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51259
★一部普通人的史诗,一部鲜活而厚重的党史教案。
一群普通人择一事苦战10个春秋,创造出一个奇迹:修成全长1500公里、凝结着勇气智慧、蕴含着创新创造、流淌着奋斗气质的盘山大渠。作者深挖了大量细节,*程度“复原”了十年修渠历史,展现了一幅鲜活生动的“奋斗群像”,进而挖掘和呈现红旗渠精神。本书可供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学习参考——从中领略到奋斗者群像的震撼力,发掘到精神细节的价值力,体会到勇攀高峰的精气神,感受到伟大复兴的意志力,从而真正接受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心灵洗礼。
★一部向“*美奋斗者”致敬之书,生动而具体的诠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红旗渠是当代中国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一个缩影,也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生动而具体的诠释。十年修渠期间,林县前后有30万人参加,父子、母女、兄弟、姐妹齐上阵,人民斗志昂扬、劈山造渠,没有工具自做,口粮自带,石灰自烧,水泥自制,炸药自造,修渠过程中还涌现出一大批能工巧匠——总指挥长马有金、技术员吴祖太、“除险队长”任羊成、“神炮手”常根虎、“凿洞能手”王师存、农民水利技术员路银等先进模范。十年间, 81人英勇牺牲,其中*小的17岁,*的60岁。本书是一部向“*美奋斗者”致敬之书。
★一部彰显党员干部的忠诚、责任与担当,“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的通俗读物。
红旗渠为什么能够成功建成?首先应归功于党组织的有力领导。林县的领导杨贵、李贵、李运保、秦太生、周绍先、王才书、马有金、张中和……他们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团体,站在了修渠队伍的*前面,不管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常年坚持在工地上,他们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成功地将全县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集中起来,发挥出*效应。本书全方位诠释了什么才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作为与担当。
★本书可作为红旗渠精神研学活动的通俗读本,亦可作为读懂弄通红旗渠精神当代价值的有益导读和理论辅导。
本书从红旗渠建设者后人的视角,以“红旗渠三问”即“为什么要”“为什么敢”“为什么能”三个问题为主线,详细梳理了红旗渠从酝酿到决策,从上马到建成的波澜壮阔、战天斗地的过程,努力还原描摹那个火红年代的时代背景、社会画面、建设场景、人物细节、心路历程,深刻揭示红旗渠这一人间奇迹得以建成的原因,大力讴歌红旗渠建设者的奋斗精神,集中论述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倡导每个人要认真秉持践行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新时代里建功立业、奋发有为,筑就一条属于自己的“红旗渠”。本书既可以作为学习红旗渠精神的通俗读本,也可以为开展红旗渠研学提供有益导读和理论辅导。
前 言 1
章 红旗渠源 001
第二章 治山治水 023
第三章 引漳入林 055
第四章 鏖战太行 085
第五章 攻坚克难 121
第六章 再战干渠 157
第七章 渠系配套 181
第八章 继续奋斗 197
第九章 何以功成 221
结 语 山腰上的中国 250
后 记 259
参考文献 262
人们常说,了解中国历史,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化地标无疑代表着中国灿烂文明的各个峰值,透过他们斑驳的身影,我们可以触摸到历史深处的中国,看清我们的来路。
20世纪的中国是波澜壮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历尽艰辛、不懈奋斗,打碎了一个旧世界又创造了一个新社会,在深刻改变中国的同时也深深改变着世界。如果要深入了解这一百年里中国大地上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变化,洞悉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秘密,仅仅关注那些显赫的历史文化地标显然不够,历史的深层脉络常常潜藏在平凡细处,细剖一只有代表性的“麻雀”反而更有意义。
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的红旗渠就是一只不错的“麻雀”。
林县足够“普通”。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晋冀豫交界处,就会发现这个地处南太行东麓、漳河之南的山区小县实在是平常无奇。它没有可以傲骄的自然禀赋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没有彪炳千古的厚重文化以涵养文脉、厚植英才,更没有影响历史进程的宏大事件可为后人追思。倘若没有后来红旗渠的横空出世,它很有可能会悄然无声地泯然于中国近三千个县里。但正因为它足够普通,也就具有了中国乡村的代表性,具备了个案研究的价值。它境内有高山深谷,也有河流丘陵,有干旱缺水的山岭,也有肥沃平坦的盆地。它西倚太行,东接平原,北枕漳水,南望黄河,既有纯朴豫风的底蕴,也有务实晋风的浸润,还有烈烈赵风的遗存。这里还是敌后抗战的前线、解放较早的老区,百年来经历过动荡巨变,也经受了血与火的革命洗礼。如果选择一个能够代表中国乡村社会的“解剖”样本,借此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历史巨变,那么各方面都适“中”的林县完全可以胜任。
红旗渠也足够“典型”。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是新生的人民政权必须着力解决的治理任务,发动群众治山治水成为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主旋律。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历时十年在太行山上修建的一条“人工天河”。它成功地让浊漳河水翻山越岭流入“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林县,彻底解决了困扰人们数百年的缺水难题,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境地,让饱受苦难的林县人民升腾起追梦圆梦的勇气。抗日战争时当地党组织和八路军就有过发动群众修渠引水纾旱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组织更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带领广大群众大规模治山治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努力改变贫瘠落后的面貌。红旗渠成功建成,使林县彻底告别了缺水的历史,农业产值迅速位居全国前列,开启了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道通衢,更留下了一面“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旗帜,激励着人们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不懈奋斗,一步步把“土气”的旧林县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新林州。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早已写在旗帜上,镌刻在道路上。如果说百年林县的社会变迁是中国乡村迈向现代化的一个生动缩影,那修建红旗渠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奋发有为、实现初心使命的时代见证。同志告诉我们:“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惊艳问世的红旗渠,就是党相信群众、群众相信党,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创造出的人间奇迹。
山高路远、工程浩大,林县为什么要修红旗渠?三年困难时期条件艰苦,林县凭什么敢上马红旗渠?跨省调水、劈山造渠不容易,仅凭双手和简陋工具,林县人民为什么能够修成红旗渠?“为什么要”“为什么敢”“为什么能”,串起来回答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历程,串起来呈现的就是中华儿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精神气质。
红旗渠是新中国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一个缩影,也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生动而具体的诠释。“土气”的旧林县一步步蜕变为现代化的新林州的过程,描摹勾勒的正是中国乡村大步迈向现代化的奋斗图景。仔细端详红旗渠的面容,感知新林州的脉动,我们可以从中管窥中国的过去,知悉中国的当下,透视中国的未来。
物质意义上的红旗渠屹立于太行山腰,彰显着新中国建设者的力量与气质。精神意义上的红旗渠流动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激励着身处山腰的我们,努力攀登更高的山峰。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个百年目标,正全力以赴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蜿蜒盘旋于太行山腰的红旗渠,难道不是山腰上的中国为形象生动的展示?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也造就时势。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就是秉持人民利益至上,冷静判断时与势,郑重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然后带领人民去努力奋斗、创造历史。当前,百年大变局叠加全球大疫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深刻,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加剧世界动荡不宁,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我们更需要初心如磐的定力和攻坚克难的勇气。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是我们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继往开来的法宝武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不懈奋斗就是我们鲜明的时代主题。
“初心如磐,虽百年犹未老;使命在肩,一世纪正青春。”山腰上的中国,我们一直在努力。
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不能修渠的时间、不能修渠的地方,靠自己的双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在陡峭的太行山腰建成了长达1500公里长的盘山大渠,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诗篇,留下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激励后人。
著名摄影家、“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摄影家” 魏德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人工天河”,也创造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就是揭示这一“源头活水”的优秀作品。
著名出版家、作家,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聂震宁
“为什么要”“为什么敢”“为什么能”的“红旗渠三问”,详细解读了“人工天河”红旗渠蕴含的红色基因,生动展示了党领导人民不断追梦圆梦、建设新中国的奋斗历程。《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是一本开展党史学习和“四史”教育的优秀读物,值得细细品读。
著名出版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原总经理 樊希安
1960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豫西北太行山东麓的林县仍是春寒料峭、残雪未消,全然没有一点儿春天的味道。乘着曙光微明,3.7万人涌出了村庄寨堡,肩扛各式工具,自带干粮行李,红旗迎风招展,汇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强大洪流,直奔晋、冀、豫交界处的浊漳河畔。
60年后的2020年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我与友人一起,在新春天灿烂的正午阳光里,沿着当年修渠人走过的路线,怀着无比崇敬之情,驱车百里由豫入晋,去寻访“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源头。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无比自豪地对国际友人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横亘于浩渺长江之上,是新中国集全国之力拼搏攻关的国家工程。红旗渠盘桓于太行山腰、浊漳河畔,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硕果。两者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诠释了朝气蓬勃的新社会风貌,彰显着百舸争流的新中国气质。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花费十年之功,从山西省平顺县引浊漳河水,在陡峭的太行山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60年前正是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物质条件异常艰苦,以一县之力和简陋工具“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不啻于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能够在太行山上建成如此宏伟的工程,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壮举。2013年9月23日,红旗渠以其中国式的设计理念和极其环保的设计方式,荣获“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大奖中分量的“经典设计奖”。2019年9月25日,新中国“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红旗渠建设者(集体)被党和国家授予新中国“美奋斗者”的称号。红旗渠以其独特的魅力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红旗渠建成后,国际友人纷纷给予很高的赞誉,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的水长城”“太行山上的蓝色飘带”等,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之为“人工天河”。我个人觉得, “人工天河”的比喻更为贴切,既鲜明地点出了红旗渠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又形象直观地说明了它是一条悬于太行山腰的人工长河。红旗渠是一项惊艳的高山引水工程,也是一座巍然屹立的时代丰碑,记载着一个崭新社会的创造激情和奋斗足迹,是新中国奋斗史中弥足珍贵的财富。
我特意选择与红旗渠开工时间相近的时间节点,沿着当年修渠人走过的路溯流而上去寻访红旗渠源头,主要有两层寓意:
一为纪念。六十年寒来暑往一甲子,三千里沐雨栉风红旗渠。这一媲美南京长江大桥、屹立于太行山腰的新中国奇迹,已经载入史册、化作丰碑,赢得了应有的荣光,我们理应仰视它,认真向其学习。我生长在太行山下,小时候也常到渠边玩耍,可以说是被红旗渠水滋润长大,但遗憾的是,几十年来却从来没有去看过它的源头。我想,寻访它的源头活水,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挖掘它背后的故事,传承它蕴含的精神,正是我们不忘本来、缅怀先辈的应有之义。
二为体验。60年前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如今早已拓宽为柏油通途,但它依山傍河的走势大体上仍是当年的轨迹。山腰上那一块块层层叠叠、紧紧依偎的渠石,也还是半个世纪前的老样子。它们不舍昼夜地护送着浊漳河水缓缓而来又匆匆远去。只有重走当年路,翻山越岭叩石问水,才能体验当年的荒山秃岭、那时的燃烧岁月。只有登临山上长渠,用脚丈量渠岸,用手触摸山石,用心凝视渠水,才能感受当年劈山造渠、重整山河的豪情壮志。
寻源,其实更多的是寻根。观源知流,可以从河流的源头了解河流,在蜿蜒的河道里发现隐伏的力量,在历史的绵延里捕捉不羁的气质。千百年来,河流塑造了人类,人类也在塑造着河流。正是在两者相互作用下,文明的曙光熠熠生辉、薪火相传。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治水串起了治乱兴衰,见证了王朝更替,也形塑了社会肌理。水利是农业社会的命脉,大规模兴修水利、疏解水患离不开强大的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新中国的成立,保证了大规模治水得以有效实施。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红旗渠就不单单是一个物质意义上的引水渠,而是了解一个时代、洞悉社会治理的鲜活案例。要深入了解这么一条穿山越岭而来、人工筑就的长渠,就必须溯流而上,近距离感知它的呼吸,用心聆听它的脉动,用科学和理性去咀嚼它承载的希望、蕴含的伟力。
发源于山西省境内的浊漳河正是红旗渠的水源。浊漳河共有三个源头,南源出自山西长子县发鸠山,西源出自沁县漳源镇,北源出自榆社县北。三源合流后转向东南,向东凿穿南太行,从今日的河南省林州市和河北省涉县之间穿过,后在涉县合漳镇与清漳河汇合,后统称为漳河。漳河现在已经取代黄河成为现代地理中河北、河南两省的分界。
历史上“东流注于河”的漳河是黄河支流。后来黄河几次改道,不再流向东北注入渤海,而是渐趋东南注入黄海。漳河就这样与黄河渐行渐远,后汇入了海河。漳河南岸几十公里处的河南省内黄县,就是因毗邻黄河而得名。黄河故道沙地适宜种植西瓜,“内黄西瓜”在豫北小有名气。南源经过的上党盆地属黄土高原,水中多含泥沙,汛期时更是浊水奔腾,故被称为浊漳河。
南太行的层层山峦也拦不住浊漳河水一路向东。这一段高山夹峙,峡谷川行,水势跌宕,水流湍急,自古就有“九峡十八断”之称。当地人形象地把河流急剧跌落形成的瀑布称之为“断”。“断”者,既有地势断落之述,也有水势下跌之态,的确比“瀑布”更为传神。红旗渠的引水点,就位于“十八断”之一侯壁断下600米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