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90866
一线心理师写给大众的育儿参考书。是主动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还是被动等待孩子可能成功的机会?是“不能”成功还是“不敢”成功。想要孩子在未来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需要从小打下学习、独立、共情、表达、人际等优秀品格基础。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学习力”而学习力不是天生就有,后天要如何培养?自主、自信与自尊他们的关系是什么?到底什么是真正高情商的孩子?这本书里都有答案……
一名一线心理师经过十多年的育儿从业经验,总结出一套有理论可操作的育儿宝典。什么样的孩子敢成功,旨在激发孩子向上的动力,让孩子自主地追求卓越。孩子的成功不只是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一个有学习力的孩子处于怎么的环境都能快速成长,一个高情商的孩子更容易遇到成功的机遇。这本书从“探求与学习”“独立与自主”“情感与表达”“人际与边界”“财富与幸福”五个纬度总结孩子成功需要的学习力、自主力、情感力、人际力与幸福力。
第1章
探索与学习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学习的能力
学习是一种探索。
真正的学习,不是获得答案,而是拥有思维。
孩子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没有主动探索的动力,就不会产生学习的能力。
学习探索力强的孩子,除了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以外,还能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他会在探索中发挥想象,在学习中保持专注。更重要的是,他会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003 安全感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010 吃手、吞食异物,是问题还是动力
015 父母的言语表情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参照
020 高速发展的神经网,无穷无尽的为什么
026 想象力,是让世界变得丰富的源泉
031 大脑不是硬盘,请还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034 拉开智商距离的是专注力
038 不被打扰是孩子成长的奢侈品
042 阅读时重要的是享受陪伴的过程
048 并非所有的阅读障碍都是天生的
第2章
独立与自主
越独立的孩子越自信,能自主的孩子有自尊
越有自主性,越会主动选择成就自己的人生。
独立自主的孩子,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总是被安排、被决定的孩子,在生命早期,就已经慢慢失去了学会做选择的机会。
不能独立自主的孩子,潜意识也许会驱使他继续“自废武功”,孩子会有拖延、不自信、优柔寡断等表现。这也会让孩子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中变得没有立场、任人碾压,成为送给别人捏的软柿子。
057 意志力,让孩子感受到自我的力量
062 如何夸奖,才能夸出孩子的自主性
067 两岁半的孩子总是唱反调,家长如何应对
072 孩子为什么越催越磨蹭
077 孩子为什么没有主见,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
082 太乖的孩子就是送给别人捏的软柿子
088 自主的孩子有自控力
092 教会孩子判断,而非代替孩子行动
097 你是否不经意地破坏了孩子学习的自律性
第3章
情感与表达
学会让自己懂别人,也让别人懂自己
孩子的情感能力,取决于他的情感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高情商的孩子,特别容易融入群体,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 常常能得到他人的拥护和支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也会给他带来更多的机遇。
这样的孩子通常特别有主见,他知道如何面对情绪的困扰, 并于情绪之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也能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打开沟通的窗户,化解人际的冲突。
105 共情是理解和沟通的基础
110 孩子敏感“玻璃心”,动不动就哭,家长要怎么办
120 正确共情,让孩子健康成长
126 表达力是人际交往的能力,也是情绪管理的能力
131 表达力的发展,在于家庭环境的情感养成
136 一生气就拉黑对方,想要被爱又为何伤害
141 如何有效地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化地表达
第4章
人际与边界
无论孩子学习多好,他终究要步入社会
社会能力也是孩子与家庭之外的人相处的能力。
一个人要进入社会需要有充分的准备,不仅要有知识的储备、情感的能力,还要看他的社会化功能是否能跟得上。
个体能不能理解他人,能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合作, 遇到冲突的时候是否可以与他人商讨,该争取的时候是否敢争取,要妥协的时候是否懂妥协,这些都取决于个体的社会能力。
149 社会性发展,有助于孩子建立规则和自律感
155 帮助孩子融入群体,而不是要求他人接纳孩子
160 社会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父亲的玩耍
165 孩子不愿分享玩具的背后,或是自我与边界的诞生
170 边界感的发展,父亲的角色很重要
176 孩子没有边界感,是家庭合谋的结果
第5章
财富与幸福
成功是由内而外的富足
幸福是一种体验。体验来自关系,来自与自己、他人及万物的关系。
未分化的家庭,是一种胶着的关系。孩子会感受到,父母不希望他远走高飞的潜意识愿望。孩子会无意识地让自己成功得艰难, 幸福得酸楚。因为远走会内疚,高飞被认为是背叛。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为了别离。不许幸福是父母对孩子深的羁绊,不敢成功是孩子对父母
大的忠诚。
185 穷是如何遗传给下一代的
190 穷人家的“富二代”孩子为何乱花钱
194 你就是自己的财神
200 善财童子为何沦为“散”财童子
204 真正被富养的孩子,才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209 过于追求成功,也是一种匮乏的补偿
213 如果孩子过得好,是不是会伤害到父母
217 破坏自己的婚姻,才能表达与妈妈同甘共苦的忠诚
221 “爽透不能型人格障碍”,为何开心之后要倒霉
228 与幸福较劲,为何成了家族的轮回与传承
233 后记
推荐序
成功还是“被成功”
曾奇峰
一位欧美心理学专家说他有这样一个印象:几乎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处在被过度要求成功的状态中。我个人觉得他的判断非常准确,成功的确是人们的咒语,这个咒语既指向他人,也指向自己。
要求成功,这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源自对成功的理解。我们至少要知道这个成功是谁的,或者说,当一个人取得了所谓的成功时,我们需要问一问,他到底是成功了还是“被成功”了。
这里说的“被成功”,意思是,他的成功并不是他需要的,而是他在满足别人的需求上成功了。所以,从终极意义上来说,不是他成功了,而是他用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只有一次的独立存在,成全了他人。很显然,这并不是成功,而是个体生命的失败。
这种“被成功”现象,出现在很多生活的“项目”中。其中, 让人难过的就是孩子在学校里的“被成功”。即使学校的压力再大,一个人为自己的荣耀和成功而战斗,吃多少苦也都是理所当然的,承担的压力是付出的成本之一。但是,如果孩子是为了他人,哪怕是为了父母的荣耀和成功而战斗,那就构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施虐、受虐。
他人对孩子成绩的施虐性要求,伪装成“都是为了你好”的面目出现,这样伪装的目的是掩盖施虐时的内疚感,同时也使受虐者丧失了反抗的道德立场。
当孩子面对学习上的智力挑战时,首先他感受到的不是直接来自这一挑战本身的压力,而是来自后方的由过度期待导致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这会让他心存巨大疑惑:我到底是要解决眼前的智力问题,还是要治疗我身后人的心理问题?更疑惑的是:到底是我在学习,还是我只是学习的傀儡,只是一个用学习来满足他人控制欲的工具?
这种“被学习”的状态,也许在短时间内可以制造出成绩好的海市蜃楼。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孩子会变得厌学。厌学是厌世的一部分,对孩子来说,获得以后生存、养家糊口的技能,对自己真的很重要,如果在这种事上自己只不过是被人操控的木偶, 那生命真的就没什么价值了。
哪里有控制,哪里就有反控制。孩子成绩不好、厌学甚至不去学校,都是反控制的表现,是在为活出自己的生命做激烈的反抗。是在以厌学这一小的代价来换取“我还热爱着整个生命” 的更大、更整体的成就。
近 20 多年对人们影响巨大的心理治疗师卡尔·罗杰斯说过, 要相信一个人想要被主流社会价值认可的天然倾向。假如孩子现在做的不是被主流社会价值认可的事,你要是阻止他,结果一定是坏的;如果你把权利还给他,结果虽然有可能会更坏,但也有好的可能。
孩子是这个世界初来乍到的客人。他需要我们这些先来的人, 做他温暖而智慧的“导游”。
在天这本书,是写给“导游”看的。读后可以使所有的“客人”,喜爱并陶醉于人生的每一处风景。
推荐序 III
自序
不能成功还是不敢成功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成绩好,将来就一定前途无量,自己就是合格的父母,但其实这是个误区。孩子将来长大了,他跟同龄人之间的较量,不仅在于他学习有多好、智商有多高、家里有多少钱,更主要的还在于孩子人格层面的力量。
譬如,遇到同样的挫折,有的人会总结错误找方法,有的人却过度自责没自信;遇到同样的机遇,有的人能努力把握不放过, 有的人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就是人格的较量。人格健全,才是孩子真正的成功。
父母是孩子的头号命运种子,亲子关系是养育孩子人格的核心环境。这就需要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能随着孩子的发展而变化,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给孩子提供不同的、适应孩子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什么样的孩子敢成功:一线心理师写给大众的育儿参考书》, 从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分五个部分讲述孩子健全人格、走向成功所需要的成长环境。
部分,讲述如何保护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专注力、阅读力等各项支持孩子探索和学习的因素。
0 ~ 1 岁是孩子核心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时期。安全感是父母能提供给孩子的重要人格基础。有安全感的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有更强的复原力,能更主动探索和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孩子的想象力和专注力自然就发展起来了。只有在安全的、不被打扰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天马行空,才能全神贯注。这些都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基础。
第二部分,讲述孩子内部动机的发展是如何让孩子形成意志力和自控力的品质,并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的。
1 ~ 3 岁是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的开始。说话走路都还不利索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想要拥有自主人生的雄心壮志。于是,孩子会出现与父母唱反调、对着干的各种行为,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人生的个逆反期。
如果我们只是把孩子的行为看成问题,只进行约束和控制的话,就会很容易错过培养孩子发展自主性基调的重要时期,孩子的意志力和自控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意志力和自控力的发展, 是伴随着儿童的自我意识成长起来的。因为自律自制意味着自我的选择,而他律他制是在约束和监督下的表现。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每一个属于自己的选择,都会增强孩子的独立与自主。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的情感与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第三部分,讲述父母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如何理解孩子的情感,如何帮助孩子表达和消化情绪。如果能帮助孩子发展情感能力,给孩子提供情感成长的空间,就能让孩子拥有情绪管理的能力。情感需求得到了理解和满足,孩子自然能发展出表达力。
有了这个能力,他就能够理解别人,也会愿意表达自己,这会帮助他在事业、人际和生活中打下成功沟通的基础。
3 岁左右又是一个成长的分水岭。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人际圈子也在不断变化。3 岁大的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他要开始面对不以他为中心的其他人,开始集体生活。人际关系和社会能力,都会在这段时间开始发展。
第四部分,讲述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社交,并理解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这是孩子社会化发展的基础。社会能力是孩子与家庭之外的人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动物,社会能力发展不足的孩子, 难以融入群体,也难以和他人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关系。
3 ~ 6 岁的孩子开始更多地留意到父亲的角色,从对母亲的认同开始发展为对父亲的认同。男孩、女孩在这个阶段都会对男性的思维、行为方式表现出好奇与探索。这份好奇与探索,会为孩子将来和异性打交道奠定基础。
第五部分是关于财富与幸福的话题。你能赚多少钱,往往是由你跟金钱的关系决定的,而一个人和金钱的关系,来自父母对个体的影响。父母在金钱上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往往会影响孩子对待金钱的观念。财富能力不仅仅是赚钱的能力,也是与金钱相处的能力、创造幸福的能力。
这部分讲述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导致孩子无意识地压制自己,不允许自己成功,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不允许自己拥有财富和幸福的。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认为,人生而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如果移除了障碍,人会自然地发展为成熟的、充分实现自我的个体,
自序 VII
就像一颗橡树籽成长为一棵橡树。然而,为了让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有的父母太过用力,终舍本逐末,影响了亲子关系, 无形中给孩子的成长设置了重重障碍。
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的心理规律,能觉察自身的潜意识冲突, 就能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力,就能恰当地给予孩子所需的成长环境,同时也减少孩子成长中不必要的障碍。
我们不需要竭尽全力,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顺势而为、顺水推舟,这反而会增加孩子走向成功的概率。而且,孩子很快乐, 父母也轻松。
希望这本书的内容,对你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能有所帮助。因为孩子在每个不同的年龄段,心理发育的内容是不同的,我们要给孩子提供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同时,也希望能够为你对自我的觉察带来一些启发。理解自己内心的冲突,减少对孩子的羁绊,让自己做轻松的父母,让孩子能够绽放他们的人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