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6043798
★歌颂当代侠义少年。第三军团如同英雄般横空出世,告诉我们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正直,善良,纯朴,以己之力力所能及地匡扶正义。
★跌宕起伏的故事,险象环生的情节,极强的人文关怀。
★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匡扶正义。
★张之路代表作,屡获大奖。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等;同名电视剧曾获电视剧飞天奖。
【本书简介】
本书是张之路的长篇校园小说。
刚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辅民中学的华晓老师被校长顾永泰安排了一个绝密工作——到高二(5)班当一名学生,调查辅民中学是否有社会团伙“第三军团”。随着侦查行动的深入,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真相浮出水面。当他发现第三军团是一个为民着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团体时,他明白了……当校长知道这一切时,也明白了,并且*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五个高中生,一个神秘团体,一张张使坏人闻风丧胆的纸条,一件件让老百姓拍手称快的事儿,环环相扣、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构成了这部融合紧张、精彩、悬疑和青春热情的长篇力作。
本书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丛书简介】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精心选择20世纪初叶至今百余年间的一百二十多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一百二十多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
本书系面世至今,受到广大小读者、老师和家长的衷心喜爱,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纪长城”“中小学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文库”,成为常读常新、传世久远的中国儿童文学经典阅读品牌图书。
1 再版说明
3 总序
1 第三军团(正文)
附录
362 作家相册
365 作家手迹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对已经过去的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进程的百年回顾、梳理和总结,用以承前启示,借鉴历史,促进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繁荣。经典性、权威性、可读性和开放性是本丛书的主要特点。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有史以来中国儿童文学规模的系统梳理总结。由七位负盛名的儿童文学专家和作家组成的高端选编委员会,通过多轮认真筛选,精心选择了121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的入围尺度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会效果、艺术质量、受少年儿童欢迎的程度和对少年儿童影响的广度,是否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二是看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贡献,包括语言上的独特创造,文体上的卓越建树,艺术个性上的鲜明特色,表现手法上的突出作为,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意义。三是看作家的创作姿态,是否出于高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责任,是否长期关心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粮,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齐全的原创作品总汇,这表现在:囊括了20世纪五四新文化的运动前后以来中国五代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入围的121部作品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多民族特色,同时又有海峡两岸三地的全景式呈现;这些作品涉及现代儿童文学的所有文体,因而也是文体类型齐备的中国儿童文学原创总汇。
第三,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编委们以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审美习惯与阅读经典的整体设计和策划组合,必将让新世纪的小读者和大读者接受并喜欢这些曾经深深感动过、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
【专家及媒体评论】
《第三军团》里活跃着一群朝气蓬勃、富有侠义情肠的当代青少年:冷峻而少言寡语的骆强;知恩图报的陆文虎;孤身奋战勇斗歹徒的鲁湘舟;温文尔雅、不愠不火的常振家;爱憎分明,“苍白的脸上时时因为激动而涌出红晕”的刘天人;敢于嬉笑怒骂的“疯”丫头杨三窘;天生丽质、青春可爱的宋小雪;异想天开却不乏小聪明的包方侃……
——孙骏毅(国家社科素质教育课题组学术委员,作家)
在以中学生学校生活为题材,以中学师生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里,《第三军团》无论是从主题的开拓上,还是从艺术形式的选择和完成上,都有自己的创意和风格。其思想品格和文学品位,都是高层次的。
——韩少华(著名作家)
一
我们和重点学校的区别不是在产品的质量上,也不在产品的数量上,而是在产品的规格和花色品种上……
——教导主任
辅民中学并不是龙城市划定的重点中学,但它是个老校。
如果谈起历史,它的成立大约要追溯到民国初期,算起来,怎么也有大半个世纪了。
在这期间,辅民中学校门口的大牌子曾经几度更迭。新中国成立后按全市统一规划,改为120中;十年动乱时改为红星中学;粉碎“四人帮”之后又按它所处的地点改为宋王坟中学;直到改革开放后,它才应广大师生的强烈要求和海内外校友的建议,返璞归真——重新恢复了“辅民中学”的名字。
现在,一块凝聚着海内外广大校友关怀与希望的“辅民中学校友会”的大字牌匾与“辅民中学”的校牌一起并列在大门口的左边。与白底黑字校牌不同的是,校友会的牌子是经过木工雕刻的,铜锈般的绿字,松脂般的黄底,显得十分古朴庄重。
大门口的右侧并没有空着,那里非常富有时代感地挂着四块招牌。一块是校办厂的“辅民教学仪器公司”;一块是给了学校赞助,租房子还另给房钱的“众生贸易公司物资部”;第三块是教育局借用几间房子办的“辅民职工函授大专班”;后一块牌小,是块只有一尺见方的铜牌,上面用中英两种文字写着“环宇信息交流中心”。字倒都是书法家的手笔,可惜太挤,使人免不了想起寺院的碑林或什么书法展览的门厅……
辅民中学的校园是很大的。从校门口到学校的座建筑物,大约有七八十米的距离。坐北朝南的主楼与东西两侧的配楼一起围出一片很开阔的地面,很有些大专院校的格局和气派。
开阔地上左右对称有两棵巨大的绿荫如盖的梧桐树,加上中心一个二十米直径的花坛,使初来乍到的人一进校门,往往就情不自禁地说:“哟!这儿还有这么一所中学哪!”
沿着水泥铺成的甬道绕过主楼,可以看见一个有二百米跑道的操场,两侧各有两座比主楼略小但风格颜色相同的楼房,加上与主楼遥相呼应的礼堂,构成了辅民中学的主体建筑群。建筑群中所有的房屋都是灰砖绿窗,浑然一体。每当夕阳西下,学生离校后,微风吹拂,树影摇曳,它会使人们想起凝重、寂静、幽深等字眼儿来……
辅民中学的校址原本在远郊的南山,早的名字叫“辅民公学”,是一所与社会救济、慈善事业有关的学校,那时候在学校读书的也大半是孤儿或是一些灾民留下的少年儿童。唯此,这所学校也便成为当时社会的脸面。开始还好,社会名流捐赠的钱款,各个慈善团体赞助的实物,使这所学校得以维持。到后来,连年的战乱和灾荒,当人们发现肚子是比脸面还重要的东西的时候,也就无暇顾及这所学校了。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这所学校财政拮据,入不敷出,校舍也已经破旧不堪。民政部门决定将这所学校由远郊的南山迁到近郊的宋王坟,政府拨款在这里建设新校,名称还是“辅民公学”。于是上面提到的建筑群便在这里出现了,公学的全班人马也都搬了过来。
新校建成的一段时间里,学校的性质基本没变。到后来,随着社会的稳定,孤儿大量减少,学校也就允许父母健在的少年儿童来上学了。因为这里可以寄宿,许多公务繁忙的干部和知名人士的孩子便成了这所学校的主体。再后来,中央领导同志讲了干部子女不要特殊的话,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拥进了这所学校。也就是这个时候,“辅民公学”的名称改成了“辅民中学”。没过两年,又改成120中。“返璞归真”的时候,有人提出要“真”就要“真”到家,干脆叫“辅民公学”。有人不同意说,这已经很过分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了多少次报告,上级才勉强同意。再说,你见国内有哪家中学叫公学的?再者说,又有哪家中学不是公家出钱办的?一字之差将两种思想、两个方向分割得如此壁垒分明。嘴上不说破,心里都明白。
辅民中学历史长,面积大,学生多,教学质量也算上乘。它之所以算不上重点中学,原因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它所在的这个区恰好是龙城市的文化区,有五六所大学都在这个区里。每所大学都设有一所附中。附中的教学质量有大学做坚强的后盾,教学设备也都有大学来支援。将这些附中划为重点中学,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再说,重点又不能太多,都是重点就没了重点。都是重点,谁来教育普通的学生呢?为此,辅民中学只好屈居“普通”了。
“普通”这个词和受气或受委屈多少有点关联。每当辅民中学的老师看到自己用全部心血培养出来的初中生不再报考本校高中而要往高枝儿上飞的时候,心里就免不了有几分酸楚。录取新生的时候,要等重点学校像采茶叶一样把又鲜又嫩的尖尖全都摘走以后才轮得上普通学校,多让人寒心啊!——那尖尖原本都是自己的心血呀!
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辅民中学也毫不气馁。全市举办的各种竞赛中,辅民中学都能拿到前面的名次,名或第二名的奖杯也时不时地捧个把回来。每年考上大学的人数虽不能像重点学校那样达到百分之百,但总在百分之六十以上。考上名牌大学的人数也必定要占相当可观的比例。因此,辅民中学在方圆十里也享有不小的声誉,许多优秀的学生因为离家近,也愿意走进辅民中学的大门。
用教育局长的话来说,辅民中学虽非重点,但很重要,是比重点还要重要的学校。是非重点的重点,是普通中的冠军……
由于辅民中学较为特殊的地位,辅民中学的校长与其他普通学校相比,身份也略有不同。虽不是“嫡系”,但也绝非“杂牌”,颇有点高级民主人士的味道……因此被选派为校长的人选多少也要有点“资历”。
新中国成立后的任校长是位广有影响的民主人士,如今已经故去。第二任校长是位老革命,在学校干的时间长,“文革”中也被斗得惨,当过一次“叛徒”两次“特务”还有一次“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后含恨而死,可惜生前没有看到昭雪平反的通知。以后又接连换了五位校长,长的一位干了五年,短的一位只有三个月。不论建树大小,他们都曾为辅民中学的教育流下过辛勤的汗水。其中除了一位光荣离休,其他四位都有所升迁,职位的是市教育局的视察员。
辅民中学现任校长叫顾永泰,他是一年前到任的。
通常大多数人对新领导的到来,心情是复杂的,反映出的态度十分漠然。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对新领导不必企望过高,更不要盼望他们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或者哪怕是让人心情振奋的事情来。他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不会凭空变出房子和钱财来满足大家的要求或改善办学条件。面对整个社会的教育状况,他也无力回天……可大家又希望来个好领导——政策水平比较高,通情达理,处事公平果断。
前几年,大家对新领导的就职演说往往看得很重。励精图治、激动人心的讲话往往能让大家兴奋好几天。到后来,发现不过是订点条条框框,空喊几句新鲜的口号,烧了三把虚火,那让人回肠荡气的语言倒显出几分浅薄来。
大家厌倦了,派来的新领导怎能不觉察,于是再上任时,就极力压低嗓门,力求平和地讲几句家长里短,以求人心的沟通。或者说几句“人活着就得吃饭,人吃饭就得放屁”的大实话,以表现自己的豪爽和实在。但没过几天,大家又不满足了。他们觉得领导还是要有个领导的样子,振奋精神的讲话谁不需要?只不过以前是太大太空了,而且连个花样都没有。
人们的掌声再没有以前那样整齐,人们的笑声也再没有以前的痛快。好像是酸碱中和生成盐,人们把喜怒哀乐中和在一起,生成了一种不甜不咸、不酸不辣的苦涩的物质来。人们自己也闹不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领导。以前脑子里还能幻想出一个好领导来,现在,这种幻想的功能也已日渐衰退。面对这种无所适从的局面,领导怎么好当?
顾永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到辅民中学的。
开始,老师们并不把顾永泰当作怎么一回事——他已经五十八岁了,已经到了“养鸟种花”“准备回家”的年龄。他不会再像雄心勃勃的中年人那样出些花点子,搞点新招数来推动学校的工作了。他来辅民中学不过是“把把关”“掌掌舵”,他只要顺乎潮流,与学校同步,不捅什么娄子就行了……
可是,三个月下来,老师们发现自己大错而特错了。顾永泰不但处处插手,事必躬亲,而且一反前几任校长保持的那种平和谦虚的作风和宽厚和蔼的态度,居然显得近乎专横。
他九月份到任,十月份就撤了两个班主任的“职务”。
上任后的不几天,他来到高中一年级组的办公室。那时候,他的威严还没有达到老师们见了他不敢说话的程度。他和大家似乎也没有多少共同语言,随便寒暄了几句,也就没了话,老师们便各干各的工作,他就站在墙边看一张教学进度表。谁也没有想到,他的耳朵照顾着身后。
靠门口坐着的一位女老师正在“审问”眼前站着的一个虽然已经上了高中,但仍然显得弱小的男生。女教师人到中年,齐耳短发有些零乱,矮矮胖胖的,但给人一种热情泼辣的印象。她叫孙秀敏。
“烟呢?”孙秀敏单刀直入。
“没有。”那男生十分诚恳。
“我不信。”孙老师胸有成竹,摆出了一副要打持久战的架势。
“孙老师,真的没有,不信您翻……”男孩子将上衣口袋拍了拍,又干脆将口袋里子都翻了出来。
“真的没有?”孙秀敏紧紧盯着对方的眼睛。
“真的没有……”
“你转过身去!”孙秀敏扒拉男孩子的腰一下。
“干吗?”
“让你转过去!”
男孩子迟疑地转过身。
“把衬衣拽出来。”
男孩的目光暗淡下来。他转过身,面对孙秀敏:“我给您拿出来还不行吗?”
“你看着办!”孙秀敏拿过一摞作文本,像是准备做别的事儿。
男生将衬衣从腰带里拽了出来,一盒香烟从腰间掉在地上。他捡起来,放到孙秀敏的面前。这是一盒没启封的万宝路。
孙秀敏拿起烟仔细端详着说:“呵!万宝路!我说王彧,你可真对得起你家长。你爸爸烟都舍不得买,卷大炮抽。儿子倒抽万宝路……”
王彧急忙争辩说:“我没抽……”
“那你买烟干什么?”
王彧住了嘴,低下头不再说话。
孙秀敏双手握住烟,准备撕碎。
王彧急忙说:“孙老师,您别撕了呀——多可惜啊!”
“留着干吗?你还想抽呀?”
“您给老师们抽了得了,我不心疼——您别撕!”
孙秀敏冷笑着:“哼!你还挺大方。老师不抽你的烟……”说着,孙秀敏又要撕。
王彧又心疼地说:“您别撕!十块钱一盒呢!”
孙秀敏把烟放在桌上:“要不这样吧。我把烟还给你,回家交给你爸爸,让他给我写个收条,写上:‘今收到王彧交来的万宝路香烟一盒。’明天早晨你把收条给我带来!”
王彧显得十分痛苦:“孙老师,您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看着王彧那可怜巴巴的样子,孙秀敏的心软了:“那你说怎么办?”
“给老师们抽了得了……”王彧真心实意。
孙秀敏叹了口气问:“你刚才说这烟多少钱?”
“十块钱——”
孙秀敏从兜里掏出一张“大团结”递给王彧:“给你十块钱,这盒烟我买了……”
王彧一愣,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好”的结局。他急得几乎要哭出来:“我不要!孙老师,我怎么能要您的钱……我不能要您的钱!”
“你又不是白要我的钱……”
“当老师的,哪有钱抽这烟呢?”
“你不挣钱都抽得起,老师怎么抽不起?”
“我不要!”王彧急哭了,“这是郭大伟非让我给他买的……”
办公室出现了暂时的沉默,顾永泰回过头向这边看了一眼。
孙秀敏把钱塞到王彧的手里:“知道老师不容易,就别抽烟……你先走吧。”
王彧站着不动。
办公室的门开了。教务主任拿着三张表格走进来,看了王彧一眼。
孙秀敏对王彧说:“老师有事,你先走吧!”
王彧迟疑地走出门去。
坐在孙秀敏对面的女教师摇摇头说:“孙老师,您可真是的,还掏钱买他的烟。”
孙秀敏愣了一下:“你不知道,这孩子平常挺老实的……我这么做,他下次买烟的时候,心里就得琢磨琢磨……”
女老师长叹一声:“您活得累不累呀!这些小子们都是记吃不记打。属耗子的——撂下爪就忘!他才不记得您这点苦心哪。”
这时,教务主任说:“嘿!诸位老师,新转来三个学生,你们看放在哪班好?”
孙老师说:“又给学校多少钱?你去教室看看,还坐得下坐不下?”她的声音很大,却带着几分嘶哑。
教务主任只是谦和地微笑着:“克服一下,再挤一挤……”他知道老师们的脾气,说是说,做是做。让她们嚷一会儿,发够了牢骚,学生早晚还是会收下的。
果然,孙老师接着说:“四十五个人的教室要坐五十四个。要说挤一挤,你给我一百个我也挤得下,巴掌大的火柴盒里能放二三百根火柴呢!可人不是火柴棍儿。再说,多一个人就多一份作业,多操一份心,你们当头儿的就会做人情……”
旁边坐着的一位男教师小声提醒她:“别瞎说,顾校长在这儿呢!”
孙老师说得义愤,说得嘴滑:“校长在这儿怎么了,校长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
教务主任赶紧把话接了过来:“孙老师,你说的我全理解,孩子的家刚搬到咱们这边来,咱怎么也不能看着孩子没学上是不是?”
不知是教务主任的话打动了大家的心,还是孙老师刚才的话有些唐突,办公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年级组长是位瘦瘦的戴眼镜的老教师,他站起来,从教务主任手里接过三张表格说:“这样吧,我们研究一下!”
他手下统帅着十位班主任,平时为人公平厚道。因此其他老师也没再说什么。
孙老师走过来赌气地拿走了上面的一张说:“既然这样,我要一个吧!”
顾永泰自始至终没有转过身,没说一句话。现在他沉着脸转身走了。
教务主任若有所思地皱了一下眉,也走了。
万万没有想到,在星期六召开的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孙老师被撤销了班主任的职务。顾永泰的讲话尖刻得让人不能忍受:“我光听说,现在中学生的思想混乱,素质很差。可我没有想到,我们当老师的素质也如此之低!噢,学生买了烟,你花钱再把它买过来!这是哪家的教育方法?这是惩罚他抽烟哪,还是鼓励他抽烟哪?噢,学校分配几个学生到班上还挑三拣四,还一大堆牢骚!”
孙老师呆住了。不当班主任并不可怕,那还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事。少操多少心,少白多少根头发?可现在的情况不同,她只是因为“买”了学生一盒烟。她觉得她的人格受到了莫大的污辱。
许多老师愤愤不平。孙老师的年级组长简直是痛心疾首。回到办公室,他一反平和地拍着桌子说:“孙老师是全年级能干的班主任,也是受家长和学生欢迎的老师!真是岂有此理!”
当教务主任把这些反应告诉顾永泰,并说明孙老师还是上一届的先进工作者时,顾永泰说:“这正反映了我们先进工作者评选中的问题。”他又说:“不当班主任也不是什么处分,不过是换了一下工作,她仍然可以教她的语文课嘛!”
教务主任只好怏怏离去,然后告诉大家会谈的结果。大家也只有气得干瞪眼,咒骂这位顾校长没有水平,不通人情。
这时,如果有一位哲人给孙老师分析一下来龙去脉的话,孙老师就懂得她为什么会受此不白之冤了。她千不该万不该说“校长在这儿怎么了……”那句看起来无所谓却大大伤害了顾永泰那极强的自尊的话。买烟的事情不过是给了他一个处理人的口实。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孙老师就会知道,在两种人面前开玩笑是很危险的:一种是卑鄙的小人,另一种就是专横的领导。
顾永泰虽然极为自信,但他也不会愚蠢到听了那么多反映之后而无动于衷的程度。
对待错误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不管明里暗里,改弦更张,承认错误。另一种就是再制造一个更大的错误来证明自己没有错误。顾永泰强烈的自尊把他引入了歧途。老师们的反应使他变得十分焦躁。
那天下午,一个电话不知怎么打到校长办公室。电话是城里的一家浴室来的,说是让校方领人。是谁?干了什么?都不说,只说是辅民中学的一位老师,男的女的也不讲,就把电话挂了。顾永泰火冒三丈,据他多年的经验,这必定是个男的,与流氓事件有关。他当即让保卫干部去领人。
保卫干部赶到浴室已是下午四点多钟了,发现一位姓胡的女老师被关在卖澡票的房子里,她的身旁坐着一位像母老虎似的服务员。看见学校来了人,胡老师先自“呜呜”地哭了起来。一问才知道,她误拿了浴池的一块肥皂。
“什么误拿?是她偷的!看她穿的那身衣服!像个人儿似的!”“母老虎”瞪着铜铃般的大眼说。
原来,胡老师洗完澡,穿好衣服,下意识地将肥皂裹在毛巾里,刚刚放进书包,就听见有人说:“你把书包打开!”
“为什么?”胡老师莫名其妙。
“你自己明白!”
胡老师也来了气:“你凭什么让我打开?”
“凭什么?你偷了浴室的东西!”
许多顾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凑过来看热闹。
互相骂也骂了,吵也吵了。这样僵持下去也回不了家,后,胡老师自觉问心无愧地打开了包,她愣住了。毛巾里分明有一块属于浴室的肥皂——那肥皂是只能用而不能带走的。她顿时羞愧万分,恨自己的脑子想什么去了,把这块像炸弹一样的肥皂放进了书包。她红了脸,把肥皂放到桌上,喃喃地道声“对不起”,低下头准备离去的时候,那位女服务员拦住了她。
“干什么?”胡老师问。
“这就完了?”女服务员说。
“不就是一块肥皂吗?我已经告诉你我不是故意拿的……”
“你到现在还嘴硬!”
“你为什么要强加于人?”胡老师怒不可遏地说。
“那你今天就别走!”那女服务员分明要报刚才的一骂之仇。
如果这位女教师是位蛮横的,她完全可以大吵大闹,雄赳赳地打出门去。浴室的服务员再厉害,毕竟不是执法部门。可惜这位女教师太软弱了,她没有碰到过这样难堪的局面。她只会重复着一句话:“你冤枉好人!”
可悲的是,围着那么多看热闹的人,竟没有一个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她们只是瞪大眼睛痴痴地看着,脸上显出一种满足的神情。
后,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她是辅民中学的老师,当老师挺不容易的,让她走吧……”
女教师虽然软弱,但在刚才将近半个小时的争吵中,她没有带一个脏字,没掉一滴眼泪。听见这话,她觉得自己的心像被一只大手狠狠地捏了一下,眼泪夺眶而出,齐刷刷地顺着两腮流淌下来。
看热闹的人吓了一跳,都以为她受了这句话的感动。他们哪里知道,正是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在这短短的一瞬,多少辛酸,多少不平,多少不明白都随着眼泪奔泻出来。她敏感而纤细的心知道,老师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不是被尊敬的对象,而是被同情甚至被可怜的角色。如果刚才那个人说,她是老师,她不可能干这样的事,或者说这样的人不配做老师,她都不会哭,她只会感动或者愤怒。而刚才那句话分明是说,当老师挺可怜的,饶了她吧……
如果还有一位教师也在浴室的话,她会理解,那位女教师的眼泪不光是为她自己流的,她是为所有的教师在流泪。
那位服务员侧身让出一条出路说:“你既然承认了错误,你就走吧!”她蛮横而不失狡猾,话中有话。
女教师像头狮子一样地咆哮起来:“我就不走!我没有偷!”
……
保卫干部是位青年人,他望着服务员那张令人憎恶的脸,居高临下地说:“把你的证件拿来,我登记一下……”
服务员有些慌乱:“要我的证件干什么?我又没偷东西。”
“你没偷,可你说她偷了,你是证人。我们要立案调查。”
“不就是一块肥皂吗?立什么案?”
“她是一块肥皂的问题,你是侵犯人权!”
服务员终于明白对面这小子的用意了,可她还是上了当:“她自己不走的,我又没留她……偷了肥皂还有理……”她的无知使她蛮横,也使她虚弱。
保卫干部站起来说:“好吧!明天我找你们领导谈……胡老师,咱们走吧!”
“找领导谈!”这本来是句吓人的话,女服务员却当了真。对方前脚走出门,她后脚就给辅民中学挂了电话。电话仍然是顾校长接的,服务员渲染了许多,在偷字上又猛下了功夫。不但告了女教师,还告了她的庇护者。
保卫干部认为这根本不算什么事,只是第二天随便向顾永泰打了个招呼,说不过是个误会。顾永泰的脸色已经十分难看了。
“你不要给我分析什么动机,你告诉我她到底拿了没有?”
保卫干部只好说:“就算拿了吧。”
顾永泰更加相信无风不起浪,女同志心是细的,怎么能把别人的肥皂当成自己的。于是,顾永泰又撤了胡老师的班主任,理由是这种人不能为人师表。这次没有开什么大会,说是要留给胡老师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经过好事者的几次传播,效果却比孙老师那件事的影响大了几倍。
为这事,保卫干部跟顾永泰大吵一场,毕竟是年轻人,居然骂出了“混蛋”二字。为此,这位年轻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本来十拿九稳的分到手的一间房子以分数不够被吊销,本人也调到校办工厂去负责采购了。
顾永泰上任不到一个月就烧了两把火,这火烧得大家浑身发冷,牙齿打战。看门的老于头说:“这不是又搞‘文化大革命’了么?”
自此,顾永泰得了个“香烟校长”和“肥皂校长”的绰号。顾永泰毫无惧色,仍然摆出个泰山石敢当的架势来。老师们再也不敢在顾永泰面前随随便便,说三道四。一年下来,倒也平平安安,只是自愿调走了包括胡老师在内的几位教师……
顾永泰生得高高大大,白净面皮,肚子大约高出胸部三寸。两腮有两块垂下的肉团,生气不生气都由肉团松紧和上下的位置表现出来。他的脑袋比常人要大出一轮,独个儿的时候不显,每当他和老师们站在一起时,外人不用问,便可知道这里谁是领导人,而且级别不低。
顾永泰不但具有胆量和魄力,而且精力过人。他早年是会计出身,头脑的这部分至今仍十分灵敏。学生高考时各科各类分数,校办厂的财税利润,学校的各项收入支出,他只要掐指一算,连专门的会计也不能不佩服,只不过他不经常过问罢了。
本来,顾永泰是可以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校长的,只可惜他太希望别人尊敬了,于是走到了事物的反面。可悲的是,他对此竟毫无所知,甚至以为这一年建树颇多,口碑很好。
夏天,他摇一把芭蕉扇走南闯北,冬天一块大白手帕总不离手,别人一直以为他患有鼻炎。一年来,他的眼睛只盯在两处:一是高考的战况,二是教师的纪律,其他事情一律不管。他没和学生谈过一次话,也叫不出一个学生的名字。他似乎有点讨厌孩子,宿舍里只养着一只猫。他好像绝了七情六欲,的癖好是看侦探小说。图书馆这类书的借阅登记卡上,名准是顾永泰。
有一件事让老师们非常奇怪,那是司机小王传出来的。顾永泰从来不回家,老师们误会他在龙城没有一个亲人,可是有一天,学校给每个职工分了五十斤好大米和三斤花生油。顾永泰悄悄叫上小王,说要回家送东西。
车开到家门口,顾永泰却不下车,让小王提着东西送进去,还嘱咐小王说,不要说自己来了。
小王满腹狐疑,百思不得其解。他知道了顾永泰不但有儿子,还有一个挺好看的孙女。
这件事让老师们颇费猜测,后得出结论:像他这样的人,在家里也不受欢迎。他总不能撤销他儿子的职务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