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620122
◎《策展哲学》是艺术前沿领域不可错过的理论著作。
创造性地提出“策展性”概念。以引人深思的寓言文字开始,提供了一系列新任务、期望和可能性,以使当今的策展意义更加深刻。书中提到库拉捏人的寓言,是“策展性”这个词的神话起源;罗马人的故事中,“公共事务馆长”是早期
策展人的故事。透过“博物馆热”的现象看本质。
◎《策展哲学》为理解策展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概念和方法。
书中的六个主题展现了思考“策展性”的方式,启发读者对策展进行解构性的思辨。诸如,启发读者重新思考“未来如何到来”以及“为什么我们今天仍需要艺术”等这类问题。
◎《策展哲学》是策展研究从哲学借智的范本。
将当代哲学思想和理论带入对“策展性”的讨论之中,使人们能够超越对展览项目的简单描述,并对其进行反思。“策展性”将成为表达未来的方式。探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策展活动质疑霸权主义结构,捍卫鲜为人知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生产。
◎哲思,隐喻,《策展哲学》带来思维的乐趣。
激发策展人谨慎的好奇心。人们信赖的基础设施(博物馆、展览、学术、建筑等)是有效的遏制形式,需要通过转移知识、感知和想象,从这类限制中解放出来。与当代性互动,以创造新的出发点。策展人是愉快的“越狱者”。
◎作者、译者都是科班出身,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
作者让-保罗·马丁是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视觉文化和哲学”教授,并与伊尔·罗格夫共同创建金史密斯学院“策展/知识”项目,著有《策展哲学》及《作为伦理的策展》。译者王乃一是策展人,MediumMedia联合创始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V&A/RCA History of Design博士候选人,英国中英文化协会两届学术奖金的获得者。
◎系列丛书,敬请期待。
中国画报出版社“博物馆管理学丛书”之一。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策展理论研究系列丛书”之一。
《策展哲学》是英国伦敦金史密斯学院视觉文化系“策展/知识”项目近五年的研究成果合集,创造性地提出“策展性”概念,书中的六个主题展现了思考“策展性”的方式,启发读者对策展进行解构性的思辨。本书在一种全新视角下探讨“如何思考策展”这一议题,展现了从逸事到理论、从个人到哲学等多个审视角度。不同维度的探讨使人们对策展产生了全新的思考。突然间,策展变成了一种活动,涉及所有人(艺术家、策展人和观众),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
《策展哲学》将当代哲学思想和理论带入对“策展性”的讨论之中,使人们能够超越对展览项目的简单描述,并对其进行反思。本书理论具有前瞻性,其理论框架对思考策展及其意义来说必不可少。
推荐序
001 序
005 前言
章 送别(Send-Offs)
021 策展性,来自空中飞人
029 策展哲学论纲
037 未来从何而来?
041 扩展域
049 亲爱的艺术,谨启
第二章 人类行为学(Praxeologies)
057 策展人渡河:有生于无
063 生成策展人
071 精疲力竭的策展
077 厄洛斯、瘟疫、嗅觉:策展性的三个寓言
第三章 运动(Moves)
091 当前任务:超越主权的桎梏
095 简单的操作者
103 策展性的三个短镜头
107 我想成为我思想的见证
111 背叛与策展性:为策展委员会提供的证词
第四章 异端(Heresies)
119 问题作用何在?微观政治与艺术教育
125 力所能及
131 剩余乐趣的政治
第五章 重塑(Refigurations)
143 现代艺术:理念与收藏的时空
149 两种激发媒介:广播和展览
153 陌生地域内:对地点关联性和策展性的引论
161 非博物馆
第六章 舞台(Stages)
169 策展、戏剧和图式:走向感性舞台
175 策展语境
183 幕后与过程:揭示策展项目的空间装置
191 这与我们无关
195 后记 策展性
199 撰稿人
207 参考文献
前言
1866年7月26日,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散文家、戏剧人和时尚评论家斯特芳·马拉美(Stephane Mallarme,1842—1898)在他位于巴黎罗马路89号的公寓里,开始了记录一系列两小时左右的多感知(Multi-Sensory)事件的文本计划。他希望这些记录将构成地球生命终的神秘阐释。
在马拉美看来,这些事件会是魔术表演、小型游行、芭蕾舞剧、独奏会、炼金仪式、演算数学公式、阅读神圣文本、哑剧表演、沉思和精心策划的烟火。这些事件将在一个类似于舞台的巨型空间中进行,但它看起来又像 19 世纪的祭坛,并配有舒适的壁炉和煤气灯。一位“操作员”(半教士半喜剧演员)将在24位幕后“助手”的帮助下精心编排一场表演。
提到马拉美的名字,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精心编写的抽象诗歌”,与之相反的是这些事件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无脚本的流行情节剧,“无英雄”剧情将由普通公众(“群众”)表演,就像一场将所有艺术融合在一起的群众性的公共仪式。总体而言,马拉美致力于展示“思考思想本身”,让诗歌和艺术与宇宙的运动同时进行,并在此过程中让生命的本质意义能在任何地方展演,且一劳永逸。在那个时代,呈现这些事件并不容易,马拉美将该计划作为一个终身项目,希望在辞世之前能够完成。
虽然这些观点差别很大,但也许可以从中辨别出6个不同的主题。这6个主题并不是用来解释“策展性”的僵化模型,而是为读者在思考“策展性”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些主题如下。
“送别”(Send-Offs),其灵感来源于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理解形而上学转变的方式,这种转变发生在学术界旧式人文学科与当今提出的新式学科之间。
“人类行为学”(Praxeologies)探索了身体与展览之间的复杂关系。
“运动”(Moves)可能会给人一种印象,即重点将再次集中在以下事实:一切都是短暂的,没有主体,没有客体,没有固定的知识,没有限定的身体,没有清晰的标记或界限,我们都在不断变化的场域中进行着无休止的表演。
“异端”(Heresies)可以理解为一系列与普遍接受的观点大相径庭的观点。
“重塑”(Refigurations)一词借鉴自学者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在本书中使用这个词是为了避免成为重新塑造世界诱惑的受害者,也就是说,总是假装我们都(共同)认同当前世界的样子。
“舞台”(Stages)并不是要把“策展性”与戏剧做比较。……“策展性”就是这座城邦,总是短暂的、不完整的,因此必然引起争议。如此看来,世界不是一个舞台,而是舞台造就了世界。
直到22年后的1888年11月21日,该项目仍未完成。尽管马拉美对这个复杂的项目略感失望,但终同意给它拟一个名字:他将终的形态事件称为“这是”(This Is)。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他在犹豫、怀疑和焦虑中无休止地工作, 但他的准末世(quasi-eschatological)项目却从未见过天日。这位诗人在1898年去世前留下的半张潦草便条中敦促他的家人烧毁与他 30 年未完成的杰作有关的所有文件。
在今天,显然马拉美的幻象计划可以被看作是一次艺术尝试,再次提出“整体艺术”(Total Work of Art)的典型案例,如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的“整体艺术作品”(Gesamtkunstwerk)或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Scriabin)的“天启秘境”(Mysterium)一样。然而,它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被理解:作为终极的策展性事件。我们怎么能忽视这个未完成的项目在“策展性”(the curatorial)这个词开始有意义之前的一个世纪就已经开始试图思考它了?如今,策展人所面临的全部问题都被列在了马拉美家人从大火中救出的几张神秘笔记之中。这些笔记可以用以下方式概述(无特殊顺序):
“这是”(This Is)呈现了他人(哑剧演员、舞蹈家、烟火技师、教士等)的作品:它本质上是阐述性的—— 既是展示又是解释。
“这是”将过去和现在融为一体(如古老的炼金术与现场沉思):这是一个多时相(multi-temporal)事件。
“这是”引发“意义的星从”(constellation of meaning),通过将多种艺术形式和空间融合在一起。这是任何一种单一艺术形式所无法达成的。
“这是”传递了一条消息:它实际上是在说“这是地球生命本质意义的诠释”。“这是”中没有“英雄”。策展人是在幕后工作的简单操作者。没有哪位艺术家比其他人更占优势。这看起来是平等主义的。
“这是”揭示了一种技巧(艺术)展示自然(宇宙)的方式;是技术(techne) 对自然(phusis)有计划的胜利:一场对熵(entropy)的胜利。
“这是”将人的能动性与“者”(the Absolute)结合在一起。它不是宗教的,而是世俗又先验的。
“这是”并不是客体(艺术作品)与主体(观者)之间的相互对抗,而是以观者为中心的:观者使之具有体验性和参与性。
“这是”更像是一种展现,而不是一个展览。它展现但不展示;它展现出作者与作品之间的相互融合。
“这是”没有重要意谓(significance)的中心。它同时发生于舞台、沙龙和祭坛,因此创建了多个中心:它是多地点的(multi-sited)。
“这是”没有预先设定的规则、语法或句法。它需要在事件发生之时发明自己的语言。
“这是”没有提出预先规定的情节或模式;相反,它向观众提供了一个决定事件的协议。它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
“这是”既是一次展演(它演绎了“者”)、一次描述(它是一种解释), 同时它还具有真值(它成功与否)。因此,它是一种作为展示自身的展示语言。
“这是”没有单一的看法或观点:参与者制造了观点。它具有形成性、教育性和潜在的政治性。
“这是”看起来可能是一次失败的“整体艺术”(Total Work of Art)尝试,可能是一次超出了预期的宏伟愿景,但在当时也是一个超前的当代策展项目:作者已死;学科边界模糊;它具有展演性、开放性、通感性,以及潜在的政治变革性;重要的是,马拉美的笔记以其无尽的数字证明了它的实现受到了经济条件的制约。在涉及当代策展实践的文集之始援引这个有着奇怪想象的项目,其目的并非将“这是”视为“策展性”的陈词滥调的起源或终指涉,而是要强调在解决这个复杂且具有争议的实践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之所以说“一些”是因为,众所周知,“策展性”永远不会被限制。如果能够通过阅读,将基于马拉美虚构项目绘制的清单和这本书中的内容融会贯通的话,那么“策展性”会渗透并延展至很多不同的领域和实践。当然也会有人质疑这是一个问题。针对这一点我想表达的是,恰恰是“策展性”千变万化的形式为它提供了力量和潜能。这也是使得它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髓所在,但不可避免地,它将难以被定义。
本书提供了多种研究综述来理解和解释什么是“策展性”。强调一下,我之所以说“多种研究”,是因为其千变万化的形式无法为“策展性”本身提供一个全面或详尽的综述。本书结尾提供的冗长但非详尽的参考书目清楚地显示,已经有很多出版物(无论是好是坏)都在试图做这样的工作。
本书同样没有将“策展性”置于特定的历史(例如,一个关键性事件的总体 性和权威式的叙述,告诉我们什么是艺术,以及艺术如何被“好地”展演出来)或框架(涉及一个未明确定义的时代思潮的抽象概念,如“当代”)之中。近出版的两本著作,泰瑞·史密斯(Terry Smith)的《思考当代策展》(Thinking Contemporary Curating)和保罗·奥尼尔(Paul O’Neill)的《策展的文化与文化的策展》(The Culture of Curating and the Curating of Culture)为“策展性”一词的概念提供了新的语境(在历史方面和其他方面),因此就不在本书中重复他们的成果了。
本书中的文章仅试图思考“策展性”一词的含义,不关乎特定话语(艺术史、艺术批评等)、学科(人类学、哲学等)、知识领域(艺术实践、视觉文化等)或意识形态(社会理想、信念信仰、政治议程等),而是旨在直观地揭示“策展性”是一个难以解释的术语,它无法被独立或全面地阐释,但尽管如此也不妨碍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这样一个模糊的术语。请允许我粗略地概括一下这是如何发生的(该总结与马拉美项目的一些主张不谋而合)。
“策展性”是一种打破原有禁锢框架的行为、一种看待世界不同之处的馈赠、一种创造新出发点的策略、一种致力于对抗社会弊病的实践、一种关爱人类的途径、一种恢复自身主体性的过程、一种重塑生活的战略行动、一种创造意义的感官实践、一种政治之外的政治性工具、一种维持社区团结的程序、一种对抗政策的合谋、一种保持问题持续提出的行为、一种保持愉悦感受的能量,是帮助我们回顾历史的手段,是创造影响的措施,是揭示难以捉摸之物的作品,是与时俱进的计划, 是消解主客体二分的不断演变的方法,是对理解的共享,是对反身性的邀请,是一种操作的编排模式,是一种与企业文化抗衡的方式等。
谨希望《策展哲学》中文版的出版,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重新审视策展现状,寻求突破的契机,这为探寻关于策展潜在或可预的未来提供了可能性。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宋协伟
“策展性”作为一个策展策略,是将策展从所有既有的实践和框架中“解放”出来,这些既有的因素限制了策展自身在探索我们尚不知道或者还未成为命题的事物的能力。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视觉文化系教授 伊尔·罗格夫
如绘制地图般的策展是一个过时的概念。《策展哲学》认为,策展性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活动,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有关艺术、艺术史、哲学和文化遗产等问题。《策展哲学》汇集了策展前沿领域众多学者的丰富研究。对于策展人、展览从业者、评论家,以及活跃在艺术领域的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英国雷丁大学艺术学院资深讲师 苏·马尔文博士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