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3097614
- 独辟蹊径,从*品荐《红楼梦》切入论述
- 见微知著,深入解读*的心路历程
- 鞭辟入里,深刻阐述*的人民史观
- 高屋建瓴,融会古今贯通中外历史的脉络
- 稽古振今,为今时今人探讨理政得失提供镜鉴
【内容简介】
本书独辟蹊径,从*品荐《红楼梦》的观点着眼,以时间为轴,叙议成文,深入解读人民领袖*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心路历程,深刻阐述*的人民史观。书中作者高屋建瓴,以深邃的思想穿透力,贯穿中国大历史,打通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中共党史与国际共运史,探讨了家族、朝代兴衰规律和政治得失的原因。本书为当前各级领导干部治国理政提供了很好的镜鉴,为我们深入理解*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把特别的钥匙。
本书为我们再现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艰辛探索的历程,警示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巩固好、落实好。这是人民领袖**重要的精神遗产,也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清醒的战略选择。
推荐序
我是经友人推荐,偶然读到这本书稿的。据说作者是在实践一线工作的同志,在书稿中署的是笔名。贸然评论,似不合古人说的“知人论世”要求,下面只是粗读后的几句感想。
该书的写法比较特别。作者从毛泽东在实践中关注和运用《红楼梦》的有关评论入手,延伸开去,重点揭示毛泽东的人民观和历史观,并着力于阐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史诗般的心路历程。这一叙述架构,读起来感觉叠层多了些,但有气势,成系统,视之为试图反思和总结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变迁的大脉络、大理路的书,也未尝不可。
上面之所以用了个“大”字,是基于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拥有海量式的阅读,海量式的引用。由此注定,作者的视野和发表的议论,放得很开,文笔通达活泼,时有警句,且观点鲜明利落,却又非即兴之论,多有理路支撑。正如作者介绍中所言,是“学思践悟,吐为斯文”。
该书体现出来的发自内心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无疑是“学思践悟”的结果,缘自一线工作同志,尤为难得和可贵,值得珍视。这是我愿意写下读后感的原因。
陈晋
(本文作者陈晋,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说过,中国两千多年,只有一本《红楼梦》。《红楼梦》讲的,不是哪一朝哪一代的故事,它讲的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前辈爬冰卧雪、茹毛饮血,一次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啃草根、吃树皮、喝马尿,拽着马尾巴,在刀山火海里九死一生打出的江山,由于后人的不争气,被轻而易举地败坏了。
这就是因为他们忘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忘记了“艰苦奋斗”的道理,忘记了“枪可以杀人”的道理,他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从而不能冷静地反思自己并观察周边残酷的世界,他们把自己关在“大观园”里,看不到“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而是骄奢淫逸、尔虞我诈、安富尊荣,他们在“大观园”里泯灭了初心,自己消灭了自己,同时也背叛并消灭了前人的事业。
“大观园”者,大官园也。
这是极为残酷的故事,这是常人不以为是悲剧的大悲剧,这不是哪朝哪代的故事,因为这就是中国的历史——二十五史和《资治通鉴》很长,但总的来说,讲的就是这样同一个故事。
因此,毛泽东同志才说,中国两千多年,只有一本《红楼梦》。
古往今来,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很多,而这一本不同,因为它以“初心”立论,深刻地抓住了历史的主题。
什么是“心”?王阳明说过,“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知之本体便是物”。
王阳明后来还说过:“六经皆史,史即是事。”
什么是心?什么是性?
心与性,首先就是指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而《红楼梦》所谓“通灵宝玉”之丧失,就是指冷静观察世界变局能力之丧失,就是指自我反思和冷静地看待残酷世界的能力的丧失——这就是王阳明所谓“失却了本心”。
自明清以来,所谓中国读书人的本心与本性被幻觉迷失了,这就是:他们丧失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丧失了冷静地观察和分析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能力,他们丧失了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所谓“通灵宝玉”之失,不过乃是丢失“初心”的一种说法。
从这个角度说,鸦片战争,只是压倒中国的后一根稻草,真正的丧失——心之丧失,实则早已经发生。
王阳明在世时,哥伦布开始了发现美洲之旅(1492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1516年),麦哲伦开始了大航海(1521年),亨利八世宣布脱离罗马天主教会,宣布自己是英国国教会的首领(1533年),由此拉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1500年——这是世界历史发生天翻地覆大变革的时代,是世界进入“近代”的开端。
曹雪芹在世时,正值所谓“康乾盛世”,然而那时,《国富论》已经发表,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一个革命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了。
所谓“主静察机”,所谓“君子见机”,所谓“见微知著”,所谓“复本心”——其前提就在于冷静的观察能力,孤独的思考能力。
关于曹雪芹的家道中落,也可以有许多种说法,但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大喜大悲,他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看到了历史的真面目,从而洞悉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到来。
人摔个跟头,这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可以使他头脑冷静下来,从上层掉到下层,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可以使他摆脱热锅上的蚂蚁的状态,冷静地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世界。
关于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可以有许多种解释,但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这次官场挫折,使他冷静下来,能够“慎独”,即在孤独中思考,在冷静中观察,在沉思中发现变化之契机,从而能够“于无声处听惊雷”。
今天看来,如果明清时代中国的读书人都有王阳明这样的虚心,这样的静心,这样的警觉和冷静观察分析能力,如果他们能够有曹雪芹那种冷静察觉并把握浮华背后的危机的能力和定力——那么,他们是否就会见微知著,把握住“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呢?
历史不能假设。
还有一点——王阳明不仅是文人,还是军人,同时紧握枪杆子、笔杆子——王阳明大概是传统中国读书人里面,后一个能把这“两杆子”统合在一起思考、践行的人。他每遇大事,必然独处;每逢大战,必然静坐,而这就是为了冷静地分析局势,冷静地思考世界的变化,以便去抓住变化的契机。
而我们当然也不要忘记,曹雪芹其实是在西山的兵营里写下了《红楼梦》,“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在他的身体里,毕竟流着祖宗从龙入关的血,而火之将熄,火种还在,心冷了,血总是热的。
只有放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王阳明对于“主静察机”之强调的深刻历史意义,只有这样,也才能理解《红楼梦》里所谓“心”与“性”究竟是什么。
心事浩茫连广宇,心,是用来观察分析世界的,正如脑袋是用来想事的。
性,首先就是血性,因为政治就是斗争,毛泽东说,他读《红楼梦》,是从政治上看问题的。
人是要吃饭的,枪是能够打死人的,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自己的问题——一个人无论读了多少书,只要他不懂得上述这些道理,便不能算作真正有知识的人。
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一般所谓学者,而是为人民办事的人。“六经皆史,史即是事”,在办事里得到的知识,并不是书本里能够得来的。
说过,“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人民办事不怕苦,这就是王阳明所谓把心放在事上“磨”,而为人民的利益不怕死,这就是“每临生死有静气,石火光里可读书”。
什么叫政治定力,这就是政治定力。
什么是心?什么是性?
南宋的陆九渊,曾经对儒家思想做了两个字的概括,这就是“亲
民”。他说,天下只有一事,就是民事,即老百姓的事。将儒家思想归结于一事,就是“亲民”,就是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而全心全意去“亲民”,把百姓事当自己的事,这是的超功利,这就是儒家的真理。如果说儒家也是一教,那么,它就是全心全意的“亲民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考察官员的道德标准,不在读圣贤书,而在办圣贤事,不在媚上,而在亲民。
道德的基础无他,就在“亲民”二字。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说过,中国是在共同劳动中形成的共同体。在共同的劳动与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共同体——这就是天下。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没有“天下”,国家的存在就没有合法性基础。
什么是“夷夏之变”?
当中国不再是一个共同劳动的共同体,当国家沦为了“官家”,当社会分裂为“官与民”对立的时候,儒家就堕落为官方意识形态,而中国也就不再是华夏。
我心即是民心,养我心,便是养我民。
什么叫“正心诚意”?“我心即是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才是正心诚意。
要救中国,就必须把中国读书人的思想,从“官家的文化”中解救出来。
“相信人民,相信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所谓“改造我们的学习”,就是“洗心革面”,而改造党风、学风和文风——其根蒂可谓深远。
这是一本别样的书。这本别样的书,是作者在一位老同志的指导下,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写成的。中共中央党校实行毕业论文答辩制度,而作者就是以这样一篇论文,向党校答辩的。
薪火相传,我们的事业,是前赴后继的长征,而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在中共中央党校办公楼与大礼堂之间的广场上,伫立着中共中央党校的老校长毛泽东同志的塑像。他身穿单薄的棉衣,双手叉腰,仿佛在向我们演讲。
当面对他清癯的面庞、忧思如海的目光时,我们能够想到什么?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万里长征,“我们每人开动两只脚,走了两万五千里”。现在,只有同时开动思想的机器,我们才能胜利。
今天同样如此,我们固然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必须看到,我们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还是不牢固的,只有把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都牢固起来,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算是强起来,我们才能夺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胜利。
每一天的太阳依旧鲜红,在党校学习的同志,每一天都能看到我们的老校长和我们站在一起,仿佛每一天都能听到他在黄土高原上向我们演讲。作为本书早的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我每每感到,自己仿佛在与作者推心置腹地讨论:怎么读书,怎样办事,怎样做人,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
我常常想,如果我自己在党校学习,能否以这样的毅力和诚心,写出这样一份作业和答卷?如果每一个在党校学习的同志,都能像本书作者一样,在我们的老校长面前,交出这样一份答卷,我们的,是否会感到欣慰呢?
愿我们的党,永远保持革命战争时期那样一股劲,那样一种工作热情,那样一种拼命精神,那样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愿我们的党永远年轻。
韩毓海
(本文作者韩毓海,系北京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