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3073151
奥斯卡、格莱美、托尼特别奖获得者、传奇多栖音乐家大卫拜恩经验知识大公开
大卫·拜恩何许人?20出头组建传声头像乐队,作为乐队主唱及灵魂人物,成为推动摇滚乐第三次变革的先锋者;30多岁因电影配乐创作,一举捧回奥斯卡、金球、格莱美三大奖;如今年近古稀,仍活跃在一线,并因其精心打造的舞台剧一举获得托尼奖特别奖,是名副其实的多栖音乐家。
在其个人巨作《制造音乐》中,拜恩不仅记录了其作为音乐人的成长过程及台前幕后的精彩故事,也梳理了音乐的诞生与演变,展现出如百科书般的广博学识和科学家般的严谨思索。独特的经验与见解,加上恰到好处的幽默,让人忍不住边阅读边期待,下一页又会出现什么新鲜而有趣的内容。
泛音乐时代的新指南,让圈内的你永远先人一步
本书作者活跃于艺术圈近50年,并不断取得非凡成就,堪称国际文娱领域中顺应时代、主动进化的典范。他究竟是如何成为一位持续成功的音乐家、表演家、艺术家?在书中,作者分享了其重要的经验、教训、知识——从演奏场所、技术变革、产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到音乐的生物学与神经学基础,再到实际创作。全新版更新增整整一章,深度剖析数字时代对音乐推广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本书,拆解音乐创造力的构成与运用,直击音乐乃至艺术产业的核心,解析当下混沌的泛音乐时代。
揭秘文化艺术产业的盈利之道,探索艺术家在理想与现实中的平衡之道
大卫·拜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音乐人,在商业上,他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书中,他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表演与商业行为中牵涉的种种现实情况以及解决之道。这本书对想在文艺产业与时俱进、打下一片小天地的人而言具有偌大的借鉴价值。
众多国内外大咖跨界力荐!
国内:“中国摇滚之父”崔健、“中国甚具影响力DJ”张有待,《乐队的夏天2》冠亚军乐队重塑与五条人主唱华东、仁科,魔岩三杰之一、摇滚诗人张楚,中国重金属摇滚先驱超载乐队主唱高旗,中国女子摇滚乐队先驱眼镜蛇乐队主唱兼鼓手王晓芳,94红磡“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窦唯吉他手周凤岭,WALKIE TALKIE音乐对讲机主持人旅英DJ怡丹,资深媒体人、知名乐评人、专栏作者 、译者、诗人李皖,知名乐评人、作家、音乐厂牌主理人张晓舟,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获得者海阳联袂推荐!
国外:《云图》作者、英国知名作家、欧美文学界公认的新一代小说大师大卫·米切尔,“美漫界的奥斯卡”艾斯纳奖得主、DC漫画家史蒂夫·利伯,获奖独立电影制作人、油管大红人丹·梅斯都在读它!
文化艺术产业正在随互联网的发展而急剧变化,迈入一个新时期——泛音乐时代。身在产业中的你面对风口浪尖,是否已经心中有底,随时可以乘风破浪?
你是否知道:科技的进步会如何影响音乐人的创作以及听众对音乐的体验?演奏场地对于孵化音乐人有什么重要作用?音乐人如何才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当世界步入数字时代时,音乐产业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与危机,从业者又如何将危机化为机遇,从海量音乐作品中脱颖而出,与时俱进,持续成功?……
传奇多栖音乐家大卫·拜恩在其经典之作《制造音乐》全新版中对上述重要问题给出了引人深思、值得借鉴的回答。拜恩从上世纪70年代出道起一直活跃至今,以其远见、胆识与独到的思索不断探索、创作,并取得非凡的成就。他既是西方摇滚乐第三次变革的先锋者,是“摇滚的文艺复兴人”,也是奥斯卡奖、金球奖、格莱美奖、托尼奖特别奖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书中,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在台前幕后近50年的独特经验、教训、知识,这本书将会改变你感受音乐、创作音乐、演绎音乐、推广音乐的方式——你的事业与人生也许正需要这种改变。
推荐序 《制造音乐》再一次颠覆了我对于音乐的认识
引 言 “重”听音乐
01 逆向创作 / 001
我们都是非洲人
流行音乐
请肃静!
录制音乐:留声机取代了音乐厅
当代音乐演奏场地
鸟类也一样
生物界的交响曲
“演奏”建筑
02 我的演艺生涯 / 023
街头表演
重新拥抱摇滚乐
传声头像乐队
服装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成为一支真正的乐队
现场演出
从日本艺术中获得灵感
重置舞台
有野心的一场表演
巡回演出
舞蹈:不只是“做点动作”
03 科技塑造音乐:模拟 / 067
爱迪生的代圆筒录音机
录音的目的是什么
被冻结的音乐
一首歌的时间有多长
即兴变创作
录音创造的新世界
科技乌托邦主义曲
表演之外:磁带录音
格伦·古尔德的预言
乐器科技及其对音乐的影响
多轨录音让你跟自己合奏
黑胶唱片
盒式磁带
舞厅音乐
04 科技塑造音乐:数码 / 109
CD 的出现与滥用
为了便利而牺牲音质
音乐软件与取样创作
独享音乐
脑中的声音记忆
科技带来了什么
05 发现新音乐:集展 / 131
少比多更有价值
方式1:业内人士的推荐
方式2:音乐自身的号召
方式3: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权力归于大众
方式4:叙事
06 录制音乐 / 143
解构与隔离
想象中的田野录音
录音程序对音乐的影响
音乐引导歌词
两张专辑同时进行
巴黎:一座非洲城市
纽约:神秘的拉丁城市
我的同名专辑
录音室走入家庭
线上录制的弊端
自制作品
专辑成了赔钱货
07 共同创作 / 187
切磋受益
记谱与交流
站在巨人肩上
与偶像一起创作
从文字入手——别人的文字
精雕细琢出佳作
浮现式叙述法:让歌词自动浮现
08 音乐人的发片与生存现状 / 209
音乐是什么
唱片公司都做些什么
发行模式
专辑之外的收入来源:授权
流媒体时代的挑战
音乐创作的意义:自由或务实?
数字科技打造的美丽新世界
09 场景的诞生 / 263
要素1:必须有空间大小与地理位置
合适的场地来呈现新作品
要素2:艺人应该有权表演自己的作品
要素3:驻唱艺人在不表演的时段也能
免费进场(也许还会有免费的
啤酒!)
要素4:远离主流音乐场地
要素5:房租必须便宜!便宜!再便宜!
要素6:乐队应该获得合理的报酬
要素7:鼓励人际透明度
要素8:观众可以无视乐队的存在
音乐场所的传承
横向和纵向统筹
10 业余创作者! / 283
业余的优势
音乐好在哪里
赞助
流行音乐:资本主义的工具
毕尔巴鄂效应
栽培业余玩家
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
11 世界之声 / 317
音乐中的数学
“声音之神”
音乐的生物学与神经学基础
音乐与情感
镜像神经元带动身体摆动
仪式中的音乐
视觉文化与听觉文化
用建筑演奏
自组织音乐
人类天生爱音乐
致谢 / 353
注释 / 355
推荐阅读 / 361
索引歌单 / 365
图片出处 / 375
无限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在供过于求的时代,音乐俯拾皆是,获取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音乐。有人索性放弃,继续聆听陪伴他们成长的那些艺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既无时间也无脑力与新音乐打交道。费心费力挖掘新音乐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以及养家糊口显然无甚益处,无异于浪费时间。不过,尽管他们继续消费的老音乐可能妙不可言、永垂不朽,但对新音乐的点滴探索于他们的职业和生活都有益处,哪怕是间接的益处。
“这首音乐让我挨过了高中”,“这首音乐救了我的命”,如此说法我们时有耳闻。音乐告诉人们,不论在感情、体验还是思想上,他们并不孤单。新的思维方式呈现于歌词、声音、制作与节奏。我们无意识地吸收这些声音隐喻,继而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方方面面。音乐自有严肃的价值在,前提是推介给我们的音乐可以让我们感动和兴奋。新的未必就好,或可欲。过滤或把关,不论经由我们自己还是别人,决定了我们听到何种音乐、受到何种影响。当我们与艺术日益脱离时,当供过于求,让我们应接不暇时,我们作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社群,失去了对自身而言至关重要的东西。那么,有没有办法让探索发现更简易?技术可 以让我们逆趋势而行吗?
什么东西对乐迷有价值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所付即所得:我们购买黑胶唱片、CD 或付费下载。被音乐感动的前提是你首先得拥有,可是如今线上音乐唾手可得,以极低廉的价格就可大量获取。实物本身的价值在降低,反之,体验以及发现的价值在增长。体验通常指现场演出,发现则是经由过滤、缩小无限选择的过程。有时候,体验与发现有所重叠。选项太多的时候,我们反倒经常选择“以上都不是”。我们其实更倾向于宁少毋多。可是只有当它对我们个人有意义时,这个“少”才有效。我们想要一种自由意志的假象,以为我们所听的音乐就某些方面而言是我们的自主选择。我们甚至乐意被广播电台告知刚刚播放的寥寥几首歌可谓百里挑一,而且我们相信他们提供的服务缩小了我们的选择。这是一种并不新鲜的集展,可是对许多人而言总比供过于求、无从下手强。广播电台的选择基于收听率以及某些隐秘影响,可是如果听众不买账,金钱或贿赠的引诱未必总是有效。所以唱片公司或许可以控制播放曲目,但是一个电台如果总是用蹩脚货忽悠我们,我们就会用脚投票。就此而言,电台反映了某种共识。
可是如今的主流电台跟我年少时候的相比没有太大不同。偶尔我会听到一些感动我的音乐,但十之八九不如意。于是我和朋友们就互相推荐,迄今这仍是有效的方式。显然我必须信任这些朋友,但鉴于他们都有或曾经有点名气,所以风险不大。
后来,我们发现独立电台播放的音乐更加广泛,有时候我会在路边停车,把我刚刚听到的音乐记下来。那个年代音乐的获取还是个问题,所以真的不能大意。
在互联网社区发展起来之前,粉丝群里就有这种共同信任。如今这些社群和独立电台依然存在,由此而来的信任感让我们仍然愿意冒险尝试新音乐。我还是信得过朋友和个把乐评人推荐的东西。对音乐家和唱片公司来说,如何被人发现成为首要问题。对于音乐家,让自己的音乐被人获取不难,难的是怎么让人知道。
如今,新的推介方式纷纷涌现,加上易获取、低风险的特点,极大改变了音乐行业。信任、(音乐信息的)深度和丰富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可是天平已经倾斜,推介越发重要。
在我看来,存在4类发现和集展音乐的方式:业内人士的推荐、音乐自身的号召、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通常由算法控制),以及叙事。以下我将逐一考察,看看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音乐选择。
当翻到大卫·拜恩的《制造音乐》第285页,有这么一句话:“到了现代,人们已经认定艺术与音乐是个人努力的成果,而不是族群的产物。”按照我的理解就是:音乐不是为了弘扬什么文化的,而是个人精神的释放。
——知名摇滚乐歌手、词曲家、音乐制作人 崔健
一开始买这本书,完完全全是因为传声头像乐队。很久以来,我都是他们的歌迷。然而在实际阅读时,我忘记了买它的初衷。大卫·拜恩以非常个人化的视角与笔触描绘了他对音乐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解、心得,以及担忧。请不要因为这本书的厚重而心生畏惧。它就像是一篇篇连贯的随笔,它轻松、风趣,却又不失严肃。当一幕幕音乐的场景随着纸页在不经意中慢慢展现在你面前时,你会体验到一种心领神会的微妙感。
——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主唱 华东
音乐从来不需要“制造”,愤怒和闲云野鹤都是难于制造的,但它们却是我们直指生命核心的动力,也不会为“制造”所限制——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音乐人 张楚
很多年前,有一本《摇滚圣经》在各个打口贩子手里流传;现在,我相信会有另一本书流传于各个音乐人之间,它就是《制造音乐》。
——五条人乐队 仁科
大卫·拜恩把他脑袋里的“絮叨”写成了这部书。在这颗睿智的脑袋里,对过去音乐实践的明察、对未来音乐市场走向的洞见都条理分明。更难得的是,他不仅讲述了创作时艺术家感性的领悟,还有对音乐本质及相关产业的像科学论文一样的严谨分析和理性推断。
——音乐人 高旗
这是我次见到一本与音乐制作有关的书。先知道作者那很有个性的音乐,再看他的书,感觉很妙!长时间做音乐,终究会成为自己音乐的制作人。如果你身在圈内,那么我推荐大卫·拜恩的这部经典之作,你一定能从中吸收和学习很多。
——音乐人 王晓芳
次听到大卫·拜恩的音乐是通过他们那场经典的“别假正经演唱会”,他的歌声仿佛一种隐藏在我潜意识里从未被开发的声音,颠覆了我对摇滚乐的认识。多年后,我终于读到他的著作《制造音乐》,他从人类学与社会学等角度对音乐的产生与创作的分析再一次颠覆了我对音乐的认识。
——知名DJ、主持人、资深乐评人 张有待
实践出真知。大卫·拜恩以其深刻的艺术实践和思考,打破了关于音乐的诸多根深蒂固的认识,提出了别开生面的见解。这些来自艺术前沿的意见终指向了未知,向着未来敞开。这是《制造音乐》一书甚为珍贵之处:终促使人思考,而不是止于结论。这部书同时具有音乐百科全书般的广博,音乐产业的各个行当,甚至这之外的艺术从业者都将从中获益。
——知名乐评人、媒体人、专栏作家 李皖
这本书告诉我们:音乐家自治,音乐家话事,音乐家如何做自己的老板,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和音乐的命运。音乐家不是非要听命于资本家,不是要成为音乐产业的螺丝钉或摇钱树,而是要成为他自己——要会培育和捍卫自己,要会从树林的视野看待一棵树,从土地的角度看待一棵树。
——乐评人、音乐厂牌主理人 张晓舟
合上《制造音乐》这本献给音乐的情书,房间再次铺满嘈杂又无方向感的底噪,我却享受着它如同音乐一般……大卫·拜恩带领我们从非洲草原一路听到实验室,各种演奏、编曲、录音技术的迭代使人目不暇接。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在科技几乎无所不能的今天,还有像拜恩这样的音乐家依旧坚守着音乐的“气”——生命力。
——主持人、“金话筒”奖得主 海阳
喜欢听音乐的人很多,但或许因为音乐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似乎没有那么高的门槛,反而让很多人对音乐行业缺少应有的尊重和基本的了解。而音乐行业如何运行,似乎也是一个谜团。每个年代都有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不管你来自哪个时代,这本书都会告诉你如何创作真正的音乐,以及音乐产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音乐DJ 怡丹
《制作音乐》中充满了对音乐的原创想法和对音乐制作的深刻洞见。
——《云图》作者、英国知名作家、欧美文学界公认的新一代小说大师大卫·米切尔
《制造音乐》有章讲到了场景设定,我读的时候一下子想到了八九十年代波特兰漫画场景的孵化过程。道理都一样:便宜房租,几家机构的支持,能给予重要反馈且人数达到一定量的群体。
——“美漫界的奥斯卡”艾斯纳奖得主、DC漫画家史蒂夫·利伯
本周推荐的是传声头像乐队大卫·拜恩的《制造音乐》,书中对简化的概念有很深的阐述。
——获奖独立电影制作人、油管大红人丹·梅斯
这本旁征博引、风趣幽默的著作向我们揭示了拜恩的真实一面:他是一位货真价实的音乐知识分子,对音乐艺术有着严肃而深刻的见解。
——《出版人周刊》
大卫·拜恩是一位卓尔不群又独树一帜的摇滚明星,他写出了一本与他多变才华匹配的书!
——《纽约时报书评》
这本书充满了无尽的魅力,以及深刻的见解与智慧。
——《书单》
精彩非凡!大卫·拜恩有一颗疯狂的野心,想把他所知的浩瀚理论转变成很有可读性的作品——他做到了。
——《观察家报》
一本关于表演和录音的重要指南,坦诚、新颖,充满了实用的建议和独到的见地。
——《旧金山新闻》
货真价实的惊艳之作!涉及面之广,每一页都仿若一曲歌。
——洋葱视听俱乐部网
无限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在供过于求的时代,音乐俯拾皆是,获取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音乐。有人索性放弃,继续聆听陪伴他们成长的那些艺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既无时间也无脑力与新音乐打交道。费心费力挖掘新音乐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以及养家糊口显然无甚益处,无异于浪费时间。不过,尽管他们继续消费的老音乐可能妙不可言、永垂不朽,但对新音乐的点滴探索于他们的职业和生活都有益处,哪怕是间接的益处。
“这首音乐让我挨过了高中”,“这首音乐救了我的命”,如此说法我们时有耳闻。音乐告诉人们,不论在感情、体验还是思想上,他们并不孤单。新的思维方式呈现于歌词、声音、制作与节奏。我们无意识地吸收这些声音隐喻,继而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方方面面。音乐自有严肃的价值在,前提是推介给我们的音乐可以让我们感动和兴奋。新的未必就好,或可欲。过滤或把关,不论经由我们自己还是别人,决定了我们听到何种音乐、受到何种影响。当我们与艺术日益脱离时,当供过于求,让我们应接不暇时,我们作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社群,失去了对自身而言至关重要的东西。那么,有没有办法让探索发现更简易?技术可 以让我们逆趋势而行吗?
什么东西对乐迷有价值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所付即所得:我们购买黑胶唱片、CD 或付费下载。被音乐感动的前提是你首先得拥有,可是如今线上音乐唾手可得,以极低廉的价格就可大量获取。实物本身的价值在降低,反之,体验以及发现的价值在增长。体验通常指现场演出,发现则是经由过滤、缩小无限选择的过程。有时候,体验与发现有所重叠。选项太多的时候,我们反倒经常选择“以上都不是”。我们其实更倾向于宁少毋多。可是只有当它对我们个人有意义时,这个“少”才有效。我们想要一种自由意志的假象,以为我们所听的音乐就某些方面而言是我们的自主选择。我们甚至乐意被广播电台告知刚刚播放的寥寥几首歌可谓百里挑一,而且我们相信他们提供的服务缩小了我们的选择。这是一种并不新鲜的集展,可是对许多人而言总比供过于求、无从下手强。广播电台的选择基于收听率以及某些隐秘影响,可是如果听众不买账,金钱或贿赠的引诱未必总是有效。所以唱片公司或许可以控制播放曲目,但是一个电台如果总是用蹩脚货忽悠我们,我们就会用脚投票。就此而言,电台反映了某种共识。
可是如今的主流电台跟我年少时候的相比没有太大不同。偶尔我会听到一些感动我的音乐,但十之八九不如意。于是我和朋友们就互相推荐,迄今这仍是有效的方式。显然我必须信任这些朋友,但鉴于他们都有或曾经有点名气,所以风险不大。
后来,我们发现独立电台播放的音乐更加广泛,有时候我会在路边停车,把我刚刚听到的音乐记下来。那个年代音乐的获取还是个问题,所以真的不能大意。
在互联网社区发展起来之前,粉丝群里就有这种共同信任。如今这些社群和独立电台依然存在,由此而来的信任感让我们仍然愿意冒险尝试新音乐。我还是信得过朋友和个把乐评人推荐的东西。对音乐家和唱片公司来说,如何被人发现成为首要问题。对于音乐家,让自己的音乐被人获取不难,难的是怎么让人知道。
如今,新的推介方式纷纷涌现,加上易获取、低风险的特点,极大改变了音乐行业。信任、(音乐信息的)深度和丰富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可是天平已经倾斜,推介越发重要。
在我看来,存在4类发现和集展音乐的方式:业内人士的推荐、音乐自身的号召、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通常由算法控制),以及叙事。以下我将逐一考察,看看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音乐选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