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8146805
- 早梁思成、林徽因20年,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建筑*人
- 中国建筑陶艺——尤其是琉璃构件——研究开山之作
本书是西方汉学界和建筑学界系统研究中国建筑陶艺——尤其是琉璃等构件——的代表作,初版于1927年,收录240余张照片、9万余字考察报告。全书共分七章,作者简单梳理了中国建筑陶艺发展的历史脉络,介绍了各地著名的建筑陶艺中心,以及建筑陶艺装饰的制作与安装工艺。在第五章和第七章中,作者结合自己拍摄的照片,按照不同的建筑类型,详细介绍了陶艺装饰在大门、碑楼、牌楼、影壁、浮雕、印度风格建筑、屋顶装饰和脊兽、宝塔等建筑元素中的实际使用情况。经历了近百年的变迁,书中的很多建筑及其陶艺装饰已经不复存在,使得本书成为后人无法复制的经典著作。
章 陶艺——中国建筑艺术的分支
7 研究范围及目的
第二章 唐朝之前的中国建筑陶艺
第三章 制造及安装陶艺建筑部件的技艺
第四章 中国的建筑陶艺中心
第五章 各类建筑运用陶艺的案例
28 大门
30 碑楼
31 牌楼
35 装饰部分
39 影壁
43 浮雕
46 琉璃牌楼
47 印度风格
50 屋顶装饰和脊兽
58 宝塔
第六章 唐朝以后的中国建筑陶艺
第七章 附图
伯施曼中国建筑考察研究及其意义
与现代学术意义上的诸多学科一样,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离不开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国人部《中国建筑史》的作者乐嘉藻曾述及:“民国以来,往来京津,始知世界研究建筑,亦可成为一门学问。”正是在文化交互之中,学者们才发觉“中国有几千年之建筑,而无建筑之学”。近代中国建筑学诞生伊始,便深处在“东洋”“西洋”的学术“对话”与“对抗”之中。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人研究中国建筑出现了突破的可能。首先,在世界格局中,中国门户逐渐被打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可以直接进入中国,获得对中国建筑的直接经验;其次,自1839年摄影技术诞生以来,越来越多逼真的中国建筑图像传到欧洲,成为学者们可资参考的材料;为重要的是,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欧洲汉学逐渐走出传教士汉学的藩篱,开始向专业汉学,或者说学院派汉学迈进。有关中国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专业研究群体和著作,伴随着殖民统治和扩张在华势力的需要,慢慢开始兴盛于欧洲的大学和图书馆。欧洲汉籍藏书和中国典籍西译在这一时期得到大大扩充。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建筑逐渐被纳入世界建筑史和中国艺术史的写作框架之中,西方也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专业背景(建筑学、艺术史、汉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者。德国建筑师、汉学家、中国艺术史研究者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入到中国建筑的考察和研究中,成为位全面系统考察和研究中国建筑的西方学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