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57458
作者近年来对刑事辩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学术思考,发表了几篇相关的学术文章。其中,《有效辩护的中国化问题》提出了将有效辩护理论引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思路;《论协同性辩护理论》是一篇重新思考辩护律师与委托人关系的文章,是对原有的“独立辩护人理论”的理论回应和进一步发展;《刑事辩护制度四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是一篇制度回顾性的文章,梳理了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脉络;《辩护律师职业伦理的模式转型》是一篇反思我国辩护律师职业伦理问题的文章,提出了从“双中心模式”走向“单一中心模式”的理论思路。为使读者了解新的理论变化,获得新的学术灵感,作者将这四篇文章全都编入本书之中,以确保这部著作及时吸收刑事辩护领域的新研究成果。
陈瑞华教授近年来专注于刑事辩护的专题研究,相关成果在律师领域取得了极大反响。本书是对刑事辩护理论问题的深度探讨,结合2018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对缺席审判制度、值班律师制度等法律新修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很多有值的刑事诉讼和辩护理论。并增添了部分章节以展示作者的的相关研究,篇章结构安排合理妥当,内容清晰明确。本书虽然研究理念问题,但行文通俗易懂,结合刑事辩护实践中的大量疑难问题展开,读来备受启发,不仅适合刑事辩护领域的律师、法官等阅读,也适合法学院师生阅读。
部分 基本理论
章 刑事辩护的理论挑战
一、刑事辩护的旧理论与新问题 / 005
二、刑事辩护的双重意义 / 007
三、程序性辩护和量刑辩护的兴起 / 012
四、辩护权的诉权性质 / 016
五、辩护权的权利主体 / 019
六、辩护制度发展的理念支撑 / 023
第二章 刑事辩护制度四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
一、刑事辩护制度发展的简要回顾 / 029
二、律师定位:从“国家法律工作者”走向“法律代理人” / 033
三、律师参与空间:从“法庭辩护”走向“全流程辩护” / 040
四、辩护主体:从“有权辩护”走向“有权获得律师帮助” / 046
五、辩护效果:从“获得律师帮助”走向“获得有效辩护” / 050
六、辩护权保障:“司法救济”与“法律风险防控”的强化 / 056
七、结论 / 061
第三章 独立辩护人理论
一、独立辩护人理论的提出 / 067
二、德国的“独立司法机关”理论 / 071
三、中国的独立辩护人理论 / 075
四、对独立辩护人理论的反思 / 080
五、律师独立辩护的限度 / 089
六、以委托人授权和信任为基础的独立辩护 / 094
第四章 有效辩护理论
一、有效辩护问题的提出 / 099
二、美国的无效辩护制度 / 101
三、美国无效辩护制度的理论贡献 / 107
四、中国的有效辩护制度 / 113
五、我国引入无效辩护制度的可能性 / 120
六、有效辩护视野下的辩护制度 / 123
第五章 有效辩护的中国化问题
一、案例的引入 / 127
二、什么是有效辩护 / 131
三、无效辩护的要素和后果 / 136
四、有效辩护的实现 / 143
第六章 辩护律师的忠诚义务
一、辩护律师职业伦理的难题 / 151
二、忠诚义务的多重含义 / 153
三、忠诚义务的基本依据 / 158
四、忠诚义务的边界 / 167
五、忠诚义务的实现 / 176
第七章 协同性辩护理论
一、引言 / 185
二、协同性辩护理论的提出 / 189
三、协同性辩护理论的正当性 / 195
四、对若干质疑的澄清 / 202
五、协同性辩护理论的实现 / 209
六、结论 / 214
第八章 辩护律师职业伦理的模式转型
一、问题的提出 / 217
二、辩护律师职业伦理的“双中心模式” / 222
三、“单一中心模式”的提出 / 232
四、辩护律师职业伦理模式的转型 / 241
第二部分 辩护形态论
第九章 刑事辩护的基本形态
一、问题的提出 / 249
二、刑事辩护的“五形态分类法” / 252
三、审判前的辩护形态 / 260
四、“五形态分类法”的局限性 / 265
五、辩护形态分类理论的完善 / 273
第十章 刑事诉讼中的量刑辩护
一、量刑辩护的出现 / 281
二、量刑辩护的性质 / 285
三、量刑辩护的独特方式 / 291
四、既存情节与后发情节 / 296
五、认真地对待量刑辩护 / 299
第十一章 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辩护(上)
一、程序性辩护的出现 / 305
二、程序性辩护的性质 / 307
三、作为诉权行使方式的程序性辩护 / 312
四、程序性辩护的目的 / 325
五、程序性辩护的两种模式 / 328
第十二章 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辩护(下)
一、律师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难题 / 335
二、案例的引入 / 337
三、程序性辩护的独特方式 / 344
四、程序性辩护的制度困境 / 351
五、律师界对程序性辩护的探索 / 359
六、制度夹缝中的程序性辩护 / 367
第三部分 辩护保障论
第十三章 审判前程序中辩护权的救济问题
一、辩护权救济问题的提出 / 373
二、2013年以后的“会见难”问题 / 375
三、通过行政诉讼的司法救济 / 378
四、向谁辩护?谁来倾听? / 382
第十四章 被告人的自主性辩护权
一、被告人自主性辩护权问题的提出 / 389
二、“会见权”的重新定位 / 391
三、被告人自主性辩护权的提出 / 395
四、确立被告人自主性辩护权的正当性 / 398
五、被告人自主性辩护权的实现 / 403
六、作为辩护权行使者的被告人 / 407
第十五章 被告人的阅卷权
一、从律师阅卷权到被告人阅卷权 / 411
二、被告人行使阅卷权的正当性 / 414
三、被告人行使阅卷权的消极后果 / 421
四、被告人的双重诉讼角色与阅卷权 / 425
五、解决被告人阅卷权问题的基本思路 / 429
第十六章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三种模式
一、律师调查取证的难题 / 435
二、自行调查模式 / 438
三、申请调查模式 / 446
四、委托调查模式 / 453
五、律师调查取证的发展方向 / 463
第十七章 辩护律师说服法官的方式
一、说服法官的难题 / 467
二、诉权控制模式 / 469
三、裁判权控制模式 / 473
四、诉权影响裁判权的模式 / 478
五、辩护权实现的程序保障 / 488
六、律师说服法官的方式 / 496
第二版序言
2017年,笔者出版了《刑事辩护的理念》这部著作。自那时以来,我国刑事司法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司法改革决策者提出了“刑事辩护全覆盖”的改革思路,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制度改革探索。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以下简称全国律协)通过了修订后的《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对原有的“律师独立辩护”条款作出了大幅度删改,初步确立了辩护律师的忠诚义务规范。与此同时,法律制度改革和司法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课题,等待法学研究者的深入思考和学术讨论。例如,辩护律师与委托人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重新确立辩护律师的职业伦理?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如何界定?如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打造一套有效辩护的理论体系……
法律制度的发展呼唤法学理论的创新,司法实践的问题等待法学研究者的理论回应。在这个法律制度变动不居的时代,法学研究者既不应固守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动辄从事规范解释或者对策法学方面的研究,也不应唯西方法学马首是瞻,动辄遵照西方的法理学理论框架来研究中国的法律问题。我们应当发愤图强,树立法学研究的主体意识,遵循“从经验到理论”的研究逻辑,根据中国的法律改革经验和教训,发现深层次的制度问题(problems),并通过与现有理论进行学术对话,找到真正的理论问题(issues),并提供概念化的努力,提出具有原创性的法学理论,作出独立的学术贡献。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近年来对刑事辩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学术思考,发表了几篇相关的学术文章。其中,《有效辩护的中国化问题》提出了将有效辩护理论引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思路;《论协同性辩护理论》是一篇重新思考辩护律师与委托人关系的文章,是对原有的“独立辩护人理论”的理论回应和进一步发展;《刑事辩护制度四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是一篇制度回顾性的文章,梳理了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脉络;《辩护律师职业伦理的模式转型》是一篇反思我国辩护律师职业伦理问题的文章,提出了从“双中心模式”走向“单一中心模式”的理论思路。为使读者了解的理论变化,获得新的学术灵感,笔者将这四篇文章全都编入本书之中,以确保这部著作及时吸收刑事辩护领域的研究成果。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没有理论的总结和提炼,任何制度改革和法律实践都是盲目的,也是注定会出现漏洞和缺陷的。通过对《刑事辩护的理念》的修订,笔者深切体会到,理论研究者唯有不拘泥于法律条文,而是深刻揭示法律条文的背后制约因素,才有可能超越具体而又繁杂的法律知识,奉献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法学思想。这是笔者矢志追求的学术目标。
陈瑞华
2020年11月3日谨识于北京大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