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347105
这不是可以轻轻松松笑谈的“黑历史”
回忆的闸门一旦打开,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
“我很想你啊,是不是以前我做的哪些事情让你不高兴了?”
“现在见面会很尴尬吧,估计也没什么话题可聊了。”
“时隔近十年的短信,竟是婚礼的邀请。太唐突了。”
“不说别的,先把一万块钱还我,再谈其他。好吗?”
“都是过去的事了,我已经忘了。”
“学生时代潇洒帅气的S,已经从我的心中消失不见了。”
“我梦到的情节,全部是想要和他们一起创造的未来。”
“在我不如意的时候,他啊,只有他一个人陪在我身边。”
“喂,别变成奇怪的人啊!”
“我衷心希望你一切顺利!”
在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下,有些话反而无法轻易说出口
有些人活跃在你的朋友圈却失联很多年
来自他人的讲述,或许可以帮你续写自己的故事
※随书附赠“悄悄话”信封
写下你想对朋友说的话,让鸽子带给ta或封存树洞
恋情会结束,但友情不会。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人会变化,人与人的关系也时常发生改变,很多曾经亲密的朋友数年后渐渐少有来往,很多朋友只能陪伴人生一程。
“渐行渐远的朋友”是日本TBS广播电台由RHYMESTER宇多丸主持的两档节目“RHYMESTER宇多丸的Weekend Shuffle”和“After 6 junction”中的热门听众投稿专栏。本书收录了其中60个来自普通人的关于“渐行渐远的朋友”的故事,投稿者有谈及小学时代朋友的十几岁少年,也有回忆打工同伴的四五十岁中年人。人际关系的变化也是成长、做出人生选择的过程,这些经历令我们产生共鸣,同时从中看到生活本身的丰富性。
1 前言/RHYMESTER 宇多丸
7 《疏远》/ TOMOVSKY
9 人物介绍
11 国书刊行会
17 黑暗骑士的崛起
21 蹦迪和剪刀腿
26 梦想的延续
33 时间胶囊
36 我想救你
40 A
43 只能陪你走到一半
46 拼命叫唤的鸽子
51 岔路
55 高中出道
57 不祥的预感
63 重逢是一曲《今夜是Boogie Back》
68 打工的店员VS 顾客
71 巧克力
77 梦境之中
80 大学六年级
83 再见,青春之光
……
167 小型Live House
169 你有3块钱吗?
173 《山月记》里的老虎
179 借走没还的唱片
183 《合金装备2》
187 精华
191 讲黄段子的女生
195 我们就是双胞胎!
199 倒爷
201 矛尾鱼
205 富士山!
209 婚礼的邀请函
213 对M 的谢罪
216 料理教室的朋友
219 我的英雄
223 没有意义但很幸福
228 后一个圣诞节
233 精英大哥
237 小清/池泽春菜
240 墓碑/宇垣美里
245 好久不见/岛尾真帆
249 从朋友到搭档/矢部太郎
国书刊行会
我的学生时代,几乎每天都献给了体育社团。但高一的时候,有一小段时期我没有参加任何社团活动。就在这段时间里,我认识了S。
课间,S总是在看书,很少见他跟同学嬉笑打闹。因为我自己也很喜欢读书,所以一直都有些在意他。而且他看的书不是那种很厚的精装书,就是马上就要散架了的岩波文库本。所以我总是特别好奇他在看什么。
有一天,我在放学回家的电车里看书,听到有人问我:“你在看什么?”抬头一看,是S。
大概是物以类聚吧,S 好像知道我对书很感兴趣,所以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来跟我搭话。我平时喜欢看自然科学类的书和早川文库,S喜欢看哲学类的书和创元推理文库。虽然我们对书的喜好大不相同,但还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很喜欢克苏鲁神话,于是很快就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渐渐地,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们会一起去神保町和早稻田的二手书店淘书,有时候也会“远征”到地方的大型书店去看看。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人生中的一段时间,读了那么多种类、那么大量的书。
高中毕业之后,我进入大学重新捡起了体育,而S则为继承家业,进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了。随着读书量的慢慢减少,我们见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在我开始上班的时候,我们已经变成那种只在贺年卡中互相问候的淡薄关系了。
我和S的重逢,是在十五年后的秋天。地点是神保町书展上国书刊行会的摊位前。好不容易又见面了,我们便一起走进了一家咖啡厅,坐下来聊了聊。但那个时候的我工作不太顺心,
S也关了家里的老店,一边照顾年迈的父母一边在外上班,聊到各自近况的时候话题就变得格外沉重。说实话,那是一段尴尬的时间。
我们尴尬着沉默了一会儿,他指着我放在一旁的一大包行李问道:“今天有什么收获?给我看看呗。”看来,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总是好奇对方在看什么书的这个习惯,还是和以前一样。于是,我们一边给对方介绍自己新买的书,一边讨论着自己近在看的书以及正在关注的作家等,滔滔不绝地聊了很多有关书的话题。现在回想起来,好像从学生时代开始,我们两个除了书之外就没聊过什么别的话题。而现在我也能清楚地感觉到,通过书,我们仍然连接在一起。
临走的时候S从我买的一堆书中抽走了一本,说:“这本可以借我看看吗?下次见面的时候还你。”虽然我嘴上吐槽“谁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啊”,但也从他的书里拿了一本说:“那你就借我这本看看吧。”
第二年,S寄给我的贺年卡上,不像往年一样只有一句“一切都好”,而是写了很多关于我借给他的那本书的感想,还附了一份他这一年读过的他认为棒的书的清单。这种做法成了我们的新习惯,直到今天,每年我们都会把过去一年读过的好的书的清单写在贺年卡上寄给对方。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贺年卡上再也没有写过彼此的近况,所以我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但是,去消化那份清单已经成了每年一月份我期待的事情。希望我的清单对他来说也是一份期待。
我和S虽然疏远了,但可能还算不上是“前任朋友”,而还是“现任朋友”吧。总有一天,我们会把找对方借的书再还给对方。
岔路
我和初中的同班同学A、B,因为都喜欢搞笑段子,所以经常三个人聚在一起编段子、演小品,然后用B的摄像机录下来。也不为了发给谁,就只是三个人挤在一起从摄像机的小屏幕上回看,然后一起捧腹大笑。
我们进了同一所高中,只要有文化节之类的活动,三个人就凑到一起编段子,排练各种小品、相声。我们在学校里也小有名气,一提到搞笑组合,大家都会想起我们。
毕业之后,我进入了设计类的大学,A进了家里开的公司,喜欢摄像的B踏入了广播电视行业。
又过了十几年,我从设计改行做了餐饮。当时有个顾客问我:“我觉得你挺幽默的,想不想试试做主持人?”于是以此为契机,我走上了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的道路。
大概三年的时间,虽然缓慢而笨拙,但随着主持经验的积累,一开始是个纯门外汉的我也有了一些进步。
就在这时,B联系我说,希望我能当他婚礼的表演嘉宾。B也正摸索着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节目。他说,在这样那样的束缚中,在被下达的任务和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夹缝中,他有时会想起当年三个人一起做的那些小短片。
B说,他想在自己的婚礼上,让三个人重新聚到一起,再表演一次属于我们三个人自己的相声,找回当年的那种感觉。他的那种热切的期待,通过电话感染到了我。我联系了A。A 也很激动地接受了这个邀请,兴致勃勃地说一定要把B 的婚礼搞得热闹非凡、充满笑声。
后来我把我写的脚本寄给了A和B,三个人通过电话反复排练。婚礼当天,我们都排练到了上台前的后一刻。婚礼进行到一半,马上就是三人相声组合的登台时间了。
这个相声的开场是我和A 先登台,然后再把B 叫出来。
A的角色是逗哏,但他却一言不发呆呆地站在原地。一看他的脸上,大颗大颗的汗珠正在往下滴。
A因为过于紧张,完全忘了台词。
我和B 想方设法把这个场面给蒙混过去,觉得也算是顺利结束了我们的表演。但直到后的后,A都僵着一张脸,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
回到座位上后,A说:“这么多年我都在认真工作……不像你们,有那么多时间玩闹。”我知道A是因为不甘心才会这么说,所以没往心里去,也没有回应。
后来,我又联系过几次A,但从那件事以后,就再也没有得到过他的回复。我还是很希望能用iPhone拍下三个中年大叔的无聊小短剧,像以前一样,三个人挤在一起,边看边一起捧腹大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