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91895
李明博士从2002开始一直致力于叙事疗法在中国的本土化,本书是其19年来临床实践和学术思考的结晶,并具有以下特色:
◎系统介绍了叙事疗法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术 ;
◎含有大量的案例材料和对话讨论,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
◎每章后面都有李明博士的答疑部分,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叙事疗法的理解;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叙事疗法完美融合,帮助专业心理工作者和非专业人士打开思路,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本土来访者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叙事疗法更接地气。
鉴于叙事疗法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李明博士从2002开始一直致力于叙事疗法在中国的本土化,本书是其19年来大量的引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结晶。本书从叙事理念层面对叙事疗法做了深入地讲述,并从理念及技术层面对叙事疗法与西方各流派咨询技术做了对比,并附有作者就相关内容的解答。此外,本书增加了大量的案例材料和对话讨论,这也使得可读性增加了不少。
第 1 章? 叙事疗法:故事里的别样人生
叙事疗法需要转变的两个理念? 005
叙事的全息理论? 014
第 2 章? 颠覆与解放:心理治疗的后现代思潮
后现代的含义? 029
后现代的倾覆性? 030
两种基本认知模式? 031
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差异? 032
后现代的价值体系? 041
后现代的治疗? 042
第 3 章? 聆听:听听问题的另一面
讲法和听法之间的关系? 050
倾听的类型? 053
正确的聆听技巧? 062
第 4 章? 外化:人生是一个动词
心理学中的“外化”? 078
“外化是个动词”的内涵? 084
外化技术的两个层面? 091
觉察自我立场? 092
第 5 章? 改写:做自己人生的作者
诠释学对叙事理论的影响? 105
文本创造性诠释? 109
从诠释学看改写? 112
第 6 章? 叙事与人本主义心理咨询
叙事与人本主义心理的共同特征? 126
叙事疗法:比人本还人本? 129
人本主义治疗的理念? 131
叙事治疗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分水岭? 134
人本主义的反智主义倾向与叙事治疗的探索、创造? 135
第 7 章? 正念叙事
正念的起源? 150
正念和叙事疗法的汇通? 150
正念叙事疗法和佛教中的正念区别? 163
第 8 章? 叙事催眠治疗
催眠的流派分类? 173
催眠与叙事疗法的共同特征? 175
叙事催眠疗法? 179
第 9 章? 叙事疗法与认知疗法
认知心理学的三个基本理念? 213
叙事疗法与认知疗法理念的汇通? 219
叙事疗法和认知疗法的区别? 222
第 10 章? 叙事与精神分析
对人类经验的故事性关注? 238
构建新的生命主题或意义主题? 247
第 11 章? 叙事心理分析治疗
精神分析和分析性治疗? 261
分析性治疗和叙事疗法的汇通? 262
分析性治疗各流派的共同特征? 266
理解精神分析的两大观点? 271
分析性治疗与叙事疗法的差异? 274
第 12 章? 叙事心理与阿德勒疗法
阿德勒的生平? 286
阿德勒的两个重要观点? 287
叙事疗法和阿德勒疗法的共通之处? 288
叙事疗法和阿德勒疗法的区别? 289
第 13 章? 叙事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叙事疗法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在故事层面的差异? 303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对阴性力量的重视? 305
叙事疗法对“无”的力量的重视? 307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四个阶段与叙事疗法的汇通? 308
叙事 ?C 荣格象征? 320
讲法和听法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先来说一下这个讲法,因为这个讲法决定我们的听法。不过前面我说过,我们的听法决定来访者的讲法,这么说也是对的。我这里所说的讲法决定听法指的是我们对于讲法的理解,会决定我们怎么去听别人讲。如果我们把他讲的内容当作事实去听,那我们的听法会比较侧重验证或者包容等层面的东西。但是从后现代的角度来说,来访者所讲述的并不是事实。那难道是他在撒谎么?也不是。下面举个例子,大家就会有感触。
我近在翻译大卫·丹伯乐(David Denborough)的《复述我们的生命故事》(Retelling the Stories of Our Lives)一书。在这本书中,他举了以下这个例子。
你可以想象一下,有这样一个小孩。他独自一人坐在山顶上,这是件事;这个小孩的同伴都下山了,但是,他不能和他们一起下山,因为他有比较严重的哮喘,而且小孩的同伴要几天以后才能回来,所以这个小孩要一个人在山上待好长时间,这是第二件事;第三件事是这个小孩子大概四岁之前都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地说话,一般人都听不懂他说的话。直到他四岁半以后,别人才慢慢能听懂他的话。
听了这三件事之后,你对这个孩子有没有一个判断或者理解呢?
你的判断和理解在叙事疗法中被称为生命的主题,或者说是情节。就是说,我们在听到几件事之后,就习惯化地根据这几件事去形成一个意义,或者是主题,或者是情节。因为你把这几个本来孤立的事件放在一起,它们就有可能凸现出某一种意义来。尽管每一件事情都没有提到这种意义,但是将这几件事放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意义感。
例如,当你听了上面这三件事后,你对那个小孩子大概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判断,或者会想象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呢?你有没有可能会觉得他不是一个很正常的小孩,甚至觉得他是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小孩?或者至少觉得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因为他坐在山顶上,而且是一个人。你会对他形成一种自己的判断。
接下来,我再补充几个细节。丹·布罗加了三个细节:
个细节是就在那天下午,那个孩子写了一首歌,那是他人生中创作的首歌。然后,他对着大山、对着天空唱出了那首歌。他知道他的伙伴们正在回来的路上,可以在山下听到他唱歌。
第二个细节是,这个小孩从小就经常和爸爸一起去爬山,每当爬到山顶上,他的爸爸就会给他唱歌。比如他的爸爸经常会唱这句歌词:
我在这个世界的,是你(这个“你”指的就是这个小孩)的到来,是你的到来所唤起的那种爱,让我能够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在这个世界的上俯瞰大千世界。
第三个细节是,这个小孩的妈妈有一种“特异功能”,也就是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她能够听懂孩子的话,她总能找到一种独特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话。所以这个小孩从小就没有感觉到自己被误解,或者是不被理解过。
这时,你对这个小孩的印象是否会发生改变呢?或者,你有没有感觉这个小孩的生命主题变得亮了一些,暖了一些,有希望了一些?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刚才我讲的三件事是不是真的呢?是真的,那它们是不是事实呢?是事实。但是这种事实是一种不充分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其实并不是一个描述或者客观事实。
那我们的朋友、来访者、家人在向我们讲他的生命故事的时候,在短短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充分地、完全地把他的经历全都告诉你,他会选择一些事情跟你讲。那我们在听的时候就要非常小心,不要因为他选择的这些事情就对他形成一些固定的刻板印象,觉得他就是那样一种人。我们通常习惯于通过来访者讲的几件事去界定他这个人,这种界定让我们看不到他在故事及生活中的另一面,尤其是当他所讲的事件刚好是我们特别在意的时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