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63791
1.每一位年轻妈妈的情绪自救书
聚焦生育全程的生理转变与情绪考验。知名情感作家、心理咨询师叶倾城以自己的真实经历和心理咨询经验,抚慰女性面对自我价值、个人成长、亲密关系时的焦虑与无助。
2.从心理咨询师视角,解答万千女性内心困惑
生育和工作如何平衡?该不该生二孩三孩?育儿过程中如何让丈夫积极参与?遇到隔代育儿分歧该怎样处理?聚焦家庭育儿痛点,专业分析解答女性困惑。
3.以新手妈妈身份,分享真诚的育儿观点
妈妈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只有养育者疗愈了自己内心的小孩,与自己和解,才能将更多的爱与力量传递给孩子。孕育是一次共同成长,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4.真实女性故事,陪新手妈妈度过生育难关
作者讲述了数十个年轻妈妈的故事,细腻、真诚地分享孕产体验、育儿经验,展现了中国妈妈的生存现状和她们遇到的种种难关,并相应地给出了积极有效的建议。
这是一本教新手妈妈应对身份转变和情绪挑战的生存指南。
它聚焦女性在孕产全程所面临的情绪考验,从孕期心理调整、产后问题应对,到育儿之道、育己之思。内容既涵盖了当下社会热点话题,比如该不该生二孩三孩,是否应该坚持母乳喂养等,又直面探讨了隔代育儿、丧偶式育儿等育儿方式的弊病,向读者传递了清醒的育儿观点。
同时,作者也用过来人的故事和专业的心理分析,解答了新手妈妈在自我价值、个人成长、亲密关系等方面的人生困惑,帮助她们缓解焦虑,重建自信,从容应对身份转变。
章 孩子到来之前
成为母亲,也许是一件注定的事儿
母性并非与生俱来
生孩子的一百个理由
生育不能根治百病
第二章 生育是一场值得的冒险
生育不是什么大公无私的事儿
单身妈妈的育儿困境
如果生出了一个像我一样的小孩
你在怀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孕期面对的残酷数字
即使曾经有一个孩子与你失之交臂
第三章 孩子,妈妈将是你在世上认识的个人
生产之痛
月子之苦
育己之思
育儿之道
第四章 他是孩子的爸爸
当父亲就像当领导
孩子的未来掌握在谁的手中
每个父亲都天生宠娃
不爱孩子的人,得不到孩子的爱
人类高质量男性的模样
当丈夫为人之父
离开也是一个选项
第五章 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
“家家”的温暖
留守儿童也未必不行
隔代养育不是解
老人未必很成熟
要不要生二孩三孩
第六章 这家中还有一个小孩, 是你自己
孕育是一次共同成长
用自己的人生,给孩子设立成长模板
妈妈不是举重员
孩子的需求值得被家长看见
你所失去的与得到的
后 记
成为母亲,也许是一件注定的事儿
在30岁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生儿育女。
我不喜欢小孩。公交车上被大人抱在怀里的小孩双脚乱踢,在我的真丝衬衣上一蹬一个脚印;商场里满地疯跑的小孩简直像活动“炸弹”,随时都有可能“撞翻”你。蹲在公共洗手池上小便的小孩,飞机上哭号的小孩,用脏手抓我裙子的小孩……
我也不喜欢成为母亲。我不想是那个在风里雨里骑着自行车,披头散发送小孩上学的人;我不想是那个在医院里紧紧抱住打针的小孩,在小孩的号啕声中泪流满面的人;我不爱做家务,非常讨厌“做饭就是母亲的天职”的观念;我不喜欢应酬,不愿意为了小孩不得不和很多人打交道……
我很早就立下志向,要成为一个作家。我没有天赋,但一直认认真真沿着这条路往前走,在我30岁时,我已经出了很多本书,小有名气,我知道“一流”这个词是我暂时无法抵达的,但我喜欢写。我理想的生活就是写写东西,看看书;吃吃东西,减减肥;出去晃晃,在家宅宅;交些朋友,懂得断舍离;绚烂地爱,也许会更加绚烂地失去爱……
有那么几年,我很接近我的理想。也许不够幸福,但我很快乐。而在我31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儿,我的父亲去世了。我父亲身体一直很健康,不抽烟不喝酒,性格开朗,有时运动。按所有的量表来说,他都应该长寿,但他在62岁那年倒下,查出来已是晚期肝癌,此后仅仅活了4个月。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理解何谓死亡,或者说,直到现在,我也不能真正理解。死亡,就是不在了吗?这个世界是一个完整的图卷,是有人拿出锋利的裁刀,把属于我父亲的那一部分完全裁掉了吗?我似乎还能听见他朗朗的笑声,那些都只是记忆或者幻觉吗?怎么可能呢?发生了什么?就像恐龙从地球上灭绝一样,我的父亲再也不会出现了吗?我还没来得及听完他所有的故事。我很早就打算,以他的童年为主线,写一个民国时期的农村故事。我这里听一段,那里听几句,有时候记下来了,有些就记不清了。我恨不得去摇醒他,对他说:“你还没给我讲完故事呢。”
并且,我还想让父亲讲讲祖父母的那些往事呢,因为我与祖父母之间的纽带已经断裂,再也握不住往事的手,这些我可以自我原谅,但真正让我无法摆脱的是,我其实从来都不了解我的父亲。他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好的父亲。我家只有三姐妹,父母没有儿子,我长大后才知道,对有些男人来说,这是缺憾,但父亲从来没这么想过。他带我们游泳,教我们骑自行车,供我们读大学。因为我小,他格外爱我,以他的理念培养我。他给我做的小木头手枪,我丝毫没有兴趣;他带我做木工活,我只觉得手酸痛;我突发奇想,想有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就带我开垦出一块小菜园,辛苦种植了两个星期,长出来的菜只够做一小盘儿,我很快罢工。他应该很希望我成为一个女工程师,或是女科学家,但我只想当个作家。我永远记得我人生中的本《唐诗三百首》,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书店每到一本新书都要排很久的队伍去买。他从早上排到快中午12点,给我买到了,掖在裤腰里带给我——因为其间下起了雨,他没有伞,也不能淋湿书。
但是,我从来不了解他作为自己的一面。除了我母亲之外,他还爱过谁吗?他这么节俭,不舍得吃好东西,都留给我们吃,那么他自己喜欢吃什么?从我认识他起,他就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而如果这世上没有我们三姐妹,如果他纯粹就是形单影只的一个人,他会是什么样子?他是很勤劳的,兢兢业业地工作,回家就很自然地做家务,他喜欢劳动吗?他是享受劳动的快感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