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740330
◆为什么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中国人毕昇,用它塑造今日世界的是德国人古登堡?
◆完整讲述“现代印刷之父”古登堡的一生,展现古登堡发明和推广印刷术的全过程。
◆古登堡位列“千年人物”di一名,其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被评为第二个千年里zui重要的事件。维克多·雨果、马克思、马丁·路德等均将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术视为人类文明伟大的发明。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现代生活几乎都是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直接结果”“人
类的历史可以分为两节:一节是古登堡之前,一节是古登堡之后。”
◆全书收录多张插图,附录包含所有48本《四十二行圣经》存本名录,完整展现古登堡活字印刷的具体细节。
◆翻开本书,看古登堡如何用活字印刷术塑造今日世界。
11世纪,中国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可此后的800多年里,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始终无法得到推广,绝大多数书籍仍在使用落后的雕版印刷术。
15世纪,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新的活字印刷术。此后不到50年里,欧洲的活字印本已达2000万部,比此前欧洲近千年来的所有手抄书数量都要多。
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的进程,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甚至认为“现代生活几乎都是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直接结果”。
为什么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无法得到推广,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术却塑造了今日世界?著名传记作家克劳斯-吕迪格•马伊,通过“西方毕昇”古登堡一生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如何用活字印刷术一步步塑造出今日的世界。
翻开本书,看古登堡如何用活字印刷术塑造今日世界。
绪论 图像与原型
di一章 岌岌可危的世界
第二章 与人文主义的相遇
第三章 企业主的追求
第四章 媒体时代的诞生
第五章 近代之春
- (古登堡的)印刷术是神的恩典中zui伟大和zui非凡的行为。
——马丁·路德
- (古登堡的)印刷术是zui伟大的发明。
——维克多·雨果
-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而(古登堡的)印刷术是zui伟大的发明。
——马克思
- 1997年,Time-Life杂志将古登堡的发明选为第二个千年里zui重要的事件
- 1998年,4位知名新闻记者发起的“千年,千人:刻画这个千年的男人和女人排行榜”活动中,古登堡位列di一名。
- 1999年,美国电视媒体“A&E网络”在其举办的“千年人物”排行中将古登堡列为di一位。
◆ 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在他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古登堡排在第八位,毕昇没有入选榜单。
《古登堡:500年前塑造今日世界的人》(第五章节选,有删减)
古登堡通过他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世界,他没能预料到的是,他会为形成一个逐渐覆盖公民中所有阶层的公众群体做出巨大贡献。通过印刷赎罪券、征讨土耳其人的教皇谕令以及土耳其日历,他也将他的发明用于服务政治。尚在古登堡进行研发时,活字印刷术就显现出了其作为大众沟通方式的本质。这一发明使社会上越来越广泛的群体得以接触信息。如果说在这之前只有人数稀少的精英群体理解思想、文化、政治和科学的价值,那么从印刷术诞生起,这些领域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向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元的人群开放。
另外,我们也看到了缮写室在印刷术发明之初仍在继续工作,手抄书籍贸易市场依旧繁荣,木刻版书也蓬勃发展。考虑到各种创新成果从孵化到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需要漫长的过程,也就不难理解这一情形。人力车和马车也不是在汽车发明后瞬间消失的,而是在这之后仍然存在了很长时间。
与印刷术紧密相连的是对一门还需要被学习、被逐步掌握和改善的技术进行巨额投资。印刷术需要的是一个渴望拥有这项发明的社会——一个过渡中的社会,一个变革中的社会。中世纪晚期极其符合这个要求,在这点上它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惊人地相似。或许可以说,古登堡的印刷机是从中世纪晚期进入近代的社会范式彻底转变的标志,因为它通过改变沟通而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从而改变了社会;与此类似,互联网似乎成了我们如今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的标志。
印刷术使得对当时来说快速的交流以及直接且面向大范围人群的沟通成为可能。例如,传单、宣传册、论文、檄文的生产因印刷术而变得十分便捷,这些文本互相回应,构成了宗教改革的前提。印刷术将知识释放出了牢笼,使其成为大众沟通的工具。今天的互联网亦是如此。
约翰内斯·古登堡在一个以变化为特征的社会中完成了开创性的发明:那个社会的所有领域都亟须通过印刷品实现的话语(diskurs)。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当时的欧洲正处于剧变之中,西班牙、英国和法国成为民族国家,德意志诸侯忙于扩张领地,只有南欧被近代化进程排除在外——原因显然是土耳其人的统治。在法国、英国和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中很快形成了高效的管理机构,在受过教育的市民阶层和小贵族阶层中诞生了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教育渐渐成为职业道路上的另一种关键因素。
马丁·路德通过发掘“我”的概念为思想史中的“哥白尼转向”奠定了基础。个体——一个此前无人了解的思想史单位——从此踏上了世界的舞台,之前还依赖于上帝的主体(拉丁语中的“subjekt”意为“依赖者”)迅速成为行为者和决策者。在沟通领域,个体成为作者,个人获得的著作权保障了其作为作者的身份。人因此一跃成为创造者,而且也自知这一身份。从这时起,《摩西五经》di一卷中那个古老的句子拥有了全新的解读方式:
上帝按照他的样子创造了人,就是按照上帝的样子把人创造出来;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上帝对他们赐福并对他们说:要繁衍增多,遍布大地,征服大地。
新造出的主体开始征服大地。无法平息的好奇心和永不枯竭的事业心孕育了科学和工程技术,借助于科学和工程技术,加上使社会理性化的能力,新主体赋予了话语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人类理解和人类行为的出发点。或许现代人会认为这件事无关紧要,但它带来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知识的增加与话语的增加密不可分,与主体直接一起诞生的是此前从未有过的对公众这一概念的理解。印刷术让世界瞬间成为一个市集广场,一切都成为公开的事物。印刷品不仅传播事件、想法、观念、目标、希望、改革计划和哲学思想,也娱乐了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如此,由于科学家们能够阅读到彼此的思想,相互了解,印刷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创造知识。思想、文化、经济、技术和科学发生了巨变,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不同部分或是蓬勃发展,或是逐渐消逝,印刷术在这样的变化中扮演了媒介和平台的角色。
在欧洲发展、取得繁荣、成为霸权的时代,欧洲的文化是书籍的文化,是书写的、对所有人开放的话语的文化。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彻底终结了中世纪的图像性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大融合。印刷机所在之处成为新圣餐的地点——就像葡萄酒变成基督的血,在这个安静的房间里印刷出的词句也会变成社会行为的血和肉。公共话语这一全新的、对所有人开放的沟通形式,揭开了现代欧洲的序幕。从这时开始,建立于逻辑理性结构之上的书面形式的话语,或者说文本,成为行为的基础。这个以古登堡的发明为开始,取代了所谓手稿时代的世界,被称为“古登堡星汉”。
评论
还没有评论。