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814827
★ 史学巨擘吴晗领衔主编,联合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翁独健、何兹全、戴逸……等十余位史学名家共同审订,品质过硬的历史入门读物。
★ 增补版中国历史教科书,既贴合教科书的课程脉络,又延伸点到即止的教材内容,夯实历史认知。
★ 精炼289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识,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经典读本。
★ 知识点广泛扼要,科学性与趣味性并重,深入浅出、形式活泼。
吴晗于1963年至1965年间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如知名历史学家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翁独健、胡厚宣、阴法鲁、何兹全、戴逸等,他们一起整理、编写了这部《中国历史常识》,大家编“小”书是保证本书高质量的重要前提。
作为一本历史普及读物,本书形式活泼,各个题目之间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内容简短精悍,给读者以必要的历史常识;取材广泛,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概况、著名人物及历史掌故,不同于教科书和辞书;有趣好读,内容中穿插故事情节,生动呈现有温度、有态度的中国历史。
全书上溯至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下止于中华民国创立初期,时空跨越 50 万年,几乎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识、典章制度,是学习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
编
中国猿人 / 003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 005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 007
黄帝 炎帝 蚩尤 / 009
尧 舜 禹 / 010
夏 商 / 012
殷墟 甲骨文 / 013
文王 姜子牙 / 015
周 公 / 016
春秋 战国 / 017
五霸 七雄 / 018
管 仲 / 022
子 产 / 023
卧薪尝胆 / 024
商鞅变法 / 025
…………
第二编
秦灭六国 / 063
秦始皇 / 065
灵 渠 / 067
孟姜女哭长城 / 068
陈胜 吴广 / 070
约法三章 鸿门宴 / 072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 074
汉初三杰 / 077
汉武帝 / 080
司马迁 《史记》 / 082
赵 过 / 084
苏武牧羊 / 085
昭君出塞 / 087
王 莽 / 088
绿林 赤眉 / 090
…………
第三编
隋朝的建立 / 139
隋朝的崩溃 / 141
隋末农民起义 / 143
贞观之治 / 145
魏 徵 / 146
文成公主 / 147
武则天 / 149
唐代的长安 / 151
安史之乱 / 154
黄巢起义 / 155
刘知幾 杜佑 / 157
李白 杜甫 / 158
白居易 元稹 / 162
唐代著名书法家 / 164
唐代著名画家 / 165
…………
第四编
元朝 忽必烈 / 215
文天祥 / 217
元 曲 / 218
郭守敬 / 220
黄道婆 / 221
红巾军 / 223
朱元璋 / 224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 225
明初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227
靖难之变 / 228
迁都北京 / 230
土木之变 / 231
于 谦 / 232
戚继光 / 234
澳门被占 / 235
…………
第五编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正式纪年 / 269
我国历史上的朝代 / 270
我国的民族 / 271
首都北京 / 273
六大名都 / 274
天干 地支 / 275
我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 / 276
我国历史上的赋税制度 / 278
我国古代兵役制 / 281
世卿政治 官僚政治 / 283
从秦汉到明清的中央官制 / 285
从秦汉到明清的地方官制 / 288
古代选拔制度 / 290
科举制度 / 292
三教 九流 / 295
…………
第六编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353
鸦片战争 / 355
林则徐 虎门销烟 / 357
关天培 陈化成 / 360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 363
《南京条约》 / 365
《望厦条约》 / 366
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 / 369
拜上帝会 / 371
金田起义 / 373
《天朝田亩制度》 / 375
太平天国的北伐 / 376
杨韦事件 / 378
石达开 / 380
曾国藩 湘军 / 382
…………
第七编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 417
洋务运动 / 419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 420
天津教案 / 422
中法战争 / 424
中国工人阶级次大规模的反帝斗争 / 426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 427
邓世昌 / 429
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 / 431
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 433
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 / 434
门户开放 / 436
公车上书 / 437
强学会 保国会 / 439
《时务报》 / 441
…………
第八编
新政 预备立宪 / 473
派遣留学生 / 475
日俄战争 / 477
英国侵略西藏 / 478
1905年的反美爱国运动 / 480
中国同盟会 / 482
三民主义 / 483
保皇会 / 485
《革命军》 《警世钟》 《猛回头》 / 487
苏报案 / 489
秋 瑾 / 491
中国早的铁路 / 493
保路运动 / 494
长沙抢米风潮 莱阳抗捐斗争 / 497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500
…………
序言 / 吴晗
我国历史时期这么长,历史文献这么多,要人人都学点历史,有点历史常识,真是像前人所说,一部二十四史,从何下手呢?何况历史文献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用当时通行的古文编写的,今天的绝大多数青年还不能掌握、运用古文,这个关过不了,要学,又何从学起呢?
当然,这些年来,我们也编出了几套篇幅不等的通史,但是,一般地说,字数都比较多,而且,对象都是在学的各级学校的学生,对广大青年来说,还是不大适合的。
广大的城乡青年,都有强烈的学习历史的要求,但是缺乏可读的书,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我们在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编了这部《中国历史常识》,就是为了适应这个强烈的要求,帮助广大青年学习中国历史知识,并且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一些特点:
是形式活泼。针对着读者对象,为读者设想,这部书不能像历史教科书那样写法,要不,已经有了那么多套教科书了,何必重复?也不能写成历史故事,故事必然会有虚构、夸张成分,而这部书的目的是给读者以必需的历史常识,这个区别是必须弄清楚的。当然,更不能写成历史论文,只有少数人才能读懂。经过研究,采用类目形式,而且要求简短精练,每个类目一般只有一千多字,具体说明一两个问题。每个类目都有独立性,各个类目之间又有连贯性。读者随便抽出一点时间,就可以阅读一两个类目,获得知识。既可以随时看,也可以随时放下。把读过的东西连贯起来,则又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第二是取材广泛。由于形式比较活泼,不必拘泥于一定格式,在一般教科书中所不可能接触到的题材,在这部书里就有了用武之地了。除了比较系统地和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概况以外,本书还写了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进步,也写了某些重要的文化生活和历史人物;既阐明了历史上的光明面,也叙述了历史上的黑暗面。此外,对于人民中间口头传说的成语,如卧薪尝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毛遂自荐、班门弄斧、约法三章、破釜沉舟、四面楚歌、扁鹊再世、三顾茅庐、闻鸡起舞、风声鹤唳等,都通过具体史实,给以详尽的说明,这种叙述比一般辞书要详细一些,丰富一些,也更生动一些,使读者不但便于记忆,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获得启发。
第三是文字通俗。为了使认得两三千字的读者都能够读懂这部书,所有作者都在写作中力求通俗,尽量避免用生僻的字和词句,写法也力求流畅,明白易晓。有些专名如人名、地名、官名等,其中有些较生僻的字难于避免的,也用汉语拼音和汉字注音,使读者省去翻查字典的麻烦。在讲述中还穿插了一些有关的故事情节,做到比较生动活泼,容易阅读。
此外,由于内容涉及的方面多,篇幅也不免较多。本书到第五编是古代史部分:其中,编是先秦,第二编是秦汉到南北朝,第三编是唐到宋,第四编是元、明、清,第五编是古代史专题知识部分。近代史部分则是第六至八编。
后,应该特别提出的是,这部书的编写是集体劳动的成果,是历史学界和其他有关方面广泛支持的成果。就单位来说,参加写作的有二十多个,就写作成员来说,一共有八十多人担任分题撰写。从初商定选题到后定稿,经过反复修改、审订,都是通过广泛的协作进行的。参加的人有青年人、中年人,也有老一辈的长者,充分体现了青老协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发挥了学术工作者独立钻研的积极性。其中,参加制订选题计划,讨论编写要求的有(按姓氏笔画为序,下同):丁名楠、白寿彝、何兹全、郑天挺、胡厚宣、谢承仁、戴逸等同志,其他大多数作者也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参加审改稿件的,编有何兹全、胡厚宜同志;第二编有何兹全同志;第三编有邓广铭、汪篯、陈乐素同志;第四编有郑天挺、翁独健同志;第五编有何兹全同志;审阅近代史的是戴逸同志。此外,谢承仁同志担负的劳动为繁重,他参加了古代史全部书稿的编辑工作,逐篇逐段地协同进行了审阅、修改和统一加工的工作。在此,我们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附带声明两点。,这部书是通俗读物,为了避免在读者中引起对事物认识的混乱,所论述的只限于学术界已经论定的、有了一致意见的。至于学术界尚在争论,说法不一的问题,则尽量不涉及。有些必须涉及的问题,例如春秋、战国的起讫年代,则把各家说法同时提出。第二,在编写中,我们主观上的要求是立论正确,要富有教育意义,但是因为时间匆促和水平的限制,在这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可能还是会有若干错误的。同样,在文字表达方面,虽然力求通俗,但是也没有完全做到,离生动活泼、浅显明白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们热忱要求读者和各方面专家,随时提出批评,以便在再版时更正,使之不断提高,成为比较可读、易读的通俗读物。
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一些特点 :
*是形式活泼。针对着读者对象,为读者设想,这部书不能像历史教科书那样写法,要不,已经有了那么多套教科书了,何必重复?
第二是取材广泛。由于形式比较活泼,不必拘泥于一定格式,在一般教科书中所不可能接触到的题材,在这部书里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第三是文字通俗。所有作者都在写作中力求通俗,有些专名如人名、地名、官名等,其中有些较生僻的字难于避免的,也用汉语拼音和汉字注音。在讲述中还穿插了一些有关的故事情节,做到比较生动活泼,容易阅读。
——吴晗
殷墟 甲骨文
“殷墟”是指现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五里小屯村北面洹河两岸以及附近一些地方。这里是距今三千多年前,商代后半期从商王盘庚迁都以后直到纣王灭亡二百七十三年间的国都所在地。商代灭亡后,这里就成为废墟,后来人们就称它为“殷墟”。
“甲骨”是指乌龟的背甲和腹甲、牛的肩胛骨和肋骨。商王和贵族奴隶主是迷信鬼神的,不论有什么疑难的事都要用甲或骨来占卜,占卜后就在上面刻写下占卜情况的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当时通用的文字,也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早的一种文字,研究这种文字的学者称它为“甲骨文”。甲骨文是1899年(清朝光绪二十五年)在“殷墟”开始发现的。
根据殷墟的发掘和甲骨文的发现,再结合古书中有关商代历史的记载一并研究,我们更清楚地知道:商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奴隶制文明大国,共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当中又以盘庚迁殷(小屯村)为分界,分为前后两期。这时的社会经济,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使用的农具大部分为木、石、蚌类制成,同时也开始使用青铜制成的工具;种植的农作物有黍、麦、稷、稻、粟等。畜牧业也很发达,猪、马、牛、羊、鸡、狗已成为驯养的家畜,并且还能够驯养大象。捕鱼、打猎的技术也有了进步,用镞(箭头)、用弹丸、用网打鱼,用车攻、火焚、箭射、陷阱等方法捕捉野兽。
青铜的冶炼、铸造,陶、石、玉器的制作等手工业已脱离农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有了规模较大的作坊进行生产。尤其是青铜器,种类非常多,有日常生活用器,祭祀用的祭器,生产工具和兵器,器物形制很精巧,花纹清晰美观,达到了我国古代青铜工艺品制造的高峰。有名的后母戊大方鼎(祭器),重875千克,就是这时期的代表作,也是目前我国和世界上发现的古的青铜器之一。
我国古代早期城市的规模在商代后期也比较完整。具有民族形式特色的宫殿建筑遗址,在“殷墟”也发现了。
商王和贵族奴隶主是商代的统治阶级。他们有一套完整的统治机构,有维护奴隶主政权的军队组织。他们过着剥削广大奴隶的寄生生活,吃的是酒肉,穿的是华丽的衣服,住的是宫殿和漂亮的房屋,整天歌舞淫乐。而广大奴隶们的生活是很悲惨的,吃的是猪狗吃的食物,住的是茅屋土坑,成天不停地在田里和作坊中劳动,有的在劳动时还要戴着锁链,而且连生命也得不到保障。从甲骨文中就可以明白地看出:商王和贵族奴隶主还把奴隶当作牲口屠杀来祭祀天帝和祖先。从发掘殷墟许多墓葬的结果看出,杀殉奴隶是经常的事。有一次,在一个大奴隶主的墓葬里发现,被杀殉的奴隶就有一百多个。
同时从甲骨文中也可看出:商代统治阶级对广大奴隶的这种残酷压迫和剥削,也受到了奴隶们的坚强反抗;奴隶们以逃亡、暴动等方式来进行斗争,此伏彼起,再接再厉。商代就是在这种斗争中灭亡的。
安史之乱
唐朝从高宗(649—683年在位)以来,边疆一直有重兵屯戍;从睿宗(684—690、710—712年在位)开始,唐政府又陆续在边境设置了节度使。到玄宗(712—756年在位)时期,节度使已增加到十个。节度使起初只管军事,后来日渐发展成为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军事、财政和行政大权的封建割据势力。
唐玄宗统治的后期,朝政先后被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操持。他们骄纵跋扈,排斥异己,贪污腐化,残虐百姓。唐朝的政治日趋败坏,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兼领平卢(治所在营州,今辽宁朝阳)、范阳(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市)、河东(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利用唐政权腐朽的机会,以诛杨国忠为名,率所部兵十五万人,从范阳长驱南下。安禄山的军队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很快地就渡过黄河,攻陷了洛阳。唐政府临时招募起来的军队一战即溃,安禄山军逼近了潼关。唐朝朔方(治所在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节度使郭子仪、新任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进兵攻打河北;常山郡(在今河北省正定县一带)太守颜杲卿和平原郡(今山东省平原县东北)太守颜真卿也在河北起兵,袭击安禄山的后方,安禄山军军心动摇。安禄山怕后路被切断,一度打算放弃洛阳,回军河北。但是唐政府没有利用这种有利的形势,进行有效的抵御。756年夏,安禄山的军队攻下了潼关,唐玄宗闻讯后,偷从长安逃往四川,走到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市西)时,军士们愤恨杨国忠祸国殃民,就杀死了杨国忠,连玄宗的宠妃杨贵妃也被逼缢死。此后,玄宗逃到四川,太子李亨逃到灵武,即皇帝位,就是唐肃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