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2874825
这是一个被称为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为了在这个时代中生活和工作,人们开始边走路边打手机,边开会边收发电子邮件,边看电视新闻边浏览电脑网页,还要在纷乱嘈杂的环境中一心一意地与人对话、完成手头的工作。对此,许多人有力不从心之感。是不是我们所创造的信息文明已经超出了我们生物性大脑的容量?克林贝里,一位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学术领袖,在这本权威性的著作中,将关于大脑进化的讨论、神经科学的历史、*前沿的科研方法学、信息理论,以及对神经可塑性的*见解和关于多种神经发育疾病的全面综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向读者解释了什么是“超负荷的大脑”,并试图回答: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什么是有限的?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如何通过脑力锻炼拓展这些极限?
001 — 序言
001 — 章 引言:石器时代的大脑遭遇信息洪流
014 — 第二章 信息门户
027 — 第三章 心智工作台
039 — 第四章 工作记忆的模型
047 — 第五章 大脑与神奇数字7 059 — 第六章 协同能力与脑力带宽
071 — 第七章 华莱士悖论
080 — 第八章 大脑可塑性
088 — 第九章 ADHD存在吗? 099 — 第十章 认知健身房
108 — 第十一章 脑力的日常锻炼
119 — 第十二章 电脑游戏
128 — 第十三章 弗林效应
136 — 第十四章 神经认知的强化
142 — 第十五章 信息洪流与心流
148 — 注释及参考文献
曼哈顿向来不是个安静的地方,但是在过去 10 年左右的时间里,它纷乱的节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手机和 iPod 可谓来势汹汹!它们的出现会成为社会走向自我毁灭的拐点吗?人们一边走路一边听音乐、打电话、发短信、拍照片,还得尽量避免撞上其他人。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你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因为专心致志地看手机而被人绊倒、被狗绊倒、被消防栓绊倒,撞上了墙,甚至险些撞上飞驰而来的汽车。
一个稀里糊涂的路人因为专注手上的小玩意而分心乏术闹出笑话,这样的画面或许很滑稽,但也标志性地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以及我们的文化所面临的挑战。我们越来越受到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s)的驱使。所以,当政客和经济学家为石油供给不足以维持社会运转而忧心忡忡之时,我们应该同样为过量且高度重复的信息供给令普罗大众越来越思绪纷乱、失去方向而担忧。
普通人究竟能一心多用[即多任务处理(multitasking)]到什么程度而又能避免被汽车或其他人撞翻?我们的大脑是从远比现在平静的世界进化而来的,那么我们的文明是否已经达到了,或者说超越了我们这颗大脑的容量了呢?人类多任务和并行加工(parallel process?ing)的能力是否有极限呢?我们能够对这些极限进行严谨的研究吗?我们可以通过对大脑的训练而超越这些极限吗?。
对于这些问题,很少有人能够比克林贝里更有发言权。克林贝里博士在瑞典和美国都学习并从事过非常重要的研究,他不仅了解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领域中前沿的基础研究,而且对这些研究结果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相关疾病患者的潜在意义,极有真知灼见。这一能力使他成为该领域中的佼佼者。克林贝里博士是著名的卡罗林斯卡研究院的认知神经科学教授,在那里,他主持着一项大规模研究,其中应用到了包括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缩写为 f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缩写为DTI)以及神经网络建模(neural?network model?ing)等多项尖端科技,其目的在于揭示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和注意(attention)的机制,以及在发育过程中各种可能导致这些功能异常的原因。他的研究成果还包括一种通过训练工作记忆而修复认知功能的方法,这一方法目前已经在欧洲和美国得到应用了。
在一个对信息的需求几近精神失常的信息时代,此书实为理智的惊鸿一瞥。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克林贝里不仅令与心理学实验有关的素材通俗易懂,还穿插了大量的趣闻轶事。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如何测量、训练和增强工作记忆是本书的主题。这是神经学家兼医生的托克尔·克林贝里所写的*本书,他以研究患有注意缺陷障碍的年轻人而闻名……克林贝里这本简短的书有相当大的冲击力。
——《柳叶刀》(The Lancet)
克林贝里对注意力、工作记忆、智力和神经科学广泛涉及的一系列主题进行了生动而见地丰富的调查……他文笔优美,而且对认知和精神科学的各种主题都有惊人的了解。在书的*后,他对工作记忆系统训练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个重要且有说服力的理由。
——《心理学评论》(PsycCRITIQUES)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