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620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总结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积累的实践经验,借鉴国际有益做法,坚持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通过立法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促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共7章71条,包括总则、机构和人员、形式和范围、程序和实施、保障和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主要内容包括:
(一)明确法律援助的概念
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明确了法律援助对象除经济困难公民外,还包括诉讼中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不限于公民)。
(二)明确法律援助的提供主体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法律援助工作。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负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国家鼓励和规范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人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依法提供法律援助。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可以组织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和法学专业学生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在司法行政部门指导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等法律援助。
(三)适当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刑事法律援助方面,增加规定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司法机关通知的法律援助事项包括“适用普通程序审判案件的被告人”和“死刑复核案件的被告人”。
民事法律援助方面,增加规定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和请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赔偿两类情形。
(四)明确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相关内容
明确值班律师法律帮助是法律援助的一种服务形式,并对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看守所等场所派驻值班律师,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的内容,保障值班律师履职,有关工作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
(五)规定了法律援助的程序
明确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通知指派、权利告知等义务,对提出法律援助申请、经济困难审查、决定和指派、办理情况报告等程序作出规定,明确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先行提供法律援助等情形。同时,对法律援助人员工作规范、受援人的权利义务、终止法律援助、救济程序等也作出相应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三号)(1)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2)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草案)》的说明(21)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