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44316
成绩斐然的现代医学在延长人们寿命的同时,也正在回应人文的隐忧。
本书是目前国内少数由临床一线医生撰写的叙事医学作品,作者深入基层医疗多年,不论是对疾病的诊治,还是对患者心理的把握与理解,都具有丰富的经验。本书试图从“内在理路”去审视现代医学,从医学初的人文关怀出发,用“平行病历”的方式去重新书写与患者有关的一切,在讲述这些故事的过程中透露出医生的“初心”和珍贵的“仁心”,对于国内医学人文的写作与普及,十分珍贵。
作者的身份随着她的从医经历一直在变,从小镇医生的女儿,到校医、烧伤科医生,再到去进修,后到成为一名社区医生,作者向读者展示了她作为医生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变化,以及面对不同患者的多元视角与反思;作者自身的职业路径也不断明朗,这与国内医学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不论是作为颇具自传性质的医学生涯的阶段性总结,还是记录多年所经历的基层医疗事业的变迁,这部作品对于医学生、医生或是广大读者都是很有价值的。
- 国内叙事医学的书写实践,以“平行病历”的方式描摹基层医疗的全貌。
- 国内叙事医学领军人物凌锋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郭莉萍教授倾力推荐。
- 医患关系的另一种温情呈现,看到医生群体在技术背后的情感与思索,学习生命与健康的新知。
- 一位医者的“成长小说”,记录自己如何从小镇姑娘一步一步成长为全科医生。无论是对于医学生,还是对于想要了解,或是准备进入医学领域的大众读者,这部“小说”都值得一读。
- 随着疫情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医疗卫生方面的话题,这部作品跟上了读者的这一阅读需求,并高度契合国家政策。尤其对于当下,人们或可吸收到应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宝贵经验。
《剑桥医学史》中有这样一句话:“现在这个时代医学成绩斐然,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这么长时间,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得这么健康,但遗憾的是,依然有很多人甚至医生自己在表达对医疗的不满和怀疑。”
本书是一本充满温度的医患故事案例集。作者是一位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全科医生,承担着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的主要部分。无论是居民慢性病管理,还是应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者都处在工作的线。通过从医的亲身经历,作者从叙事医学的角度出发,用“平行病历”的方式,书写医患之间的故事。在医院里,作者时刻面对患者的疼痛、苦难和生死挣扎,她看到即便是在悲伤绝望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也仍闪耀着。
序言/01
自序/05
章|女承父业
女承父业/3
记忆中的女医生/12
不是每一位医生的成长都一帆风顺/19
第二章|别样的大学生
闽南哥/26
思想开放的漂亮女生/30
患宫外孕的女生/32
患卵巢肿瘤的女生/37
患肺结核的男生/40
一位长期发热的男生/42
“甲流”那年/47
大学记忆/53
第三章|F医院的记忆
阿伊莎/65
贝琳娜/75
代价/85
幸存者的后时光/105
人各有命/114
我在烧伤科的后一位病人/132
第四章|进修见闻
院领导的朋友来看病/142
我们能为这样的病人做些什么?——纵隔型肺癌患者家耳/149
钱太贵/156
住在高干病房里的女人/164
第五章|社区里的故事
殉情男女:有些错,一旦犯了,就是阴阳两相隔/176
失败的出诊:对于放弃治疗想要回家的病人,社区能做些什么?/182
面对空巢老人,我们该如何尽责?/192
慢病和康复/254
疫情时期/292
结束语/315
序言
风雨之后,阳光依然灿烂
我并没有见过陈妙玲医生,答应为她的书写序,是因为之前看过她写的一个平行病历,讲述了她为帮助一个四岁的回族女孩募捐,在质疑她的记者面前以自己的职业为赌注,使得他们终相信这里只有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他们想象的阴谋和不作为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收录在本书中,名为《阿依莎》)。我相信,这样一个为了病人的福祉而不怕牺牲自己利益的医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医生,是一个我愿意去更多了解的人。
收到陈医生的书稿,自己却淹没在了教学、行政、课题、审稿、开会等等工作中,迟迟不能沉下心来细读作品。等终于放假了,我也感冒了。在忍受着感冒带来的种种症状的同时,读着陈医生记录的各种病人故事和她自己对此的反思评论,感觉她好像就坐在我身边,对我娓娓道来。
看过书稿,的感慨就是:医生是这世界上活得通透的人,他们阅尽人间百态,看遍人生疾苦,看惯生死,洞察人性,却依然执着,依然单纯。本书里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的就是各样的人间疾苦、幸福、期待和坚守。读过这些故事,就更好地明白契诃夫为什么会说“如果我不是医生,我也不会成为作家”,因为呈现在医生面前的人间悲喜实在是太多了,一个愿意思考人生的人实在难以抑制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反思的冲动。
我们在阅读病人故事的同时,其实也是在阅读陈医生的人生:陪伴着她从“医生的女儿”成长为医学生、医生;再经历不同的医院、不同的专业,面对不同的患者;后看她选择作为一名社区医院的医生,成为病人眼里的“好医生”。可以说这本书就是标准的“bildungsroman”,即“成长小说”,只不过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就是这部“小说”的作者。
这是我读过的部由社区医生写就的纪实录,因此对我来说,本书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记录了我国社区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变。从作者小时候作为一名全科医生的女儿在西北观察到的因陋就简,到在江南成为社区医生时医联体为社区患者带来的便利、费用的报销、提供的服务等,陈医生从侧面描绘了我国基层医疗发展的“社会史”。
当然,我想陈医生找我写序可能是希望我能从叙事医学方面做一些点评。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一位全科医师的平行病历”,从平行病历的角度来说,本书中的大部分章节都是平行病历的典范。一篇合格的平行病历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说明(时间、地点、人物、情境)、故事的转折或危机(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结局及对此的反思。我认为反思是平行病历的灵魂,但大部分国内医生所写的平行病历在反思部分较弱,而陈医生的反思是随着故事自然而然出现的。譬如在讲到某重度烧伤患者的家属为什么放弃技术更好的大医院,而选择陈医生工作的F医院时,家属是这样说的:“那些人极其高傲,没有同情心,一脸的不耐烦,让我们回去等,我话还没说完,他们就不理我了。我再问,他就和旁边的病人说话,根本不听我们。”陈医生的反思是:“我这才明白他们不愿意去的原因,首先是医院没有空床可以让患者马上住进去;其次就是那些医院的门诊人满为患,接受询问的医生忙得要命,没有时间和他们多说话。但家属不这么想,他们统统把这些归结为医生没有同情心和责任心。他们奔波了一整天,碰了一整天的壁,突然遇到我,还能对他们的问题一一解答,并给了他们详细的分析和见解,就觉得我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好医生。几个人一阵感慨和赞叹,就决定把他们的病人转到我们这里来,并说如果万一病人来了之后真的会发生我说过的那些事,只要大家都尽力了,他们就绝不会抱怨。我再次跟他们表明,收治这样严重的病人,我毫无底气,经验也不足,但他们还是一致认为,我肯定是个负责任的好医生,他们愿意把病人托付给我们。”这让我想起韩启德院士曾说过: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疲于应付,基层医生接触病人时间长,对病人更了解,他们应该知道并实践叙事医学。
书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虽然陈医生一再表示自己并没有做什么,甚至都忘了她为病人做过的事,但病人还是对她充满了感激,就是因为她关注到了病人和家属的需求,愿意倾听他们的故事,愿意为她的病人做事,帮他们理解他们还没有理解的人生和疾病的意义,这就是叙事医学的真谛。
从书中,可以看出陈医生观察力特别强,不论是对自然景致的观察还是对病人精神面貌的观察:写景,是为了烘托故事的气氛或与故事的气氛产生对比;写人的精神面貌,是为了判断病人的情绪,从而决定采取什么方式跟病人谈话。观察能力和关注细节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叙事能力,希望陈医生的写作能给读者,特别是医生读者带来启发。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郭莉萍教授
二〇二一年七月二十日于北京
这是我读过的部由社区医生写就的纪实录,对我来说,本书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记录了我国社区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变,也从侧面描绘了我国基层医疗发展的“社会史”。
——郭莉萍(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影子,也许是熟悉的亲友,也许是并肩作战的同行,也许就是我们自己。我想,这本书值得一读。
——凌锋(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
全科医生陈妙玲女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静心阅读大量以“生老病死”为题材的文学叙事作品,践行叙事医学所倡导的“文本细读”,提升自我叙事素养,这种坚持在“医学人文缺乏综合征”流行的当代医疗语境中实属可贵。同时,妙玲医生也在工作之余投身“叙事性反思写作”,这部叙事作品正是对其高超的叙事素养的好检验。本书中看似平常的“医疗小故事”,实则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健康叙事智慧,值得所有人好好阅读。
——杨晓霖(“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创始人、南方医科大学通识*教授)
陈医生没有刻意要表达什么大的人生道理,但读者会发现,她以平行病历的叙事方式在不经意间已经传递出了很多……
——潘天群(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劳者歌其事,自《诗经》以降,中国文学始终坚持书写现实、审视当下的优良传统。纤弱女子陈妙玲,用秀丽的文字写出了坚韧和悲悯,更展示了生命强大和社会良心。
——宋福聚(山西省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小说《赵氏孤儿》作者)
陈医生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健康意义和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希望有更多的医务人员深入到基层服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他们的医学使命,做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吴月华(南京市卫健委二级调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生物多样性是世界的特征,生命故事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特征。陈妙玲医生以她丰富的职业经历为我们讲述或悲或喜或思的生命故事,让我们与她一同阅尽医患百态。叙事医学强调反思,妙玲医生却让它留白;叙事医学强调共情,字里行间它也跃然纸上。
——朱利明(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助理、浙江省支援湖北省荆门市第二批医疗队副队长)
书里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文学技巧,只是用质朴的文字,老老实实地记录了一个个其亲身经历的故事。但正是这样的故事具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我甚至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职业作家的作品或许会被忘却,但这种由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书写的真实故事却会长存,只要人性还在。
——顾前(作家、“紫金文学奖”获得者)
医疗场所即是生门,也是死门。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自然也是人类情绪剧烈涌动之所。面对病患,医者在理性的同时需兼备同理心,即所谓的医者仁心:“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陈妙玲医生在执业中以同理心处理病患并思考和记录,是医者仁心的另一种延展,传递了她个人对生命的体悟和怜恤。这是一本充满温度的医患故事案例集,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脉搏永不止息地跳动!
——陈北元(医药卫生法学专家、全国十大年度经典案例代理律师)
陈妙玲医生和父亲两代人都是全科医生,妙玲父亲坚守医疗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几十年,攀山越岭服务乡邻,一生淡泊名利,矢志不渝,值得敬佩;父亲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了妙玲医生对坚守社区、服务大众的选择。也正基于此,她早已养成甘于奉献和勇于担当的良好医德,她的仁心仁术也在本书中酣畅淋漓地展现。希望借由本书的出版,能唤起国家对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重视。与此同时,也希望能唤起更多医护人员的医学初心,尽可能多支援或者服务于偏远乡村和社区,真正帮助那些正遭受疾痛折磨的同胞,真正于平凡中践行自己的医学使命。
——James景(广东省医院协会叙事医学与健康人文专委会秘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国际养老协会秘书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