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284833
青少年红色经典读物,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读本。
这是一曲壮怀激烈的红色赞歌,是对舍生忘死的革命志士*深情的文学礼赞!
皖赣山区的冬雪寒冷刺骨,却掩盖不住满怀坚定信仰的革命先烈在这片热土上抛洒的赤诚鲜血。红十军团19师师长寻淮洲身先士卒,发起*后的冲锋,献出了自己22岁的年轻生命;而红十军团*统帅方志敏,为掩护主力部队,以身诱敌,身陷囹圄。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方志敏以一颗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化为《可爱的中国》这一不朽的篇章,激励着更多的革命者斗争到底……
时光飞逝,如今的我们已经远离了战争,告别了积贫积弱与山河破碎,但先烈传承给我们的初心与使命从未改变。我们相信,这浸润了红色基因的可爱的中国,无论还要经历多少风雨坎坷、跨越多少艰难险阻,必将抵达理想的彼岸!
-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打他个回马枪
- 一次漂亮的伏击战
- 大清早来了六架飞机
- 围困与突围
- 这个男人身上连个铜板都没有
- 一个灰色的年关
- 这世上真有不怕死的人
- 为了一个可爱的中国
- 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
- 将生死置之度外
- 路在脚下
- 我的生命只有三十六岁
- 尾声
张品成是一个融红军情结与顽童意识于一身的作家。一些原始的红军故事、历史素材被他以现代意识重新审视,以童年视角重新呈现。
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 高洪波
张品成在革命历史题材儿童文学创作领域数十年如一日的思考和写作,他对红色叙事、英雄情结、少年成长等的独特探索和表达,使他成为这一领域一位"现象级"的作家。
儿童文学评论家 方卫平
一想到 “红色少年文学”,首先涌入我脑海的就是“张品成”这个名字。之所以信赖、喜欢他这方面的作品,是因为他不只是用脚,更是用心去触摸红军尤其是小红军留下的足迹,他几乎用全部的时光去做这一件事情,这种固执源于深情,这种深情让他不允许自己笔下的人物失真、浮泛、想当然。
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李东华
那些天,重溪所有剃头铺的刀剪都前所未有地忙碌起来,几家布店连后的一根纱都拿了出来,弹棉花的工匠举了长弓线锤在秋阳下张扬着他们的技艺。风里,毛发和乱絮夹杂在枯叶中在巷角打着旋旋儿。
那些曾经蓬头垢面的士兵焕然一新地坐在草叶枯黄的溪岸,面带笑容。
重溪那一夜夜风里荡漾着酒香,间有山歌的哼唱和时高时低的呼噜声。
一间小屋。屋里亮着一盏灯,方志敏坐在灯下。灯花一跳一跳的,方志敏那张脸随了灯光也那么闪烁不定的样子。
小八没吭声。小八就歪在屋角那地方,看上去他像睡了,可他没睡。他老这样。警卫员负责保障首长的安全,他不能有丝毫松懈。这些日子小八老觉得不对劲,他说不上什么地方不对劲,一切似乎都很好。秋天日头红红火火,田里收了秋,各家都殷实。说是敌人重兵围逼,可队伍打了几个扎实的硬仗,拿下浮梁的几个镇,直逼景德镇镇郊。今天,老红十军又回了重溪,那些红军大多是这一带的子弟,这么一来,闽浙赣可谓是兵强马壮了,但首长却犯心事了。
首长脸不阴眉不皱,但小八却知道首长正忧虑万分。知道又怎样?知道了小八也帮不上忙。
方志敏确实心事重重。
红七军团受命从瑞金出发,辗转福建、浙江诸地,经数月艰苦行程,遭遇数倍于己的敌人围追堵截。但他们不能远离敌人,就是说,要黏住敌人,既不能让强敌吃掉自己,也不能远远地跑到安全的地方,就是说要故意惹火烧身。这是个玩火的任务,似乎一开始就注定了很难完成。上头给他们的训令是:抗日先遣队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国民党统治区的后方,宣传抗日、推动抗日运动的发展,开展游击战争,在敌人怕受到威胁的地方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牵制围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
其实后那点才是这次任务的关键所在。现时,中央红军的阵地纷纷失守,战役也纷纷宣告失利,在这种全面被动的局面下,上头终于不得不做出“丢卒保车”的部署,派红七军团打出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号,前往“敌人怕受到威胁的地方”活动。六千人马长短枪只有千余支,且多是残破武器。没有枪的就用大刀、梭镖。连大刀、梭镖也穷尽了就把竹管涂抹了用红毡包裹了扛在肩上,远远地看上去像枪。“行装”却不轻,有三百多担标语等宣传品。这些宣传品,红七军团走到哪里都大量散发,造成大部队活动的气势,明知势不如人却偏要惹人。红七军团走的是一步险棋,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这是多么难完成的任务!
但红七军团还是闯过来了。虽说打福州伤了元气,后来又遭遇敌人几路重兵围追堵截,但队伍还是回到了重溪。
回到重溪又怎样?也许只能得到暂时的休整。这事情他们心知肚明,他们的任务还没完成,不仅他们,连国民党方面的报纸都明白地写了:“……其主力不过三千之众,枪二千余支,大刀、梭镖参差其间,以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之名义,企图牵制国军之进剿,实现赤匪所谓围魏救赵之战术……”
就是这暂时的喘歇,战士们也十分珍惜。这是回老家呀,红七军团是由当年方志敏拼扯出的一支武装—老红十军—扩建而来的。现在他们又回来了。现在,他们与新的红十军合并,成立了红十军团。
几乎是在两军会师的同时,方志敏得到了中央红军离开了苏区的重大消息。这消息,目前只有他们很少的几个人知道。
消息来得有些突然,起初他们还不相信。虽说数月来战事于红军不利,敌数路大军直逼瑞金,筠门岭被占,广昌失守,苏区几扇大门都被强敌攻破,红军地盘受到空前威胁,但谁也没想到主力大部队会突然做出这么个决定,说走就走了。惊天动地!谁听了这消息都不由得心里跳了那么一下。方志敏的心不仅跳了一下,他的心更像水潭里被人掀进去块大石头,轰隆隆的一阵,然后是波回浪涌。
他手里捏着几年来用多少条命换来的一个根据地,手里握着几十万人的命。主力远走,苏区实际上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屠场。百姓怎么办?红十军团怎么办?
如果是过去,问题就简单多了,化整为零进山打游击去。低潮困难的时候不是没有过,远的那些就不说了,单说这几年的“围剿”,三番两次,隔三岔五,石过刀,草过火,可并没有把红军怎么样,再困难也熬过来了!
但这一回不行,红十军团的任务摆在那儿。军令如山,那是没商量的事情。虽说中央红军的主力已经开始转移,但红十军团的任务没有变,而且还应该更坚定地执行。
红十军团的任务就是大张旗鼓,就是惹火烧身,怎么能化整为零,怎么能隐身暗处?恰恰相反,红十军团要做的是把有限的力量聚集起来,往江浙一带老蒋的腹地去,吸引敌人的主力;要的就是往明处高处走,张扬着让他们追打。这个任务似乎有些荒唐,南方的革命正处于低潮,国民党数十万精锐大军正在全力寻找红军主力进行决战。可是上头却命令东南仅有的两大红军主力编成一个军团,而且全部撒出闽浙赣苏区,集中到皖南打运动战,这极易全军覆没。
方志敏怎么能睡得着?他想着那些事,心里一团乱麻搅着,理不出个头绪。
实在不行了,他心里就跳出那句话:大不了就是一死。就那会儿他已经想到死,所以,数月后他被敌人掳获,他脸上丝毫看不出沮丧,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就是到死,他也一直从容平静,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