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48708
邓家栋(1906—2004年)是我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是我国血液学事业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的创始人。1985年由邓家栋教授主编、国内50余位学有所长的血液工作者历经数年集体编写了我国*部血液学专著《临床血液学》。为了铭记邓家栋教授对我国血液学创立和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2001年国内80余位血液学专家重新修订了《临床血液学》,并将其更名为《邓家栋临床血液学》。 血液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其基础研究、实验诊断和临床实践密不可分,相互推动,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血液免疫学、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血液学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诊治都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本书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等*血液学研究与医疗中心,由全国百余位*血液学专家共同编写,内容丰富、系统全面,既涵盖基础研究又侧重于临床实践,重点反映血液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的诊疗理念和技术,不乏基础与临床上的争论与热点问题,实用性和可参考性强,对提高我国临床医师血液病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读者对象:血液学专科医师、进修生和研究生,也可供其他临床学科医师、相关基础学科研究人员使用
本书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等*血液学研究与医疗中心,由全国百余位*血液学专家共同编写,是涵盖整个血液学领域的大型学术著作。
本书共8篇98章,在详细介绍血液学发展史及血液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系统阐述血液学疾病*的诊断技术及治疗策略和手段,内容涵盖血液学基础及红细胞系疾病、白细胞系疾病、血液肿瘤、血栓与止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等临床领域。强调基础为临床服务,体现转化医学的理念,体现血液学临床、实验诊断和相关基础理论密不可分的学科特点,促进血液学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医疗实践转化。同时,全面梳理、总结国内外血液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及相关学科的重要问题和*进展。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血液学专科医师、进修生和研究生,也可供其他临床学科医师、相关基础学科研究人员使用。
目 录
篇 ·总 论
章·血液学发展史 2
节 血液学的发展简史 .2
第二节 我国血液学发展概况和取得的主要成绩·5
第二章·血液成分和理化性质 9
节血液成分 9
第二节血液的理化性质 12
第三节血液流变学 .14
第三章·造血器官组织学 18
节造血及造血调控 18
第二节 造血器官 . 20
第四章 造血细胞发生、发育及其调控31
节 造血组织的发育 .31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39
第三节 造血微环境 45
第四节 造血细胞的发育调控 ·50
第五章·血液免疫学 ·59
节红细胞抗原 · 59
第二节白细胞和血小板抗原 -65
第三节免疫球蛋白与补体 68
第四节免疫应答及调节 72
……
第九十二章·细胞及免疫治疗 1281
节间充质干细胞 1281
第二节T 细胞治疗 1285
第三节NK 细胞治疗 ﹒1288
第四节 树突状细胞治疗 1291
第九十三章·血液病与妇产科1295
节血液病与妇科 ·1295
第二节血液病合并妊娠 ·1295
第三节 妊娠期伴发的血液病 .129
第九十四章 ·血液病与外科 130s
节 血液病的外科手术 · 1308
第二节 外科疾病或手术引起的血液改变 1310
第三节 围手术期出血与血栓管理 .1313
第九十五章·药物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137
第九十六章.职业中毒及电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影响12
节职业中毒 · 1322
第二节 电离辐射 1327
第九十七章·血液病的支持治疗1331
节抗感染治疗 .1331
第二节疼痛治疗 ·1337
第三节 营养支持 ·1338
第九十八章·血液病的护理 1341
节一般护理 1341
第二节常见症状护理 ·1341
第三节常见疾病护理 ·1342
第四节 常见技术护理 ·1345
索引 .1349
血液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医学学科,血液疾病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及口腔科疾病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均可出现血液学问题。血液学也是当今医学领域中发展为迅猛的学科之一。例如,首个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格列卫)就应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新兴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也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大放异彩。
邓家栋教授是我国血液学创始人之一,是著名的血液学家、医学教育家,他致力于临床医学和血液学研究,主持建立了我国个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2001年出版的《邓家栋临床血液学》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邓家栋教授携院所著名的”二杨”教授——杨崇礼教授、杨天楹教授及李家增教授,以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振义院士共同主编,邀请我国血液学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的80多位重要专家共同编写,是我国血液学领域的经典和重量级著作,代表了当时我国临床血液学的水平。相信每一位血液学工作者都曾经阅读过它,并从中获益,它对我国血液学人才的培养和血液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在《邓家栋临床血液学》出版至今近20年的时间里,血液学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实践都取得了很多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因此这本经典著作迫切需要修订再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自邓家栋教授创立起,一直是中国血液学界的旗舰,为中国血液学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在本书再版之初,我们组织了我国血液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编写,他们本着严肃、严谨的学术精神,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充分解析自己深耕领域的知识、技术,为临床血液学专业人员提供了一本系统全面、科学严谨、反映前沿、服务临床的高级参考书。
后,衷心希望《邓家栋临床血液学》(第二版)这本开卷有益、有价值的科学技术著作能进一步促进我国临床血液学的发展。
编 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