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082723
本书对研究汉语中的词汇化现象及其规律进行归纳。
本书研究词汇化现象及其规律。词汇化指非词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变为词的过程。除联绵词和音译词之外的双音词在历目前的产生主要是词汇化的结果。汉语双音词的词汇化主要有三条途径:从短语降格而来;从由语法性成分参与形成的句法结构发展出来;从本来不在同一句法层次上但在线性顺序上紧邻的两个成分所形成的跨层结构中脱胎出来。词汇化的发生要受到句法、语义和语用因素的制约。词汇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不同的形式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汇化程度。
修订本前言
初版序
绪论
1.研究对象
2.研究意义
3.双音词的研究概况
4.双音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新的研究课题的提出
5.本书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章 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
节 汉语双音词的主要来源
1.双音词的出生地
2.双音词的鉴定与衍生关系的确立
3.汉语双音词主要的历史来源:从短语演变为双音词
4.由句法结构变为双音词
5.由跨层结构变为双音词
第二节 双音词衍生的性质
第三节 双音词衍生的基本条件和特点
第四节 双音词衍生的机制
1.语言演变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2.双音词衍生的认知机制:组块的心理过程
第二章 由短语词汇化而成的双音词
节 概述:不同类型的短语的词汇化
1.汉语词法构造与句法构造一致性的历史来源
2.由不同类型的短语词汇化而成的双音词举例
3.双音词源头短语确定中的问题
4.短语的词汇化与词典的释义及义项排列
5.从短语到双音词的演变中表现出的特点
6.导致短语词汇化的原因
7.短语的词汇化与现代汉语复合词的性质
第二节 并列短语的词汇化
1.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的常用性
2.意合并列短语与形合并列短语
3.并列项的语义特点与并列短语的词汇化
4.双音词的历时发展特点与词汇化程度的等级:以并列式双音词为例
第三节 偏正短语的词汇化
1.古汉语中偏正短语与偏正式词的判定
2.不同类型的偏正式双音词的数量与发展先后顺序的差异
3.动词在句子信息结构中的作用与动词性双音词成词的困难
4.定中式双音词内部不同类型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句法层面不同种类定语的语序
5.状中式双音词内部不同类型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句法层面不同状语的语序
第四节 动宾短语的词汇化
1.动宾式双音词的数量及其词汇化程度
2.动宾短语成词的语义条件——共时研究
……
第三章 从句法结构到双音词
第四章 从跨层结构到双音词
第五章 双音词语义和功能的演变
结语
附录
重印后记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自2002年出版以来,在语言学界引起了不少同行的兴趣。但是由于当时印数太少,初版早已脱销了。我经常收到认识的或不认识的语言学研究者的来信,向我询问是否手头还有此书。我把自己当时买的书都赠送完后,就只得对向我询问的人说抱歉了。一些老师和朋友都向我建议将此书修订再版,特别是四川大学的张永言先生(张先生是我的导师朱庆之先生的导师)更是多次敦促我修订,我也决定做这件事。于是与商务印书馆的周洪波先生联系,得到了周先生的大力支持。
可是惭愧的是,长时间以来我都没能完成这个在一些人看来比较简单的任务,迟迟也没有把修订稿送到商务。张永言先生在与我通电话时几次提及此事,催我早日完成,我心里非常感谢张先生,但同时也觉得十分惭愧。不能完成修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手里边好像总有其他事要做,比如赶写会议论文、备新课、申请课题、照顾孩子等等,时间似乎总是不够用,而且,一度也因为疾病和情绪低落而耽误了不少时间。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更主要的,总觉得修订一本旧作没有写新的作品那样提神,所以总是拖来拖去。自己也在心里骂过自己无数次,但是好像是受到了诅咒,就是无论如何不能将这个任务完成。我知道很多人想看我的书可是买不到,只好复印,国外的一些同行也看不到,我已经把书的电子版给过若干人使用,也把电子版提供给一些高校的老师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我知道修订这本书、使之再版是必须的,可情绪总是不配合理智,我自己也解释不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迁延日久完成不了这个预定的任务,我内心的焦虑也不断地积累,无法排遣。好在,这个一拖再拖的事情今天总算完成了,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从初跟周洪波先生联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年了,我终于把这个早该完成的任务完成了。我希望张永言先生能够高兴地看到这本书的出版。
修订本吸收了张永言先生、汪维辉先生等人的一些意见,借鉴了学界的一些新成果,增加了这些年思考得出的一些新想法,补充了一些新的例证和新的参考文献,删除了一些不合适的例证,改正了原有例证中的个别错误,调整了一些地方的表述方式。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目的是概要说明汉语词汇化的类型与规律,不在于对每个提到的双音词的历时形成过程做细致的分析,而且篇幅也不允许对每个个案都做来龙去脉的详细考察,因此修订本在对每个词的分析模式上基本保持了初版的风格,没有增加更为细致深入的描写,虽然每个个案都可以做这样的描写。真诚地希望修订本能够继续得到广大语言学研究者的批评指正。
感谢商务印书馆提供再版的机会,感谢众多师友对修订本出版的关心!我要特别感谢江蓝生先生、沈家煊先生、赵振铎先生、蒋绍愚先生、贝罗贝先生、曹广顺先生、吴福祥先生、方一新先生、白维国先生,汪维辉先生、洪波先生、孙景涛先生、彭睿先生、李宗江先生对本书的肯定和对我的鼓励!感谢朱庆之老师、王洪君老师、张清源老师、张一舟老师多年来对我的教诲与关爱!感谢我的先生林存义对我的呵护、包容与支持。
谨以此修订本献给我敬重的张永言先生。
动宾式双音词在双音词中的比例比偏正式要低得多,而且词汇化程度不很高,因为在动宾式双音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词汇化程度比较低的所谓“离合词”,即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拆开、在中间插入其他成分的“词”。如“理发”有词的用法,但中间又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可以说“他理了一个发”。当其拆开用时,就不是词,而是短语了。据对《现汉》的粗略统计,动宾结构中的离合词占65%以上。
动宾式双音词的词汇化程度比较低这一点还可从其语音形式上得到证明。虽然重音在汉语中并不明显,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汉语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重音模式。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短语语音模式一般是前轻后重,如果一个双音词的语音模式是前重后轻,与短语模式不同了,就说明其词汇化程度是比较高的;如果一个双音词的语音模式是前轻后重,与短语模式无别,则说明其词汇化程度还不够高。据殷作炎(1982)的统计,单纯词以重轻式为基本式,少数念重中或中重式;而复合词中轻重或中重式则占多数,这正与复合词的词汇化程度比单纯词低这一事实相应。在复合词的各类不同结构方式中,动宾式复合词里中重式占90%以上,重中(部分可重)占3%,重轻占3%。可见,大多数动宾式复合词的重音模式与短语相同。赵元任(Chao1968)认为念重轻式的动宾双音词“其整个词语是动-宾以外的东西”,这也就是说,重轻式动宾复合词在意义上不是语素的简单加合,其词汇化程度是很高的,比如“得罪、怀疑、设备、绑腿”等。但是,这一类重轻式的、词汇化程度高的动宾式双音词在动宾式双音词整体中所占比例极小。
2.动宾短语成词的语义条件——共时研究
主、谓、宾、补都属于句子的主干成分,携带了重要的句法和语义信息,是人们理解句子时注意的焦点所在,因而不容易丧失其句法性质而降格成词,这就是动宾短语成词较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和并列短语为难的原因。但虽然有这种困难,汉语中毕竟存在着不少这类双音词,是什么条件促使它们成词的呢?我们知道,双音节只是成词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什么样的动宾双音形式才能成词呢?很容易想到,在语音和句法特征都相同的情况下,成词与不成词就取决于语义特征了。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去找出双音动宾短语成词的语义条件。
从理论上讲,要探讨动宾短语的成词限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可以从古往今看,把那些发生了词汇化的动宾短语集中起来看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的语义特征,这是一种直接的分析;另外一种方法是从今往古看,将现代汉语中存在的动宾式双音词收集起来,考察它们所共同具有的语义特征,由此推测一个动宾短语也必须具有类似特征才可能发生词汇化,这是从结果样态出发去构想其来源。这两种方法所得结论应该是大致相同的。我们在这里选择第二种方法。原因是这样做可操作性强。首先,现代汉语中的动宾式双音词在范围上是确定的,我们可以以《现汉》中收录的动宾式双音词为研究对象。第二,研究现代汉语中存在的动宾式双音词,我们有语感可以利用,因之也可以比较方便地将动宾式词与动宾短语做对比,比较二者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应该是古今一致的。从与短语的对比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成词的条件是什么。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先从共时人手,通过分析现代汉语中动宾式双音词的语义特征,推测在历史上发生的动宾短语的词汇化中的语义限制,然后再从历时角度出发,调查一些词汇化的实例,以检验我们在共时状态下得出的结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