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102562
不仅是一本育儿书,更是一本女性自我成长手记
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当红女主播,阿宝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她有更多机会思考关于孩子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尤其,作为女主播的娃因吐字发音不清晰,遭到小伙伴的奚落和嘲笑的时候,主播妈妈该怎么办?主播妈妈焦虑吗?她和孩子如何一起跨越语言的道关卡?书中一共记录了30个有代表性的亲子情境,涉及陪伴、交流、学习等等方面,不仅记录自己的生活日常,而且多引用其他育儿经验作为拓展阅读,对于初为人母的新手爸妈具有非常实用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Part 1
按下葫芦起了瓢,育儿路上不期而遇的难题
焦虑 当主播的孩子说不好话 002
闹心 面对一个爱哭的孩子,你怎么办? 010
困惑 孩子当众说话过于紧张,不能流畅表达,怎么办? 019
社交 当孩子与小伙伴之间发生矛盾,怎么办? 028
危机 当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033
目标 该怎么帮助孩子摆脱放羊娃的生活逻辑 038
沉迷 我的孩子扮公主着迷了 045
沟通 当家里迎来第二个孩子 050
平衡 忙碌的女主播,怎样才能不当全职妈妈? 068
经验 让家长崩溃的作业战争 078
Part 2
陪伴孩子,做成长路上的“better me”
我们的卧谈会,一定要留出的亲子时间 100
孩子该夸到什么程度为好? 107
当孩子问:我为什么总听你的? 110
我的孩子放弃过哪些兴趣班 113
孩子,我为什么让你练习书法? 122
孩子,我为什么带你去博物馆? 128
孩子,我为什么让你诵读古诗词? 135
孩子阅读会有什么用? 141
做个会自嘲少抱怨的孩子 149
引导孩子慢慢建立“成长型思维” 162
Part 3
家长学校——父母的自我修养
记一次“打”孩子 170
当孩子不愿意对你透露心声 178
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源于父母正确的金钱观 184
这些年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199
不以爱的名义伤害 215
和孩子谈论有关生死的生命话题 229
所谓的挫折教育并不只是受“挫折”而已 237
父亲陪伴的意义VS丧偶式、诈尸式育儿 246
为人父母时我们说过的那些蠢话 256
不要只做孩子生理意义上的父母,更要不断地自我成长更新 259
附赠 一名儿科医生写给新手父母的话 266
后记 教育之路无止境,爱笑的妈妈更需要不断地自我成长 275
翻开这本书之前,我想,你已经研究育儿很久了。
也许,你有着质朴的初心,全身心地拥抱这个因你而来的小生命,陪伴Ta感受成长,享受每一个生命的瞬间。也许,你对Ta的人生并无过高奢望,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能过好平凡人的一生就很好了。也许,你为了孩子好的“私心”还会随着孩子日渐长大而多起来——好再聪明些、坚强些、努力些、乐观些,甚至再高一点、瘦一点、强壮一点……
我也一样。
作为两个娃的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时急时缓地走着,喜悦与焦虑像两只看不见的翅膀,如影随形。时而急着赶路,时而看看风景,就这样,走过了十年,踩过很多雷,也越过很多山丘。
在电台工作十几年,陪伴着听众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早高峰。按理说,主播应该深谙说话之道,但是当妈妈,却难以驾轻就熟。做父母,心到、眼到、口到。可很多时候,我们口先到,眼再到,心里还没到呢。说出过分的话、一厢情愿的话、不负责任的话,伤害了孩子又让自己陷入自责中。碰壁了,反思,深吸口气,静静心,换个角度再试试,提醒自己虚心静虑放轻松。回头看,陪伴孩子成长的根本,还是父母的自我成长。
读了不下百本有关教育的书,总结下来几个关键词,按照重要程度来排排序——爱、自由、规则、兴趣、感知、责任。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所有问题,能带来一丝光亮和启发就已弥足珍贵。毕竟,成功学讨厌的地方在于无法复制,我们也不能全靠着别人的攻略来穿越自己的丛林和高山。所以,这本书打起心动念那会儿,就没有把它想象成工具书照学就会,它充其量就是一种分享。在行色匆匆的旅途中,在千百万人之中,偶遇少部分人聊聊心声,往彼此的油灯里再添一点点灯油。
但是,没想到写了这么久。
这是一次漫长而充满艰险的旅程。臣君是我《阿宝客厅》节目的嘉宾,相识多年的老友,每周下了节目后,我经常向他念叨孩子们的近况,我的烦恼。作为局外人,他也常常“一语中的”地发现问题,或帮我挖掘解题方法。一天,我们一拍即合地决定,写本书吧,把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写下来。于是,就有了这本《寻光之旅》。从我和臣君开始动笔到收工,我们用了4年多的时间,这4年里经历过煎熬,经历过碰撞出的共识,互相鼓励,互相刺激,互相嘲笑对方的懒惰和拖延,以及无力表达……貌似赤手空拳走进了原始森林,心中敬畏,但别无选择。
似乎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有执着到令人发笑的表达欲和责任心,从对听众负责,到对读者负责、对孩子负责、对自己负责,我们力求完美,所以经常陷入自我质疑、自我否定,甚至几度想过放弃。女儿一直在为这本书画小插画,臣君也经常提醒我,完成比完美重要,哪怕努力做出一点点,也比空想了几年什么都不做强。
再努力也会有遗憾,要学会接受。
于是,我们硬着头皮,周而复始地继续着,写了删,删了写,酝酿了五六年,写了4年,加一起整整10年。当然这个过程并非没有益处,曾经心里没底的一些想法和尝试,后来时间证明了初的判断是对的。读过了更多的书,科学、历史、哲学、美学、文学……见过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我们心中更有底气——这是一本真诚的书,也是一本没有走歪的书。
不管是理性的思考还是激情的表达,都是我们在经历过后的一点点沉淀所得。
就这样,我们端出了略显文青、略显稚嫩的一本书,希望你看后会理解,在做母亲这场漫长的修行中,我确实思考过,确实努力过。我愿把这本书献给所有深爱着孩子,同时深深焦虑着的父母们,和我的两个宝贝。
曾经读过一首小诗,叫《现在的心愿》。有两句很打动我:“用金星和上弦月回忆我,用海棠和松针埋藏我。”不知道若干年以后我的孩子们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会有哪些画面、哪些味道、哪种情绪填满他们的脑海心田?而我想起他们,无论任何时候,都是脸上泛起笑容,心里透出柔软。
01
焦虑
当主播的孩子说不好话
我的孩子说不好话。
初为人母,这可以算是一个大麻烦。
我的职业是一名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听我妈说,在七八个月大的时候,我就已经冒话了,一岁多的时候,已经能够非常清晰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了。似乎是顺理成章,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孩子在说话这个问题上会有什么麻烦。可是,偏偏就是这样。
这个大麻烦给我的个教训是,喝多少心灵鸡汤都没用,所有的问题还是要自己扛,都需要一个一个去面对。
“八○后”养孩子,是一代翻书养娃的实践者。老一辈的育儿经验我们不能完全信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知识结构的更迭、互联网带来的眼界,让我们更愿意接受书本权威。从怀孕那天起,就用书籍丰满自己,《西尔斯怀孕百科》、日本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中西合璧,兼容并包。三翻六坐、七八个月会爬、一岁迈步这些事情女儿廷廷都过渡得挺平顺的,我真正的焦虑在她上幼儿园前出现了。
普通的孩子会在一岁左右冒话叫爸爸、妈妈和单个字,两岁左右形成简单句子,三岁可以背诵儿歌、诗歌,和复杂些的句子。女儿说话倒是不晚,但是发音不准,主要是舌根音发不出来。这么说有点涩,通俗来说就是她的g、k、h三个音都发不对,于是小哥哥就成了小嘚嘚,小狗狗就成了小抖抖,喝水就变成了te水。
一开始,我并没有着急,挺淡定的。毕竟每一个人的口腔肌肉群发育是不一致的,有的早有的晚,需要时间。
幼儿园小班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从专业角度来说,三岁说不清话也正常,可以鼓励孩子先听准、再说准,千万不要抓住孩子说不好的字眼反复强调,那样会适得其反,孩子会因为太过紧张反而不敢说话了。
道理是懂,但时间一长,要说不着急真的做不到。不解决掉这个问题,我的心一直都悬着。还有自责。一个把“说话”当“饭碗”的人,竟然没把自己的孩子说话教好。
“妈妈,我为什么说话不如别的小朋友清楚?”一天女儿问我。上了幼儿园后,有了小伙伴,有了清晰的比对对象,她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孩子开始变得敏感和自卑。
这时候他人的安慰也无法抚慰到我了。正如我的朋友臣君所说,现实困境就是困境,等这个困境真正被解决掉了,你才能够真正地摆脱焦虑。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曾经跟我说,他给很多人做过心理咨询,解除过很多人的焦虑状态,可是当他自己的父亲躺在病房里时,那种焦虑和彷徨是他掌握的任何心理咨询技术都无法解决的。
这时候尽管我焦虑,但是在孩子面前,还要尽可能保持平静,我不能把焦躁情绪带给无辜的孩子。
在幼儿园接下来的两年里,我咨询过医生、心理学家,求教过好几位播音届的前辈和从事语言工作的老师,他们给我的答案都是:阿宝,你别着急,现在不要去医院,不要做手术,给孩子一个自我纠正的机会。
我选择了相信。
育儿路上,这是我次感觉到,有些事不是你自己凭努力就能做到的,孩子也并不会完全按照你的思路成长,孩子是完整的她自己,圆满与缺失,你都只能去接受。可是同时,又不能放弃努力去画那个美好的圆。
我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廷廷的语音g、k、h发不清楚,请你不用特意纠正和强调。老师很理解。
这三年时间里,我们没有放弃过练习。看到小狗,让她说“小狗”,她说“小抖”,常常说两三遍的时候,她就生气得再也不想说。也不勉强,切换到别的。
情况仍然没有好转。
培根说过一句偏颇的话:男人一旦有了妻儿就相当于向命运递交了人质,难成大事。
实际上对绝大多数妈妈而言,不管成不成大事,有了孩子,身心自然会被孩子牵绊。
一转眼,就要上小学了。
上小学后,必须要面对老师的课堂提问和与同学的交流,说话不清楚已经影响到她的日常学习和交友了。
我又一次走进学校,利用家长公开课的间隙和老师说明了情况,告诉老师孩子发音存在的问题,希望老师正常对待她就行,不必避讳发言也不用过多纠正。因为她的发音问题,不是课堂上简单的纠正就能改变的。众多同学面前的每一次纠正,都是对孩子语言缺陷的一次强化,会让她更加不敢与人交流,也就更没有自信。忽略,是好的方式。
必须要说的是,女儿的老师们都非常棒,她们在给予理解的同时也在用她们的方式鼓励着孩子。与老师实事求是的有效沟通,算是家长送给幼升小的孩子的一份有价值的礼物吧。
女儿自己非常清楚,小朋友们有时听不清她说话。
一年级上学期,她班几个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其中一个跟我说:“阿姨, 廷廷说话有时候我听不懂。”
那一次我印象特别深,那一刻我无言以对。
真想带她去看医生了。必须得带她去看医生了。不去不行了。
事情的转机发生的既出乎意料,又顺其自然,那个场景我永远也忘不了。
那天晚上,循例和女儿睡前卧谈会,躺在床上聊天,这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我们都会做的事情。大概聊了十多分钟,我建议她,要不要和妈妈再一起试试g、k、h。
这时候她非常放松,对她来说,每晚和妈妈聊天、听故事的时刻是轻松的时刻。
她欣然同意。
“宝贝,你试试,不要用力,舌尖不要动,把舌头根和上牙膛那碰一下,别着急,轻声说,k……”
她很快就发出了k的音。
我当时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女儿,你连说三个kkk。”
她又清晰地说出来了。
“你k都说对了,现在说g肯定也没问题。”
好吧!她又说出了g。
接着她又说哥哥,可以了。
狗狗,可以了。
科学,可以了。
哥!科!喝!都可以了!
我们两个人从床上激动地跳了起来。
她大声跟我说,妈妈,我终于知道那个字怎么说了!!我所有的字都会读了!!
我和她就这样一起,在那个晚上,找到了那个发音位置。
就这样,我们俩就像从未读过一本书的样子,把那些字翻来覆去地读,确定我们不是在做梦,也不会一觉醒来后,又做不到。
都半夜了,我还是没忍住,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女儿的语文老师。
这件事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养育就像种树一样,中间所有的努力就如给树施肥、松土,你看不到它在成长,直到有一天,这棵树突然就发芽成长,如果因为沮丧、挫败感而放弃,那这棵树也许会等到更久才会长大,抑或者是再也没有成长的可能。
等待,修行,所有的快乐都是从痛苦中赎回来的。每个妈妈都是这样,面对一个又一个或简单或艰难的问题,一点一点修缮自己的内心,才迎来了孩子的成长,也等到了自己与之匹配的成长。
这件事对于孩子的意义远大于发音标准本身,女儿用了四五年的时间终于跨过了这个巨大的障碍,虽是偶然,但却触碰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认知:有些事情,现在做不到不等于永远做不到,只要不放弃,总会有收获。
当然,在六岁之前的那几年,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她能越说越自信,还能参加中文英文演讲比赛,用她的风格,流畅、自信地去表达。
大诗人华兹华斯住过的地方,有着全英国美丽的自然风光,但是有一天,大侦探波洛到了湖区,当他深一脚浅一脚踩在风景如画的泥泞中时,抱怨说,是的,这里风景很美,但这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其实我们的生活不也是如此吗?看着别人的生活如华袍,但也许内中已经千疮百孔。
谁都有不好过,只有挺过去,只能挺过去。过去了,回头看,真美,真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