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28965
本次再版同时收录两次访学随笔(第—次访学在1988-1989年;第二次在十年之后,1998-2001年)。两书对照,以见个人生活与思想变化之迹,以及时代与社会的变迁。《高》增补了欧游日记一组。《观》有所删补,并重新安排了原书各章,按题材分为“城市”“大学”“博物馆”“人间世”“‘故国’”“求书记”六辑,旨在将作者当年的思绪更好地传达于读者。
两部随笔各有风格,《观》记述的种种见闻和观感,纵然皆出于偶然,也都是有感而发,那些文字也因此透露出作者当时的心境、他的关切与好恶,甚而折射出造就了作者其人的那个时代的风貌;《高》写于十年后,作者由不惑进入知天命的年龄,观照世界之际,多了一份从容。二者形成映照,反映出作者个人生活与思想变化之迹,以及时代与社会的变迁。
本书是法学家梁治平的随笔集。其中收录了两本小书,一为《高研院的四季》,一为《观察者》,主要记录了作者前后两次赴美访问游学,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等地的经历、感受和思考。书中记述了一位年轻学子的种种见闻,透露出作者当时的访学心境、研究志趣和学术关怀。通过作者独到的观察,本书呈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美国学界概况及其学术精神、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另借由所遭逢的书缘、人缘,勾画出作者学术研究的线索。这些文章笔触真诚细致、温润平和,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展现出独特的文人雅趣和时代风貌。书中收入作者亲手绘制的二十幅速写,与文字相映成趣,带读者身临其境。
高研院的四季
再版自序
学者乐园——Institute for Advance Study追记之一
学人社会——Institute for Advance Study追记之二
高研院的四季——Institute for Advance Study追记之三
追念格尔茨教授
从卢瓦尔河到台伯河——欧游日记摘抄之一
从拉韦洛到庞贝——欧游日记摘抄之二
普拉亚斯,一个夏日里的记忆
法庭观摩记
书缘
后记
外一种:观察者
小引:到美国去
城市
纽约的地上和地下
Baby-kisser
两种秩序
自由女神像
河畔公园
超级市场
芳邻
感恩节游行
圣诞节印象
火车旅行
一个社会,两种精神
地铁站里的表演
中央公园
大学
午餐报告会
上课记
知识的确定与不确定
图书馆印象
运动
记事本
两所大学
博物馆
犹太博物馆
古根海姆博物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现代艺术博物馆
“奥德赛”
人间世
“暂时脱离尘世”
两种消息
“如此具有人性的动物”
《双城记》
神迹
信仰
圣瓦伦丁节
观察者
一桩未了的心愿
“故国”
他乡遇国人
中国店铺
一次诗歌朗诵会
吃亏的哲学
东方晚会
在美国读丰子恺
求书记
纽约求书记
《地平线》
《国家地理》杂志
哈佛的书店
阿瑟·拉克姆的童话世界
后记
再版自序
本书收录的,是我过去写的两本小书,一本题为《观察者》,浙江文艺出版社《学术小品丛书》的一种,1991年出版;另一本,《高研院的四季》,列入上海书店出版社的《海上文库》系列,2013年在沪上印行。这两本小书,主要记录了我两次游学美国的见闻和经历。次访学是在1988和1989年之间,历时七个月。第二次则是在十年之后,从1998到2001年,虽不足三年,前后却有四个年头。两次赴美访学,我的身份并无不同,然而时间有先后,时段分短长,不但经验与观感不同,心境也有很大差异。
首次赴美,时在三十年前,那时中、美之间,不但政治、法律和文化方面有着显著差异,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差距也十分巨大。就是“出国”一事,对普通中国人来说,也是极少数人才有的奢侈,如果不是出于特权,那就是因为“运气”。了解了这样的背景,今天的读者对《观察者》所记种种或能多一点理解,甚而不嫌其浅陋,而能从中体味那个逝去不久但距我们已经十分遥远的年代。此外,读者或许还发现,此书虽名为“观察”,其实却更像是一个天涯旅人触景生情式的自白。关于这一点,《观察者》初版“小引”已有说明:
昔日,任公先生游新大陆,欲将平日所记,纂成一册,其友人徐勤曰:“凡游野蛮地为游记易,游文明地为游记难。子以尔许之短日月,游尔许之大国土,每市未尝得终一旬淹,所见几何?徒以辽豕为通人笑耳。”今日读到这一段话,心中不免惭愧。像我这样,到访只纽约、波士顿两地,而时仅数月,结识往还之人不过数十,参观游览之所不过十数,竟也下笔千言,讲述美国见闻,怕是没有资格的了。任公先生当日曾述其理由曰:“顾性好弄翰,有所感触,不能不笔之。积数月,碎纸片片盈尺矣。自一覆视,虽管蠡之见,可笑实甚,然容亦有为内地同胞所未及知者。”这两条理由,也只前一条可以适用于我。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总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前人游历美洲新大陆的记录与描述,也已经多得不偻指数,又哪里容得我这样的匆匆过客置喙?只是,“性好弄翰,有所感触,不能不笔之”。真要将那些“碎纸片片”付之一炬,终觉得可惜,那也是敝帚自珍的意思。
耐着性子读了这本小书的人,大约会觉得著者这样的人,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人里面仅是少数,这种看法可能是对的。只是在有些问题上面,人数的多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少数人的问题是否真实,他们的思考又是不是真诚。我终于下决心把一两年前零星记下的感受整理出来,就是因为那是我的问题和思考的一部分。而我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不是要在汗牛充栋的美国研究里面再加上一种,却是想以这一种方式,重新审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路历程。自然,我说的我们这一代人,只是同龄人中很少的一部分。我正是要把这一本小书,奉献给他们。
犹忆三十年前,一个将届而立之年的年轻学子,刚刚经历了一场艰难的历史跋涉(其时,拙著《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刚刚杀青),怀着对传统的温情与敬意,心中充满对文明再生的热望,只身来到大洋彼岸。他此时身心俱疲,无意于流俗所谓学术研究,只想停下脚步,歇息片刻,在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下观看、聆听和思想。因此,这本小书记述的种种见闻和观感,纵然皆出于偶然,也都是有感而发,那些文字也因此透露出作者当时的心境,他的关切与好恶,甚而折射出造就了作者其人的那个时代的风貌。
十年后陆续写成的《高研院的四季》有一种不一样的面貌。二十年过去,中国社会变化巨大。当年初识美国感觉新鲜的许多事物,早已为国人所惯见,甚而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这更重要的,则是中国人对世界了解日深,知识日增,交往日益频繁。而作者也由不惑之年进入知天命的年龄,观照世界之际,多了一份从容。
此次再版旧籍,仍以《高研院的四季》为书名,《观察者》附之。两书对照,以见个人生活与思想变化之迹,以及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前书晚出,只增补了欧游日记一组,他无大改动。后书调整略著,有删节,有增补,也有文字上的订正,而主要的调整,是将全书按主题分为六篇,重新安排了原书各章。如此,或可以把作者当年的思绪更好地传达于读者吧。
如前所述,《高研院的四季》本系《海上文库》的一种,此次蒙上海书店出版社惠允,得收入本书再版。特此志谢。
2018年4月
记于西山忘言庐
观察者
据说过去有一些作家,喜欢坐在咖啡馆一类地方观察路上的行人,由他们形形色色的姿态和面孔,去窥探人的心灵,了解他们的隐秘世界。我的朋友里面,也有人说坐在公共汽车上面,看各式各样的人是有趣的事情。这种体验我好像从来不曾有过,然而在哈佛访问期间,我却也不经意地扮演了这种观察者的角色。
从我住处的窗子看出去,有道路,有房舍,视野逼仄,风景单调,唯来来往往的人是总是新鲜富足的。读书之余,望一望窗外的活动景色,在我是一种很好的休息。至于有时因此而引出心中的一缕思绪,获致某种印象或感觉,那就是意外的收获了。
那一日在窗前闲坐,看到马路对面人行道上一位白发老妇人,正拄着轻便钢架吃力地挪动。她那老态龙钟的样子一下子让我想到几天前在波士顿美术馆看到的两组照片,一组是老年人的特写,另一组是艾滋病患者的病容。它们都令我震撼。也许,大多数人不会患这种或那种特殊的疾病,但是生老病死却是任何人都不能够逃脱的命运。然而,我们在年轻健康的时候,充满活力和希望,何曾想到过生命的衰老和死灭,更难用死的尺度去衡量生的历程。这也是为什么,两组普通的照片也能使我心惊。此刻,看到外面行走艰难的老妇人,看到那些从她身边匆匆掠过、步履轻盈的少男少女,我不由心生感慨。我想,我们大家终有一天也会如这老妇人一般步履蹒跚、艰难行走于道中,就像这老妇人也曾有过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一样。我们的今天正是她的过去,她的现在便是我们的未来。这样想想,不独深觉悲哀,而且对自己、对人生都生出许多的疑问来。人总是要死的,但是在死亡降临之前,到来的却是疾病和衰朽。健康和活力一点点离我们远去,也许是忽然之间,我们便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支配。意识到这种命运的无可改变,人们便再难有纯净的欢乐。然而,一个人本不应当在命运以外求索更多。人们之所以常常感觉不满,不正是因为他们要求得太多?天地万物,各有道理,合乎道理的即是自然的,顺应自然的即是合宜的、完美的。从少年到青年,由壮年而老年,依照生命的自然形态,度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让人生按阶段完成,如此,当死亡来临,生命终结之际,我们便能够无忧无喜,坦然面对。这就是“自然地生活”的意义。然而,自觉要过自然的生活的我,何以因为“学问”、“机会”一类莫名其妙的理由,离开了娇妻挚友,独自一人飞越了半个世界,将生命中这一段宝贵的时光,轻掷在这块不相干的土地上面?解惑不易,不惑更难。
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坐在屋子里面的我,和在外面的老妇人,其实同在一个世界里面。大家都受世俗欲念的支配,都逃不出生老病死的大循环,哪里又有什么观察与被观察的分别呢?不过,当我一点点深入内心的时候,我发现,在我们的心里另外还有一个世界,一个和外面的世界同样真实的世界(有许多哲人甚至认为这个世界才是真实的),倘我们后竟能够真正地进入到那个世界,那么,我们虽然还在此世之中,同时也是在此世之外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