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620832
幸福女人的独立生活,从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开始!独立而自由的灵魂,才是真正的幸福。
让女性自我改变,脱胎换骨的觉醒之书
从古至今,我们对独立空间的追求从未改变
章
001
第二章
043
第三章
075
第四章
105
第五章
145
第六章
175
1929 年10 月,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
房间》正式出版。1928 年10 月,她在剑桥大学做了两
次演讲,一次是在纽汉姆学院,一次是在格顿学院,讲
的都是“妇女与小说”(Women and Fiction)这个主题,
以这两次演讲为基础,伍尔夫创作了《一间自己的房
间》。这是一部探讨女性意识和女权思想的作品,从古
至今欧洲妇女的地位低下,在伍尔夫时代,对妇女的偏
见以及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已经在逐渐减弱。同时,她坚
持认为,要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未来的路依旧很遥
远。据此,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女人要想写小
说必须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房间”
不仅指妇女的居住空间,更象征着妇女创作的文学空
间。女人有自己独特的观察事物的角度,倘若不能摆脱
男权社会的支配,去勇敢地探索,就不能真正地表现自
我。妇女要想摆脱生活上以及创作上受歧视的地位,就
必须建立自己的评判标准,也就是说必须有“一间自己
的房间”。
论著语气幽默嘲讽,写得流畅自然,很有说服力。
全文共分六章。章,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女
人写作,必须有钱和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然后描写
“我”在牛桥大学(实际上是牛津和剑桥的合称)的经
历和感受。第二章描述了“我”在大英博物馆查到,关
于女人的书都是男人写的。第三章很有趣味,假设了莎
士比亚有一个妹妹,讲了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第四
章,作者谈到妇女创作的情况。男人不能接受有写作天
赋的女人,也不能接受女人创作这一事实。第五章,作
者从妇女创作,谈到妇女本身。她又阐述了自己的观
点,即女人不应该像男人那样去写作,应该保持自己的
女性特色。第六章,作者对具体作家进行了具体分析。
莎士比亚被认为是半雌半雄,雪莱被认为是无性别的,
弥尔顿和本·约翰逊被认为是男性多一点,华兹华斯和
托尔斯泰也是如此。
伍尔夫的这种观点很有新意。她从每个作家思想中
男女性别比例的不同,来划分作家类型,并得出结论:
作家思想中男女结合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这便是她
的“双性同体”理论。伍尔夫认为,伟大的心灵是雌雄
同体的,只有合二为一,心灵才会变成沃土,各种才能
才会发挥得淋漓尽致。若是大脑只由男性来支配,恐怕
就和只由女性来做主一样,都无法进行创造。完美的创
作状态是两性和谐融洽,并不是双性一定要对等平衡,
只有这样,创作者才能身心愉悦,心境澄明,才能写出
“维吉尼亚·伍尔夫被认为是英国了不起的小说家。”
——阿根廷诗人 博尔赫斯
“它刺痛我,使我流泪,不停颤抖。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以至于我想要尽可能地读得慢些,再慢些。一个段落里我会来回读个三四遍,才会推进到下一个段落。”
——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
“我三四十岁,五十岁,都读过伍尔夫,六十多岁时,看懂了。”
——中国当代作家 木心
“她(伍尔夫)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
——英国作家 E.M福斯特
让我着迷的是,弗吉尼亚竟可以同时拥有异常强大的智力与极度脆的情感。在我看来,正是这种矛盾的奇妙结合使她如此与众不同。
——好莱坞著名女星妮可·基德曼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