而在于“教之有常,自然有效,学之有心,业必有成”。
母亲,江氏(1785—1852)
“湘乡处士沛霖公女,来嫔曾门,事舅姑四十余年,爨必躬,在视必恪,宾祭之仪,百方检饬。”江氏拥有中国传统女性的许多优秀品德。勤劳淑德,操持家务克勤克俭,所生五男四女,“尺布寸缕,皆一手拮据”。她受家学影响,粗识文字,谨守曾门家训。曾国藩的父亲常以“人众家贫为虑”,江氏或以自强之言勉之,或谐语以劝解。她常对丈夫说:“(吾家子女虽多,但)某业读,某业耕,某业工贾。吾劳于内,诸儿劳于外,岂忧贫哉?”江氏逝世于咸丰二年。
叔父,曾骥云(1807—1860)
号高轩,无子,抚曾国华为嗣。曾骥云一生不得功名,在家乡主持家族事务。
四弟,曾国潢(1820—1886)
原名国英,字澄侯,族中排行第四。捐监生出身。他比长兄曾国藩小九岁。长兄在外读书做官,他担负起教导其他几个弟弟、帮父亲料理家务的责任。曾国潢天资平庸,仕途不顺,于是在家协助父亲、叔父打理家族事务、教育幼弟、建祠修房。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他曾协办团练,配合清政府镇压太平军。
六弟,曾国华(1822—1858)
字温甫,族中排行第六,从小过继给叔父为子,科考只中监生。咸丰五年,湘军被困江西,曾国华“倍道走武昌,乞师以拯兄难”,攻克咸宁等六县。曾国藩曾说:“使吾有生还之日,温甫力也。”咸丰八年十月,曾国华战死三河镇,清政府加赠他为太常寺卿、追赠通议大夫,入祀京师昭忠祠。
九弟,曾国荃(1824—1890)
字沅浦(甫),号叔淳,又名子植,族中排行第九。曾国荃比曾国藩小十三岁,史载“少年奇气,倜傥不群”。咸丰二年,他考取优贡,之后协助曾国藩对太平军作战,攻破天京。曾国荃对清政府可谓功不可没,对曾国藩的帮助在诸弟中也。曾国荃以破城有功加太子少保衔,封一等伯爵。后历任陕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光绪十年任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
季弟,曾国葆(1829—1862)
字季洪,又字事恒,是曾国藩五兄弟中年幼者。曾国葆自幼体弱,读书却很用功。咸丰三年,曾国葆协助兄长对太平军作战。咸丰十一年,与曾国荃合围安庆,其后随曾国荃围攻天京,病死军营。清政府追赠他为内阁学士,谥“靖毅”。
长子,曾纪泽(1839—1890)
字劼刚,号梦瞻,晚清著名外交家。曾纪泽自幼接受严格教育,通经史、工诗文、精算术。及长,因受洋务运动影响,研究西方科学文化,是一个秉承“经世致用”新思维的知识分子,有“学贯中西”之誉。他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公使,力图促进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革。1880年,曾纪泽兼任驻俄公使,赴莫斯科与俄国谈判。通过他锲而不舍的据理力争,双方终签署了《中俄伊犁条约》(也就是俗称的《中俄改订条约》)。清政府以多付四百万卢布的代价,收回了伊犁九城的主权,换回了两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次子,曾纪鸿(1848—1881)
字栗,数学家。曾纪鸿不热衷仕途而酷爱数学,并通天文、地理、舆图诸学。他主张学习西方,认为中国历史悠久,数学已渐近失传,而近三百年来,西方各国反能推阐古法,翻陈出新。这促使他学习西方语言文字,细心研究西方代数学,并对瑞士数学家欧拉的方法加以改进,终推导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的数字。有《对数详解》《圜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传世。三十四岁即英年早逝。
致
诸
弟
致诸弟·述修业以卫身
四位老弟足下:
九弟行程,计此时可以到家。自任丘发信之后,至今未接到第二封信,不胜悬悬,不知道上不甚艰险否?四弟、六弟院试计此时应有信,而折差久不见来,实深悬望。
予身体较九弟在京时一样,总以耳鸣为苦。问之吴竹如,云只有静养一法,非药物所能为力。而应酬日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实养静?拟搬进内城住,可省一半无谓之往还,现在尚未找得。
予时时自悔,终未能洗涤自新。九弟归去之后,予定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之法。读经常懒散不沉着。读《后汉书》,现已丹笔点过八本,虽全不记忆,而较之去年读《前汉书》,领会较深。九月十一日起同课人议每课一文一诗,即于本日申刻用白折写。予文、诗极为同课人所赞赏,然予于八股绝无实学,虽感诸君奖借之殷,实则自愧愈深也。待下次折差来,可付课文数篇回家。予居家懒做考差工夫,即借此课以摩厉考具,或亦不至临场窘迫耳。
吴竹如近日往来极密,来则作竟日之谈,所言皆身心国家大道理。渠言有窦兰泉者,垿,云南人。见道极精当平实。窦亦深知予者,彼此现尚未拜往。竹如必要予搬进城住,盖城内镜海先生可以师事,倭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友事,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漫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以是急思搬进城内,屏除一切,从事于克己之学。镜海、艮峰两先生亦劝我急搬,而城外朋友,予亦有思常见者数人,如邵蕙西、吴子序、何子贞、陈岱云是也。
蕙西尝言:“‘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我两人颇有此风味。”故每见辄长谈不舍。子序之为人,予至今不能定其品,然识见且精,尝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此语正与予病相合,盖予所谓“掘井多而皆不及泉”者也!
何子贞与予讲字极相合,谓我真知大源,断不可暴弃。予尝谓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气言,凡坤以形质言。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即此道也。乐本于乾,礼本于坤。作字而优游自得、真力弥满者,即乐之意也;丝丝入扣,转折合法,即礼之意也。偶与子贞言及此,子贞深以为然,谓渠生平得力尽于此矣。
陈岱云与吾处处痛痒相关,此九弟所知者也。
写至此,接得家书,知四弟、六弟未得入学,怅怅然。科名有无迟早,总由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难以尽言,至于修业以卫身,吾请言之:
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或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证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且书信既详,则四千里外之兄弟不啻晤言一室,乐何如乎!
予生平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抱愧尤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九弟在京年余,进益无多,每一念及,无地自容。嗣后我写诸弟信,总用此格纸,弟宜存留,每年装订成册。其中好处,万不可忽略看过。诸弟写信寄我,亦须用一色格纸,以便装钉。
谢果堂先生出京后来信并诗二首。先生年已六十余,名望甚重,与予见面,辄彼此倾心,别后又拳拳不忘,想见老辈爱才之笃。兹将诗并予送诗附阅,传播里中,使共知此老为大君子也。
予有大铜尺一方,屡寻不得,九弟已带归否?频年寄黄英白菜子,家中种之好否?在省时已买漆否?漆匠果用何人?信来并祈详示。兄国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致诸弟·勿屈于小试。大学之纲领。应用日课册
四位老弟足下:
十月二十一日接九弟在长沙所发信,内途中日记六页,外药子一包。二十二接九月初二日家信,欣悉以慰。
自九弟出京后,余无日不忧虑,诚恐道路变故多端,难以臆揣。及读来书,果不出吾所料,千辛万苦始得到家,幸哉幸哉!郑伴之不足恃,余早已知之矣。郁滋堂如此之好,余实不胜感激。在长沙时,曾未道及彭山屺,何也?又为祖母买皮袄,极好极好!可以补吾之过矣。
观四弟来信甚详,其发奋自励之志溢于行间,然必欲找馆出外,此何意也?不过谓家塾离家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出外较清净耳。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教书,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六弟自怨数奇,余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六弟屈于小试,自称数奇,余窃笑其所忧之不大也。盖人不读书则已,亦既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作官何以异哉?然则既自名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
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齐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
吾友吴竹如,格物功夫颇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倭艮峰先生则诚意功夫极严,每日有日课册,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月则订一本。自乙未年起,今三十本矣。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而著之于书。故所读之书,句句皆切身之要药。兹将艮峰先生日课钞三页付归与诸弟看。余自十月初一日起,亦照艮峰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冯树堂与余同日记起,亦有日课册。树堂极为虚心,爱我如兄,敬我如师,将来必有所成。
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次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盖明师益友,重重夹持,能进不能退也。本欲钞余日课册付诸弟阅,因今日镜海先生来,要将本子带同去,故不及钞。十一月有折差,准钞几页付回也。
余之益友,如倭艮峰之瑟僴,令人对之肃然;吴竹如、窦兰泉之精义,一言一事,必求至是;吴子序、邵蕙西之谈经,深思明辨;何子贞之谈字,其精妙处,无一不合,其谈诗尤符契。子贞深喜吾诗,故吾自十月来已作诗十八首,兹钞二页,付回与诸弟阅。冯树堂、陈岱云之立志,汲汲不遑,亦良友也。镜海先生,吾虽未尝执贽请业,而心已师之矣。
吾每作书与诸弟,不觉其言之长,想诸弟或厌烦难看矣。然诸弟苟有长信与我,我实乐之,如获至宝,人固各有性情也。
余自十月初一日起记日课,念念欲改过自新。思从前与小珊有隙,实是一朝之忿,不近人情,即欲登门谢罪。恰好初九日小珊来拜寿,是夜余即至小珊家久谈,十三日与岱云合伙请小珊吃饭,从此欢笑如初,前隙尽释矣。
金竺虔报满用知县,现住小珊家,喉痛月余,现已全好。李笔峰在汤家如故。易莲舫要出门就馆,现亦甚用功,亦学倭艮峰者也。同乡李石梧已升陕西巡抚。两大将军皆锁拿解京治罪,拟斩监候。英夷之事,业已和抚,去银二千一百万两,又各处让他码头五处。现在英夷已全退矣。两江总督牛鉴,亦锁解刑部治罪。
近事大略如此,容再续书。兄国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致诸弟·述近况并对待童仆之态度
诸位贤弟足下:
十月二十七日寄弟书一封,内信四页,钞倭艮峰先生日课三页,钞诗二页,已改寄萧辛五先生处,不由庄五爷公馆矣,不知已到无误否?
十一月前八日已将日课钞与弟阅,嗣后每次家信,可钞三页付回。日课本皆楷书,一笔不苟,惜钞回不能作楷书耳。冯树堂进功猛,余亦教之如弟,知无不言。可惜九弟不能在京与树堂日日切磋,余无日无刻不太息也。九弟在京年半,余懒散不努力;九弟去后,余乃稍能立志,盖余实负九弟矣。余尝语岱云曰:“余欲尽孝道,更无他事,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则我大不孝矣。”九弟之无所进,是我之大不孝也。惟愿诸弟发奋立志,念念有恒,以补我不孝之罪,幸甚幸甚。
岱云与易五近亦有日课册,惜其识不甚超越。余虽日日与之谈论,渠究不能悉心领会,颇疑我言太夸。然岱云近极勤奋,将来必有所成。
何子敬近待我甚好,常彼此作诗唱和,盖因其兄钦佩我诗,且谈字相合,故子敬亦改容加礼。子贞现临隶字,每日临七八页,今年已千页矣。近又考订《汉书》之讹,每日手不释卷。盖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仪礼》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所传于后。以余观之,前三者余不甚精,不知深浅究竟何如;若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诗亦远出时手之上,必能卓然成家。近日京城诗家颇少,故余亦欲多做几首。
金竺虔在小珊家住,颇有面善心非之隙。唐诗甫亦与小珊有隙。余现仍与小珊来往,泯然无嫌,但心中不甚惬洽耳。曹西垣与邹云陔十月十六起程,现尚未到。汤海秋久与之处,其人诞言太多,十句之中仅一二句可信。今冬嫁女二次,一系杜兰溪之子,一系李石梧之子入赘。黎樾翁亦有次女招赘。其婿虽未读书,远胜于冯舅矣。李笔峰尚馆海秋处,因代考供事,得银数十,衣服焕然一新。王翰城捐知州,去大钱八千串。何子敬捐知县,去大钱七千串,皆于明年可选实缺。黄子寿处,本日去看他,功夫甚长进,古文有才华,好买书,东翻西阅,涉猎颇多,心中已有许多古董。何世兄亦甚好,沉潜之至,天分亦高,将来必有所成。吴竹如近日未出城,余亦未去,盖每见则耽搁一天也。其世兄亦极沉潜,言动中礼,现在亦学倭艮峰先生。吾观何、吴两世兄之姿质,与诸弟相等,远不及周受珊、黄子寿,而将来成就,何、吴必更切实,此其故。诸弟能看书自知之,愿诸弟勉之而已。此数人者,皆后起不凡之人才也,安得诸弟与之联镳并驾,则余之大幸也。季仙九先生到京服阕,待我甚好,有青眼相看之意。同年会课,近皆懒散,而十日一会如故。
予今年过年,尚须借银百五十金,以五十还杜家,以百金用。李石梧到京,交出长郡馆公费,即在公项借用,免出外开口更好。不然,则尚须张罗也。
门上陈升一言不合而去,故予作《傲奴诗》。现换一周升作门上,颇好。予读《易·旅卦》:“丧其童仆”。《象》曰:“以旅与下,其义丧也。”解之者曰:“以旅与下者,谓视童仆如旅人,刻薄寡恩,漠然无情,则童仆亦将视主上如逆旅矣。”予待下虽不刻薄,而颇有视如逆旅之意,故人不尽忠,以后予当视之如家人手足也。分虽严明,而情贵周通。贤弟待人,亦宜知之。
予每闻折差到,辄望家信,不知能设法多寄几次否?若寄信,则诸弟必须详写日记数天,幸甚。予写信亦不必代诸弟多立课程,盖恐多看则生厌,故但将予近日实在光景写示而已,伏惟诸弟细察。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