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89774
《水浒传》是一部有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中国优秀长篇小说。自问世以来倍受文人的称赞,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水浒传》的艺术价值突出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在书中至少出现了几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而《水浒传》的主题就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本书精选了流传度广、影响较大的版本为底稿,并邀请专业学者参校其他版本。书中包含“成长启示”“要点思考”“积累与运用”等栏目。在难以理解的地方,还依据权威词典,设置了许多注释,以帮助读者准确把握本书。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劫富济贫、匡扶正义的故事。他们的行动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弘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小说对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给予了肯定,歌颂了各个阶级敢于反抗腐朽官僚,不向权贵低头的精神。全书宛如一幅精彩的画卷,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回 私走延安府
第二回 拳打镇关西
第三回 大闹桃花村
第四回 误入白虎堂
第五回 风雪山神庙
第六回 杨志卖宝刀
第七回 智取生辰纲
第八回 水寨大并火
第九回 怒杀阎婆惜
第十回 景阳冈打虎
第十一回 药鸩武大郎
第十二回 醉打蒋门神
第十三回 血溅鸳鸯楼
第十四回 大闹清风寨
……
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
——(清)金圣叹
回 私走延安府
话说宋哲宗皇帝在时,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老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是踢得好脚气毬(古代游戏所用的一种圆球,用皮包羽毛、棉絮之类做成。踢球的风气,盛于宋代,当时有专门的毬社组织,如“圆社”“齐云社”等。毬,qiú),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毬。后来发迹(指人变得有钱有势),便将毬那字去了毛旁,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无所不通,亦胡乱学了些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陪官僚、富豪等消遣玩乐)。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瓦舍是宋元时期各种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三瓦两舍就是指这些场所),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古时一种施于背部的杖刑),迭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高俅无可奈何,只得投奔他处过活。
可世事难料,这高俅机缘巧合之下,又回东京,结识了人称小王都太尉的驸马王晋卿。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他喜爱风流人物,正用这样的人,便收留高俅在府内做亲随。自此,高俅遭际(遭遇;遭逢。引申为被赏识、提拔的意思)在王都尉府中,出入如同家人一般。
忽一日,小王都太尉庆诞生辰,分付府中安排筵宴,专请小舅端王。这端王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御弟,现掌东驾,排号九大王,是个聪明俊俏人物。
酒进数杯,食供两套,那端王见书案上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细巧玲珑,便拿起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王都尉见端王心爱,便说道:“再有一个玉龙笔架,也是这个匠人一手做的,却不在手头,明日取来,一并相送。”端王大喜。
次日,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龙笔架和两个镇纸玉狮子,写了一封书呈,却使高俅送去。高俅径投端王宫中来。把门官吏转报与院公,院公引高俅到庭前。高俅看时,见端王足穿一双嵌金线飞凤靴,三五个小黄门相伴着蹴(cù,踢)气毬。那个气毬腾地起来,端王接个不着,向人丛里直滚到高俅身边。那高俅见气毬来,也是一时的胆量,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端王见了大喜,便问道:“你是甚人?”高俅向前跪下道:“小的是王都尉亲随,受东人使令,赍(jī,把东西送给人)送两般玉玩器来,进献大王,有书呈在此拜上。”端王听罢,开盒子看了玩器,都递与堂候官收了去。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