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205092
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国哲学研究和翻译领域的诸多专家的成果以及国外的相关成果,由正编和副编组成。正编为哲学术语正文,以西方哲学为主,同时兼顾东方哲学;既收录了古典哲学的重要术语,也收录了近现代外国哲学和流派的常用词汇,内容涉及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以及与哲学密切相关的领域。副编包括世界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名录、国外哲学及人文科学杂志目录、国外哲学机构和网站目录三个部分。正编收录的词条有39500余条,副编收录的词条有3700余条,全书收录的词条总量超过了43200条。
哲学术语正文
世界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名录
国外哲学及人文科学杂志目录
国外哲学机构和网站目录
希腊字母表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引进西方哲学已有一个多世纪。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前辈在学术翻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有不少概念的翻译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肯定和公认,从而成为了学术讨论通行的术语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尽管如此,一方面,由于哲学术语繁多;另一方面,随着哲学的发展,大量新的词汇不断涌现,再加上学者们对哲学概念的理解不同,仍有许多哲学概念尚无定译,外国哲学术语的翻译因人而异的现象屡见不鲜。遗憾的是,虽然国内在哲学概念的翻译方面已经有过一些研究,但与哲学事业的发展相比,仍令人有杯水车薪之感。而且,中国哲学界与科学界不同,没有那样一个专门的术语审定委员会从事相应的工作,可以说,哲学术语译名的统一仍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现在呈现给读者的这部《实用英汉哲学术语词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十五”重点科研项目之一。这个项目立项的一个初衷,就是想在哲学译名统一方面做一点探讨,并以此来推动哲学概念的翻译研究。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哲学概念翻译的规范化,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因为那些概念的翻译和终确定本身,就是吸收和消化外国哲学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整个学术界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而且也许需要经历多年的沉思和探索,不是我们这个项目一蹴而就便可完成的。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可以来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即对哲学各个学科重要的概念进行梳理,对已有的概念翻译成果进行收集和思考,同时也进行一些概念翻译的尝试,以便抛砖引玉,为哲学译名的统一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这个项目,也可以说是已故孟庆时教授生前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之-《英汉哲学术语词典》的延伸。孟老生前曾多次提到应该修订或重新编写这部词典。可惜的是,他的这个愿望尚未完成,便驾鹤西去。而前辈的遗愿,看来只能由我们来实现了。的确,我们这个项目立项的另一个初衷,也是为了了却孟老的心愿。
我们这个项目的终成果正是在《英汉哲学术语词典》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国哲学研究和翻译领域的诸多专家的成果以及国外的相关成果,经过删减、修订、增补而重新编写的。这部新编写的词典由正编和副编组成,正编为哲学术语正文,以西方哲学为主,同时兼顾东方哲学;既收录了古典哲学的重要术语,也收录了近现代外国哲学和流派的常用词汇,内容涉及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以及与哲学密切相关的领域。副编包括世界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名录、国外哲学及人文科学杂志目录、国外哲学机构和网站目录三个部分。词典的正编部分收录的词条有39500余条。三个副编部分收录的词条有3700余条,全书收录的词条总量超过了43200条。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突破了以前的模式,在选词、释义和兼顾实用方面进行了以下尝试。一、选词
《实用英汉哲学术语词典》虽然是一部英汉对照的术语汇编,但与一般的外语词典不同,由于它收录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因此,词条的筛选和释义对这部词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确保词典的学术性,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我们首先对原《英汉哲学术语词典》逐条进行了审核和删改,以学术价值或在学术讨论中的价值为标准,把与这些无关的词条删除了。
2.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增补和重新编写。新增补的所有词条,均参考了国内外权威的哲学词典、专业杂志或哲学著作,以确保每个词条或者是哲学的专业术语,或者是在哲学讨论中常用的术语。
3.鉴于哲学分支学科众多,涉及领域广泛,我们在对保留下来的词条进行修订和充实的同时,扩大了收词的范围,增加了过去几乎没有收录或者收录很少的分支学科的词条,如东方哲学、法哲学、经济学哲学、决策论哲学、历史哲学、人类学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行动哲学、语言哲学、政治哲学、自然哲学等学科的术语。经过修订和增补,正编部分的收词范围已达34个大类,所收录的词汇四分之三以上都是新增补的。
4.这部词典虽然以哲学词汇为主,但考虑到哲学与其他领域尤其是一些新兴学科的密切关系,我们也收录了一些相关领域的专业词汇,以及哲学讨论中常见的跨学科词汇和一般性词汇。
5.从哲学论著的实际出发,我们突破了过去只收名词或名词词组的做法,适当收入了一些过去没有收录的非名词性的单词或词组。二、释义
在释义过程中,首先,我们一方面吸收借鉴了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权威翻译;另一方面参考了国外权威哲学词典中的定义,以便尽可能使释义达到详细和准确。其次,我们在释义中提供了一些参考性的信息(详见下文),以帮助读者对词义的把握。后,我们聘请国内知名学者和专家组成了学术委员会,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审核,以便确保释义的学术性和规范性。三、兼顾实用
由于我们在立项时就计划把这部词典编成一部兼顾学术与实用的工具书,因此,为了增强实用性,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参照国内外有关著作,我们对术语进行了学科分类,以便读者区分同一词条在不同学科语境下的不同含义。当然,对于分类可能见仁见智,我们提出的分类,至多只能作为读者的一项参考,而不应视作的和终的标准。
2.对于以单词形式出现的词条,我们注明了词性。对于词形相同但词性不同甚至具有不同含义的词(例如“particular”)而言,这样的区分有助于读者在阅读或翻译时对词义的把握。
3.我们在许多词条中提供了同义词(或词组)、反义词(或词组)或者参照词(或词组),通过比较和对照这些词或词组,读者可以对词条有更深入的了解。
4.考虑到不同学者对同一概念的不同使用,我们在一些词条中注明了它们首先或主要出现在哪些哲学家的著作中,以及它们在不同哲学家论述中的不同含义。
5.鉴于哲学文献中常常会有非英语语言的词汇,我们适当收集了一些其他语言尤其是拉丁语的哲学常用词汇,为不了解这些语言的读者的阅读和翻译提供了便利。
6.我们扩充了原有的副编,其中的“世界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人名录”以原《英汉哲学术语词典》中的“世界主要哲学家人名录”为基础,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修订和扩充,并在其中增加了哲学家的主要著作。同时,我们新增了“国外哲学及人文科学杂志目录”和“国外哲学机构和网站目录”这两个部分,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哲学相关信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