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艺术工艺美术艺术品的衰老——藏在艺术史中的科学故事

艺术品的衰老——藏在艺术史中的科学故事

作者:保罗?尼古拉斯?伯吉斯?泰勒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ISBN: 978730821467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53.99

类别: 工艺美术 SKU:6299e4cdf0f22452a77c16db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214674

编辑推荐

《艺术品的衰老》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完美诠释,它站在科学与艺术的交界点,用科学的方式为大家展示艺术品随岁月“衰老”的过程。不同于以往的学术类图书,《艺术品的衰老》中没有晦涩难懂的词汇,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其中列举的上百幅高清名家画作也能让读者体验一场名画的视觉盛宴。

本书通过举例名家画作的故事,分别围绕艺术品的开裂、变暗、变色等不同的老化内容以及清洁修复等展开讨论。比如米开朗基罗绘画于西斯廷教堂的壁画作品《先知撒迦利亚》,经历了几代人的清理与修复,已与刚绘画出的样子相差甚远。

当然你还会在本书中看到人们对艺术品不同的态度:修复师与艺术史学家们为了一幅画作该如何处理而争论不休;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策展人因为某些原因,只愿意点评当世的作品,在演讲中高谈阔论;凡·高突然在某一天改变了绘画思路,绘画的颜色越来越丰富……每一件艺术品背后所拥有的故事与人物,从艺术品本身到其拥有者甚至修复师,都将在这本书中呈现。

 

内容简介

入选《泰晤士报文学增刊》2015年年度书籍、《伦敦标准晚报》2015年年度艺术与设计书籍

 

真假裂纹、颜料褪色、老化变暗、清洁修复,从全新视角为大众还原百件艺术品的真实面貌,用科学知识从细节处展示历史的痕迹

 

科学解读扬·凡·艾克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凡·高等名家原作的“衰老”之谜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保罗·尼古拉斯·伯吉斯·泰勒,博士生导师,沃尔伯格研究所(The Warburg Institute)摄影收藏馆策展人,主要从事17世纪荷兰绘画、艺术理论、肖像学、文物保护等方向的研究,并发表了多篇论文。

 

译者简介:

  杨静,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学(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方向)博士在读,博洛尼亚大学科学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硕士,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

目  录

引言

被绘画“欺骗”了的艺术史学家们

时光回溯

复杂的技法

 

章 专业术语与技法

一 颜料与染料

二 胶结材料

三 支撑体与地仗层

四 光油层

五 紫外线

六 红外与X射线

七 显微结构

八 其他绘画分析手段

 

第二章 艺术品的消失

一 澌灭无闻

二 残缺不全

三 裁剪

四 颜料层的损坏

 

第三章 开裂与剥落

一 龟裂

二 做旧裂纹

三 剥落

四 内衬

五 木材处理

六 白灰层

 

第四章 不稳定的颜料

一 耐久性

二 银朱

三 红色色淀

四 铅丹

五 雄黄与雌黄  

六 黄色色淀

七 碱式碳酸铜与树脂酸铜

八 石青

九 群青

十 大青(Smalt)

十一 靛蓝

十二 普鲁士蓝

十三 金箔与银箔

 

第五章 变暗

一 整体变暗

二 光油层

三 灰尘与烟熏

四 支撑层与基底层

五 色调与构图  

六 油的吸收

七 内衬与变暗  

八 透明

 

第六章 清洁

一 争议

二 清洁的目的

三 碱金属与研磨材料

四 磨损与溶剂

五 粉化与浸出

六 光油层作为胶结材料

七 遮蔽釉

八 “Patina”

九 小面积实验与重绘

十 清洁的风格  

 

结论

参考文献

前  言

引 言

被绘画“欺骗”了的艺术史学家们

艺术史学家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的《图像学研究》是20世纪艺术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这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我们甚至认为是这本巨著让盎格鲁-撒克逊人知道了什么是艺术。《图像学研究》中有一章提到了“蒙眼丘比特”这种形象对这种形象的解释可以追溯中世纪。中世纪的道德家对“蒙眼丘比特”的解释充满宗教意义:这代表爱情是让人盲目的,使人们失去了判断力,产生偏见。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则给出了另一个解释:“蒙眼丘比特”与“拥有健全视力的丘比特”形成对比,蒙眼的形象代表着“喜爱柏拉图学说的道德家和人文主义者”。16世纪晚期的一本寓言画册中,“蒙眼丘比特”(代表尘世间的爱情)正在被“柏拉图式丘比特”追逐(图3)。在当时的艺术品中很难找到“柏拉图式丘比特”,但潘诺夫斯基历经千辛万苦,在一本画册中找到了这个“巧妙的寓言故事”(ingenious allegory),也算是个奇迹。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的一幅画作(图 4)被保存在费城艺术博物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在线试读

抢先评论了 “艺术品的衰老——藏在艺术史中的科学故事”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从零开始学陶艺(修订版)

EUR €33.99
加入购物车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

EUR €135.99
加入购物车

日日之器

EUR €30.99
加入购物车

点亮城市夜景 : 璀璨之都(精美刮色书,工艺过硬,不粘手)

EUR €48.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