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92539丛书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中公版·202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我们在深入把握考生备考需求的基础上,对主体内容进行了双色设计,并在重要知识点下面画了曲线,帮助考生迅速抓住重点。在文中知识内容的阐述中增设了备考点拨、经典真题、知识拓展等内容,为考生的备考指明方向。相信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提高考生阅读的效率,有效抓住图书的结构和核心内容,而且能够帮助考生实现准确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书设有图书配套精讲课程,帮助考生备考。
《中公版·202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本书在研究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的基础上,结合考试大纲,架构起以学科知识、课程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为主体的知识体系,是一本真正符合考试特点的图书。整本教材,内容上紧扣考试大纲,根据历年考试重点进行增删,有效覆盖常考考点;结构上,系统分配合理,条理清晰,严格从基本、重要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知识要点。相信这样的设计,更利于考生的备考。
部分学科知识
章马克思主义哲学/2
考情分析/2
考点精讲/2
节唯物论/2
第二节辩证法/10
第三节认识论/18
第四节社会历史观/24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4
考情分析/34
考点精讲/34
节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34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及资本运行/47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9
考情分析/59
考点精讲/59
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59
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64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70
第四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80
第五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90
第四章法律基础知识/100
考情分析/100
考点精讲/100
节宪法的基本知识/100
第二节民法的基本知识/105
第三节刑法的基本知识/134
第五章伦理学/143
考情分析/143
考点精讲/143
节伦理学概述/143
第二节公民道德建设/148
第三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150
第六章初中道德与法治/158
考情分析/158
考点精讲/158
节认识自我/158
第二节我与他人和集体/163
第三节我与国家和社会/166
第二部分课程理论知识
章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基本知识/180
考情分析/180
考点精讲/180
节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概述/180
第二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184
第三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建构思想/187
第二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及相关知识/191
考情分析/191
考点精讲/191
节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内容/191
第二节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形态/196
第三节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结构/197
第四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建议/199
第五节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定位与教材处理/204
第三部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章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概述/214
考情分析/214
考点精讲/214
节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基本理论/214
第二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环节/218
第二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模式/223
考情分析/223
考点精讲/223
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223
第二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模式/234
第三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设计/239
考情分析/239
考点精讲/239
节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准备/239
第二节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设计/245
第四部分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
章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概述/256
考情分析/256
考点精讲/256
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256
第二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的功能和要求/261
第二章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与反思/265
考情分析/265
考点精讲/265
节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业评价/265
第二节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评价/274
第三节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反思/277
附录主观题备考攻略/283
节简答题备考攻略/283
第二节材料分析题备考攻略/286
第三节教学设计题备考攻略/292
章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 核心知识 考查题型 重要程度
唯物论 哲学基本概念、哲学基本派别、物质与意识、运动与静止、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单选 ★★★
辩证法 联系、发展、量变与质变、矛盾、辩证否定 单选 ★★★★
认识论 实践与认识、真理与谬误 单选 ★★
社会历史观 社会的本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单选 ★★
考点精讲
节唯物论
一、哲学概述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2.世界观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世界观的一种形式,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3.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把世界观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
表1-1-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项目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研究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研究世界某一特定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一般、普遍的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联系 (1)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与具体科学共同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哲学提供的是一般方法,具体科学提供的是具体方法
错误观点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全部科学之母”
哲学可以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
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世界的本质(本原)是什么,是意识还是物质,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学流派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第二,世界是否是可知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一般都坚持世界是可知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的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方面。
经典真题
1.(2019下·单选)对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一些哲学家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可知论 D.不可知论
【答案】D
2.(2018上·单选)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 “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 B. “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
C. “沧海桑田”与“断章取义” D. “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
【答案】A解析: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形谢神灭”强调“神”是由“形”决定的,即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观点。“理生万物”强调先于万物而存在的精神“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唯心主义的观点,A项符合题意。B项“削足适履”的错误做法说明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鹿为马”,抹杀了不同事物之间的不同特点,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二者没有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与题意不符。C项“沧海桑田”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断章取义”指片面地看问题,二者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与题意不符。D项“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都体现了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与题意不符。
(四)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对立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性的意义上使用。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和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就是哲学上的党性。
2. “一元论”和“二元论”
“一元论”是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是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性质不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五)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性的;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所以唯物主义既是一元论的,又是可知论的。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用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源,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时代的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经典真题
1.(2019下·单选)“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列宁把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A.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D.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答案】D解析:赫拉克利特把世界归结为“活火”,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说明他坚持了辩证法的思想。所以,赫拉克利特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并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所以,D项符合题意。
2.(2016下·单选)没有物就没有影,事实和思想的关系就是物与影的关系。这种观点是()。
A.形而上学的不可知论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C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是常考考点,在历年真题中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多次考查。考生在备考时,应深刻理解这两个知识点。
(六)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类型与其存在根源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感觉”“心”“意志”等)当成是性的东西,而把客观事物说成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自然界、社会与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的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它的产物。
3.唯心主义的存在根源
唯心主义存在的根源主要有三点。
,阶级根源。历史上反动的、保守的阶级与集团,为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和统治总是竭力歪曲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倒向唯心主义。
第二,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极为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受自然界影响和人类社会的压迫以及体脑劳动的分离,人们片面夸大精神活动的作用。
第三,认识论根源。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如果把主观与客观相分离,使其脱离物质,使认识与实践相分割,把认识过程的某一片段、某一方面或成分加以夸大与化,就会产生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收了他的辩证法思想;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经典真题
(2021下·单选)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
A.阶级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开放性
【答案】B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特色,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三、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观
1.物质概念
列宁指出:“物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