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28205
1.中国才子才女经典传记系列作品之一。
2.翻阅考证250万字文献资料,采用电影剧本的书写手法,全方位、多角度,讲述奇女子张爱玲的一生。对张爱玲的相关人物祖父、姑姑、继母、邝文美、夏志清等10多人也做了深入挖掘,使读者能够从历史角度理解张爱玲的传奇和命运。
3.文学与历史相结合:结合张爱玲作品的创作背景,深挖背后的人文历史渊源。
4.装帧精美,双色印刷,首发随书赠送精美明信片2张。
本书采用断章式分为家事、情事、往事、逸事和老去五个章节,讲述了张爱玲与祖父、祖母、父母、继母、初恋、丈夫、朋友、闺蜜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此外,还原了一些关于张爱玲的传闻背后的故事,展现了她的天才绘画天赋,美食和穿衣品位等。*后梳理了张爱玲*有代表性的10部作品,并讲述了作品背后张爱玲创作的来龙去脉。
多年来,作者翻阅250万字文献资料,考证与张爱玲有关的人和事,深度研读张爱玲的作品,提炼出张爱玲一生的关键词。可以说,这是一部全面、讲究、深刻的张爱玲传记。
前言:说不尽的张爱玲
章 家事 煊赫旧家声,蹉跎暮容色
祖父张佩纶:天下翰林幼樵
祖母李菊藕:李菊耦的小姐楼
母亲黄逸梵:一双三寸金莲,横跨万水千山
父亲张志沂:清末遗少的浮世梦
姑姑张茂源:七十八岁的新娘,终究嫁给了爱情
继母孙用蕃: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弟弟张子静:他活成了姐姐的影子
第二章 情事 倾城之恋,情深不寿
佛朗士: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胡兰成:与君倾城恋,痴嗔半生缘
桑弧:雨是悲欢离合,是一生错过
赖雅:孤岛相逢伴余生
第三章 往事 滚滚红尘中的不期而遇
张如瑾:谢谢你来过我的青春
炎樱:渐行渐远渐无书
苏青:民国双姝,终成陌路
邝文美:陪伴,是长情的告白
胡适:一生只见过三次,却成为忘年之交
潘柳黛:民国毒舌女作家,因讽刺张爱玲而出名
亦舒:由粉转黑,终究与偶像分道扬镳
周瘦鹃:我爱此花孤洁,一生低首紫罗兰
柯灵:平沙落雁斜阳,故人别来无恙
汪宏声:那段难忘的师生情
夏志清: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
傅雷:曾经多少恩怨,终究随风而逝
第四章 逸事 出名要趁早
衣:乱世奇女奇装行
食:她是临水照花人,亦是人间烟火客
城:从上海到香港,飘走天涯
画:她是天才插画师
第五章 老去 浮华世间态,人生小团圆
庄信正:与张爱玲通信28年,他陪伴着她的后半生
林式同:他是张爱玲的遗嘱执行人,却几乎没读过她的作品
戴文采:她与张爱玲为邻,从垃圾袋里窥探隐私
《对照记》:怅望卅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小团圆》:人生是美梦与热望,梦里依稀有泪光
附录
张爱玲作品简析
《沉香屑:炉香》:飞蛾扑火的爱情,在时代熔炉中焚毁
《封锁》:张爱玲与胡兰成因这篇小说而相爱
《留情》:读懂了《留情》,也就读懂了婚姻
《金锁记》: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恨
《倾城之恋》:倾覆一座城市,成全一场爱情
《红玫瑰与白玫瑰》:窗前明月光,心口朱砂痣
《异乡记》:异乡如梦,梦断异乡
《半生缘》:此情只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红楼梦靥》: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
《海上花列传》:译稿零落天涯,海上花开花落
张爱玲年表
参考文献
前言:说不尽的张爱玲
2020,谐音“爱玲爱玲”,恰逢张爱玲诞辰100周年纪念,所以被很多张迷称为“爱玲爱玲年”。
王德威说:“现代中国文学禁得起细读的作家不多,张爱玲是其中之一。”
夏志清说:“凡是中国人都应该读张爱玲。”
贾平凹说:“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张爱玲传奇一生,流言一世,她早已成为中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星,永远闪耀。
记得初中的时候,老师常劝我们多读课外书。
于是,同学们人人手捧一本自己爱的课外书。其中受女孩子欢迎的,便是张爱玲的作品。
我初读张爱玲的小说时,并不觉得惊艳。十几岁的年纪,难免心浮气躁,每次看到大段的环境描写,便跳过去,直奔故事结局而去。现在回想起来,这种阅读方式颇有猪八戒吃人参果的荒唐之感。
错过张爱玲小说中的景致和意象,无异于买椟还珠。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张爱玲的小说每到精彩时刻,节奏反而慢了下来。她会不徐不疾描摹起周边景致来,吊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不管是《金锁记》中瘆人的月光,还是《倾城之恋》中迷离的香港,抑或《异乡记》中萧条的农村,再普通的事物,到了张爱玲笔下,都别有一番滋味。
读张爱玲的小说,会让人上瘾,欲罢不能。至今仍记得读完《倾城之恋》时内心的震撼,一座城的幻灭,成就了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情,恰如她和胡兰成那段风花雪月的往事。
以前,总喜欢摘抄张爱玲的金句,再配上几张好看的图片,兴致勃勃地发在QQ空间,等着朋友们夸自己有才华。如今翻手机看到当年的幼稚行为,竟有种恍若隔世之感,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读懂了张爱玲文字中的悲欢离合,看透了人性和人心。那些文字穿过层叠的时光,仿佛醇香的酿酒,历久弥新。
少时的张爱玲,恣意飞扬,留下无数惊叹。晚年的张爱玲,隐于异乡,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她这一生,就像一座掘之不尽的深井,供后人欣赏开采。
如今,重读张爱玲的作品,从她的童年读到老年,发现正是那些或美好或悲伤的经历,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张爱玲。
张爱玲生于上海,2岁时全家搬到天津,4岁时母亲出国,8岁时重返上海。她一开始接受的是私塾教育,后来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1931年就读于上海圣玛利亚女校,毕业后又赴香港大学读书。可惜,港大的读书生涯因战火而中断,回到上海后,她开始以文谋生,随着《炉香》的冉冉升起,她在文坛横空出世,红遍上海滩。
1944年,是张爱玲一生的分界线。
这一年,她与胡兰成结识,开启了一段浪漫的恋情。然而,这段感情并没有维持太久,两人很快陌路。1952年,敏感的张爱玲嗅到大环境的异常,以去港大复学为由,重回香港,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1955年,她申请前往美国,在文艺营邂逅赖雅,两人相濡以沫。赖雅去世后,张爱玲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张爱玲的一生,犹如万花筒般复杂而多面。对她的评论,素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她慈悲,一只妙笔,洞察人心;也有人说她刻薄,离群索居,不近人情。
很早以前,我就决心写一本与众不同的张爱玲传记,通过她的作品和朋友圈,把真实的张爱玲展现给大家。
事实上,我们这些没有和张爱玲亲身接触过的人,很难将她这一生状态形容得足够准确,妄加揣测势必有失偏颇。唯有那些与她来往过的人,才足够了解她、懂得她、珍惜她。
因此,我在这本书中,没有按照一般传记的思路,记录张爱玲从出生到去世的经历,而是采用了断章式结构,从爱情、亲情、友情等不同维度,通过张爱玲身边人的视角,完整呈现张爱玲一生的经历。
在这本书中,张爱玲既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也不是一些人眼中性格孤僻的女子,她和寻常人一样世俗,因为衣服不合身而生气,因为写作出名而欢欣,因为用丈夫的钱而快乐……她聪明早慧,她遇人不淑,她漂泊半生,她深居简出……她的华丽与苍凉,她的世故与惘然,她的欢喜与悲伤,全都化为她笔下一字一句。
关于张爱玲的传记数不胜数,而这一本,为力求客观,我用半年时间参考了几百万资料,包括张爱玲遗留的作品,以及她与宋淇、庄信正、夏志清等朋友的通信。我还研读了李欧梵、陈子善、许子东、万燕等专家的学术成果。所有这些,只为将真实的张爱玲还原给大家。
许子东教授曾说:“在张爱玲的作品面前,任何细读,都是粗枝大叶。”
可即便“粗枝大叶”,我们仍要读张爱玲。她的文字百转千回,每一次重读,都有新的收获。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无数个深夜,静静阅读着张爱玲的文字,噼里啪啦敲击着键盘,看着一行行文字流淌出来,我满心欢喜。
写作,是一件寂寞却又充实的事情。默默梳理张爱玲的故事,无数次和她神交,每有所得,便喜不自胜。
其中,张爱玲与父亲的这一章节,写得为揪心。很多人通过《心经》揣测张爱玲有恋父情节,这点真假难辨,但张爱玲对父亲的感情确实非同一般。小时候,母亲出国,父亲陪伴着她长大,给她指点文章,奠定了她的古文基础。后来,父母离异,她的世界被生生分成了两半,她明知母亲这一面是光明的,父亲那一面是灰暗的,却还是情不自禁在《小团圆》中透露出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再后来,因为继母的挑唆,她与父亲彻底翻脸,成为熟悉的陌生人。然而,她心底的那份眷恋,却无法消弭。多年之后,她在异国他乡,买到了父亲爱吃的肉卷,慢慢咀嚼着,沉思着。他们之间有爱意,有误会,有牵挂,终究没有一笑泯恩仇。
写着写着,便想起我的父亲。他很普通,却给了我的自由,小到一顿饭吃什么,大到高考报志愿,几乎没没有干预过我的选择。他的这份支持,给了我莫大的安全感。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不过,或许正如爱尔兰著名作家科尔姆·托宾所言:“不幸的童年,更能造就一位出色的作家!”
张爱玲灰色的童年,造就了她敏感早慧的性格。正因此,她才能写出那些打动人心的故事,文中的苍凉和苦楚,直抵人心。
虽然张爱玲已经去世多年,但她的作品依然鲜活。她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哪怕有过短暂沉寂,依旧如烧不尽的野草般,春风吹又生。
不管是立书作传,还是影视创作,每个喜欢张爱玲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自己心目中的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研究,就像一个滚动的雪球,越滚越大,而我有幸成为这雪球上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虽然这尘埃未必开出花来,但能为张爱玲的史料添上一砖一瓦,如此足矣。
经过一个夏天的笔耕不辍,这本书终于画上句号。这本书的完成,离不开每一个支持我的人,感谢所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特别感谢编辑韩素因老师的悉心指导,她为这本书提供了很多专业的意见。在刚开始写稿时,我总是拖延很久才交稿,幸好她当时没有放弃。
同时,也要感谢弘丹老师,是她为我牵针引线,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写稿机会。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关于张爱玲的研究,我们永远在路上。
林希言
2020年9月8日于上海
胡兰成:与君倾城恋,痴嗔半生缘
岁月荡子,兰成其人
“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
在《今生今世》里,胡兰成自比为荡子。所谓荡子,本来指远离故乡的羁旅之人,取自乐府诗“秋风明月独离居,荡子从戎十载馀”一句,后来形容那些放荡不羁爱自由者。
胡兰成浪荡一生,从乡间地头跋涉至上海街头,游离于常人世界之外,活脱脱一副荡子形象。
胡兰成生于1906年2月28日,又名张嘉仪。他是浙江嵊县下北乡的胡村人,家中七个儿子,他排行老六。
胡兰成的父亲胡秀铭是个茶栈的伙计,有过两次婚姻,都属于旧式包办婚姻。胡秀铭的个妻子宓氏生了两个儿子后,年纪轻轻就因病去世了。之后,胡秀铭续娶了吴氏,也就是胡兰成的母亲吴菊花。
胡兰成出生的时候,母亲已经41岁了。按理说,中年得子,理应极尽溺爱,但因为儿子众多,胡兰成并没有得到过多宠溺。
小时候,胡兰成就有着和年龄不相符的凉薄。每当看见夕阳落山,山上叫唤的羊,桥上行走的人,以及桥下湍急的流水,年幼的胡兰成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惆怅感。他曾这样写道:“我在郁岭墩采茶掘番薯,望得见剡溪,天际白云连山,山外即绍兴,再过去是杭州上海,心里就像有一样东西满满的,却说不出来。若必说出来,亦只能像广西民歌里的:‘唱歌总是哥,风流要算妹当头。出去高山打锣望,声鸣应过十二州。’”
胡兰成眺望着家乡山水,渴慕着远方的风景,他的野心呼之欲出。
胡兰成十三四岁的时候,胡村曾发过一次大水,路上一片汪洋,全村人都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抢救桌椅、牛羊,而胡兰成无动于衷,站在楼上观看。眼看外面风雨飘摇,他竟然一时兴起,不知好歹地唱起
歌谣,连母亲也忍不住呵斥:“你到底是人还是畜生?”
胡兰成已经是懂事的年龄了,他本该帮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却偏偏袖手旁观。
还有一次,父亲带胡兰成游西湖,他原本很开心,后来莫名其妙生起气来,眼看湖水弄湿了父亲的鞋,他却不告诉父亲,心中报复似的荡起幸灾乐祸的快感。
俗话说:“三岁看老。”从胡兰成这些无情的行为来看,他后来成为汉奸似乎也不奇怪。
不过,除了此类小插曲外,胡兰成的童年还是相对幸福的。虽然家里经济并不宽裕,但父母相敬如宾,倒也其乐融融。在胡兰成的笔下,父亲豁达慷慨,母亲平静和悦,两人闲时对坐小饮,若一对不老
的金童玉女。
美中不足的是,父亲胡秀铭爱多管闲事,这多少让母亲有些不满。
有这样一件事,将胡秀铭这一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距离胡村40里地的俞傅村,有一户农家因为田产与乡绅发生纠纷,胡秀铭自掏旅费和诉讼费,帮着农家打官司。官司打了两年,从县里打到市里,终于赢了。可没想到,农家的妻子反而抱怨起来,说官司虽然赢了,却浪费了时间和钱财。
胡秀铭吃力不讨好,心里自然很难过。不过,他的所作所为被俞傅村的一个财主看在眼里,他对胡秀铭产生了敬意,两人成为莫逆之交。这个财主娶了两房妻子,却没有孩子。他看到胡秀铭家人丁兴旺,便想让胡秀铭过继一个儿子给他。
于是12岁那年,胡兰成便被过继给了俞家。虽然过继给了俞家,但除了寒暑假,胡兰成大部分时间仍待在亲生父母的家里。不过,俞家家底丰厚,在胡兰成的教育方面功不可没。
胡兰成13岁时,在胡村的学堂里念初中,他的成绩不错,随后考进了绍兴第五师范附属高小。
刚进学校那会儿,班里只有他是乡下娃,其他同学都是城里人,所以他总是被人欺负。
高小毕业后,胡兰成考进第五中学,他在五中只读了一个学期,后来因为学生闹风潮,第二个学期没有开课,胡兰成便回到了胡村,相当于辍学了。
直到后来,在俞家的资助下,胡兰成重新前往杭州蕙兰中学读书。胡兰成在蕙兰中学读了四年,眼看就要毕业了,却被开除了。
那时,胡兰成是学校校刊的英文总编辑,他收到一篇投稿,反馈一个同学因为账目问题,被罢免了青年会干事一职。看到这篇文章后,校刊顾问方同源认为不能刊登,否则会影响到教会名誉,但胡兰
成不听,坚持把这则新闻登了出来。方同源知道后大骂胡兰成,两人扭打起来。方同源气急之下,以辞职来要挟校长开除胡兰成,后胡兰成真的被开除了。
就这样,胡兰成结束了求学生涯,重新回到胡村。
胡兰成回家后不久,婚事便被提上日程。女方是邻村唐家的女儿唐玉凤,她比胡兰成大一岁,没念过书。胡兰成不想违背父母的意愿,便同意了这门亲事。
遗憾的是,在胡兰成即将举行婚礼前,他的父亲去世了。按胡村的规矩,家里遇到丧事后,一段时间内不能办喜事。不过,胡秀铭临终前特意强调婚事不能改,所以婚礼还是如约举行。
婚后,胡兰成在胡村的小学当老师,唐玉凤任劳任怨照顾全家上下。老师工资很低,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一天,胡兰成突然接到一封信,录取他去杭州邮政做政务生。他是5年前报的名,没想到隔了这么久才被录取,虽然有些意外,但终归是件好事。邮电局工资很高,一个月就有35块银圆,顶得上老师半年的工资。很快,胡兰成独自前往杭州工作,每个月都会寄25块银圆给家里,剩下10块银圆留给自己。
邮电局是铁饭碗,只要好好干,就可以做到退休。但是,胡兰成年轻气盛,去了没多久,就不经意顶撞了上司,上司恼羞成怒,把他给解聘了。
胡兰成无处可去,只能赋闲在家。21岁的他,手上有大把时间,每天无所事事,靠钓鱼打发时间。钓鱼讲究心平气和,胡兰成却心浮气躁,总在钓鱼时思索自己未来的路。
当时,唐玉凤已有身孕,可胡兰成对此不管不问,只顾着自己。他看过外面的世界之后,自然不甘心囿于小小的胡村。于是,他一路借钱做路费,辗转来到北京。在朋友的引荐下,谋到一份在燕京大学副校长室当文书的工作。后来,他先后在南京、杭州、萧山、南京等地工作,基本都是在师范学校或中学做教员。
这10年间,他就像一只陀螺,在四处谋职和失业在家之间旋转,稀里糊涂地过了一天又一天。
直到1936年,胡兰成开始参与政治,他的生活才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在广西工作时,胡兰成受人所托帮忙办报,本是宣传造势,没想到他借着发言的机会大唱反调,惹怒了广西当权者,被关押了33天。
不过却也因祸得福,在政坛崭露头角。上海沦陷后,胡兰成成为《南华日报》主笔,他发表了《战难,
和亦不易》等社论,为汪精卫洗白。这篇文章碰巧被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看到,极为赏识,于是大力向汪精卫举荐胡兰成。
自此,胡兰成平步青云,逐步成为汪伪政府的“御用文人”,担任宣传部政务次长。汪精卫尊称他为“兰成先生”,殷殷垂询,以卿相之礼待之。胡兰成好不得意,以为自己遇到了一个“明主”,期待
在乱世建立一番功业。
然而,胡兰成骨子里到底还是旧式中国文人,他身上有着书生的迂腐气,一点也不懂为官处世之道,很快就在尔虞我诈的斗争环境中被边缘化。
眼见自己在汪精卫面前失宠,胡兰成内心抑郁,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用文人的方式发泄情绪。他闭门三天,写了一篇万字社论,表达对时局的见解。在这篇文章中,胡兰成提出了“日本必败、汪精卫政
府必亡”等观点。
文章传出去后,招致汪精卫的不满。汪精卫亲自下令,将胡兰成关进上海路十二号──苏成德专门关押政治犯的看守所。
牢房里不见天日,窗户都被钉死了,里面只有地铺、桌凳和电灯,门也被锁得死死的,外面还有士兵持枪看守。
刚进来时,胡兰成害怕得浑身发抖,想划根火柴点烟壮胆,可手竟颤抖得连火柴都擦不着。
胡兰成感到绝望,自叹命不久矣。精神恍惚之下,他在地上捡到一根针,用细针在桌上刻下一句白话诗:花呀,以你的新鲜,补你的短命吧。
胡兰成借着鲜花的命运,来表达自身境遇之悲。他因文发达,却也因文获罪,成败皆在笔下。
被关押了48天后,胡兰成终被池田等日本人救出。事后,胡兰成用“异国存知己,身边动刀兵”来形容这件事。
自此,他和汪精卫彻底决裂,转而将日本人视为再生父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