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028622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本书上讫新石器时代,下讫公元18世纪晚期蒙古诸汗国,作者阐述了草原各地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复杂、政治纷乱、朝代更迭和关系错综历史等。
《草原帝国》一书,其范围除大中亚外,还包罗了波兰以东的东欧诸国,即东欧草原、俄罗斯草原、西亚草原、中亚草原和北亚草原。还有草原近邻的许多高原山地。西起多瑙河,东达贝加尔湖,北起西伯利亚,南到巴基斯坦的广大地区。现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主编的《中亚文明史》(六卷本)包罗的地区,正是格鲁塞《草原帝国》的范围,可以窥见格鲁塞这部著作影响的一个侧面。
《草原帝国》史事,上起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黎明期,下迄公元18世纪晚期蒙古诸汗国。作者对草原各地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复杂、政治纷乱、朝代更迭和关系错综的历史,加工钻研,清理精到,牵出一条中亚史的线索和脉络,披荆斩棘,独辟蹊径,开创格局,格鲁塞是启蒙者,是开路人。
前言
序言
导言
编 13世纪前的亚洲高原
章 草原的早期历史:斯基泰人与匈奴
1.上古时期的草原文明
2.斯基泰人
3.斯基泰艺术
4.萨尔马特人及西西伯利亚
5.阿尔泰地区的前突厥文化
6.匈奴的起源
7.匈奴艺术
8.匈奴的首次出击和月氏的迁徒
9.匈徒首次出击产生的影响和希腊在阿富汗地区统治的崩溃
10.匈奴与西汉的冲突和西匈的分裂
11.后汉(东汉)时期中国与匈奴的斗争:南匈奴的分裂
12.丝绸之路
13.班超对塔里木盆地的征服
14.上古末期和中世纪初期的塔里木绿洲文化
15.鲜卑人在蒙古帝国取代了北匈奴
16.公元4世纪的大入侵:匈奴和鲜卑对中国北部的征服
17.拓跋 突厥人的国家和柔然人的蒙古汗国
18.米努辛斯克后期文化
19.吠哒匈奴人
20.欧洲的匈人:阿提拉征服
17.拓跋突厥人的国家和柔然人的蒙古汗国
18.米努辛斯克后期文化
19.口厌哒匈奴人
20.欧洲的匈人:阿提拉
第二章 中世纪初期:突厥、回鹘和契丹
1.突厥帝国
2.突厥帝国的分裂
3.唐太宗灭东突厥汗国
4.西突厥汗国的瓦解
5.唐朝初期塔里木绿洲上的印欧各族
6.唐朝在塔里木地区的属国
7.唐朝——中亚的主人
8.突厥汗国的回光——默啜可汗
9.阙特勤和默棘连
10.东突厥的灭亡;回纥帝国的兴起
11.唐朝鼎盛时期;西突厥斯坦各国的内附
12.中国和阿拉伯人在帕米尔西部的竞争
13.在帕米尔的中国人(747-750年)
14.唐朝在中亚统治的崩溃
15.回纥突厥帝国
16.沙陀突厥人
17.契丹
18.女真人
第三章 13世纪前的突厥人与伊斯兰教
1.10世纪抵御突厥势力的伊朗屏障:萨曼王朝
2.喀什噶尔和河中地区的突厥化:哈拉汗朝
……
第四章 6至13世纪的南俄罗斯草原
第二编 成吉思汗蒙古人
第五章 成吉思汗
第六章 成吉思汗的三位直接继承者
第七章 忽必烈与元朝
第八章 察合台家族统治下的突厥斯坦
第九章 蒙古人统治下的波斯和旭烈兀家族
第十章 钦察汗国
第十一章 帖木儿
第三编 后一批蒙古人
第十二章 罗斯的蒙古人
第十三章 昔班家族成员
第十四章 察合台王室的末代后裔
第十五章 15至18世纪蒙古境内的后一批帝国
索引
译后记
图录
前言
阿提拉与匈人,成吉思汗与蒙古人,帖木儿与金帐汗国,这些近乎传奇中的名字,对于不是专门从事历史研究的知识分子来说也不陌生。当然,你也许还看过有关匈牙利人、保加尔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书籍。如果你对古代史感兴趣,你或许还具有辛梅里安人、斯基泰人甚至萨尔马特人的知识。你或许还听说过阿瓦尔人和哈扎尔人。但是,你未必了解在南俄罗斯草原上可以碰到的、属保加尔人的各部,即乌基尔人、库特利格尔人和乌特格尔人,你未必了解佩切涅格人和库蛮人,以及与塞尔柱克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有关系的乌泽人。
上述这些民族都是游牧民族,生息在欧亚大草原上,在历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他们的历史重要性主要不是在于他们所建立的帝国,草原上大量的事例已经证明这些帝国都是昙花一现。他们的历史重要性在于他们向东、向西运动时,对中国、波斯、印度和欧洲所产生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地区历史的发展。草原游牧民族的早期历史仍处于模糊不清的状况,只有当他们与那些有文字历史的文明接触时,这种模糊不清的状态才稍微明朗了一些。然而,即使是在有关他们的资料相当丰富时,语言的复杂性又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当数量极少的专著和专门性研究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时,囊括多学科的一般性著作,或者是对这些民族的漫长历史作较大范围论述的综合性文章就尤其珍贵了。而在这些屈指可数的专著中,格鲁塞的不朽著作《草原帝国》可算首屈一指。
格鲁塞的这一经典著作首次出版是在1939年,后来曾多次重印,没有重大改动。1952年版(当时正值作者逝世前夕)增加了1939年到1951年间针对草原艺术问题所发表的讨论稿的附录。然而,书的主体保持了原样,这本巨著中有趣味和重要的一般性论述乃保留至今。
本书是英文版的首版,是沃尔福德根据1952年法文版译成。拉特格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特雷恩·斯托亚诺维奇对译文作了校对,并协助统一了专业术语和音译名词。已故小詹姆斯·F.麦克雷完成了本书的编辑印刷工作。有关草原艺术问题讨论的附录,由于过时而未收入,本书引入了适用于今天学术研究的大量注释。编辑了综合性的索引和备有19幅地图。其宗旨始终是使该书的英文版除了适用于专业研究外,也适用于普通读者,此外,该译本不仅驾驭了原著的知识,而且还保持了原著开阔的视野和雄浑的气势。
拉特格斯大学沃里斯历史学教授
彼得·查拉尼斯
斯基泰艺术的初期并非没有受到克尔特—多瑙河流域的哈尔希塔特铁器技术的影响(哈尔希塔特文化处于公元前1000或900年至公元前500至400年,斯基泰文化处于公元前700至200年)。但是,在公元前第7世纪的民族动荡中,首先是高加索和米底国家(此处指卢里斯坦)与斯基泰人发生了十分密切的联系。弗朗兹,汉卡同意他在维也纳的同事F.W.库利格的意见,认为与古代米底西南部的卢里斯坦的一些青铜器一样,高加索的科本青铜器中的大部分确实是属于公元前第7世纪的。按汉卡的观点,科本的青铜器,以及甚至卢里斯坦的那些青铜器部分地是属于辛梅里安人。明显的是两种青铜文化与这一时期的斯基泰艺术的早期阶段之间有联系,斯基泰和辛梅里安入侵者的铁骑此时正席卷着同一地区。
亚述—巴比伦的美索不达米亚对斯基泰艺术的早期作品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有着不可辩驳的证据:即库班的克勒姆斯铁和金铸成的斧子(约公元前6世纪)。这把斧子上展示了古代亚述—巴比12伦(即卢里斯坦)的题材:两只长着大弯角的野山羊与一些美丽的鹿一起站在生命之树旁边。动物的描绘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艺术形式明显地受到亚述动物艺术的影响。然而,它所采用的装饰手法是典型的斯基泰式的。
从这一起点开始,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斯基泰动物艺术的兴起,斯基泰动物艺术可以被认为是将亚述(或希腊)的自然主义转向以装饰为目的的艺术。在科斯特罗马斯卡雅墓中的金鹿上,这种艺术似乎有了它的固定形式,金鹿的角是程式化的螺旋形。几乎可以肯定在公元前第6世纪库班也出现了这种艺术。
草原美学以这种方式在南俄罗斯草原上存在了长达几个世纪之久,并具有明显的向东发展的倾向,我们将会看到这种发展一直抵达蒙古和中国。从一开始便可以注意到有两种趋势:一种是自然主义的倾向,无疑地,它一方面从亚述—阿赫门尼德王朝的泉源中,另一方面从希腊的泉源中周期性地得到补充;而另一种是装饰艺术的倾向,如上所述,它转移和改变了前一种倾向,朝着以纯装饰为目的的方向发展。结果,草原牧民们和猎手们从未忽略过的动物风格的现实主义只不过成了程式化装饰艺术的遁词和借口。
这种艺术倾向可以从游牧的生活方式得到解释,无论是西方的斯基泰—萨尔马特人的,还是东方的匈奴人的。他们既无固定住地,又无地产,对于只需要现实主义的雕塑、浅浮雕和绘画都不甚了解。他们的奢侈只限于服装的华丽和个人的修饰,以及各种装备和马具等物品的装饰方面。这类装饰品——各种带子的挂钩和金属片,马具上的装饰片,剑带扣,篷车的壁板,各种用具上的把柄,更不用说地毯,像在诺恩乌拉发现的一样——似乎都是为了程式化的处理,甚至是纹章学的处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