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0436224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学经典,取其精华,我们结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要求和德育要求,为小学生量身打造了本系列图书。本系列图书中的原文以大字注音的方式进行编排,实现无障碍阅读;本系列图书还设置了“名师点睛”“国学小讲堂”等小栏目,除了对原文内容进行诠释,还讲一些相关小知识,拓宽小学生眼界;我们还特邀专业团队制作音频,为小学生提供朗读范本。
本书收录的75首古诗词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必背篇目,为方便小学生理解这些古诗词,本书邀请一线名师,结合考试要点,编写了知识链接、诗词赏析、备战小考等栏目,详解75首古诗词,补充诗词相关的知识点,可以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并为他们的考试助力。同时,本书附有名师讲解古诗词的视频,为小学生反复学习古诗词提供方便。为帮助小学生朗读和背诵,本书为每首古诗词原文逐字注音。对疑难字词进行注释,每首古诗词的译文也精准而优美,有助于小学生理解古诗词。插画细腻精致,颇有古韵,呈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本书版式设计精致,拓展知识点丰富,有助于小学生开阔视野,增长学识,培养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更有名师详解和精彩栏目助力,适合家长辅导孩子学习,同时也兼顾了教师的参考需求,多方面助力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品味古诗词的魅力。
江 南 汉乐府(001)
长歌行 汉乐府(003)
敕勒歌 北朝民歌(005)
咏 鹅 [唐]骆宾王(007)
风 [唐]李 峤(009)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010)
咏 柳 [唐]贺知章 (012)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王 翰(013)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王之涣(014)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016)
春 晓 [唐]孟浩然(018)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019)
出 塞 [唐]王昌龄 (020)
别董大 [唐]高 适 (022)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 白 (024)
静夜思 [唐]李 白(026)
赠汪伦 [唐]李 白(028)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029)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031)
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03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03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037)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039)
鹿 柴 [唐]王 维 (040)
春夜喜雨 [唐]杜 甫 (041)
绝 句(迟日江山丽) [唐]杜 甫(043)
绝 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唐]杜 甫(044)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 甫(045)
渔歌子 [唐]张志和(046)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048)
塞下曲 [唐]卢 纶 (050)
游子吟 [唐]孟 郊(052)
枫桥夜泊 [唐]张 继 (05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 愈(056)
望洞庭 [唐]刘禹锡 (057)
浪淘沙 [唐]刘禹锡(059)
池 上 [唐]白居易 (060)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唐]白居易(062)
忆江南 [唐]白居易 (063)
悯 农(其一) [唐]李 绅 (065)
悯 农(其二) [唐]李 绅 (067)
江 雪 [唐]柳宗元(068)
寻隐者不遇 [唐]贾 岛(070)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071)
山 行 [唐]杜 牧(073)
清 明 [唐]杜 牧(075)
江南春 [唐]杜 牧(077)
蜂 [唐]罗 隐 (079)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081)
元 日 [宋]王安石 (082)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084)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086)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088)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 轼 (090)
题西林壁 [宋]苏 轼(09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 醉书 [宋]苏 轼 (093)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095)
三衢道中 [宋]曾 几 (097)
示 儿 [宋]陆 游 (099)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 游 (101)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102)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104)
小 池 [宋]杨万里(106)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107)
乡村四月 [宋]翁 卷 (108)
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 熹 (110)
春 日 [宋]朱 熹 (112)
题临安邸 [宋]林 升(114)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116)
墨 梅 [元]王 冕(118)
石灰吟 [明]于 谦 (120)
竹 石 [清]郑 燮(121)
所 见 [清]袁 枚 (123)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125)
村 居 [清]高 鼎 (127)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不断强调“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五千年的风霜刀剑,五千年的起伏跌宕,五千年的奋斗拼搏,锻造出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理念、风度、神韵、智慧……是中国人民自尊自信的源泉。
统编语文教材改革也体现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理念。在新教材的改革中,古诗文的占比增幅超过60%,这是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重视的重要表现。
随之而来的就是在日常教学与考试中,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诗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在学生精神上的培养与关注;在小考、中考试卷中,开始侧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尤其是对古诗文的考查。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古诗文中的经典篇章承载的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就眼前的情况来讲,古诗文中包含的文学常识、审美意趣是考试、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这样近可以使我们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与语文成绩;远可以提升每个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这也是我们选编这套书的主要原因。
为了让读者顺畅地阅读、理解这些名篇经典,汲取其中的精髓,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心选择经典读本
针对中小学生的阅读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篇目以及语文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精心选择名篇经典,对其进行解读,助力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精注精译,扫除阅读障碍
本系列图书从学生的阅读水平出发,解词释义,翻译全篇。小学生阅读的图书还特别给大字注音,学生实现无障碍阅读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三、配置视频,名师精讲
为指导和帮助学生更为顺畅地学习古诗文,更好地理解、鉴赏古诗文,我们特别邀请名师录制视频课,精心讲解古诗文,让学生从老师的解读中理解文学常识,品味诗文之美。
四、设置丰富实用的栏目,有效提升学生素养
文字为表,内涵为里。本系列图书设置“作者简介”“国学小讲堂”“知识链接”栏目,对经典内容进行诠释,以文学常识来为学生打牢基础;同时设置“作品赏析”栏目,从审美鉴赏方面来丰富文字内涵,拓宽学生眼界,有效提升学生素养。
希望学生们“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传统文化之美。这样既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又能以传统文化为自己的成长之路奠基,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勇挑重任的中国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