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65296
珍贵一手文献,披露大量细节
“近代中国通”明恩溥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亲历记,披露关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大量历史细节
近代来华西人文献是了解、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资料。美国近代传教士、“中国通”明恩溥所写的这部《清帝国之乱》即是一例。
本书完成于1901年,记录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朝野上下一系列重大事件。明恩溥曾深入山东地区传教长达二十余年,在1900年北京外国公使馆区被围攻期间亲身参与了防卫活动,这些经历使本书具有独特的价值。作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明恩溥披露了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发展和北京公使馆区被围攻的大量细节,其中诸多历史细节令人唏嘘喟叹。作为眼光独到的观察者,明恩溥分析了义和团运动和中西冲突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根源,揭露了清政府的反复无常和侵华军队的丑恶罪行,并从自己的视角展望了中国的未来。
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以及清末民初西方人士对中国的看法。
前言
上卷
章久远的憎恶根源
第二章难解之国际困局
第三章基督教在华境遇
第四章天主教在华作为
第五章排外骚乱五十年
第六章排外宣传及结果
第七章西方之商业入侵
第八章外人之领土侵犯
第九章改革维新之夭折
第十章义和拳组织源流
第十一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十二章义和拳烽火连天
第十三章义和拳与清政府
第十四章围困京城外国人
第十五章攻击驻华公使馆
第十六章围困使馆周
第十七章内南城墙争夺战
第十八章至险至恶之时日
第十九章休战协议之达成
下卷
第二十章围困期间的生活
第二十一章焦心等待的日子
第二十二章再度围攻公使馆
第二十三章围困之终解除
第二十四章大沽至北京战事
第二十五章众志成城固守御
第二十六章解围后之面面观
第二十七章上帝之手控围困
第二十八章饱经摧残之北京
第二十九章面目全非之国都
第三十章惨遭毁坏之通州
第三十一章联军占领的天津
第三十二章内陆洋人之遭遇
第三十三章传教士拳乱经历
第三十四章中国教会大灾祸
第三十五章拳乱之个人遭遇
第三十六章山西基督徒劫难
第三十七章外人占领之一载
第三十八章中华之前景展望
前言
像人世间多数大事件一样,中国19世纪末爆发的排外运动,有其久远的根源。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理解这次排外运动。
当排外运动通过公开攻击位于首都的十一家外国公使馆而显示出国际性之时,即暴露出了它的本质,同时表明中国在某种程度上蓄意对抗整个世界。世人随即开始以极其强烈的兴趣关注这场无与伦比的较量的进程。
当人们了解了7月7日英国公使馆所谓的大屠杀与圣保罗大教堂将近完成的弥撒仪式的大体情况,事件中骇人听闻的细节吸引了所有国家的关注。新奇、强烈的戏剧性趣味,国际事件,以及中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深远影响,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将中国的这次动乱与有史以来的任何事件区别开来。这证实了中国的一句格言:世事难料。这段历史插曲将吸引人们长期关注,并有望从各种角度进行彻底调查,以便历史学者终有信心得出明确的结论。
目前,关于许多重要事件,尤其是中国政府的行为,尚无从得知,关于这一问题,在广泛的范围内存在巨大的意见分歧——这不仅是正常的,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
本书计划在记述北京围攻使馆事件的客观细节的同时,勾勒形成围攻使馆高潮期主要事件的重要轮廓。诚然,如此一来,要涉及广泛领域,必定会有不少遗漏和不确之处,尤其是在细节方面,因而有理由担心,不了解所有事件,就不能说明这些事件孰轻孰重以及它们之间的恰当关联。
上述缺陷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除了英国政府的蓝皮书和白皮书外,很少有可以利用的官方报告,而英国的白皮书的一卷又发布太晚,难以利用。军事行动不得不仅作概要性叙述,不过这一简略处理的缺陷很容易从其他信息源得到补偿。
要恰当地解读中国义和拳乱这一名副其实牵涉几大洲许多国家的问题,就需要叙述这场动乱爆发后一年发生的事件,包括《和约》(theTreatyofPeace)和后的结果。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情况是: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谈判确实一直在进行,但直到目前仍未完成。什么问题都未真正解决,而在中国,永远不会有什么“终结果”,因此,只能依据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局势进行综合审视。
中国需要新的道德生活,认识到这样一个无可争辩和至关重要的事实,十分重要。基督教的引入已经为弥补这一缺陷做了一些事情,并展现出在适当的条件下,基督教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中国本土基督徒在近的动乱中的行为,总体上说,增添了见证基督教力量新的、激动人心的历史篇章。
一些西方国家的人在中国土地上的行为已经对基督教在中国人中的好名声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但是,当骚乱平息后,道德力量必然会恢复其影响力,而且可能会扩大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得多的规模,并产生比以往更大的效果。
无论中华帝国的政治前途如何,中国人民始终是世界生活的重要因素。纠正过去的错误,把中国和列强的关系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对世界和平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必须清楚地了解过去与新近这场动乱的关系,本书意在为此谨尽绵薄之力。
1901年6月于天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