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18249
1. 本书将告诉你“怎样说话才能直抵人心”“怎样表达才有效果”“怎样呈现才能放大影响力”。
2. 一分钟让别人记住你,一分钟让别人喜欢你,秘诀都在这本书里。
3. 覆盖了大多数人需要面对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例如自我介绍、会议发言和工作汇报等。
4.详细介绍演讲高手的21种技能,告诉大家如何演讲,如何掌控每一个沟通瞬间。
奋斗在职场,不论是作为员工还是作为领导者,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以及通过演讲展示自己,都是必要且重要的。有些人不喜欢说话,与他人交流时会紧张和恐惧;有些人急于表达自己,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而无从下手,这些都是不会说话的表现。作者北北解锁了演讲高手的21种技能,告诉我们如何演讲,如何掌控每一个沟通瞬间,从而让我们得到他人的尊重及认可,获得更多的机会,甚至改变我们的命运。本书适合所有“不会说话”及想改变自己的人阅读。
目录
Part 1 快速上手
第1章 三个刷新认知的表达理念,让你敢说、爱说且会说 002
演讲恐惧症 003
演讲的核心思维 004
激发自信的三个关键点 004
01 哪里有人倾听,哪里就是舞台 004
02 演讲的每一个字都带着使命,都有其预期的功能 005
03 你想成为谁,就像谁那样思考与表达 007
第2章 摆脱当众讲话时的紧张感和恐惧感的五大功法 011
学会与恐惧情绪相处 012
摆脱紧张和恐惧的五大功法 012
01 列出恐惧清单 012
02 演讲前固定时间的强化练习 013
03 针对不同的演讲场景进行自我心理压力测试 015
04 做能掌控自己心理状态的事情 016
05 临场前使用高能量姿势自我赋能 017
第3章 即兴演讲的迅速构思:三个触点 021
即兴演讲,突如其来的考验 022
迅速构思的三个触点 022
01 三个触点 023
02 触点运用实操 025
迅速构思的三个套路 026
01 表明态度法 026
02 时间顺序法 027
03 摘要评论法 027
即兴演讲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三步式训练 028
01 口头复述 029
02 口头描述 029
03 口头评述 031
训练技巧的分享 032
把微信当作练习软件 032
Part 2 逻辑搭建
第4章 随时随地出口成章的素材积累法和用法 036
演讲素材的收集 037
01 通过人、事、网络及书籍收集 037
02 从电视上、电影中收集 037
03 从广告、流行歌曲中收集 038
演讲素材的归类 038
演讲素材的调用 039
第5章 从构思、布局、发表,到演讲的节奏 041
第6章 设计好开头和结尾,事半功倍地获取超高人气 059
Part 3 讲好故事
第7章 为什么你总是讲不好故事?优秀故事的四要素 070
第8章 三个让听众身临其境的故事吸引法 079
Part 4 台风台貌
第9章 好声音带来好气场—声音训练法 088
第10章 找到属于自己的演讲风格 099
第11章 克服方言习惯,你也能成为轻松“圈粉”的主播 113
第12章 形象加分:让服饰和妆容都参与表达 119
第13章 控制表情、体态及声音,展现完美台风 133
Part 5 提升技巧
第14章 自我介绍 148
第15章 如何做好社群分享 157
第16章 如何设计演讲互动环节 169
第17章 简单三步设计出老板和同事都爱听的演讲内容 179
第18章 搞定五个职场演讲场景的五大方法 191
第19章 五招让你从容应对突发情况 207
第20章 精准表达:开口就能说重点 219
第21章 共情力—读懂情绪,才能有恰当的话语 229
用好好说话,获得对生命的掌控感
我是一个坚信“演讲改变命运”的人,当我遇到人生的重大机遇时,是演讲能力助我乘风破浪;当我面对人生的至暗时期时,也是演讲能力带我脱离泥潭。
“好好说话”这件事,让我实实在在地获得了对生命的掌控感。
过去的20年,我一直是一名“职业说话人”—电台主播,每天在电波中和听众“空中相会”。20年前还没有社交软件和网络综艺,电台女主播的陪伴是很多人心中的温暖记忆。那时评价一个主播有没有号召力,主要靠听众来信和热线电话的数量。在长达几个小时的直播里,如何抛出“接地气”的话题,让人人都有话可说?在接听热线电话与听众进行互动时,如何给听众带来收获?一个城市中有接近30个电台在同时直播,怎样才能让听众坚定地留在我这个频道,成为我的“铁粉”?这是我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那时候电台工作量很大,每次有主播生病或者出差,我都会主动做替补,节假日、台风天也未曾休息。每一次替班“解锁”新的节目形式,我都用磁带把自己的直播录下来,回到家里反复地听,跟原班主播对比,然后进行复盘,帮自己找出问题。
在20年残酷的行业竞争里,我也踩过很多“雷”,掉过很多“坑”,从“血淋淋”的教训中一点点提炼经验,才得以从一个普通大学法律专业的“小白”,蜕变成中国播音主持界奖项—“金话筒”奖的获得者。
后来我离开体制,成为一名知识付费领域的创业者,我的个演讲类知识付费产品就突破了4万份的销量,位列某平台演讲品类的名,这个纪录迄今还被我保持着。
我很感谢这个职业,它使我对“怎样说话才能直抵人心”保持敏感,对“怎样表达才有效果”执着追求,对“怎样呈现才能扩大影响力”不断探索。
遗憾的是,市面上并没有现成的教科书,过去的20年,我跌跌撞撞全靠自己摸索。现有的公众演讲理论大多源自西方,侧重表面技巧,知识点庞杂细碎,即使再勤奋的学生,也难免顾此失彼。而且那些书本上的“绝招”,到了舞台上似乎就不管用了,这是为什么呢?
多年担任演讲大赛评委以及辅导参赛学员的经历让我发现,多数人在舞台呈现环节表现失常,是因为他们把安全感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以为只要把稿子写好、背熟,上台就万无一失了,这可真是“误会”演讲了。
熟记稿子只是演讲准备环节中基础的一环,真到了舞台上,很可能台下某个观众的冷漠眼神或者低头窃笑,就会令你刚刚鼓起的勇气瞬间荡然无存。再加上舞台上炫目的灯光、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就连话筒里传出来的声音也跟平常不一样了,这时大脑从单纯记忆一篇稿子,到瞬间要处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就会超负荷运转,干脆“罢工”,进入“死机”状态。这段在台上茫然无措、孤立无援的记忆如此窘迫和恐怖,于是你开始不信任自己,开始拒绝登台和当众说话,而对于演讲的恐惧便一直在那里张牙舞爪。于是你草草得出结论—我的心理素质不好,我口才不好,我害怕舞台,我害怕人多,我做不好演讲……
朋友们,快看看你们有多不相信自己!
演讲只不过是一项技能,跟骑自行车和游泳一样,只要训练方法得当,多次重复,人人都可以学会。
况且,让你止步不前的那个理由是真实的吗?日常生活中,你真的害怕人多、害怕舞台到无法自控吗?
我想请大家回忆几个熟悉的生活场景。你去参加婚宴或者大型酒会的时候,现场有上百个陌生人,这种状态下你是否并不紧张,甚至还有点兴奋?你跟大家一起去KTV唱歌,自认为害怕舞台的你,却瞬间变成了一个麦霸?然而,头一天还和同事聚会玩到半夜的你,第二天做工作汇报时却又紧张了,观众不就是昨天和你喝酒吃饭的同一拨人吗?
我列举这些场景是想告诉大家,认为自己“面对众人就会紧张怯场”,其实只是你的错觉。社交场景下你不会紧张,是因为你很清楚自己的目标,也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能力,尽管有陌生人,尽管要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但你内心坚信自己完全能够掌控局面,这种信念感让你不害怕。演讲,其实就是与信念感的较量。
那么信念感又从哪里来呢?回想一下小时候向小伙伴炫耀自己得意的玩具时,那种自豪又满足的感觉。这个玩具可能不是很贵,也不稀罕,但对你来说却很特别、很值得纪念,你那么多次地把玩都不厌倦,你闭着眼睛都能说出它的样子,你比任何人都坚信,它就是好的。什么时候当你站在台上对自己的演讲也有了这种感觉,你的信念感就足够强大了。你不会在意那些突发状况的干扰,你愿意把一项已经熟练到成为本能的技能分享给大家,你开始熟悉那种成就感……
有了信念感,你的世界将从此不同。以前面对演讲,你是猎物,生怕被逮到,要逃跑才能生存。现在你是猎手,要把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演讲机会亲手抓回来逐个击破,直面恐惧、心虚和挫败,持续地记录自己、观察自己,在嘘声中奔跑。一个为了自己的成长进步而不断挑战自我的人,是闪闪发光的。这个世界不问来路,只为成功者喝彩。所以,不管过去你被演讲折磨和打击了多少次,都别停下来,你需要用一次次的成功来刷新记忆,重建信念感。
如果要我用几个字来概括演讲,我想就是“心动感 记忆点”。心动感能带来感动,记忆点能触发行动。抓住这两个关键点,你的影响力输出效率才是的。只有向外的出口打开了,你的内心世界才会有清风徐来。
那么除了行动力之外,究竟有没有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法,可以帮我们实实在在地快速提升实战技能呢?答案就在这本书里。作为一个职业说话人,我从一个外行进化为专业人士经历了20年,我从这20年的经验中提炼出了实用的技能训练方法,这些方法覆盖了大多数人需要面对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例如自我介绍、会议发言和工作汇报等。除此之外,每一个章节后都有知识点总结回顾和真实学员的高频问题答疑,方便大家温故知新。
真心希望大家能带着喜悦在这本书里和我相遇,合上书本的时候,能够有所收获。希望“好好说话”这件事,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个人人都有机会为自己发声的时代,希望这本书能让演讲这个过去的软肋成为你未来的铠甲,帮助你更好地和这个世界相处,锻造出不能被剥夺的能力和无法被复制的才华。
有生之年,要活得漂亮,更要说得漂亮。
北北
北北对说话和演讲有着独特且深刻的理解,希望你也能和我一样,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启发。
—— 作家 李尚龙
说话是项能力,演讲是门艺术。读完本书,让演讲成为你职业生涯的加速器,让演讲台成为你个人品牌的放大器。
—— 秋叶商学院、“和秋叶一起学”系列创始人 秋叶
语言不仅是你的工具,也是你的武器。想知道如何更好地应用和利用它吗,不妨从这本书开始。
—— 知名主持人、制片人 尤志东(代表作《又来了脱口秀》《YOUTH年轻气盛》)
作为一名语言工作者,我从来没有想到会在自己的课堂上被一位学员打动到至今都难以平静,她就是知性而率真的北北。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她的讲述笑中带泪?破空而来的金句又是怎样炼成的?我在她的新书中找到了答案。打开这本书,跟着北北一起学习演讲的各种核心技能,这个世界期待被你的演讲征服。
—— 《诗意中国》品牌发起人、总导演 张宏
如果把演讲力比作一本通行世界的驾照,那北北老师的这本书就是演讲新手必须要报名的驾校:先学理论,再学专项,*后上路实战。在这本书中,你会学会演讲的理论心法,然后跟着作者逐项练习演讲核心技能,*后尝试在不同的场景中练习演讲。一次学会,终身受用,快来考取你的演讲力驾照吧!
—— 洋葱阅读法创始人、青年作家 彭小六(著有《让未来现在就来》《颠覆平庸》)
提到演讲,你会想到什么?是否会想到电视节目里那些在公众面前的分享?他们的表达精练有力、直击人心,这时你是否会想:“明明我自己也是那么想的,但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表达出来呢?”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眼里的优秀人才的典型特征是,话不多、踏实肯干、任劳任怨,而口才好、能说会道反而被认为是做事不靠谱的表现。所以很多人严重低估了演讲表达对人生的帮助。
为什么有的人能带领团队完成急难险重的任务,自己累得半死,下属还不满意?原因就是他的价值和影响力没有被传递出去。
在这个信息量爆炸、充满不确定性、时间高度碎片化、任何事情都强调效率的时代,人们已经没有多少耐心去慢慢了解一个人了。如何让别人快速了解我们的想法,然后与我们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呢?我想,一场好的演讲就是有效率的方法。
很多著名的演讲都为大家所熟知,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把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推向高潮;乔布斯在代iPhone发布会上的演讲,不仅宣告了一款创新产品的发布,更标志着人类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有的东西就是这么“奇葩”,拥有它你不一定会成功,但没有它你却一定会失败。就像你要去马尔代夫旅游,你带上了波西米亚裙子、太阳镜、防晒霜、自拍杆,甚至带了翻译机和老干妈,但你到机场时却发现没有带护照,然后不得不延迟或取消行程。你看,有护照不能保证你拥有一段奇妙的旅行,但没有护照却能使你的所有旅行计划都化为泡影。
演讲也是如此。良好的演讲能力不一定能保证你成功,但在关键时刻没讲好,就会让你错失机会,与人生擦肩而过。
很多人对演讲有两大误解,个误解是,话多的人,表达能力也强。其实不是这样的。有的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但这并不代表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强。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能口若悬河地和别人聊几个小时,在几百人面前讲3~4个小时的大课也轻松自如。但有一次我去参加专业的演讲训练营,我的演讲稿改了十几次,但终站在舞台上时,灯光一照,音乐一响,我就呆若木鸡,不知所云了。所以,话多、爱表达和能做好演讲是两码事。从知道怎么做,到做得好,再到持续做好,中间要跨越多个鸿沟。
第二个误解是,多练习就能成为高手。没有专业指导和正确反馈的练习,一开始也许会有些效果,但很快就会变成低水平的重复,很难再提升。而且更可怕的是,自己通常难以察觉到这一点。
我从小到大都是学校里的乒乓球高手,在大学里,我们系也没有人能超过我。但有一次我去体校采访,和一个4年级的小学生打了一局,我连一个球都没接到。为什么呢?因为业余练习是以赛代练,缺乏练习强度和专业反馈,基本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专业练习是系统化分解动作的刻意练习,并且是高强度的练习。体校的学生,仅仅是发长球这一个动作,可能就得练几千个小时,可想而知,我们的实力不是一个量级的。
我在电视台做节目导演十多年,工作中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和主持人沟通怎么在镜头和舞台上更好地表达。一位好的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要有优秀的语言驾驭能力、出众的形象气质、良好的应变能力……很多人认为这是天赋使然,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优秀主持人呈现出来的一切都源于自律和大量的刻苦练习,纯正标准的普通话需要日复一日地练嗓,保持良好的体形和嗓音需要运动和克制饮食,外在气质来自广博的知识底蕴,临场应变能力需要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高效配合。
我初识北北时,得知她是金话筒奖获得者,我作为一个资深电视人,自然知道其中的分量。这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荣誉,很多主持人一生的梦想就是能拿到一次金话筒奖。
我知道北北一直在做演讲的线上和线下训练营,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我自己也在从事线上教学设计工作,我经常强调,课程要让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有效果。在我看来,学习一项技能,关键是要选对老师,要看老师的专业水平,看他是否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北北写的这本《从不会说话到演讲高手》系统地阐述了理论和实践方法,列举了一些演讲的典型场景,分析了演讲的核心问题,读完后可以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
书中的“要点提示”梳理了学习要点,相当于帮读者做好了笔记;“高频问题答疑”是线上教学常用的方法,很有针对性和实操性;“小测试”和“课后作业”强化对内容的输出,形成闭环,能够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
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物质已经不再稀缺,人们追求的是更有意义的生活。这个时代的主角是创作者,是有创造力、具同理心、能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而演讲,是这个时代中每一个不甘平庸的人都应具备的能力。希望你能通过演讲的方式,把你对世界的理解、你的理念、你的价值观传递给他人。
期待你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