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2232015
- 跑得越远,离自己越近!经典畅销书《天生就会跑》作者新作,为读者带来又一个生动温情的故事,再次诠释跑步的神奇力量。
- 抑郁、自闭、冒险、人与动物、追名逐利与淡薄名利、女性的力量……本书话题性很强,探讨了诸多当下人们面临的议题,并以巧妙的方式进行了解答,值得细细品读。
- 书中附33幅珍贵插图,让读者身临其境,跟随作者的笔触共同经历一场独特的旅程。
- 前央视著名主持人、亲子教育专家李小萌,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体育网专职编委谭杰,北京略博管理咨询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跑哪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田同生倾情推荐!“亚马逊月度蕞佳图书”,美国亚马逊网站百分之92好评,《出版者周刊》《书单》《人物》《柯克斯评论》等10家媒体诚挚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天生就会跑2.0》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机缘巧合之下,作者克里斯托弗遇见了一头深受折磨、意志消沉的驴子,他为它取名“谢尔曼”。为了让它燃起生的希望,他有了一个疯狂的主意——与它一起参加赛驴跑世界锦标赛。赛驴跑是一项独特的比赛形式,全程24公里,人和驴要并肩在海拔3000米的山上奔跑,并经过高山和溪流,这对谢尔曼和克里斯托弗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10个月后他们如约站在了起跑线上……
这是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训练过程中,克里斯托弗为了赢得驴子的“芳心”,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方式与这种神秘动物交流,期间笑料不断。这也是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讲述了耐心、爱和坚韧如何治愈身体及情感的创伤,以及人和动物之间伟大的情感纽带,写给曾经破碎过又拥有强大治愈力量的人。
部分 一场并肩作战的疯狂冒险
它曾被人虐待过,被人遗弃过,这种遭遇会让一只动物心生绝望感。你需要给这只动物一个目标。你得给它找点事做。
1 黑暗中的颤抖身影
2 想让它活下来,得给它找点事做
3 没人喜欢我们,但我们不在乎
4 谢尔曼的新朋友
第二部分 释放奔跑的天性
以后不管走到哪里,它都要面对可怕的新事物,现在好忘掉未来的漫漫长路,一次专注于搞定一件可怕的事。
5 矿工、流浪汉、恶棍与疯狂奔跑的毛驴
6 艰难的比赛竟是好的康复机会
7 与动物建立联结是所有人的本能
8 四蹄疾驰的律动声
9 一次专注于搞定一件可怕的事情
10 希望它加速跑起来,就要给它选择道路的自由
11 谢尔曼悟出了比赛的要诀
12 阿米什邻居,不用拉链的人生导师
13 满月赛跑,沐浴在月光之下
14 新鲜力量的加入,小驴玛蒂尔达
15 谢尔曼的教练、医生和陪练都出局了
16 多功能驴子组合战术
第三部分 欢迎来到赛驴跑的世界
如果你在开始之前就知道自己已经失败了,你还是要毅然去做,并且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底。你很少会赢,但总有赢的时候。
17 相互治愈,两个需要疗愈心灵的伙伴
18 一场完美的过河训练
19 你很少会赢,但总有赢的时候
20 我们是一个团队
21 不是朝着终目标努力,是从终目标开始倒推
22 那些奇奇怪怪的训练策略
23 除非一起跑,否则就不跑
第四部分 为自己而跑
刹那间,我恍然大悟。我终于知道,从谢尔曼站起来重获新生的那一刻起,它到底在想些什么——相信我,我可以的。
24 必须给谢尔曼一次奔跑的机会
25 “害怕什么,就去做什么”
26 相信我,我可以
尾声 家,就是和你在一起的地方
致谢
译者后记 故事还在继续
[译者后记]
故事还在继续
2019年末,湛庐编辑张伟晶给我推荐了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的作品,问我是否愿意翻译。
当时,我内心在呐喊,翻翻翻!但嘴上却很不诚实,我说先看看。
我当然知道克里斯是谁。他是风靡全球的畅销书作家,赤足跑“圣经”《天生就会跑》的作者,这本书激励了无数跑步爱好者走向越野跑的赛道,间接(甚至直接)推动了越野跑文化、超级马拉松文化在国内的发展。更何况《天生就会跑》的译者与我还算有些渊源。这个我们过会儿再说。
我接过Running with Sherman : The Donkey with the Heart of a Hero的书稿,回家读了几天。
我翻看了前三章,哈,还是当年的那个克里斯,还是那位擅长插叙、旁征博引的写作高手,收集奇闻轶事的前战地记者,内心丰富的观察家,充满童趣的中年大叔,“制造悬念”和“预期违背”的技巧依旧用得很溜。读这本书,就仿佛那个身高1.9米、体重100公斤的大汉在你面前滔滔不绝地讲述,唾沫星子都能飞到你脸上。嗯,有朝一日,期待他的单口喜剧专场。
但这次与小驴一起奔跑、成长的故事又有点不太一样。如果说《天生就会跑》比较适合摆在书店一进门的“重点关注”柜台,读者读完之后会如豪饮一碗鸡血一般,恨不得砸了这碗便上山跑个50公里,那么这本书则更适合放在读者床头,每天睡前读一两章,它会让人爆笑,给人温暖,让人觉得这世界应该少一些硝烟,多一些和平与爱。
我接了这部书的翻译工作。当时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家杂志的主编。说白了,就是写稿子和指导编辑写稿子。
媒体的节奏一向很快。早上的突发事件,我要求编辑一小时内就要规划好采访方向,中午就要找到采访对象,下午出提纲,晚上出初稿。快的话当天晚上发布,慢的话修改一晚再发。我还有个“坏习惯”,习惯让编辑把初稿打印出来,然后让他们拉把椅子坐我旁边,一起在纸上批注修改。有的编辑说,节奏太快心脏受不了。我说,我这样的主编你只需要对付一个,而你这样的编辑我要同时对付六个。
我的时间安排得比较满,几乎没有时间。接了翻译的活儿之后,我就必须倒逼自己挤出时间学习。我喜欢学习,也喜欢给自己一点压力。
翻译出版的节奏和媒体写作的节奏完全不一样。媒体要赶时效,翻译必须文火慢炖。这样挺好。在快节奏、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慢慢完成一部完整作品,心平气和地等待它出版,很锤炼我的意志和品性。
就这样,我每天早起一两个小时,骑车到公司楼下的咖啡馆,坐在老位置上。老板心照不宣地递上一杯热美式,我就突突突地开始翻译。等到桌上的热美式彻底凉了,我就该上班了。这本书的故事雏形是专栏文章,作者在每篇结尾处喜欢留下“钩子”,好奇心驱使我一章接一章地翻译下去。很多时候,都已经到点儿该上楼去公司了,为了一睹后文,我只好先打卡,再翻译一段才去公司上班。
克里斯是描写轶事的高手。媒体报道做多了,什么怪事我没见过!但要说为了跑步摘掉指甲的狂人、被动物感化的重刑监狱犯人、穿着短裤爬过珠峰海拔8000米死亡线的荷兰冰人、在21世纪却过着18世纪生活的阿米什族群,确实不是我日常能接触到的采访对象。
但作者从来不会只为了故事噱头而写。这些好玩的素材,只是他引入某个理论的抓手。想想《天生就会跑》的“极简主义”跑法,《天生是英雄》的“英雄”理念,以及这本书中的“动物疗法”“快跑比慢跑更不容易受伤”“时不时地挨冻有益身体健康,增强运动表现能力”……乍一看耸人听闻,但背后都有一套严密的逻辑和充分的实证。读者即便不会完全信服,至少也会将信将疑地做出一点尝试或改变。其实这就够了。一本能让你有一点点改变的书,也会让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有一点点不一样。
就这样,每天早上在咖啡馆的一两个小时翻译状态里,我短暂地进入了小驴谢尔曼的浪漫主义世界,到了上班的时间再抖擞精神,跳回到自己的世界,再面对繁杂的现实世界。每天早上“文火慢炖”1000字,半年后初稿就“炖”出来了。
交稿之后我就没再过问。因为很多图书编辑都对我说过,每本书都有自己的命运。快的话一两年,慢的话,会让你知道什么是“时间的尽头”。我想,与其每天催,总以为快到了时间的尽头,不如自己先忘记时间。
这招还是挺管用的。果然,就在我都快忘了这个项目的时候,前不久伟晶突然告诉我,这本书终于要出版了,名字定为“天生就会跑 2.0”。我说,能出版就挺欣慰的。又咬了咬嘴唇,想起了十年前《天生就会跑》的时代。
在《天生就会跑》的勒口处,作者下面的位置,你会发现这样的几行字:
严冬冬
自由攀登者,自由职业译者。毕业于清华大学。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2012年7月9日,在新疆西天山托木尔地区登山下撤途中不幸遇难。
2011 年,严冬冬接到了《天生就会跑》这部书稿的翻译工作。
出版社找到这位27岁的年轻译者并不奇怪。据当时的责编回忆,“严冬冬老师在户外运动领域译著颇多,高效且优质,而这本书中的人物白马,本身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灵魂的人,我们认为严冬冬老师契合户外运动者的精神,就约请到他翻译。”
冬冬的词汇量极大,翻译速度也飞快。“一本《国际登山技术手册》,在阳朔五天时间完工,创下了一天两万七千字的个人纪录,破了之前《黄金罗盘》的两万二千字。”按照《天生就会跑》的体量,全部翻译完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但书中还有些陌生的元素吸引着他。像美国的硬石100、莱德维尔100、西部100,它们都是什么样的跑步比赛?陌生的人物斯科特·尤雷克、安东·克鲁皮卡(Anton Krupicka)都是谁?当时在国内几乎没有人关注过这些名词。42.195公里似乎是普通跑者能想象到的极限距离。
2011年还算是 BBS 时代的尾巴。对于中国的跑者来说,市面上常见的跑步书就是《跑步圣经》,经常上的跑步论坛也叫“跑步圣经”。大家还在论坛上新奇地讨论着马拉松的入门装备和训练方法。至于超级马拉松越野赛,国内几乎没有,要参加只能出国。像宁海越野跑和大理100这类古早的民间超马越野赛事,也是2013年才有的。
冬冬便请教了马德民老师。马老师是早把越野跑文化介绍到国内的资深户外媒体人。冬冬说,书中人类回归简朴的生活方式让他有些触动。冬冬是出了名地喜欢尝试各种奇怪的运动理论的人,虽然他口中的这些理论总是变幻莫测。
《天生就会跑》中的极简主义跑法及自由奔跑精神,确实与冬冬的理念不谋而合。要说极简的生活,再没有谁比这名常年在房间里睡着睡袋的男孩更极简了。要说自由的精神,他自己的名字都快成了自由的代名词。
那时正值冬冬的翻译时期。那一年六月,冬冬刚从北京上地蜗居的小阁楼,搬到宽敞的密云小院。“这一年(2011)翻译和深度校对的文字量大约在80万~90万之间,跟往年相差不大。一个遗憾是没有翻译任何一本攀登甚至户外运动方面的书,无论教科书还是故事,以超长距离耐力跑为主要话题的《天生就会跑》算沾点边,同时也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据我推断,《天生就会跑》就是2011年冬冬在密云小院的夏秋时期完成并交稿的。到了秋天,冬冬进山了。那年秋天,也是冬冬攀登的时期。他和搭档的“自由之魂”阿式攀登组合接连创下奇迹,探索、开辟一座又一座未登峰和新路线。他用翻译的钱补贴登山,登山是他生命的全部。后来的故事,就像《天生就会跑》的勒口处写的,2012 年 7 月,严冬冬在新疆西天山和搭档探索一座未登峰,在下撤时掉进冰裂缝遇难。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户外圈。我说的户外圈,包括登山圈、攀岩圈、跑步圈,还有越野跑圈。
越野跑圈当时还不成熟。一个月后出版的《天生就会跑》,加速了国内越野跑文化的发展。那依旧是一本书就能改变一些什么的时代。这本书让很多人为之着迷,赤足跑理念一时兴盛,跑步训练营遍地开花,在崎岖的山路上也会看到很多五趾鞋。在那之后,民间赛事逐渐兴起,专业品牌开始涌现,越野跑领域的垂直媒体才出现,这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越野跑产业。那时圈子里的大部分人都看过《天生就会跑》。虽然对于冬冬的一生来说,这本书只是一个很小的插曲。当年他自己也想不到,一个小插曲会裂变成今天的一整套文化和产业。
再过了几年,很多事情都有了变化。赤足跑的风潮消退,反而流行极致的缓震中底。像《天生就会跑》里的名将斯科特·尤雷克,后来慢慢退出了国际越野赛的竞争舞台,就连书里一度痴迷裸奔的安东·克鲁皮卡也去玩骑车和攀岩了。
但那些经典的比赛还在继续。在《天生就会跑 2.0》中,硬石100、莱德维尔100、西部100、UTMB的赛事在作者的笔下轮番登场。如今 UTMB 的赛道上,中国跑者的参赛规模也能挤进前三,国际领奖台上也常常会出现中国的越野跑小将。这在十年前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当然这都是在5.22白银越野赛事件和疫情之前。每每翻译到书中的这些名词,十年来的记忆和血脉变得温热起来。物是人非的场景让人感慨,但也会给我们强烈的信念。因为我知道,有种精神还会延续下去。在《天生就会跑 2.0》中,你会发现这种延续。
无 论 是 写 下 这 段 往 事、 阅 读 这 本 书, 还 是 怀 念 这 位 故 人, 这 都 是remember的一种形式。就像冬冬说过的那样,“要跟他保持连接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记住,remember,就这样简单。不需要做任何形式的东西,或者至少不需要刻意去做。”
这就是从《天生就会跑》到《天生就会跑 2.0》的一些故事——书里的故事、译者的故事、我们的故事。而我相信,无论在地球的哪一端,有些故事还会继续。
宋明蔚
2022年3月3日
厌学、网瘾、自闭、“空心”,这些令父母恐惧的事情,其实并非源于孩子的缺陷,而是受过创伤的表现,就像书中遭到虐待的驴子,连站起来的欲望和能力都没有。若想帮助孩子战胜创伤,任何强迫都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只有爱、陪伴和对目标与价值感的重建,才能让我们的“小驴”和我们一起,去领略人生沿途的美景。
——李小萌
亲子教育专家、前央视知名主持人
我能够想起的为数不多以驴子为重要角色的作品有《阿凡提的故事》和《唐 · 吉诃德》,无一例外都生动有趣,驴子在其中的地位都不低,它们与主人公们一样可爱诙谐。《天生就会跑2.0》中,驴子升到了主角的位置,在奔跑的过程中,与作者互相治愈。本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马科动物疗法,值得了解和关注。
——谭杰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体育网专职编委
麦克杜格尔的书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我一直好奇的是,他究竟是如何找到一个又一个奇特故事的。我是把《天生就会跑2.0》当作非虚构写作的精品来赏析的,从中学到了如何搭建结构,如何展开叙事,如何制造悬念,如何牵引读者一步一步往前走。
——田同生
北京略博管理咨询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跑哪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这是个多么精彩的故事啊!从头到尾,我哭了很多次,流出了幸福的眼泪。这本书是一封爱的信笺,写给曾经破碎过又拥有强大治愈力量的人。它提醒我们,人们终究可以战胜悲伤。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运动能力只有动物的一半,我对此深感惭愧,并激励自己挑战自我。驴子谢尔曼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阿普里尔·珍妮特(April Jeanette)
WWE人气运动员、《疯狂是我的超能力》作者
这本书令人愉悦,而且励志又幽默。我很快就爱上了谢尔曼和它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与动物。作者是一位讲故事的天才,他触及了人与动物关系的核心。
——约翰·格罗根(John Grogan)
畅销书《马利与我》作者
一个关于阿米什人和动物的迷人故事。
——天宝·葛兰汀(Temple Grandin)
美国畜牧学家、畅销书作家
“亚马逊月度蕞佳图书”推荐语: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Christopher McDougall)因《天生就会跑》被读者和跑步者熟知,他的《天生就会跑2.0》是一部关于动物、冒险、女性的力量和心灵治愈,很有吸引力又鼓舞人心的混合题材非虚构小说。它探讨了我们当今面临的许多问题,实现了一箭多雕的神奇效果。
——莎拉·格尔曼(Sarah Gelman)
亚马逊图书编辑总监
跑步爱好者和动物爱好者都可以从这个故事中获得启发。
——《出版者周刊》
既鼓舞人心又幽默,证明了动物与人类之间深厚的联系。
——《书单》(Booklist)
麦克杜格尔的这个鼓舞人心的故事不容错过,读这本书就像进行了一场充满激情和欢声笑语的旅行。
——《书评》(BookPage)
这是一本幽默又温暖的书。它不仅仅讲述了和驴子一起奔跑的经历,还讲述了关于社区文化、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以及努力克服身体和精神挑战的感人故事。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谢尔曼从垂死的小驴变成了自信的跑者,它的转变得益于家人、朋友、邻居和几头活泼的驴子的帮助,作者对每一头驴子都进行了深情、生动的描绘。这是一个关于坚韧的小驴和人们之间友爱的迷人故事。
——《柯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
这本书对美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巧妙的批判。
——《户外》(Outside)
本书讲述了一个鼓舞人心、让人忍俊不禁的治愈故事。
——《人物》(People Magazine)
这本书让人爆笑!作者试图说服一头驴和他一起参加科罗拉多州赛驴跑。他在训练过程中意识到,要赢得驴子的“芳心”,就一定要放慢速度,并以独特的方式面对这种神秘生物……与动物交流,人类可能会重新认识自己的个性。
——《费城问询报》(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天生就会跑2.0》中充满了冒险、激情和幽默,我保证你会为野性难驯的谢尔曼和它倒霉的人类伙伴笑,哭,以及欢呼。
——《阿斯彭每日新闻》(Aspen Daily News)
这是一部非常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作品,讲述了耐心、爱和坚韧如何治愈身体及情感的创伤,以及人和动物之间伟大的情感纽带。
——《圣巴巴拉独立报》(The Santa Barbara Independent)
1 黑暗中的颤抖身影
皮卡车开进了我们家的私人车道里,我感觉有些不太对劲儿。我已经等了韦斯(Wes)一个多小时了,此刻,在他站在我面前之前,他的眼神提醒我要做好心理准备。
“它看起来不太好啊,”韦斯一边说着,一边从皮卡车里钻出来,“比我预想的还要糟。”我和韦斯相识超过 10 年了,从我和妻子自费城搬到宾夕法尼亚州的这个阿米什人聚集的小农场之时起,我几乎从来没见他这么严肃过。我们俩一起绕到皮卡车后,拉开了拖车门。
我往里看了一眼,马上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庆幸的是,立即锁定了要找的电话号码。
“斯科特(Scott),你必须赶紧来一趟。它真的快不行了。”
“好,”斯科特说,“你先让它舒服一点,我明天一早就过去。”
“那可不行。我觉得你好马上过来,呃,是必须马上——”我停顿了一秒,捋直了我的舌头。斯科特可是专家,而我不是,但是我估计它坚持不到明天早上了。我又试着和斯科特沟通了一次,告诉他,我此刻目睹的情况有多糟糕。
拖车里是一头灰色的驴子。它的皮毛沾满了粪便和污垢,白色的腹部脏兮兮的。在那几块毛皮被扯掉的地方,几乎可以肯定它的皮肉处有寄生虫。由于疏于照料,它通身肿胀,口腔里也是一团糟,其中一颗牙齿烂掉了,似乎一碰就掉。严重的是蹄子部分,它的蹄子如怪物般野蛮生长,看起来就像女巫的利爪。
“斯科特,我是认真的,你必须来看看。”
“没关系,”斯科特说,“我之前已经看过了,明儿一早就来找你。”
初遇谢尔曼
这头驴子为韦斯所在教会的一名教徒所有。韦斯为人和善,作为一名门诺派教徒,他立志帮助任何需要帮助之人——在这个故事中,那个“人”是一只动物。韦斯发现,他的一位教友是个动物囤积者 B,这个人经常把一些山羊和驴子肆意圈养在破败不堪的谷仓里。这名动物囤积者处于失业状态,他的家人也对他的这个癖好不堪负担。动物饲料费用、养殖场地租金等,让他们的支出如流水。韦斯和几位年长的教徒曾试图劝服他,不要再圈养这些动物了,但是他不听劝。终,韦斯深吸一口气,决定将他那能融化钢铁般的热忱发挥到极致。他问那名动物囤积者:“如果让我们把动物们带走饲养两年呢?只要两年。把它们送到一些好心人家饲养,让它们健健康康的,这样在此期间你也可以攒些积蓄。”这并不算是撒谎,韦斯如此安慰自己。这更像是一种期待——
期待两年的漫长时光之后,这名动物囤积者能忘掉那些可怜的动物,继续过好他自己的小日子。
“要不试试?”韦斯坚持道。
“好吧,”动物囤积者说,“但是它们必须被送到一个好心人家里。”
韦斯立即开始操办这件事。山羊倒是好安置,在兰开斯特,谁不想有一“只”免费的“割草机”呢?但是驴子就不太好办了。它们可是出了名的倔脾气,以乱咬、乱踹闻名,而且对于农场来讲没有丝毫利用价值。它们不能产奶,不能屠宰,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不能骑。把它们安置在草堆里用干草饲养比较费钱,这还没考虑要为它们的口腔护理、驱虫护理、接种疫苗等买单。
那么,为什么我还想要头驴子呢?
其实没有想要。直到我看到它的眼,我才下定决心。作为从城里搬到乡下定居的人,我们已经很适应乡村生活了。我和妻子开始试着养些动物,并乐在其中。开始养的是一只偶然出现在我家后门的迷路黑猫,在我们的照顾下,它活过来、能自己溜达;之后,我们又继续在后院里养了些小鸡。接着,我们从阿米什邻居那里领养了一只山羊,看看我们能不能养得了它;还有幼儿园小朋友从课堂上拿回来,周末暂存在家里的宠物龟。韦斯的农场就在我们的隔壁,他跟我说他想要救一头驴子,我就想,为什么不试试呢?我们可以把它放在一处野地里遛遛,让孩子们喂它苹果核。在见到它之前,我并没有做出什么承诺,韦斯也没在意。他说,驴子的主人和我一样,都是“刺儿头”。
不久后的一个下午,我和两个小女儿去往动物囤积者的家里,落实一些手续——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在上车之前,我和女儿们就已经下定决心,除非这是头疯驴,否则我们一定会把它带回家。在开车去的路上,我们就已经盘算着怎么让她们的妈妈也参与进来,开始研究到底给我们的新宠起个什么名字。
“骷髅头?”
“不行 !”
“侠客佐罗?”
“不!其实……也还可以。”
但是等我们开到那里时,愉快的聊天就结束了。动物囤积者的谷仓陷在一片泥泞中,看起来一个喷嚏就能把它吹倒。我们在黑暗中竭力辨认周遭的一切,把我们的靴子从黏腻的淤泥中拔出,艰难地跋涉过去。前一天下了一场大雨,冲毁了其中一个羊圈,两只山羊必须站在草堆之上,不然就会淹泡在水中。隔壁是另一个羊圈,看起来又黑又小,像个地牢一样。
在里面,还有一只动物靠着后墙,几乎看不见它。动物囤积者手里拿着一把饲料,吹了声口哨召唤它。
慢慢地,一个影子从黑暗中走出。它的长耳朵竖起来,紧张地颤抖着,挣扎着向我们走近一步。那头驴子陷在粪肥和腐烂的稻草里,膝盖几乎都被淹没了,在狭窄的马厩里挤得很难转身。动物囤积者把饲料倒在我女儿手里。她伸出小手,驴子凑过头来,轻柔地舔舐着女儿的手掌。我和女儿看着它,沉默着。我们不再想着养什么宠物了。我们只想把它救出来。
动物囤积者同意把它交给我们。但过了一晚之后,他改变了主意。第二天早上,韦斯开着拖车来了,动物囤积者却说:“不行,这头驴子是我的家人。家人就要待在一起。”
“别忘了,等它康复了我们就送回来。就两年。”韦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到后,动物囤积者终于心软了,打开了谷仓的门。就在那时,韦斯发现这头驴的蹄子因疏于照顾,几乎不能走路。韦斯和动物囤积者一起努力,一步一步地把这只生病的动物从黑暗的谷仓里拖出来,拖到阳光下,去往它的新家。
从地下室拖出来的发霉玩具
“如果它不会走路,我们怎么把它从拖车上弄下来?”我问韦斯,担心他可能真的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我屏住呼吸,默默地祈祷,希望他会说他也没有办法,必须火速把这头驴弄到某处避难所,抑或是紧急动物护理中心,总之是任何专门处理疑难杂症的地方。
“慢慢地弄吧。”韦斯回道。他抓住驴子头上那条破旧的绿色缰绳,非常轻柔地向前拉去。我该怎么做,绕到后面推吗?这似乎显得有些攻击性。而且,在我对驴子为数不多的认知中,硬推它可能会将我置于危险之中,它的一记怒踹会踢到我的膝盖骨。也许我可以把它抬起来一点?
我伸出双臂搂住驴背,用双手托起它的肚子,笨拙地想把它那双病蹄抬起来,给它减轻负担。我准备好了,如果它踢我,我就跳开,但它似乎没有任何开战的意思。它看起来头昏眼花,更像是一个从地下室拖出来的发霉玩具,而不是一只活生生的动物。它小心翼翼地迈了一步又一步。我们一催它,它就动;我们不催它,它就停;仿佛它已记不起自己曾是一头能“思考”或者能行动的驴子了。我们把它从车梯上弄了下来,它甚至也没有想要咀嚼美味青草的欲望;它僵住了,像一只吃饱了的动物,低着头,一动不动。
韦斯必须走了。还有 150 头奶牛在等他回家挤奶,而他与动物囤积者的后一轮谈判,已经超过了他预计的时间。韦斯祝我一切顺利,并答应第二天再来探望它的情况。我把一桶清水和几捆干草放在驴子的面前。它还是没有动。我看了看表,我的女儿们很快就要放学回家了。为了迎接她们回来,我希望想出一个计划,让她们看到驴子的状态时不会过于震惊,也让她们相信这头驴子终会好起来的,但我还没有一点头绪。我们本来想的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动物,但这只动物,以及它需要帮助的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