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1415877
金锐博士的25堂中医入门课
从失传千年的一副古图说起,为您揭秘中医组方配伍的底层逻辑
国内首创对汤液经法图深层研究 抽丝剥茧揭示古图秘密
结合常见经方时方、身边美食 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有趣又有料 干货满满
一口气读完 直呼“过瘾”!
耐磨纸张 双色印刷 装订精美 具有收藏价值
“汤液经法图”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但《汤液经法》原书早已散佚,无法得见,这个图是通过梁·陶弘景所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引而保留下来。《辅行决》是敦煌遗书,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数量众多的各种经卷、绢画、佛像等文化瑰宝中,未被国外强盗掠走的那一小部分,并几经周折流传至今。“汤液经法图”的实质,就是一幅在阴阳五行理论框架下中医诊病用药的原理图。但是,与现有的辨证论治理论有所不同。本书采用讲稿的方式,对“汤液经法图”的基本原理和内容进行讲解,采用“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对至少80个常用经方时方的五脏补泻特点进行分析。全书分为25讲,首先解读“汤液经法图”的基本原理,接着按照“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的顺序进行各脏腑治疗方的解析,并在其中穿插讲解五味配伍化合理论、中药五行属性、辅行诀中的术数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汤液经法图”的内涵。
目 录
第1讲 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2
第2讲 通过虚实认识疾病,采用补泻治疗疾病 7
第3讲 桂枝汤、葛根汤、川芎茶调散和柴胡疏肝散 12
第4讲 岐山臊子面与桂枝汤的神交 16
第5讲 “体用”是什么意思?与补泻是什么关系? 18
第6讲 介绍3个经典的泻肝方 22
第7讲 三黄泻心汤与栀子豉汤 27
第8讲 说说安宫牛黄丸 31
第9讲 黄连阿胶汤是补心还是泻心? 37
第10讲 独特的五味配伍化合理论 41
第11讲 理中丸的君药究竟是谁? 45
第12讲 同一个经方,不同的名字 48
第13讲 半夏泻心汤,其实泻的是脾 53
第14讲 柴胡、小柴胡汤与大阴旦汤 57
第15讲 黄芪、黄芪建中汤与大阳旦汤 59
第16讲 木中土,金中火,究竟是啥意思? 62
第17讲 温清并用、宣降相合的麻杏石甘汤 66
第18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治疗 70
第19讲 肺脾同补三方与肺肾同补三方 75
第20讲 解读10首便秘治疗方 79
第21讲 六味地黄丸,可能是一个残方 83
第22讲 泻肾六方 86
附:方剂检索表 91
前 言
“汤液经法图”从散佚到再现,可谓惊心动魄,其间至少有三劫。劫,“汤液经法图”相传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但《汤液经法》原书早已散佚,无法得见,这个图是通过梁·陶弘景所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的转引而保留下来。第二劫,《辅行诀》本身也非传世医书,而是敦煌遗书,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数量众多的各种经卷、绢画、佛像等文化瑰宝中,未被国外强盗掠走的那一小部分。根据史料,此书曾为法国人伯希和所看中,但在装垛起运时被道士王圆箓暗中扣下,并于1918年卖于医家张偓南。第三劫,张偓南将《辅行诀》装裱后作为家学世袭传承,但于1966年被毁,其孙张大昌2次将手抄本寄赠至中国中医研究院,经过王雪苔、马继兴、钱超尘等医史文献学家的考证校注和不懈努力,此图才得以再现。
“汤液经法图”的实质,就是一幅在阴阳五行理论框架下中医诊病用药的原理图。但是,与现有的辨证论治理论有所不同的是,在疾病诊断方面,“汤液经法图”侧重于八纲辨证中的虚实,以五脏虚实确定病因病机。在组方用药方面,“汤液经法图”侧重于药性理论中的五味,以五味补泻确定治则治法。而就某一脏腑的病证来说,虚证当补之,实证当泻之,虚实夹杂则补泻兼施,辅以化味调之,以此来综合配伍组方。例如,肝应风应木,风邪外感引起的恶风、头痛、汗出属于肝虚为主的虚实夹杂病证,于是以辛味补肝(桂枝和生姜)为主,以酸味泻肝(芍药)和甘味调肝缓肝(甘草和大枣)为辅,即成桂枝汤,用以祛风解表,配伍结构为“二辛一酸二甘”。如遇到“项背强几几”的患者,则增加辛味药麻黄辛温疏风,增加甘味药葛根柔筋缓急,即成葛根汤,用以解表舒筋,配伍结构为“三辛一酸三甘”。由此可见,运用“汤液经法图”原理识方解方,精准有效,一目了然。
近年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力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多次提及应“传承中医药精华,强化中医药思维”。什么是中医药精华?符合整体观和辨证观的中医药理论就是精华。什么是中医药思维?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就是中医药思维。根据考证,“汤液经法图”的起源很可能早于《伤寒杂病论》,它是经方学术的源头,是组方配伍理论的精华,但由于未能有效传承,故少见于历代医书和本草。所以,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新”理论,也就需要“新”认识和“新”研究,允许它有不同于主流认识的“新”内容。
全书采用讲稿的方式,对“汤液经法图”的基本原理和内容进行讲解,采用“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对至少80个常用经方时方的五脏补泻特点进行分析。全书分为25讲,首先解读“汤液经法图”的基本原理,接着按照“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的顺序进行各脏腑治疗方的解析,并在其中穿插讲解五味配伍化合理论、中药五行属性、辅行诀中的术数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汤液经法图”的内涵。当然,对于这个历史悠久的“新”理论,我们的认识也刚刚起步,会有疏漏,会有错误,也需要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修订和完善。希望大家都能关注、学习、理解和运用“汤液经法图”,也欢迎大家提出有建设性的学术意见,共同参与到“汤液经法图”的学术讨论中来,共同发扬传统中医中药理论的精华!
重识经方法式、全面阐释古典经方内在的法理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任务,而深入研究汤液经法图无疑是解开古典经方之谜的途径之一。
——苏庆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中心主任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汤液经法》一书的基础上勤求博采而撰成的。
——钱超尘著名中医训诂学家
深挖古籍经典 传承中医本源。秉承“守正创新”的新时代发展理念,较早就关注到“汤液经法图”的临床价值,开展了深度思考,梳理源流,解读内涵,并且以“汤液经法图”所示的五脏虚实辨证和五味补泻配伍的方法学,解方释药,还原中医组方配伍的本质规律。2020年以来,连续发表了学术文章10余篇,科普文章10余篇,以图解方百余首,出版国内深度研习专著《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并且与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合作,明确了其中的数学规律,采用五维空间向量内积的数学模型,准确描述了“汤液经法图”的五味化合理论,为国内首创。在中医药发展“十四五”开局之年,团队又获得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的支持,将在临床应用和优化复方配伍的角度,继续开展科学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官方网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