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60268
- 一部反潮流的大历史著作,在容易沮丧的年代召唤希望,对于人类的未来,我们或许应该抱有更大的信心!
- 陈嘉映、刘擎、段永朝、胡泳、周濂、刘华杰、尤瓦尔赫拉利重磅推荐,“荷兰新思想神童”颠覆性力作,带你重新理解人类的苦难史、奋斗史,重拾对人性的信心,将面向未来的思想观念奠基在坚实的善的伦理基础之上!
- 重新打开“理解人类文明史”之窗,帮助新生代的青年重新理解人类的苦难史、奋斗史,将面向未来的思想观念奠基在坚实的善的伦理基础之上。
- 湛庐文化出品。
- 试着想象一下,有一架飞机失事紧急降落,着陆后断成了三截。机舱里浓烟滚滚,飞机上的每个人都意识到:必须离开这里。那么接下来将会发生些什么呢?
在A星球上,乘客们纷纷询问邻座的人有没有受伤。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第壹时间被救出了飞机。人们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去救助他人,哪怕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人。
在B星球上,大家为了自身安全各自匆忙逃离。于是恐慌爆发,出现了推搡和踩踏现象。一些儿童、老人和残疾人被踩在了脚下。
现在的问题是:人类今天生活在哪个星球上?
在《人类的善意》中,鲁特格尔·布雷格曼告诉我们,大约有97%的人认为我们生活在B星球上,然而真正的事实是,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我们都生活在A星球上。
- 如果说有一种信念将左派和右派、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古代思想家和现代思想家团结在一起,那就是人性本恶这一心知肚明的假设。这个概念驱动着报纸头条,指引着塑造我们生活的法则。从马基雅维利到霍布斯,从弗洛伊德到平克,这种信仰的根源深深扎根于西方思想中。我们被教导说,人类天生自私,主要受私利支配。
但如果这不是真的呢?布雷格曼为过去20万年的人类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旨在证明我们天生良善,更倾向于合作而不是竞争,更倾向于信任而不是不信任。事实上,这种本能有着坚实的进化基础,可以追溯到智人的起源。
从现实的蝇王到战争后的团结,从津巴多的监狱实验到曼德拉孪生兄弟的故事,布雷格曼向我们展示了相信人类慷慨与合作的现实,慷慨与合作对社会运作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我们把人想得更坏的时候,政治和经济似乎也会变得更坏。但如果我们相信人类的善良和利他主义的现实,它将成为实现社会真正变革的基础。
[目录]
推荐序一 绝大多数人在内心深处都是相 当正派的吗
推荐序二 自然主义人性研究展示了惊人事实但道路漫长
推荐序三 承认善有多难
导 论 人类共有的特质
第1章 新现实主义
一种激进的思想
安慰剂效应
为什么会相信人性本恶
新现实主义登场了
第2章 真实的“蝇王”
蝇王
寻找真实的“蝇王”
彼得船长的发现
6个男孩的荒岛求生
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PART1 远离自然状态的文明时代
第3章 友好与合作
人类真的那么聪明吗
尼安德特人的灭绝
稚人的登场
友好的银狐
是什么让人类如此独一无二
第4章 不曾开枪的士兵
房间里的大象
高贵的野蛮人
不曾开枪的士兵
好战并不是我们的天性
第5章 文明的诅咒
狩猎采集者的生活
统治者的权力
利维坦
国家诞生了
文明与野蛮
文明的诅咒
第6章 复活节岛之谜
神秘的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的悲剧
并不悲剧的复活节岛
来自欧洲的船只
希望的源泉
PART2社会学实验背后的故事
第7章 津巴多的监狱实验
臭名昭著的监狱实验
罗伯斯山洞实验
被误解的孩子们
人性还是骗局
另一个监狱实验
第8章 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
平庸之恶
被导演的实验
一场闹剧
为什么我们总是相信人性本恶
暗黑之海中的灯塔
第9章 凯瑟琳·苏珊·吉诺维斯之死
我们不知道
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旁观者效应
90%
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拥有彼此
PART 3为什么好人会变坏
第10章 同理心为什么使人盲目
士兵为何而战
天生的部落主义倾向
同理心的两面
为什么好人会变坏
第11章 权力是如何腐化的
马基雅维利的哲学
权力的悖论
寡头政治的铁律
第12章 启蒙运动错了吗
解除文明的诅咒
自私的人性
PART4新现实主义
第 13 章 内在动机的力量
新现实主义倡导者
激励与管理
内在驱动力
管理的简单与复杂
自我激励
第 14 章 游戏的人
不再游戏的孩子
消失的游戏文化
“垃圾”游乐场
归来吧,久违的“游戏的人”时代
第 15 章 民主的样子
真正的民主
参与式民主
共享
解救公地悲剧
公地的未来
一条全新的路
PART 5对抗仇恨的武器
第 16 章 反恐中的非互补行为
挪威的哈尔登监狱
监狱的样子
破窗理论的作用
送上另一边脸
人性化管理下的监狱
第 17 章 消除仇恨、不公正和偏见好的 方法
两兄弟的故事
接触理论的作用
南非历史性的时刻
曼德拉的超能力
消除偏见
第 18 章 当士兵们走出战壕
不能重回战壕
负向的宣传
哥伦比亚的和平进程
给予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结 语 赖以生存的 10 大准则
致 谢
译者后记
注 释
人类共有的特质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国陆军司令部就发现自己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威胁。伦敦当时正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对此,温斯顿·丘吉尔将这座城市称为“全世界的攻击目标,它就像是一头‘身娇肉贵’的大肥牛,而且手脚已经被紧紧绑住了,吸引着一切想捕食的猛兽”。
凶恶的那只猛兽当然是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战争机器。如果英国人在德军恐怖的狂轰滥炸之下崩溃了,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将走向灭亡。一位英国将军无比担心地说:“交通将完全瘫痪,到处都会是无家可归的人尖厉的呼救声,整个城市将会陷入彻底的混乱。”2一旦数以千百万计的平民在压力之下屈服了,军队就有可能无暇顾及作战,因为他们将会受到那些歇斯底里的乌合之众的严重掣肘。丘吉尔曾预测,至少会有300万~400万伦敦人离开这座城市。任何一个人,如果想要深入了解人性中可以释放出来的种种邪恶,只需要读一下这本书就足够了——《乌合之众》。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的古斯塔夫·勒庞,他是那个时代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希特勒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了很多遍。墨索里尼、丘吉尔和罗斯福也都细读过这本书。
勒庞的书对人们如何应对危机进行了实况转播般的详尽阐述。他说,当危机突然发生时,几乎在一瞬间,一个人“就会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好几步”。恐慌和暴力喷薄而出,人类的本性将暴露无遗。
1939年10月19日,希特勒向他的将军们简要介绍了德军进攻伦敦的计划。“纳粹德国空军(Luftwaffe)将对英国抵抗意志的心脏进行残酷无情的打击,”他强调,“攻击能够而且将会在接下来的任何一个时刻展开。”
而在英国,每个人都能够感觉到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溜走。在岁月指针的嘀嗒声中,英国政府提出的后一个计划是在伦敦的地底下挖地道,构建一个避难所网络,但是这个计划终被放弃了,因为政治家们担心,在地底下生活一段时间后,因恐惧而失去勇气的民众将永远不会返回地面。在后一刻,英国政府在城外建成了一些战地精神科医院,以照顾批受害者。
然后一切就开始了。
1940年9月7日,348架德国轰炸机飞过了英吉利海峡。那是一个周末,天气晴好,很多伦敦人都在户外活动,因此当下午4点43分警报响起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天空。
这一天,作为一个“黑色星期六”而被载入了史册,随之而来的是旷日持久的“伦敦大轰炸”。在接下来的9个月里,德国空军仅仅在伦敦城内就投下了超过8万枚炸弹。所有街区都被摧毁了。在英国首都,被损坏或摧毁的建筑多达100万幢,整个英国则有4万多民众失去了生命。
那么英国人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在遭到了连续几个月的狂轰滥炸之后,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人们变得歇斯底里了吗?他们做出像野兽一样的行为了吗?
让我从作为一个目击者的一位加拿大精神病学家的描述开始吧。
1940年10月,约翰·麦柯迪医生(John MacCurdy)驱车穿过伦敦东南部,走访了一个受损特别严重的贫困社区。那里只有坑坑洼洼的路面和摇摇欲坠的建筑物,几乎没有任何完好的东西。如果英国只有一个地方会陷入一片混乱,那么肯定就是这里。
在空袭警报响起之后的那些时刻,这位医生在那里又发现了什么呢?
幼小的男孩们继续在人行道上玩耍,顾客们继续与摊主讨价还价。有一位警察,他继续庄严地指挥着交通,只是他的动作显得有些单调沉闷,而骑自行车的人则继续无视生命,触犯着交通法规。就我观察所得,甚至没有一个人抬头看一下天空。
如果说所有对“伦敦大轰炸”的描述有一个共同点的话,那就是描述者所说的出奇的宁静了。一位美国记者采访了一对英国夫妇,他注意到,尽管在炸弹爆炸的冲击下窗户都已经嘎嘎作响了,那对英国夫妇仍然悠闲地安坐在厨房内小口品茗,难道他们不害怕吗?这位美国记者想知道答案。“哦,我们不怕,”他们的回答是,“而且如果怕的话,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很显然,希特勒忘记了一件事:英国人的典型性格。他们一贯坚定沉着,处变不惊。有的时候,这甚至表现为一种颇具反讽性的幽默感。例如,商店老板们会在张贴在被炸毁的店铺前的告示中写道:“我们的门比平时开得更大了。”又或者,酒吧老板会在一片狼藉中放上这样一个广告牌:“我们的窗户是没了,但我们的精神还是很好。进来试试吧。”
英国人能够忍受德国空军的残酷空袭,就像他们能够忍受一趟晚点的火车一样。这一切的确令人恼火,但总的来说还是可以忍受的。碰巧的是,在“伦敦大轰炸”期间,铁路服务也仍然在继续,而且希特勒的这种战术一直没有对英国国内经济造成太大的影响。相比之下,对英国的战争机器的危害大得多的反而是1941年4月的复活节,那是一个星期一,当时大家都在休假。
在德国人发动轰炸后的几个星期内,相关信息的更新就像天气报告一样,激不起太多涟漪:“今晚很有可能会有轰炸。”根据一位美国观察家的说法,“英国人对‘大轰炸’感到厌倦的速度比对其他任何事情都要快得多,而且没有人会躲得远远的”。
那么,精神上的伤害又如何呢?许多专家曾经警告过,轰炸后会出现数以百万计的遭受精神创伤的受害者,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奇怪的是,没有地方可以找到这样的受害者。悲伤和愤怒的确存在,失去深爱之人确实让人悲痛万分,但是精神科病房仍然空空如也。不仅如此,英国民众的心理健康实际上还得到了改善。酗酒现象减少了,自杀人数比和平时期还要少。战争结束后,许多英国人甚至怀念起了“伦敦大轰炸”期间的日子,那时人们互帮互助,没有人关心你的政治倾向,也没有人关心你是富有还是贫穷。
“英国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因‘伦敦大轰炸’而得到了改善,”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这样写道,“这使得希特勒的如意算盘完全落空了。”
用“伦敦大轰炸”期间发生的各种事件来检验勒庞提出的理论,可以说是完全不靠谱的。危机并没有使人性中恶劣的那一面暴露出来,反而使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展现了出来。如果说危机真的带来了什么东西的话,那就是使英国人在文明的阶梯上前进了几步。“普通英国人的勇气、幽默和善良,”一名美国记者在她的日记中这样由衷地感叹道,“在噩梦般的情况下令人惊叹不已。”
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所带来的这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甚至在英国引发了一场关于战争的辩论。当英国皇家空军准备向敌军派遣自己的喷气式轰炸机执行轰炸任务时,他们想要了解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轰炸产生有效的结果。
奇怪的是,即便是在已经看到了上述可靠证据的前提下,英国的军事专家仍然支持如下这种观点,即一个民族的士气是可能通过空军轰炸来摧毁的。诚然,这种方法对英国人不起作用,但英国人只是特例。这个星球上再没有其他国家的人能像英国人这样头脑冷静、意志坚定。这些专家深信,德国人肯定做不到像英国人这样。因为德国人从根本上“缺乏道德素质”,而这就意味着他们将“无法承受”英国人承受过的“轰炸的25%”。
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当中,包括了丘吉尔的密友弗雷德里克·林德曼(Frederick Lindemann),即人称“彻韦尔勋爵”(Lord Cherwell)的那位。彻韦尔勋爵留下来的资料不多,从一张罕见的照片来看,他是一个高个子,手拄拐杖,头戴圆顶礼帽,表情冷漠。在关于空战策略的激烈争论中,林德曼一直坚称轰炸是有效的。与勒庞一样,他对普通大众持有一种悲观的看法,认为他们胆小懦弱,且容易惊慌失措。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林德曼派遣了一个由精神科医生组成的研究小组到伯明翰和赫尔去进行调查。这两个城市都在德国空军的轰炸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个研究小组采访了数百名在大轰炸中失去家园的男人、女人和孩子,求证了各种微小的细节,“细致到一个人喝了多少品脱A酒、从药店里买了多少片阿司匹林”。
几个月后,这个研究小组向林德曼汇报了调查结果,结论用大号字体印在了扉页上:没有证据表明士气被摧毁了。
那么,林德曼又是怎么处理这个毫不含糊的结论的呢?他的选择是,直接忽略它。因为林德曼早就有了先入之见,他深信战略轰炸的效果,事实也不能改变他的想法。
在发给丘吉尔的一份备忘录中,林德曼说了一些完全背离调查中发现的事实的东西:
调查结果似乎表明,房屋被摧毁对士气的威胁是的。人们对自己的房屋被毁非常介意,其程度超过他们的朋友甚至亲人不幸身亡。在赫尔,尽管只有10%的房屋被炸毁了,但人们精神受创的迹象还是非常明显的。根据以上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确定,对德国58个主要城镇进行轰炸,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毫无疑问,这种轰炸将可以摧毁德国人的士气。
就这样,关于轰炸威力的辩论结束了。正如一位历史学家后来描述的那样,整个事件带着一股“明显的政治迫害的意味”。在辩论过程中,那些反对以德国平民为轰炸目标的战术的有良心的科学家,却被斥责为懦夫,甚至是叛徒,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
与此同时,那些“炸弹贩子”则深信需要给敌人以更严厉的打击。丘吉尔发出了命令,整个德国因遭受空袭而陷入了一片混乱。当轰炸终结束时,德国的伤亡人数是“伦敦大轰炸”的10倍以上。仅就一个晚上,德累斯顿市被炸死的男人、女人和儿童,就比整个战争期间伦敦的死亡人数还要多。德国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城镇被轰炸摧毁。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废墟。
在此期间,只有一小部分盟军空军部队以工厂和桥梁等作为轰炸的战略目标。在后的几个月里,丘吉尔仍然坚持认为,赢得战争可靠的方法就是向平民投掷炸弹,因为那可以打击民众的士气。1944年1月,英国皇家空军提交的一份备忘录也“令人满意”地证实了这种观点:“我们轰炸得越多,效果就越令人满意。”
英国首相用他那支著名的红笔在这句话下面画了一条线。
那么,轰炸究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呢?
好吧,让我再次从一个目击者的描述开始吧,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精神病学家。1945年5月至7月期间,弗雷德里克·潘泽博士(Friedrich Panse)采访了将近100名家园被毁的德国人。“真的,在轰炸之后,”其中一个受访者说,“我可以说全身都充满了活力,还点了一支雪茄。”另一个受访者则说,在遭到空袭后,从总体上说,他们的情绪是欣快的,“就像打赢了一场战争之后的那个样子”。
完全没有任何集体歇斯底里的迹象。相反,在刚刚遭受了空袭的那些地方,居民们感到如释重负。“邻居们非常乐于互相帮助,”潘泽在笔记中这样写道,“相对于空袭时精神紧张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而言,人们的总体状态可以说是非常稳定、非常克制的。”
一直密切关注德国民众心理状态的帝国保安部(Sicherheitsdienst)的报告也传达了类似的信息。空袭过后,人们会互相帮助。他们一起把受害者从废墟中拉出来,他们会一起扑灭大火。希特勒青年团(Hitler Jugend)的成员们四处奔走,照顾无家可归者和伤员。一个杂货店老板甚至开玩笑似的在他的店门口挂了这样一块招牌:“本店出售灾难牌黄油,欲购从速!”
好吧,还是英国式幽默更好一些。
1945年5月,就在德国宣布投降后不久,一个由盟国的经济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访问了这个战败国,他们接受了美国国防部的一项任务——研究轰炸的后果。重要的是,美国人想知道这种战术是不是赢得战争的一个好方法。
经济学家给出的研究结论对“炸弹贩子”们来说是残酷的。对平民进行炸弹轰炸,实际结果是一场“惨败”。空袭似乎还促进了德国战时经济,从而延长了战争周期。这些经济学家发现,在1940年到1944年之间,德国坦克的产量提升了9倍,喷气式战斗机的产量更是提升了14倍。
一个由英国经济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在他们调查的21个被摧毁的城镇中,生产增长的速度比14个没有被炸毁的城市(控制组)更快。“我们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坦承,“这是我们得到的关于这场战争的一个发现,它或许也可以说是这场战争中的一次误判。”
在整个令人扼腕的故事当中,令我感兴趣的一点是,几乎所有的“主要演员”都掉进了同一个陷阱。
希特勒、丘吉尔、罗斯福和林德曼——他们全都同意勒庞的观点,即人类文明的厚度非常之浅,只是表面覆盖的一层薄薄的膜而已。他们确信,空袭足以把这层脆弱的遮盖物炸成碎片。但是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轰炸,它变得越是厚重。看起来,它根本就不是一层薄薄的膜,而是一层厚厚的老茧。
遗憾的是,军事专家们对这个发现的反应非常迟缓。20年后,美国空军在越南投下的炸弹的威力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三倍。然而,这一次失败得更甚。这是人性的普遍弱点:即便证据明明白白地摆在我们眼前,我们还是会设法去否认它。时至今日,许多所谓的专家仍然深信,英国人在“大轰炸”中表现出的坚毅沉着,可以归结为英国人的一种特质。
但是,这种特质并非英国人独有,它是人类所共有的。
我们凭什么该去相信某一个所谓实验而不相信生活经验教给我们的结论?新闻和现实中的确有些事情匪夷所思,但我们未必就能由此出发来概括全世界的现状。布雷格曼花费精力去重新调查真相,站出来高声质疑流行成见,值得为之鼓呼。
——陈嘉映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此书不是在传教,也不是在忽悠他人行善,只是希望人们对实际情况有恰当的估计,使我们忠实于自己的天性,光明正大地做事。
——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阅读布雷格曼这部著作,除了重新打开“理解人类文明史”之窗的益处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帮助新生代的青年重新理解人类的苦难史、奋斗史,帮助他们将面向未来的思想观念奠基在坚实的善的伦理基础之上。
——段永朝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
这是一部反潮流的大历史著作,在容易沮丧的年代召唤希望。才华横溢的叙事贯穿着清晰有力的论证,揭示出悲观主义“现实感”的非现实性。作者没有回避也无法清除种种灰暗的疑云,但呈现了足以令人深思的理由来开启新的可能:对人类的希望或许值得更多的信心。
——刘 擎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教授
旧式的“现实主义”立场一直认为,文明只不过是一层薄薄的外衣,一旦出现危机,人类就会暴露出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说,我们都是自私的动物。让我深为震动的是布雷格曼在本书中为了扭转这种叙述而做出的努力,他证实,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人类实际上已经进化成为友爱、体面和可信任的物种。通过和这位非传统的历史学家一起试图解开更多的传统智慧,我们会意外地发现,这些智慧可能建立在不稳定的经验基础之上。
——胡 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这是一本试图为人类“翻案”的著作。布雷格曼就像是学术界的福尔摩斯,面对20世纪各种论证“人性沦丧”的真实案例和心理实验,反复推敲,发掘真相,劝慰世人:“在紧急情况下,人类是可以互相依赖的。”读毕此书,也许你依旧无法赢取对世道人心的信心,但我确信你一定可以收获新知的乐趣。
——周濂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我非常喜欢《人类的善意》这版书。它让我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人类,并让我重新思考许多长久存在的信念。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读者,我相信它将激发许多富有成果的讨论。
——尤瓦尔·赫拉利 历史学家,《人类简史》作者
有些书会挑战我们的思想,但这本书挑战了这些思想的前提。书中大胆且全面的论述将迫使你重新思考关于社会、民主和人性本身的看法。在一片犬儒主义的海洋中,这本书是世界需要的坚固且永不沉没的救生艇。
——丹尼尔·平克 畅销书作家,趋势专家
布雷格曼是我喜欢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新书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我们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开启了一个充满新的可能性的世界。《人类的善意》这本书是简单的、有洞察力的且有力量。
——杨安泽 美国总统前候选人,美籍华裔企业家
鲁特格尔·布雷格曼通过独立思考,利用历史给了我们和其他人一个机会,去创建一个比我们现在想象的更美好的未来。
——蒂莫西·斯奈德 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
这是一份非常有力的宣言,它宣示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善良和自然的正派。鲁特格尔·布雷格曼从不渴望或天真,他提出了一个有力且令人信服的理由,让我们相信,人类不是野蛮、贪婪和暴力的物种,尽管有如此多的明显证据论证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斯蒂芬·弗莱 演员、编剧、导演、作家
布雷格曼又写了一部伟大的著作。他研究了20世纪的一些著名的社会实验,这些社会实验声称人类是自私的、懦弱的、没有道德的。但布雷格曼发现这些实验是因为被设计出来而得出这些结论的。很多偏见和对意识形态的操纵让我们把自己想得如此糟糕。但布雷格曼对“人类”一次的含义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他在《人类的善意》中阐明了一种更温和的人性观,成功唤醒了这种对话。这本书给我们的未来带来了真正的希望。
——布莱恩·伊诺 歌手,音乐制作人
鲁特格尔·布雷格曼是我们这个时代挑衅性的思想家之一。这本书打破了认为人类与生俱来就是卑鄙自私的愤世嫉俗的观点,描绘了一幅不仅令人振奋且更加准确的人性画像。这本书通过带领我们回顾过去,揭示在未来我们要如何建立一个给予者多于索取者的世界。
——亚当·格兰特 组织心理学家,管理学家
《人类的善意》是一个启示。尽管这本书里面有古代和现在的历史,但这本书真正的成就在于布雷格曼运用历史对人性进行了新的理解。这本书改变了对话,照亮了通往更光明的未来的道路。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它。
——苏珊·凯恩 畅销书作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