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91822丛书名: 江苏省专转本考试考前押密试卷
《中公版·2022江苏省专转本考试考前押密试卷:大学语文》本书由中公教育江苏专转本考试研究院依据多年教学经验及江苏省专转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编写而成,主要特色如下:
1.10套模拟 契合考情
本书内含10套模拟试卷,题型、题量以及考点分布均根据江苏省专转本考试大学语文科目设置,内容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要求研发,是一本针对江苏省专转本考试大学语文科目的专用试卷。
2.编排合理 科学自测
本书10套押密试卷根据考场真题样式编排而成,包括四种题型,分别为语文知识、阅读理解、古诗词鉴赏和作文。本书题量充足,题目较为典型,考生可根据本书刷题、自测和模考,从而了解自己的备考情况。
3.解析明晰 详略得当
本书每道题的解析详略得当,让人一目了然,且写作部分皆附参考范文,便于考生巩固练习。
《中公版·2022江苏省专转本考试考前押密试卷:大学语文》共包含10套考前押密试卷,由中公教育江苏专转本考试研究院经过精心打磨研发而成。本书主要内容如下:
本书共包含10套试卷,每套试卷严格按照真题及考试要求全新研发,题型、题量及试题难易程度均与历年真题保持一致,包括:一、语文知识,二、阅读理解,三、古诗词鉴赏,四、作文。试卷严格按照真题的版式编排,让考生提前感知考场氛围,以达到具备真正进入考场时能够迅速进入考试状态的目的。
10套试卷在深入研究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总结历年真题中的高频考点,并根据重要知识点出题,突出命题重点,避免浪费考生宝贵的复习时间,以使考生在短时间内尽快温习以及回顾重要考点,从而能够从容应对考试。
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专转本考试大学语文考前押密试卷(一)
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专转本考试大学语文考前押密试卷(二)
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专转本考试大学语文考前押密试卷(三)
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专转本考试大学语文考前押密试卷(四)
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专转本考试大学语文考前押密试卷(五)
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专转本考试大学语文考前押密试卷(六)
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专转本考试大学语文考前押密试卷(七)
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专转本考试大学语文考前押密试卷(八)
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专转本考试大学语文考前押密试卷(九)
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专转本考试大学语文考前押密试卷(十)”
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专转本考试
大学语文考前押密试卷(十)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5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金钗(chāi) 薅草(hāo) 单于(chán) 挟制(xié)
B.嗔怒(zhēn) 整饬(chì) 硕大(shuò) 咄咄(duō)
C.赡养(shàn) 媲美(pì) 抓阄(jiū) 粳米(gēng)
D.栅栏(zhà) 骁勇(yáo) 翩跹(xiān) 可恶(wù)
2. “才秀人微”指的是()。
A.谢朓 B.曹植 C.鲍照 D.阮籍
3. 《氓》是一首()。
A.山水田园诗 B.咏物诗
C.羁旅行役诗 D.叙事诗
4. 被称为“靖节先生”的诗人是()。
A.王维 B.陶渊明
C.王安石 D.张若虚
5.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号()。
A.清真居士 B.淮海居士 C.香山居士 D.柳泉居士
6. 《登高》一诗的颔联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 《宝玉挨打》中“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的人物是()。
A.宝钗 B.黛玉
C.袭人 D.金钏儿
8. 在创作中主张“以赋为词”的北宋词人是()。
A.姜夔 B.周邦彦
C.辛弃疾 D.苏轼
9. 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
A.戴望舒 B.艾青
C.张洁 D.舒婷
10. 下列作家、国籍、作品、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英国——《威尼斯商人》——麦克白
B.雨果——法国——《巴黎圣母院》——玛斯洛娃
C.海明威——美国——《老人与海》——桑地亚哥
D.塞万提斯——德国——《堂吉诃德》——桑丘·潘沙
11. 七巧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主人公?()
A.《金锁记》 B.《小城三月》
C.《柳家大院》 D.《海滨故人》
12. 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中,能体现美丑对照原则的是()。
A.《悲惨世界》 B.《巴黎圣母院》
C.《笑面人》 D.《海上劳工》
13. 下列属于古代农学典籍的一项是()。
A.《氾胜之书》 B.《周髀算经》 C.《黄帝内经》 D.《艺文类聚》
14. “瘦金体”的创作者是()。
A.赵佶 B.黄庭坚 C.颜真卿 D.柳公权
15. “望日”指的是每月的()。
A.日 B.十五日 C.二十日 D.三十日
二、阅读理解(该部分共2大题,共20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完成第16~18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
有这样一层心态,中国当代建筑的“捕风捉影”之路就停不下来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建筑设计长时间尾随国外潮流,连古都北京都沦为先锋建筑的实验场。比如2009年评选出的北京“新十大建筑”,与50年代的“十大建筑”相比,美则美矣,却看不出与中国传统的血缘关系,实在是美得有些苍白。
难道,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显著的对比,即以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很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这一类建筑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技术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情有独钟一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是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国人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须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有删改)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17.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的观点
1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是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二)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完成第19~22题。
乾隆乙巳,随侍吾父于海宁官舍。芸于吾家书中附寄小函,吾父曰:“媳妇既能笔墨,汝母家信付彼司之。”后家庭偶有闲言,吾母疑其述事不当,仍不令代笔。吾父见信非芸手笔,询余曰:“汝妇病耶?”余即作札问之,亦不答。久之,吾父怒曰:“想汝妇不屑代笔耳!”迨余归,探知委曲,欲为婉剖,芸急止之曰:“宁受责于翁,勿失欢于姑也。”竟不自白。
壬子春,余馆真州。吾父病于邗江,余往省,亦病焉。余弟启堂时亦随侍。芸来书曰:“启堂弟曾向邻妇借贷,倩芸作保,现追索甚急。”余询启堂,启堂转以嫂氏为多事,余遂批纸尾曰:“父子皆病,无钱可偿,俟启弟归时,自行打算可也。”未几,病皆愈,余仍往真州。芸覆书来,吾父拆视之,中述启弟邻项事,且云:“令堂以老人之病,皆由姚姬而起,翁病稍痊,宜密瞩姚托言思家,妾当令其家父母到扬接取。实彼此卸责之计也。”吾父见书怒甚,询启堂以邻项事,答言不知,遂札饬余曰:“汝妇背夫借债,谗谤小叔,我已专人持札回苏斥逐。汝若稍有人心,亦当知过!”
余接此札,如闻青天霹雳,即肃书认罪,觅骑遄归,恐芸之短见也。到家述其本末,而家人乃持逐书至,历斥多过,言甚决绝。芸泣曰:“妾固不合妄言,但阿翁当恕妇女无知耳。”越数日,吾父又有手谕至,曰:“我不为已甚,汝携妇别居,勿使我见,免我生气足矣。”乃寄芸于外家,而芸以母亡弟出,不愿往依族中,幸友人鲁半舫闻而怜之,招余夫妇往居其家萧爽楼。
越两载,吾父渐知始末,适余自岭南归,吾父自至萧爽楼,谓芸曰:“前事我已尽知,汝盍归乎?”余夫妇欣然,仍归故宅,骨肉重圆。
(有删改)
19.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付彼司之司:掌管 B.欲为婉剖剖:解决
C.倩芸作保倩:央求 D.觅骑遄归遄:疾速
20.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接近的一项是()。(2分)
A.竟不自白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B.妾固不合妄言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谏太宗十思疏》)
C.而芸以母亡弟出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指南录〉后序》)
D.幸友人鲁半舫闻而怜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1.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①宁受责于翁,勿失欢于姑也。(1分)
②汝妇背夫借债,谗谤小叔,我已专人持札回苏斥逐。(2分)
22. 文章中的“芸”是个怎样的女子?请概括其形象特点,不超过20个字。(5分)
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漫成一绝①
杜甫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