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学文集仲夏之死(一頁文库·三岛由纪夫文集11)

仲夏之死(一頁文库·三岛由纪夫文集11)

三岛亲自选定的短篇杰作集 窥见其创作野心的万花筒 大海和欲望无休无止 唯有青春和死亡贯穿始终

作者:三岛由纪夫 著,陈德文 译,一頁folio 出品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ISBN: 978720510076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5.99

类别: 文集 SKU:62bee0abf0f2247db430c581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64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100766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刻画苛酷命运,以及超越这种命运后必然的虚无感,被评价为三岛*的杰作短篇选集

题名作《仲夏之死》根据真实事件构思,写尽悲剧与宿命,治愈与空虚;用实验性、速写的手法酝酿短篇,编织出多彩的、诗意的、残酷的精短故事。

  • 日本文学翻译名家陈德文教授倾其毕生心力翻译修订译本

一頁联合日本文学翻译名家陈德文老师,将其毕生倾力翻译的三岛由纪夫作品共16种集中出版。陈老师的译文被读者评价:“该冷静的时候就是三岛原文版词藻精准,大理石一样的行文;到了情欲段落突然活色生香,看得人热血沸腾。这种对照下,更显出了本作异样的美。不愧是我心中*好的三岛著作的译者。”

 

  • 延续一頁文库特色,采用日本文库本*经典开本,柔软轻盈、单手可握

 

经典译本×首套文库本×新锐设计风,为三岛做一个*美版本——“别怕美好事物被苛责,我们先来让它存在。”

 

内容简介

 “我的青春一概都是黑暗的风暴。”

《仲夏之死》创作于1952年,收录三岛由纪夫21岁到38岁创作的共11篇短篇精华。

题名作《仲夏之死》,正是作者以在伊豆金井滨听说的真实故事为基础构思而成,以第三者的眼光旁观死亡的现实性,描写了一段可怕宿命下,女主人公朝子受到的痛苦、治愈和空虚。

 

《香烟》是他的名篇佳作,受川端康成激赏推荐。这些早期创作的技术实验短篇中,描绘了战后的日本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现实,以及日本国民走出战争阴影的心态——在秩序与崩毁之间寻找平衡。

作者简介

三岛由纪夫

(1925—1970),原名平冈公威,日本当代小说家、剧作家、电影演员。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位日本文坛的异类,一生崇拜殉教式的死亡,他短短一生竭尽全力用文字诠释美的多元性。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权威唐纳德·基恩认为三岛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天才作家”。

 

陈德文

江苏邳县人,南京大学教授。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本语专业,1985年赴早稻田大学学习和研究,现为日本爱知文教大学专任教授。翻译出版日本文学名家名著多种。

目  录

香烟

春子

马戏团

翅膀

离宫的松树

猜字谜

仲夏之死

焰火

显贵

葡萄面包

雨中的喷泉

 

译后记

自作解说

 

媒体评论

“我被三岛君纯熟的天赋所震惊,竟感到目眩神迷。与此同时又被他的文字扰乱了心神。他的新奇是很难理解的。有些人可能会从这部小说中得出判定后的结论:三岛是无懈可击的。而另一些人却能从中窥悟到他所有的深切的伤痕。”——川端康成

三岛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天才作家。 ——[美]唐纳德·基恩(日本文学研究权威)

“三岛氏本来就是一个持有特殊感觉、特殊嗜好、特殊信念、特殊哲学的人。存在的确证只有在存在被破坏的瞬间、死的瞬间才能获得的哲学,至少不是面向大众的哲学,且是无法验证的哲学。”——涩泽龙彦

三岛是一位“用绚烂的语言铠甲,包裹纤细、脆弱肉体的独孤的现代艺术家,他将一切都赌给了语言的世界”。——野岛秀胜

“李现在三岛由纪夫的作品中预知了生活的无奈。”(GQ报道)

在线试读

自作解说

三岛由纪夫

自作自注本属无聊,但说句老实话,逼使自己做好这件事的热情,与其说是为了读者,毋宁说是为了自己。就是说,要想避免经过第三者之手而遭致他人胡乱猜测与臆想,那就只能不怕麻烦,亲自动手,将过去的旧作论说一番。

《香烟》(1946),是我战后早写的短篇小说。在战争刚刚结束的空前混乱的时代,之所以写作如此悠长而沉静(static)的小说,较之所谓“反时代的热情”,仅仅来源于个人对自己过去所持有的表现技法(法语:métier) 的再确认。老实说,我的笔墨及思想,对于战争刚刚结束后的那个时代,能熟练地直接进行分析与表达。

转换一下话题,重读旧作所获得的感动,少年时期的回想及追忆真实的感觉,以及记在脑子里的众多故事,所有这些,至少保持到二十年代将近终结的时代。使得这些尽皆失去的因素,一是年龄,一是繁忙的社会生活。要让以往纹路清晰的感觉记忆被随意摆布,必须是在肉体极不健康(请看普鲁斯特!)的时候,因为健康的身体不适应此种记忆。我失去幼少时代温柔甘美的记忆的时期,正值我的肉体完全符合于我面对健康的时候。此外,尽管《香烟》一篇里烟草的气味以及橄榄球部室内阴郁(melancholy)的气息,对于病弱的少年来说都会带来新鲜的感觉,但如果真正在这种气氛里过上十多年,就会变成普通日常的感觉了。

川端康成先生读了这个短篇的原稿,随即推荐给《人间》杂志,但当时促使先生心里认为我可以成为一名文人的因素到底是什么,至今都揣摩不到。这篇《香烟》是否已经确立了一名作家的地位,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认识不清。要想寻求这篇小说接近的因缘,恐怕就是堀辰雄的《灼热的面颊》了。

《春子》(1947)同样发表于《人间》,但这篇作品完全成了不同类型的小说,很可能是战后女性同性恋大流行的先驱。我受《人间》杂志小说专辑的委托,豪情满怀,一股气儿写了一百多页,谁知送到木村德三总编那里,作为一名秀的小说编辑,他指出几处冗长的地方,大刀阔斧砍削,后只剩下了八十页。比起原来的稿子,其紧凑的程度,连我自己都深感惊奇。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木村先生就是神佛般的技术指导。

《春子》几乎没有观念上的操作,是一部彻底的官能主义作品。此事在当时来说,成为一种异常的、缺乏敬意的处理。我在《春子》小说中想实现的目标,是运用健全的现实主义处理文学上的颓唐趣味。这种方法直到今天,大体成了我小说做法的基础。

《马戏团》(1948)是给一本小小的杂志《进路》写作的。当时正值大学毕业后进入大藏省。那时候,满载着高级评论、难解小说的新杂志如繁星满天。但那些杂志并非全部都能卖掉,所以一家接一家破产。虽说关闭后再开,但不论哪家杂志社,都受到高度的观念主义的统治。因而,在一切都受到商业制约的情况下,创作栏目也获得了自由。所谓中间小说的产生是很久以后的事。这篇作品从作者一方来看,处处皆是纯文学的练习文字,一切都不必考虑向商业妥协。《马戏团》就是出现于这种间隙中随心所欲写成的小品。

然而,旧有的新闻记者主义次第复活,文艺春秋新社也通过《文学界》和《文艺春秋》(专辑),显示出将手法凝练的新人作家统合起来的势头。另一方面,战后不可一世的观念主义的新闻报道开始衰亡。《翅膀》(1951)、《离宫的松树》(1951)和《猜字谜》(1952),是我致力于完善短篇小说技法,而在这些理想的舞台上发表的作品群。《翅膀》附有副标题“戈蒂耶风格的故事”。虽然有意模拟有别于戈蒂耶的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其实是运用讲故事的手法,叙述不得不生活在战时战后的青年悲痛的体验。我的这类短篇,虽然是怀着明显的告白的打算,但当时还没有人注意到这类告白。“告白到底是什么?”这也是对挂着此类招牌做生意的一种惩罚。《离宫的松树》《猜字谜》则不一样,那是我将所考虑的短篇小说的风味,力求以数理的方式酿造出来的技术的实验品。从我的性格来看,比起情味,我始终对方法论更感兴趣。

《仲夏之死》(1952),是我这本集子中长达一百页的小说,那是我首次世界旅行归来后悠然练笔而写成的作品。听人谈起伊豆今井浜发生的真实事件,便依据这件事实构思小说,其着眼点当然是在后一行。

从方法论上说,这是将这一点作为顶点的倒置圆锥体般的普通小说。进行反向结构,即将通常所说的悲惨结局置于开头,而且这种惨局也不具有必然性,暗示着这种必然性的宿命是后一行。假如这是一出希腊戏剧,应该从后一行开始,将悲惨的终结放在末尾。我是有意前后颠倒的。

假如是一般的小说,后出现的悲剧若表现于开头,将是一种极限的形态。幸存的女主人公朝子,受到这种完全不合道理的悲剧的冲击,其后在缓慢时光的恩惠中如何治愈;获得治愈后如何从可怖的空虚之中,又如何再度请求宿命的到来……这些都应是整个作品的主题。当某种苛酷可怕的宿命,花费很长时间好不容易成功地溶解于日常生活细密的网眼时,人们再次开始渴求宿命。对于这一过程的描写,如何尽量不给读者带来厌倦的情绪,我想试试自己有多大本领。倘若在小说开头使用富刺激的场面,其后也会出现读者并未受到任何刺激的危险。

《焰火》(1953)这一短篇,企图运用极简单的恐怖小说的技巧,有意施行“他人长相偶然相似”之类现代小说家常避免的陈旧偶然的设定,其中,于焰火华丽的阴翳背后,描绘出隐藏的权力者苍白的面孔。这是一幅瞬间政治性的速写画。

《显贵》(1957)中与此相反,模特儿俨然存在,正如作品所明显表示的那样,将“我”的少年时代回忆的模特儿,尽量抽象化,是忠实地模仿佩特的空想、虚幻(Imaginary Portrait)的技法而写作的短篇。我用心在佩特之流的风格中,尽量表现出冷淡、高雅、冰一般的官能性,其手法是使主人公贵族的性格自然变成作品本身的风格。

《显贵》和《旦角》是自成一对的短篇,下面的《葡萄面包》(1963)和《月亮》也是自成一对的短篇。当时的东京开始流行 twist,好几家夜间酒吧开业了。我在其中一家店里结识了一些少男少女,倾听他们谈话,熟悉特殊的语法,学习说隐语……逐渐接触到他们生活底层的忧愁,完成了这两个短篇。之后,我再没写过关于他们的作品。或许他们的生活只适用于短篇小说的题材吧。流行已成过去,他们也都上了年纪,时代也进入了更加乌七八糟的新时期,他们的青春,一个时期的新宿的周围,还有作者我本人,也都沉埋于过去之中了。深夜的流行,因为是浅薄的,所以越发勾起人的悲思(pathetic)……如今,我很怀念那些同我相处得毫无隔阂的每一位青年男女。

《葡萄面包》中镰仓山谷的晚宴,也是一次实际场景的速写。

《雨中的喷泉》(1963)中少男少女同这篇不同,他们是极普通的少男少女。对于我来说,更喜欢看来很可爱的精短故事(法语:conte)。此种可爱的题材中,有必要杂以残酷、俗恶与诗意的内容。对此,我历来的理想,就是写出利勒 – 亚当那种恶作剧式的作品。

一九七〇年六月

抢先评论了 “仲夏之死(一頁文库·三岛由纪夫文集11)”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读者》六年典藏精选·美文彩插系列(共四册)

EUR €109.96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博尔赫斯全集第一辑(套装16册)

EUR €329.84
加入购物车

鲁迅精选集典藏套装(鲁迅小说、杂文、散文诗歌典藏套装)

EUR €62.97
加入购物车

夜莺与玫瑰(林徽因经典译本,另附英文原版。)

EUR €20.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